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神级科技:从送外卖开始 > 第14章 初步合作(修订)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章 初步合作(修订)

    有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背书和试用,以及陈敬德院士这样泰斗级人物的潜在认可,“启示录”软体在学术界的推广之路,將会顺畅许多。
    苏晴一直在一旁安静地旁听了整个过程,此刻她走过来,激动地拍了拍苏阳的肩膀:“阿阳,你成功了!我刚才在旁边听著,连我这个外行都感觉到了陈院士他们对『启示录』的震惊和渴望!”
    “是啊,”苏阳笑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就看『启示录』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了。晴姐,看来我们奇点科技,很快就要接到第一笔正式的订单了。”
    苏晴用力点头,眼中闪烁著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嗯!我会儘快完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我们的第一笔业务做好万全准备!阿阳,我们的奇点科技,真的要起飞了!”
    苏阳看著苏晴兴奋的样子,心中却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陈院士最后那番话,以及他眼神中流露出的对技术自主可控的渴望,深深触动了他。
    他意识到,“启示录”不仅仅是一款商业软体,它更承载著一份国家层面的期待。
    这也让他开始思考,未来“启示录”正式版的定价和授权模式,不能仅仅著眼於商业利益最大化,更要考虑到如何在国內科研和工业界最大范围地推广应用,助力国家科技发展,同时也要防止核心技术轻易外流。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苏阳点击关闭邮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带著一抹如释重负后的轻鬆。
    “启示录”全功能评估版本的授权码和一份详尽的安装使用说明,已经安安稳稳地躺在了陈敬德院士助理的邮箱里。
    接下来,就是等待这颗投入湖中的石子,能激起多大的浪了。
    苏晴端著一杯刚泡好的热茶走过来,放到苏阳面前:“看你这表情,应该是很顺利了?”
    “嗯,”苏阳拿起茶杯,感受著掌心的温热,“如果一切顺利,这將会是『奇点科技』的第一份正式订单,而且是来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订单。”
    苏晴闻言,明亮的眼眸中也闪烁光芒:“这简直是梦幻般的开局!有了陈院士实验室的认可,『启示录』在学术界的推广,等於有了一块金字招牌!”
    苏阳点点头,他深知这份合作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战略布局。
    龙国在高端工业软体领域,长期受制於人,能够拿出一款真正具备核心竞爭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国外同类產品的国產软体,其意义远不止商业层面。
    “晴姐,公司帐户和税务方面的事情,都办妥了吗?”苏阳问道。
    虽然他现在帐户里有三十多万美金,但那是他个人的钱。
    公司要正规运营,独立的对公帐户和规范的財务流程是必须的。
    “放心吧,”苏晴自信一笑,“工商註册已经下来了,营业执照正本就锁在柜子里。对公帐户也开好了,税务登记也办完了。咱们奇点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可是手续齐全、根正苗红的正规军了!”
    看著苏晴干练利落的样子,苏阳心中不由得讚嘆苏晴的能力。
    这些繁琐的行政事务,她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他能完全专注於技术研发,没有后顾之忧。
    “辛苦你了,晴姐。”苏阳由衷地说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晴白了他一眼,隨即又笑道,“能亲手参与创建一家未来可能会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这点辛苦算什么,我兴奋还来不及呢!”
    接下来的几天,办公室里看似平静,苏阳却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期待在空气中瀰漫。
    他一边继续完善“启示录”的功能模块,修復一些在內部测试中发现的细微bug,一边开始著手规划软体的商业版本——“启示录pro版1.0”的功能蓝图和多元化的授权与定价策略。
    苏晴则忙著布置办公室的细节,採购了一些必要的办公用品,甚至还像模像样地设计了一份“奇点科技”的临时logo——一个由无数原子结构组成的、正在发生聚变的奇点,充满了科技感和爆发力。
    时间在等待和忙碌中悄然流逝。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苏阳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京州座机號码。
    苏阳心中一动,接通了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奇点科技的苏阳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激动的、带著些许沙哑的男声。
    “我是苏阳,请问您是?”
    “苏先生您好!我是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蠕变课题组的负责人,李振华!”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很激动,“苏先生,您的『启示录』软体……太……太不可思议了!”
    苏阳心中一喜,但语气依旧保持平静:“李博士您好,很高兴接到您的电话。『启示录』在贵实验室的试用情况如何?”
    “何止是好!简直是神了!”李振华的声音拔高了几度,办公室里的苏晴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苏先生,您是不知道啊!”李振华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绪,“我们最近正在攻关一个课题——一种新型叶片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热机疲劳寿命预测。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团队大半年,用了各种进口软体反覆模擬,结果都与实验数据有较大偏差,项目进度严重滯后,我们压力山大啊!”
    苏阳静静地听著,他能想像到对方的困境。这种尖端材料的性能预测,確实是世界性的难题。
    “但是!”李振华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亢奋,“我们抱著试一试的心態,用了您的『启示录』软体,重新构建模型,进行模擬……苏先生,您猜结果怎么样?”
    “结果如何?”苏阳配合地问道,嘴角已经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笑意。
    “不到三天!仅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李振华的声音几乎是在吶喊,“『启示录』就完成了我们以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复杂模擬!而且,模擬结果的精度……苏先生,我跟您说,它不仅与我们最新的实验数据完美吻合,甚至还揭示了几个以往被理论模型忽略的微观损伤累积路径!这对於我们理解材料的失效机理,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啊!”
    好吧!通过这句话,苏阳就能看出来,李博士还真不適合搞商业谈判,他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工作者。
    苏阳此时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压抑不住的呼吸声,以及周围隱约传来的其他研究员兴奋的议论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