第213章 贾宝玉做的好大事
第213章 贾宝玉做的好大事四年前,贾雨村在成都府杀得人头滚滚,因而升任绍兴知府(四品),加兵部右侍郎衔。
同时兼任都指挥同知(二品),布政使司左政(三品)。
在绍兴地面上,贾雨村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在这四年间,贾雨村便像楔子一样钉在了绍兴,再也没有升过官,也没有挪过窝。
为的便是剿灭倭寇,平定东南之大计。
当然,对贾雨村而言,这也是泼天大功。
而现在,到时候了。
三天前,陛下寄来密信,说正月一过,史以及其他人,便会率一万新军,一万京营南下。
其中一万京营,以及贾雨村魔下七千兵卒,负责屠灭那些勾结倭寇,胆敢负隅顽抗的东南世家。
另外一万新军,则部署各地,防范倭寇侵袭。
陛下在信里要求贾雨村提前做好准备,只等朝廷大军一到,便以雷霆之势,摧枯拉朽一般,彻底平定东南。
这两日,贾雨村一直在和军前襄办梅若云调集各地粮草,为即將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除此之外,严抓军纪,也是重中之重。
毕竟大战將起,此时不抓军纪,到时候可就晚了。
这也是薛蟠带著手下部曲偷偷喝酒,贾雨村为何罚了他十军棍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一日,贾雨村安坐中军大帐,正在翻阅军曹递上来的文书,不断做著批示。
他每一次落笔,每一次打勾,便会有人人头落地。
贾雨村名为绍兴知府,可这些日子以来,他从未去过知府衙门,日常起居,办公都是在军营之中。
绍兴府之政务,则被他全权委託给了绍兴同知处置,若有疑难不决之事,来军营报他拍板便好。
便在此时,贾璉迈步进了中军大帐。
“大帅,小人有要事稟报。”
贾雨村抬起头,居高临下的看著贾璉。
虽然贾璉来绍兴不久,但贾雨村对他印象很好,此人颇有才干,尤其擅长庶务,这些日子以来,凡是贾雨村交给他的事情,他都办的极为妥帖。
贾雨村淡淡的问了句。
“何事?”
“稟大帅,军中有人携带戏子入营。”
戏子鹤鶉猴,是这个时代对於玩物的统称,意思是戏子就像鹤鶉,猴儿一样的玩物。
而在这句之后,还有一句:鹤鶉戏子猴儿,窑姐兔子头儿。
意思便是戏子和窑姐一样,都是从事特殊服务行业的技术人才。
故而面对军法,携带戏子入军营,便和带著妓女住在军营里,是一模一样的罪过。
毕竟你带著个娇滴滴的戏子入营,总不会是每晚听他唱牡丹亭吧?
贾雨村不由大怒,眼看著大战將起,他正在整顿军纪,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却有人做出这等事情,这不是上赶著找死吗?
“是谁?”
贾略一犹豫,便咬牙说道。
“舍弟宝玉。”
贾雨村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看了一眼贾璉,
你们这些勛贵子弟,平日里男女通吃,捧戏子,玩戏子,谁又不是这样呢?
而在这些勛贵之中,要论龙阳之好,尤以你们贾家为甚。
毕竟你们家,除了门口那两尊石头狮子乾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乾净。
其他人就不说了,只说你贾璉吧,你身边的那些个清俊小廝,满京城谁不知道,他们其实是你掌来消乏去火的相好。
这种玩戏子的破事,在你贾璉看来,还叫事儿吗?
再说了,贾宝玉是贾璉的堂弟,遇到此等事情,按照常理来说,贾璉不是应该让贾宝玉悄悄將戏子送走,將此事的影响消弹於无形吗?
他为何要將此事闹大,又为何要告知我呢?
旋即,贾雨村便明白过来。
他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贾璉,心说你们这些勛贵大族,自己人斗自己人,那是真狠啊!
什么堂兄堂弟,什么至亲骨肉?
斗的便是堂兄堂弟,杀的便是至亲骨肉。
估摸著是贾赦获罪被斩,贾璉被贬为庶人,爵位却由二房贾政承袭,故而贾璉对贾政一脉怀恨在心。
正好贾宝玉做下如此丑事,贾璉便想报復贾政,报復贾宝玉吧!
贾雨村按照自己的臆测,將此事想了一遍,形成了一个堪称完美的逻辑闭环,然后问道。
“戏子是谁?”
贾璉恭声答道:“琪官,蒋玉菡。”
贾雨村一愣神,琪官之名,他在京城便听说过,
不仅听过,他还亲眼看过此人的贵妃醉酒呢!
有一说一,台上扮作杨贵妃的琪官,那种妖媚娇艷,那种温柔魅惑,比女人更像女人这贾宝玉当真好本事,竟能让京城名角,心甘情愿跟了他来绍兴军中。
了不起,真真了不起!
贾雨村感慨一番,便命人请来监军太监刘和,將此事与他说了一遍。
毕竟贾宝玉是贾元春的胞弟,这种事情让宫里的人来处置,无疑要比他这个外人更合適一些。
监军太监刘和眉头紧皱,对荣国府的这个活宝贾宝玉,他是真的无语了。
自从贾宝玉来绍兴军中之后,他都数不清犯了多少条军法了。
不是私自出营,便是夜宿不归,要么跑去绍兴城寻快活。
要不是有贾雨村和刘和护著,贾宝玉早就被斩首祭旗了。
刘和能来绍兴军中担任监军太监,必然是皇帝的心腹,故而贾元春在皇帝面前有多得宠,刘和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以前护著贾宝玉,也是看在贾元春的面子上,
但这一次,刘和心里明白,他不能再轻纵贾宝玉了,只因此事太大,一个处理不好,
搞不好是要动摇军心的。
而眼看著大战在即,此时若是军心不稳,別说贾宝玉,就是贾雨村,就是他刘和,都得被陛下给砍了。
刘和思索再三,沉声说道。
“先將贾宝玉和蒋玉菡,还有贾宝玉的那些小廝抓了,分开关押,单独审问,等审完了再议如何定罪吧!”
贾雨村点了点头,叫来军法官,让他去抓贾宝玉等人。
刘和让几名小太监,也跟著一起去了。
要说蒋玉菡,虽然是个戏子,却端的是条汉子,军曹都给他上刑了,他还是矢口否认。
说他不是戏子,也不叫琪官,而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奴才,是贾宝玉的贴身小廝,
可惜,蒋玉菡的一片痴心,他的一腔义气,终究是要被辜负了。
贾宝玉被抓之后,別说动刑,军曹只是隨口恐嚇了两句,贾宝玉便把什么都招了。
就连他和蒋玉菡一晚来几回,拿两根草棍抽长短,谁短谁先来,都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
而贾宝玉的那些小廝们,他们招供的內容,那就更劲爆了。
原来除了蒋玉菡,贾宝玉还在绍兴城里,勾搭了一个叫云儿的窑姐,以及一个唱评弹,名叫兴娘的小娘子。
而且这两人,都女扮男装跟著贾宝玉,来军营里住过几日。
除此之外,刘和手下那些小太监,其中相貌清秀的两人,也被贾宝玉成功得手。
还有贾雨村手下,一个名叫喜贵的清俊小廝,也成了贾宝玉的入幕之宾。
见主子如此行事,贾宝玉手下那些小廝们,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后,一个个在军中给自已遍寻相好。
一番审问之后,竟然牵扯出来上百人,其中竟然还有一个千户,简直骇人听闻。
面对如此大案,这一次,刘和是真的怒了。
连宫里人都敢睡,还有什么事,是你他娘不敢干的?
而贾雨村则真真正正的出离愤怒了。
连跟了本官多年的小廝,都被你给睡了,这还不算,本官魔下干將,姜千户也被你给睡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姜千户睡了贾宝玉。
更让贾雨村万难忍受的是,陛下了那么多银子,他贾雨村在绍兴这地方窝了四年,
一直没有升官,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军队,险些让贾宝玉给变成兔儿军。
是可忍,敦不可忍?
幸亏发现的早,若是再晚上一些日子,天知道他魔下这支军队,会让贾宝玉给成什么样子。
中军大帐之內,贾雨村与刘和对面而坐,谁都没有说话,但他们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杀机。
狗日的贾宝玉,真应该杀了他啊!
最终还是刘和绷不住,率先开口了。
“贾宝玉身份特殊,还是上摺子交由陛下圣裁吧!”
贾雨村拍案而起,怒道。
“若是不处置贾宝玉,置军法军规於何地?若是军心乱了,你我担当得起吗?”
刘和闻言然,他心里自然清楚,若是动摇了军心,贾雨村或许只是罢官流放,永不敘用,而他刘和,身为陛下家奴,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你说怎么办?”
贾雨村咬牙切齿,一字一顿道。
“打他五十军棍,是生是死,就看他的造化吧!”
刘和心里一惊,就贾宝玉那种公子哥,一身的细皮嫩肉,別说打五十军棍,只怕三十军棍便能要了他的命。
见刘和犹豫不决,贾雨村说道。
“刘公公,在下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陛下乃是一代圣君,別说打贾宝玉五十军棍,
就是將他斩首示眾,陛下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会嘉奖你办事得力,不徇私情。”
刘和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他心里清楚,贾雨村说的对,但贾雨村说的又不对。
现在的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怪罪他,反而会因此嘉奖他。
但以后呢,谁敢保证陛下能一直这么英明神武?
歷朝歷代,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昏巔预的皇帝还少吗?
到那时候,贾元春吹吹枕边风,替她胞弟报仇,很难吗?
再说了,就算陛下能一直这么英明神武,一直是一代明君,可万一贾元春诞下的子嗣,成为太子,成为將来的皇帝呢?
他会不会为他舅舅报仇?
贾雨村一介外臣,自然不用担心这些,毕竟皇帝想杀大臣,至少也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而他刘和是太监,是皇帝的家奴,皇帝想杀他,只须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便能要了他的小命。
但刘和心里也清楚,若是不处置贾宝玉,只怕真的会动摇军心,到那时他一样要死。
一个是將来有可能会死,一个是现在肯定要死。
怎么选,很难猜吗?
刘和长嘆一声,点点头同意了贾雨村的提议,將贾宝玉打五十军棍。
但刘和心里,也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
那就是让他手下的太监来行刑,行刑之时,表面看起来下手极重,但只是皮肉伤,不伤筋动骨,也不危及性命。
这种高端技术活,只有皇宫里惯常行刑的太监,以及衙门里的积年老吏会,军中这些糙汉子,他们是不会的。
只要能瞒得过眾人之眼,便能使得军心不乱,他刘和也就能凑合著交差了。
一番嘆息之后,刘和问道。
“那蒋玉菡和其他人怎么处置?”
处置贾宝玉,贾雨村还多多少少有些投鼠忌器,而处置蒋玉菡等人,那贾雨村可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他不仅要处置,还要从严从重,狠狠的处置他们。
“蒋玉菡,我的小廝喜贵,你手下那两个太监,贾宝玉的所有小廝,还有姜千户,全部斩首示眾,其他人打一百军棍,打死了便算了,若是没打死,全部罚去做苦役,本官要活活累死他们。”
刘和看了眼贾雨村,心说此人別看是一介文官,这心是真狠啊!
难怪陛下曾经说过,贾雨村有做酷吏的潜力,这哪里是有潜力,这分明就是酷吏一员啊!
小廝喜贵,跟了贾雨村三四年,结果说斩首便斩首,半点情面都不讲。
那个姜千户乃是一员干將,立下军功无数,结果就因为管不住裤襠里那玩意儿,贾雨村说砍他的头,便二话不说给砍了。
至於刘和手下那两名太监,做下这等丑事,即便贾雨村不杀他们,他刘和也会让这两个太监去死。
因为太监身为皇帝家奴,在宫外犯了事,丟的便是皇帝的脸。
为了陛下圣德,也必须杀了他们。
刘和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贾雨村的处置。
旋即,他皱眉说道:“此事因贾宝玉而起,而且他也是主犯,其他人都杀了,只打贾宝玉五十军棍,只怕不能服眾啊!”
贾雨村越想越气,將帅案拍得通作响,恨不能一刀砍了贾宝玉。
可最终,贾雨村还是长嘆一声,让人传贾璉过来,
贾璉进帐之后,贾雨村將事情说了一遍。
贾璉越听越头大,越听后背越发凉,还没等贾雨村说完,贾璉便头皮发麻,后背一阵冷汗直流了。
他將贾宝玉和蒋玉菡的事情稟告给贾雨村,不过是想借贾雨村的手,整治整治贾宝玉,打他几板子,让他吃个,长长教训便行了。
没想到,事情竟然会闹得这么大,竟然连宫中太监,连贾雨村的小廝,连姜千户都牵涉其中。
照此说来,贾宝玉闯下如此大祸,此次只怕是难以善了啊。
贾雨村不会杀了贾宝玉吧?
贾宝玉若是死了,事后被人得知是他贾璉告的密,不管是贾母,还是贾元春,都不会放过他的。
贾璉心中又惊又惧,连忙双膝跪地,磕头不止,为贾宝玉求情。
贾璉救的不仅是贾宝玉,更是他自己。
看著贾璉叩头不止,额头都被磕出血了,贾雨村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告状的人是你,现在求情的人还是你,好人坏人全让你一个人给演了。
没出事的时候,一门心思把对方往死里整,等出了事,却又兄友弟恭,玩了命的为对方求情,你们贾家子弟还真是有意思啊!
贾璉因何为贾宝玉求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贾雨村也懒得细究,他现在怒不可遏,
只想儘快了解此事,莫要让此事动摇了军心。
贾雨村也不叫贾璉起身,而是直接吩附道。
“蒋玉菡等人尽皆处死,依著军法军规,贾宝玉也必死无疑,本官念其年幼,不忍杀之,你去牢里和他说,让他把事情全推在蒋玉菡身上,
就说假扮小廝,混入军中这主意是蒋玉菡出的,就说他是受了蒋玉菡的胁迫,就说军中那么多人,都是蒋玉菡睡的,与他无关。”
说到这里,贾雨村冷笑几声。
“在招供之时,还没等动刑,他便把蒋玉菡给卖了,想来他也不是一个讲义气的,你去与他说,本官会以御下不严之罪,打他五十军棍,让他养好伤之后,便给本官滚回京城去,本官再也不想看到他。”
贾璉一听,不杀贾宝玉,只是打五十军棍,顿时如蒙大赦一般,好似贾雨村法外开恩的不是贾宝玉,而是他贾璉。
贾璉跪在地上,又朝贾雨村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又朝监军太监刘和磕了三个响头。
贾璉心中明白,贾雨村能放过贾宝玉,必然是刘和说了话,求了情的缘故。
毕竟刘和是宫中之人,相比贾雨村而言,刘和无疑更在乎贾元春这个胞弟,贾宝玉的性命。
磕完头之后,贾璉起身,便要去牢里劝说贾宝玉,
便在此时,贾雨村叫住了他。
“贾璉,幸亏你发现得早,又及时將此事稟告本官,才没有酿下大祸,此事你居功甚伟,说吧,你想要个什么赏赐?”
贾璉心中一紧,他只求能和这件事撇清关係,那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敢要什么赏赐啊!
但贾璉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错过这次机会,难道他要一辈子端茶倒水,给贾雨村处理帐中琐事,当一个高级一点,体面一点的亲隨吗?
好岁他也是荣国府嫡派子孙,他丟得起这个人,可荣国府丟不起啊!
贾璉一咬牙,一跌脚,“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陪著笑脸说道。
“大帅容稟,小人现在是庶人一个,荣国府的爵位,家业,都和小人再无关係,但小人毕竟是荣国公的子孙,常常感佩先祖创业之不易,
也日日想著,若是有朝一日,能像先祖那样沙场建功,挣下一份家业,也算无愧於荣国府的门媚,也算没给祖宗丟人。”
说著,贾璉不顾已经流血的额头,把头磕得『砰砰”作响。
“大帅,若是能让小人为一兵卒,斩杀倭寇首级换取军功,大帅的恩德,小人感激不尽,没齿难忘。”
贾雨村点了点头,心说贾璉来此不久,他便敏锐的觉察到,此人志不在此。
荣国府出身,虽说被贬为庶人,可还是身有傲气,还是不甘墮落,想以军功立身啊!
贾璉这样的请求,於公於私,贾雨村都会同意。
毕竟人家想沙场建功,为国效力,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再说了,贾璉告贾宝玉的状,差点害死了贾宝玉。
对亲堂弟都如此心狠手辣,这样的一个人,贾雨村也不太敢留在身边,让他继续贴身伺候自己了。
一直处於暴怒之中的贾雨村,那张铁青的脸上,也终於有了点笑模样。
“好,你有这样的志气,便无愧於是荣国公的子孙,便不会坠了你们荣国府的门媚,
你来时带了部曲三十,本官再给你七十健卒,从今日起,你便是本官帐下百户。”
说著,贾雨村走过来,亲自扶起贾璉,语重心长的勉励道。
“大战將起,只要你好好干,大把的军功等著你去挣,总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大战之后,本官给陛下的请功摺子里,希望有你贾璉的名字。”
说罢,贾雨村拍了拍贾璉的肩膀。
贾璉也红了眼圈,又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躬身出帐,去监牢劝说贾宝玉。
让贾宝玉继续坚持本心,继续稳定发挥,將罪行都推到蒋玉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