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神级科技:从送外卖开始 > 第55章 联名之约,携手巨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5章 联名之约,携手巨头

    奇点科技总裁办公室內,苏阳看著面前的三位核心骨干——苏晴、刘宇、李梅。
    “人都到齐了,说正事。”苏阳开门见山,“和华星公司的联名项目,正式启动。”
    苏阳目光转向苏晴:“姐,这次和华星的联名散热背夹项目,由你来担任我们奇点方的项目总负责人。”
    苏晴微微一怔:“我?”
    “对,就是你。”苏阳点头確认,“相关部门会全力配合你,你直接向我匯报。”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我相信你能做好。”
    苏晴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好,苏总,我保证完成任务!”
    刘宇咧嘴一笑:“苏总监,以后研发部这边,你隨时吩咐!”
    李梅也表態:“市场部全力配合苏总监的工作。”
    苏阳满意地点点头:“好。刘总监,技术对接是关键,华星的要求肯定不会低。李总监,市场策略、定价、品牌形象,这些都要提前考虑。”
    “明白!”刘宇和李梅齐声应道。
    “散会吧,准备下午和华星的第一次正式项目对接会。”苏阳挥了挥手。
    下午两点,奇点科技最大的会议室內。
    长条会议桌两侧,涇渭分明地坐著两拨人。
    一边是奇点科技的核心团队:苏阳亲自坐镇,旁边是新上任的项目总负责人苏晴,以及研发总监刘宇、市场总监李梅,还有几位研发和市场的骨干。
    另一边,则是手机巨头华星公司派出的团队,阵容同样不小。
    领头的是上次带队访问的华星终端业务副总裁余总。旁边坐著的是华星的散热专家高建明,还有项目经理、结构工程师、软体工程师等五六个人。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简单的寒暄过后,会议直入主题。
    余总先开口,声音洪亮:“苏总,各位奇点科技的朋友,非常高兴能和贵公司达成这次合作。我们华星对奇点科技的『冰核』系列散热技术印象深刻,也对这次联名產品寄予厚望!”
    苏阳客气回应:“余总客气了。能与华星这样的行业领导者合作,也是我们奇点科技的荣幸。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打造出一款让市场惊艷的產品。”
    场面话说完,就轮到技术专家们登场了。
    华星的散热专家高建明推了推眼镜,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投影幕布上立刻出现了一份ppt。
    “苏总,苏总监,刘总监,根据我们的初步评估和產品规划,我们对这款联名散热背夹有以下几点核心要求。”高工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
    “首先,性能指標。我们希望在模擬重度游戏场景下,相比不使用背夹,手机核心温度能降低至少15摄氏度,同时背夹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40度,噪音控制在28分贝以下。”
    刘宇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个指標相当高,尤其是在噪音和自身发热的限制下,要达到15度的降温幅度,对散热结构和材料的要求极高。
    高工继续说道:“其次,外观id。需要符合我们华星旗舰系列的设计语言,追求轻薄、有科技感,材质和顏色需要和我们的手机有呼应。具体的id方案,我们的设计团队会后续跟进。”
    “第三,成本。作为配件產品,成本控制非常关键。我们希望最终的bom(物料清单)成本能控制在xx元以內。”
    李梅听到这个数字,眉头也动了动。这个成本限制,对於要达到那种性能指標的產品来说,压力不小,会直接影响最终定价和利润空间。
    “第四,兼容性与联动。除了物理兼容,我们希望背夹能通过特定接口,如type-c或无线充电模块与华星手机进行智能联动,比如根据手机温度自动调节功率,或者通过手机app控制背夹的散热模式、灯效等。”一位华星的软体工程师补充道。
    华星团队一口气提完了主要需求,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刘宇率先开口:“高工,余总。15度的降温目標,配合28分贝噪音和成本限制,挑战很大。特別是要在轻薄的id设计下实现,需要我们在散热模组结构和核心的『冰髓』导热凝胶上做进一步优化和平衡。”
    李梅接著说:“从市场角度看,与华星手机的智能联动功能是个很好的卖点。但在成本限制下,如何平衡性能、功能和最终售价,需要我们精准把握目標用户群体的承受能力。”
    双方你来我往,就技术细节、成本可行性展开了第一轮討论。气氛很专业,但也有些针锋相对,尤其是在性能和成本的平衡点上。
    会议的后半段,气氛明显融洽了许多。双方就苏晴提出的思路,开始探討具体的技术和產品定义细节。
    临近结束时,话题转到了初步的商业条款上。
    华星的项目经理提出:“关於品牌標识,我们希望是『华星 & 奇点科技』联名,华星品牌优先露出。营销资源方面,华星可以提供线上商城、线下门店的部分推广资源,希望奇点也能匹配相应的投入。初步的利润分成模式,我们建议……”
    李梅接过话头,不卑不亢:“品牌標识的方式,我们可以接受联名,具体设计细节再沟通。营销资源投入,我们奇点肯定会全力配合。至於利润分成、首发渠道、以及是否需要短期排他性合作等具体条款,涉及公司战略,我们需要內部评估后,再进行下一轮详细磋商。”
    余向前点头表示理解:“好,商业条款不急於一时。今天主要是技术和產品层面的对接。希望我们双方团队后续能紧密合作,儘快拿出详细方案。”
    苏阳最后总结:“没问题。感谢余总和华星团队今天带来的宝贵意见。苏晴,后续的项目推进,你抓紧落实。刘总监,李总监,全力支持。”
    “是,苏总!”三人齐声应道。
    一场决定奇点科技能否成功牵手巨头、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会议,在充满挑战但也看到希望的氛围中结束了。
    会议结束后,奇点科技內部。
    刘宇找到苏阳和苏晴,面带一丝难色:“苏总,苏总监,华星那个13度稳定降温加25分贝噪音的要求,用我们现有的『冰核 pro』技术,优化一下结构,再调整下风扇策略,应该能接近。但他们还提了一个隱藏要求,希望在极限超频模式下,瞬时散热能力能再拔高一截,哪怕只有几分钟,这对我们『冰髓 sg-1』的极限导热性能和散热模组的瞬態响应要求非常高,几乎触及我们目前未公开的核心技术边界了。”
    苏阳听完,略一沉吟。他知道刘宇指的是什么。那是基於他对原子操控理解,对“冰髓”材料进行微观结构优化的下一代技术储备,过早暴露並不利。
    他手指轻轻敲著桌面,大脑中无数信息流淌而过,瞬间模擬了多种方案。
    片刻后,他开口道:“刘宇,这样,你让团队试试这个思路。不要执著於单纯提高sg-1的本徵导热係数,那会增加成本和工艺难度。尝试在散热模组的vc均热板內部结构上做文章,优化蒸汽循环路径,增加毛细芯的吸液速度和覆盖率。同时,微调一下sg-1与vc板接触界面的微观浸润性。理论上,这可以在不改变sg-1主体配方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瞬態散热效率。你带人先用仿真软体跑一下模型,看看效果。”
    苏阳用一种“基於现有理论深度优化”的口吻,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蕴含著超前认知的解决方案。
    刘宇听得眼睛发亮:“对啊!优化界面和內部结构!苏总,我马上组织人进行仿真验证!”
    看著刘宇匆匆离去的背影,苏晴看向苏阳,眼神中带著一丝探究和佩服:“阿阳,你对技术的理解,好像越来越深不可测了。”
    苏阳笑了笑,没有解释:“只是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而已。走吧,姐,项目刚启动,有的忙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