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嬴阴嫚:父王,阳滋请封食邑!
“不知丞相对此有何看法?”“既然丞相未至,此事便先行搁置,稍后再议!”
秦王嬴政看向大殿之中,然而对刚才那人之提议,竟无一人之反驳。
至於赞同之人,自然也无。
但是,此时的沉默更何尝不是一种支持?
大殿之中的一切,皆都尽入眼底。
看到此处,嬴阴嫚也不禁有些沉默。
毕竟谁又不想封侯拜將,亦或是建立宗庙,开疆裂土,为王为侯!
而周传承八百载,分封之制已深入人心,此时若想要破除这种封建思想,恐怕难之又难。
至於朝堂之上的眾人,尤其是有功之臣,无不翘首以待,期盼著大秦统一天下之时的到来。
到那时,便是论功行赏之时。
如今此时已到,恐怕每个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想要成为一国之君主。
至於秦王,尊崇为天子又如何!
但是现在,秦王有意不行分封!
“大王,如今天下一统,天下百姓皆翘首以盼,还请大王早早做出决断!”
身著儒家博士服饰的淳于越出列,再次高声说道。
然而,站在上方的秦王嬴政不禁微微蹙眉。
此事他不想过早商议,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也知晓,自己心中的打算恐怕极难推行,恐会引得朝堂诸公的反对。
但是,越是如此,他心中越是坚定。
这不仅仅是他这个秦王自己喜好的原因,更有著更为深远的思考。
就在此时,廷尉李斯也大步出列,高声说道:
“行先周分封之制?”
廷尉李斯反驳道:“难道诸位忘却了列国纷爭几百年?”
“难道忘却了天下黔首在这几百年之中所受之苦难?”
“天灾人祸,战乱不休,你攻我打,纷纷纷扰!”
“此等乱世,难道诸位还想再次重现吗?!”
“亦或是等八百年之后,再次重现乱世,诸位之后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再次行统一天下之举?!”
此声喝问,多有僭越之言,但是,也让淳于越等人无言以对。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以我来看,当今大秦,应当摒弃先周之分封,行郡县制!”
廷尉李斯看向大殿之中的眾人,“如今大秦诸多郡县,皆是郡县之制,大王派遣官吏治理,一切调度皆听从中央!”
“若一地有灾难,可八方驰援,若有蛮夷入侵,可集结全国之力抵御攻伐之!”
“……”
廷尉李斯的声音在大殿之中迴荡,也使得更多的人陷入了沉思,同时不禁揣摩当今大王的心思,当今大王是有意何等制度?
站在角落里的嬴阴嫚看著这一幕,柳眉微蹙。
后世之人多说封建代指华夏两千多年的帝制,但是严格的来说,封建社会应当只是指秦之前的社会。
而秦之后的社会,应为封建帝制!
是一个不断中央集权的过程。
至於分封制,是一个不断分权的过程。
不仅仅是权力的分离,更是地域、文化上的分离。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秦国完全行郡县制,才会在后世的影响如此之大,影响华夏文明两千多年。
至於秦灭之后的汉,则进行了一定的妥协,也算是一个短期的过渡,实行郡国並行制。
至於秦是否也可行郡国並行制?
在这片华夏土地上,决然不可!
但是在华夏土地之外,或许可行!
在嬴阴嫚走神的片刻,大殿之中却呈现出一片纷乱的爭吵,儼然已分为了两派。
以廷尉李斯为首的郡县制,以儒家以及诸多有功之臣、宗室之人等,所主张的分封制。
嬴阴嫚目光移动,看向前方的公子扶苏。
此时的公子扶苏眉头紧皱,看著爭吵的双方,一时欲言又止。
同时,公子扶苏名义上的老师淳于越,还不时对公子扶苏诉说著什么。
最终,公子扶苏站起身来,也要开口说话。
“不好!”
此刻的公子扶苏,无论是支持郡县制,还是支持分封制,对於公子扶苏来说,皆无好处。
而他所要做的,且最好的,便是沉默。
所以看到公子扶苏欲开口说话,嬴阴嫚立刻站起身来,大步走向大殿之中央,同时高声说道:
“父皇,阳滋请封食邑!”
嬴阴嫚的声音清脆且明亮,犹如珍珠落玉盘,在嘈杂的大殿之內显得格外的刺耳。
一时间,大殿之內的爭吵之声戛然而止。
公子扶苏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与所有人一般,目光皆投向了嬴阴嫚。
而坐在上方的秦王嬴政,面色微冷,目光威严,听到嬴阴嫚的话之后,更是眉头紧蹙,看著恭敬而立的嬴阴嫚,一时竟琢磨不透自己女儿的行为。
“请封食邑?!”
阳滋公主的话,让所有人都不禁神色一愣,此时朝堂之上眾人正商议著国家大事,是分封还是郡县,而而而而阳滋公主却猛然提出要请封食邑,让眾人一时不知诉说什么。
“阴嫚,此乃朝会,勿要多言!”
公子扶苏见到嬴阴嫚如此,以及眾人的异样,立刻开口说道:
“此处不是玩闹之地,速速退下!”
公子扶苏以为嬴阴嫚是在胡闹,故而如此诉说,也算是为自己的妹妹遮掩,以免被父王责罚。
但是,面对眾人的注视,以及公子扶苏的劝解,嬴阴嫚却仍然坚持,俏丽的小脸之上写满了严肃,柳眉紧蹙,抬头望向上方的秦王嬴政。
“还请父王封阳滋食邑!”
再次听到嬴阴嫚的话,眾人也回过神来。
阳滋公主得封公主之號,却又贪心的索要食邑?
阳滋公主这是恃宠而骄吗?
食邑是什么?
是大王赏赐给有功之臣的封赏!
一定范围的食邑,即將一定区域土地封赏给有功之臣,除了没有官员任免、实权掌控之外,这片土地之上的產出,皆归被封赏之人。
至於国家之令,还是要听从的!
一时间,大殿之中陷入了寂静。
而秦王嬴政却死死的盯著下方的嬴阴嫚,目光冷冽且严肃,威严令人心悸。
就在眾人以为秦王要发怒之时,却听到大王略显低沉的声音:
“准!”
“將长安之地,赐予阳滋公主,为阳滋公主之食邑!”
眾人惊诧。
大王竟然没有发怒?!
竟如此宠爱阳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