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爭辩
“既然如此,那还要秦律有何用?”嬴阴嫚闻言皱眉,忍不住反问道。
“阴嫚你不懂,治理天下,不应以酷法对待天下黔首,应以法使百姓尊法,改正曾经罪责,便是以法治国之本质!”
公子扶苏皱眉,看向嬴阴嫚解释道。
对於公子扶苏的话,嬴阴嫚自然也认可。
但是,这並不是不以秦法处置的理由。
既然有特定的律法,就要以律法处置。
若是可以隨意减轻甚至更改,那要律法又有何用?
岂不是削弱了律法之威严?
那让之前得到处置的黔首,又该如何看?
谋求更改秦律,与不遵循秦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
所以,对於公子扶苏的看法,嬴阴嫚自然不认同。
“那兄长认为,如今我大秦的一些律法,对於东方诸国旧地,是否適宜?”
原本公子扶苏还想要再解释一番,但是听到嬴阴嫚如此询问,不禁露出诧异之色,脸上的认真更重了一些,说道:
“如今我大秦的律法,对於东方诸国旧地黔首……”
公子扶苏微微沉吟,“恐怕会多有不適。”
“毕竟如今之秦法,已在我秦国施行近百年,关中地区之百姓早就习以为常。”
“然而对於东方诸国旧地黔首而言,无异於秧苗於肥沃之地迁至贫瘠之地。”
嬴阴嫚闻言微微点头,至少在这一点,自己与公子扶苏还有相同之处。
公子扶苏看到自己的妹妹点头,认同自己的观点,故而再次说道:
“所以,这才是为兄要给予一定宽容的原因!”
说著,指了指简牘之上的內容,说道:
“此案件便是出自东郡,曾经三晋之地,魏国之地!”
言外之意,触犯律法之人正是东方六国的黔首。
嬴阴嫚微微沉默,然后立刻坐在了公子扶苏的身旁,声音更小了一些,“既然兄长认为如今之秦法不適宜推行至东方诸国旧地,那就应当谋求改变秦法。”
“阴嫚认为,秦法只適用於曾经,曾经东方诸国尚在,而如今及未来,东方诸国已然消失,天下归一,百姓应当休养生息,至於如今之秦法……”
“自然需要加以修改,以实现休养生息之目的!”
听到嬴阴嫚的轻声话语,然而在公子扶苏的耳中,犹如晴天霹雳。
“阴嫚你……”
公子扶苏一脸诧异的看向嬴阴嫚,似乎有些难以相信,相信这是自己的妹妹说出的话语。
更对自己妹妹的看法感到惊讶。
“秦法要有威严,不应以兄长个人意愿,隨意改变对一人的处置,所以,这简牘之上之人,应当维持原判!”
“维持原判……”
对於自己妹妹新奇的说法,公子扶苏已没有时间去深思,此刻的他,已经沉浸於嬴阴嫚所述说的想法是之中。
“咳咳……”
就在兄妹两人低声交谈之时,突然一声咳嗽声传来,就在身前。
两人抬头看去,只见秦王嬴政已不知何时,来到了两人桌案之前,正低头一脸严肃地看著二人。
嬴阴嫚:“……”
“父王?”
嬴阴嫚疑惑,露出天真可爱的笑容。
秦王嬴政目光威严,一时审视著二人,並未立刻开口说话。
嬴阴嫚以为自己刚才所诉说的话,皆都被对方听去,一时心中心虚无比。
不过;
“阴嫚说的很对,此人应当……维持原判!”
秦王嬴政沉吟片刻,突然说道。
然而秦王嬴政的话语,却让公子扶苏面容微沉,不禁低头向简牘之上望去。
看到公子扶苏如此,秦王嬴政皱眉,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失望之色,“此时看来,你还不如自己的妹妹,看来是商君书读少了!”
秦王嬴政话语之中带著严肃,语气之中带著严厉,对公子扶苏有些不满。
“父王恕罪……”
公子扶苏立刻起身行礼请罪,然而他的如此作態,让秦王嬴政更为不满。
一旁的嬴阴嫚见此,也立刻站了起来,“父王!”
“……兄长只是在同女儿爭辩,至於此人之处置,只是一时心软。”
“父王请看,兄长已经在简牘之上书写了处置之法!”
嬴阴嫚立刻將桌案之上的简牘拿起,递给秦王嬴政观看。
秦王嬴政向简牘之上看去,只见在简牘之上果然书写著“维持原判”四个优美的小篆。
见此一幕,秦王嬴政脸上的面容这才缓和许多。
“……善!”
接过简牘,秦王嬴政回到桌案之后,不过看向公子扶苏的目光之中,仍然带著些许严肃。
“寡人知晓扶苏你喜读儒家之学,然而对其余诸子百家,也应当多读,治理一个国家,非一家之言就可,要集百家之长!”
看著公子扶苏低眉顺眼的模样,秦王嬴政接下来的话语似乎也不愿多说了,轻嘆一口气,又看向一旁的嬴阴嫚。
“看来这几日阴嫚你也读了商君书,那寡人便考教考教你!”
嬴阴嫚:“……”
不是?
你训儿子就训儿子,带上我干什么?
我好心好意调解你父子二人的关係,就这么报答自己女儿的?
对於自己胸中有多少墨水,嬴阴嫚可是清清楚楚。
自从穿越而来之后,那所谓的商君书自己看都没看!
不!
连商君书长得何等模样,都丝毫不知。
哪里像读过的样子!
不过今日的考校恐怕是逃不过了,前几日秦王嬴政刚刚鞭策过自己,若是自己再偷懒,恐怕就说不过去了。
嬴阴嫚思绪翻飞,突然眼前一亮。
立刻开口说道:
“父王,近几日女儿心有所感,所以並未来得及研读商君书,不过却另有感悟!”
“哦?”
正打算开口考教的秦王嬴政,听到嬴阴嫚的话,不禁眼前一亮。
“有何感悟?”
莫说是秦王嬴政了,一旁的公子扶苏也投来疑惑目光。
嬴阴嫚:“……”
见谅见谅!
自己不是想要当文抄公的!
嬴阴嫚对后世的原著作者说了一声抱歉,“女儿也做了一篇文章,不过尚未完善……”
“无妨,诵读出来,让寡人品鑑一番!”
秦王嬴政露出鼓励之色,更带著些许期待。
“女儿所做的文章,名叫《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