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 > 第281章 载入史册的事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81章 载入史册的事业

    李国弼站在书房的窗前,望著帝都的夜色出神。
    城市的灯火辉煌,以往他只会想到万家灯火。
    不知道怎么今天再看向那些灯火,李国弼只感觉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
    林枫的话仍在他耳边迴响:“不能像丟掉海洋一样丟掉太空,不能做歷史的罪人。”
    这个年轻人的眼界,著实让他惊讶。
    他本以为林枫只是有些国外视野,只是想趁著国內政策真空期,找到新的风口赚一笔快钱。
    可如今看来,林枫的思考远比他想像的要深远。
    他看中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整个国家在全球格局中的竞爭力。
    这不是一个普通商人能有的格局,而是一个真正有抱负的实干家才会考虑的问题。
    再想想林枫先前的千帆计划。
    考虑的確实很深远。
    这倒是符合他对林枫的家教的认知。
    这让他在心里將他对林枫的评价又高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觉得可惜,林枫这样的人没兴趣进入仕途终究是遗憾。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一些庆幸。
    位置就那么些个。
    如果林枫將来步入仕途一定是他家小伟最强悍的对手。
    但……商业航天真的可行吗?
    李国弼皱眉,缓缓坐回书桌前。
    他伸手在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商业航天的可行性。
    国內有没有成功的商业航天案例?
    国际上的经验是否可以直接复製?
    而后是政策支持?
    国家对民营航天企业的態度如何?
    有哪些红线不能碰?
    哪些资源可以爭取?
    资金投入与收益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航天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周期长,风险高,如何確保资金炼不断裂?如何盈利?
    还有就是技术壁垒问题。
    国內航天技术长期被国外製裁,这种背景下如何获得技术突破实现技术领先?
    这一连串问题,註定了商业航天项目不是一蹴而就。
    但也正如林枫所说的,天南固然是容易出成绩。
    一张白纸好作画。
    但同样是画,小鸡啄米图是画,千里江山图也是画。
    画和画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与其追求一些保底,何不如追求一些能载入史册的事业呢?
    李国弼意识到,这不是一个能靠拍脑袋决策的项目,必须要找相关专家进行諮询,做详细的论证报告。
    想到这里,李国弼立刻拿起座机,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繫的人的號码。
    “吴教授,还没睡吧?”
    时间已经很晚了,但电话那头丝毫不敢怠慢。
    毕竟李国弼这个级別的平时主动巴结都没机会。
    而现在这样的机会送上门自然丝毫不敢怠慢。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著几分苍老的声音:“李主任,还没睡呢,什么事啊?”
    “找你聊个事,关於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
    对方很意外,语气却活跃很多。
    顿时也感兴趣起来,因为吴教授一直是国內商业航天事业的积极呼吁者。
    “李主任,你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
    见李国弼並没有透露什么口风。
    吴教授打了个哈哈,接著说道:
    “商业航天在国际上確实已经开始崛起,尤其是m国的spacex,近几年发展迅猛,已经开始奔著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技术方向去了。
    至於国內嘛……还处於起步阶段,政策方面也比较谨慎。”
    吴教授谨慎斟酌的用词。
    李国弼笑笑,政策方面倒是问题不大。
    林枫要真的有志於商业航天的话。
    政策,资金都不是大问题。
    关键是技术。
    “技术方面呢?民营企业搞得定吗?”李国弼问。
    “技术確实也问题不小。”老吴语气郑重,“国內的航天技术主要掌握在华航科技和华航科工手里,民营企业如果想自己研发火箭,光是发动机这一项就得投入数十亿。
    不过这些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只要捨得投入,早晚都能实现技术突破。”
    “那如果跟华航科工合作呢?”李国弼试探道。
    老吴顿了一下,笑道:“华航科工这几年日子確实不太好过,他们的重点在军用航天,商业领域基本没怎么布局,如果有人能带资金、带市场需求去谈合作,倒是有可能。”
    “那你觉得,商业航天能搞吗?”
    吴教授很奇怪,这位今天这是怎么了?
    能不能干,他一个教授能说的算吗?
    不过还是秉持著专业的看法,负责任的说道:
    “如果你问的是能不能赚钱?
    那短期內很难,航天產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至少要五到十年。
    但如果你问的是值不值得干,那答案是肯定的。
    未来除非是面对外星人入侵这样的行为,使得国家不得不倾全力投入航天事业中。
    不然航天事业的正確导向肯定是以商业航天为导向更好一些。”
    “李主任,航天最开始起源是冷战时候的,在冷战时候的航天事业。
    那个时候无论是m国还是毛子,都是粗放式的航天事业运作。
    计划性高於市场性,在航天方面,m国人也同样计划性高於市场性。
    很多时候只在乎完成某某特定目標。
    比如说要率先將人类送入太空、率先登上月球以此来凸显制度的优越性。
    很多事都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商业化判断。
    这种情况在后冷战时代几乎不现实了。
    人们不可能再不计成本的往航天方向投入。
    除非有一天再度出现类似於两大阵营冷战一般对抗的情况。
    不然商业化航天是大趋势。
    这也是我一贯所主张的,国家要放鬆航天的准入门槛。”
    “……”
    从吴教授呢得到了回应之后。
    他又拨通了一些专家的电话。
    核实了另一些情况。
    基本確定林枫所言的情况系客观事实后。
    李国弼也算是收穫了一颗定心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