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 第105章 股权分配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5章 股权分配

    第105章 股权分配
    回到望海楼后,討论仍旧在继续,留守在酒店的易晓笛也加入了进来,但几乎全程保持默。
    话题一度討论到晚上,甚至还被冯伦正式定名:琼州万通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这一点並没有人表示反对。
    討论中除了包含对农业公司的未来规划外,还涉及到了公司股权分配。
    冯伦对此並没有太上心,甚至想法简单,採取的是“座有序、利无別”,堪称是水泊梁山的治理方式,这听得林书平直眉,於是在三言两语的委婉提醒中,冯伦最终改变了主意。
    首先是冯伦的分配。
    他作为发起人,以及未来对公司的掌舵者,直接一口气吃下50%的股权。
    这一点没有人表示有意义。
    虽然他只出资二十万,但在这一票人里,冯伦的身份背景最深,他完全有能力周旋於琼州的黑百两道之间,而且没有冯伦,也赞不了这个局。
    至於剩下50%,则由林书平、汪公权、王奇峰划分。
    而易晓笛,现阶段因为没有什么责献,完全是打酱油的,所以不参与股权分配。
    如果后续会参与公司的管理,届时大概会给予一些激励股权。
    林书平知道现在不是谦让的时候。
    他直接开口道;“我先说一句,我出资五十万,最低要拿到30%的股份,注意,我说的股份,
    而非股权,我只出钱,拿收益分红,不会参与公司管理,简单来说,我会给予冯哥绝对的自主权。”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他这话一出,冯伦眼神里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笑著点头道:“行,既然书平易愿意相信我,
    我自然不会辜负书平的信任。”
    林书平笑道:“我和冯哥你一样,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选择相信冯哥,那自然都是以你为主,不会在一些决策上指手画脚。”
    据他所知,万通在前期只囤地,不进行买卖。
    虽然帐面上的收益不多,但隨著琼州房价暴涨,其后续的价值却也是惊人的。
    到了1991年,琼州万通的资產已经翻到了三千万。
    而达到这一步,仅仅只用了两三年时间。
    在1994年炒房热结束之前,万通的资產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大幅增长,到了1994年,单单流动资金都有数千万之多,而手中握著的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价值近十个亿。
    特別是在1993这一年,国家宏观调控前后,万通准確预测到市场动向,在虎头刚刀落下前,毅然全盘撤出琼州。
    此举一度被人津津乐道。
    而在掘到这第一桶金后,在冯伦的指挥下,几个合伙人开始各带使命,进行全国扩张,
    扩张范围包括房地產、金融、商业、风险投资、通信、医药、文化等。
    在这种疯狂扩张之下,从1993到1995,仅仅过了两年,万通资產就暴涨到了五十亿。
    如果保持现在的股权状態,林书平目前所持有的30%股权,到了1991年,就价值900万元。
    而到了1995年,价值就高达15亿。
    哪怕后续加入更多合伙人,导致股份被稀释,但其价值不会改变。
    1995年就有十多亿的身价,林书平光是想一想都无法保持平静。
    而如果林书平拿30%,那么剩下就只有20%的股权可以给到王奇峰和汪公权二人。
    王奇峰並没有表示反对,他嘿嘿笑道:“那我和公权就拿20%,一人一半好了。”
    汪公权却摇头道:“你出三十万,我只出十万,我怎么可以拿这么多?我要5%就够了。”
    “此言差矣,咱们可不是按照出资比例来分配的,不然老冯的股权岂不是拿的还没我多?”
    王奇峰笑道:“如果可以,我也想和书平一样,只拿股份,不沾股权,老汪如果你觉得你多拿了,那你多上心多出力就行了。”
    “那可不行,你太吃亏了。”王功权坚决不干。
    林书平目睹此情此景,著实有些汗顏。
    他发觉不仅是冯伦身上有些江湖义气,王奇峰和汪公权也都沾染了一些。
    好似草莽英雄。
    反观自己,著实像个斤斤计较的商人。
    眼看两人爭执不下,冯伦便出口道:“那就重新分配,听我的,老汪你拿10%,至於奇峰,我给你匀过去5个点,你拿15%,书平还拿30%,这就行了,不用吵了,就这么定了。”
    冯伦到底是团队主心骨,一语定乾坤,分配完后,眾人也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林书平再次感慨,如果老冯知道他匀出去的5个点,在六年后价值2.5个亿,不知又会作何感想但当下没有人能知道往后的万通会发展成什么样。
    即便如此,万通在这一刻的价值也已经展现,初始资金就有一百万,在这个年代的民营企业中,已经算是很大一笔巨款了,足以证明公司的实力。
    当晚,冯伦宴请了林书平、易晓笛、汪公权和王奇峰四人,这是男人的宴会,余梓文和叶继红並没有一道跟来。
    翌日一早,林书平就去银行预约取款。
    两天后,他取出沉甸甸的五十万,交到了冯伦手上。
    汪公权和王奇峰也都把各自的出资比例拿了出来。
    冯伦也很果断,直接找了个手提箱,把满满一百万元整,拎著去了椰城工商局,以一百万的註册资金,註册了琼州方通农业发展公司。
    註册资金的多少,影响很大,除了办理税务登记时要缴纳更多的印税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能提升公司的担保信用额度,註册资金越多,担保信用额度就越高。
    特別是万通农业这种需要跟政府和银行打交道,不断拿地、贷款的企业,就更是如此,
    註册资金的高低,在这方面往往起著决定性的作用。
    而这也是冯伦可以在琼州不断拿地的底气,纵然他有背景有手腕,但是谁都不想担著掉帽子的风险去帮你操作,银行在没有看到实质性的项目进展之前,也不会轻易给你批发贷款。
    因此註册资金的多少,就成了许多人衡量一家企业实力高低的准则。
    又过了两天,林书平拿到了琼州万通的股份转让合约,拿到了属於自己的投资份额,他不参与公司管理,但享受公司净资產和利润分红。
    至此,五十万存款已经投出去,换成了一纸合约。
    而他手里还剩下14.5万元,
    成功入股万通后,林书平並没有离开琼州,而是准备启程前往鹿城。
    他要绕过椰城,去到鹿城成立一家农业公司。
    没错,他想要效仿冯伦,在鹿城拿地投资。
    投资万通算是保本。
    而这一次他选择单打独斗模式,成功了能大赚一笔,失败了就离开。
    总之,手中的这14.5万,在临走之前,除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费用,他不想带走一毛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