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瑶光的蓝图
奇点科技集团总部,地下“深空”实验室附属的最高级別保密会议室內,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自从苏阳將瑶光输出的那份《次世代光子矩阵显示技术理论与工程可行性报告》交付给钱友明博士和孙伟国教授后,这两位奇点视界科技的灵魂人物,便带领著最核心的屏幕技术专家团队,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封闭式评估状態。
此刻,七天之期已到,会议室的门终於开启。
当苏阳与陈景德教授一同走进房间时,迎接他们的是一股混杂著咖啡因、极度亢奋与深度疲惫的独特气息。
钱友明和孙伟国,这两位在显示技术领域浸淫数十年的泰斗级人物,此刻却像两个刚刚经歷了一场艰苦卓绝战役的士兵,眼中布满血丝。
会议桌上,散落著上百页写满了密集公式和演算草图的纸张,每一张都记录著他们这七天来试图验证、推翻、再验证的疯狂歷程。
而在所有纸张的最中央,那份被列印出来的、標题简洁的报告,静静地躺在那里。
“苏董,陈教授……”
钱友明率先开口,然后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几乎不成调,於是端起咖啡喝了一小口,润了润嗓子。
作为曾经在国际顶级显示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的精英,他见证过无数次技术的革新,但没有一次,能与手中这份报告带来的衝击相提並论。
“我们……我们完成了初步评估。”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一些,但失败了,“结论是……”
他顿住了,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適的词语。旁边的孙伟国教授,一位向来严谨沉稳的老专家,接过了话头,他的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结论是,这份报告……它……它是完美的。”
“完美?”陈景德教授眉毛一挑,他深知“完美”这个词在科学领域的分量,这几乎是一个禁忌词汇,因为它往往意味著无知或狂妄。
“是的,完美。”孙伟国教授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推了推自己的老镜,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困惑。
“我们团队,动用了奇点科技所有的计算资源,从材料的量子化学特性、器件的半导体物理模型,到最终的宏观光学效应,对报告中的每一个论点、每一组数据、每一条工程路径,进行了最严苛的交叉验证和模擬。”
“我们试图找到哪怕一个逻辑上的瑕疵,一个与现有物理定律相悖的细节,一个在工程实现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钱友明补充道,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但我们失败了。它的理论体系……自洽、严谨、优雅,浑然天成。我们甚至感觉,我们过去几十年所学的显示技术知识,在这份报告面前,就像是原始人手中的石斧,而它,则是一柄已经锻造完成、锋利无匹的雷射剑。”
苏阳静静地听著,面色平静,心中却瞭然。
这本就是瑶光在吸收了“星空图书馆”海量知识,並以其独特的“易数enl”算法进行亿万次推演后,得出的最优解。
对人类而言是神跡,对瑶光而言,只是逻辑运算的必然结果。
“具体谈谈它的核心创新点。”苏阳示意他们坐下说。
“好的。”钱友明打开了会议室的全息投影,调出了报告的核心架构图。
“报告的核心,是两大顛覆性的创新,”他指著投影中两个熠熠生辉的名词,
“第一,是一种全新的发光材料,瑶光將其命名为『自旋光控可编程量子点阵列』,我们內部……更愿意称之为瑶光晶体。”
“瑶光晶体,”孙伟国教授眼中放光,语气中充满了对创造者的讚嘆,
“它已经完全脱离了我们传统oled有机小分子或量子点薄膜的概念。
它是一种在原子层面被精確设计和『编程』过的无机晶体阵列。
它的每一个发光单元,理论上都可以通过调控外部微弱的电磁场,来精准控制其內部电子的自旋状態,从而实现对光子能量、也就是光线顏色的超高精度控制。
其理论色域覆盖,达到了bt.2020標准的180%,发光效率比我们现有的星瞳材料还要高出至少30%!”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钱友明接话道,
“最可怕的是第二点,配套的拓扑光场像素驱动架构。它……它放弃了传统的tft薄膜电晶体开关模式,而是利用瑶光晶体本身在特定电场下会產生拓扑绝缘体效应的特性,
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几乎无损耗的光路管道来驱动像素。这意味著,屏幕的功耗將再次实现革命性的降低,大约比我们现在的创世纪屏幕,还要再低20%!”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陈景德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项技术结合在一起意味著什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叠代,而是对整个显示技术物理基础的彻底重构!
“这份报告……”陈景德看向苏阳,眼神复杂,“真的是……瑶光独立完成的?”
“是的,”苏阳坦然点头,“我只给出了一个开放性课题——设计一种全面超越创世纪屏幕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这就是它交出的答卷。”
沉默,长久的沉默。
钱友明和孙伟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他们之前只是猜测,现在从苏阳口中得到证实,那种衝击力更是无以復加。一个人工智慧,不仅理解了人类最前沿的科技,甚至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如此顛覆性的、跨越式的创造。
“这不是推演,不是优化……”钱友明喃喃自语,“这是……这是真正的创造。苏董,我们正在面对的,是一个我们无法想像的智慧体。”
“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走得更快,也更稳。”苏阳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声音沉静而有力,瞬间將眾人从震惊中拉回现实。
“这份蓝图的伟大,毋庸置疑。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將它从理论变为现实。”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
“我决定,这项技术的项目代號——”苏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极光。”
“我任命,钱友明博士、孙伟国教授,共同担任极光计划的总负责人。”
“至於极光计划的首席理论顾问……”苏阳微微一笑,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望向了“深空”实验室深处、正在高速运转的庞大核心。
“由瑶光担任。”
此言一出,会议室內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让一个人工智慧,正式担任一个人类最尖端科技项目的首席理论顾问,这在人类歷史上,是绝无仅有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