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明知是坑,也会往里跳!(5.4K)
第219章 明知是坑,也会往里跳!(5.4k)彼得罗夫来到龙国后,第一时间就和卫宏见了面,他的目的很纯粹。
想和龙国合作,建造可控核聚变示范堆以及无线充电桩。
卫宏的態度不冷不热,既没有直接拒绝他,也没有说答应。
回到酒店套房,彼得罗夫直接將手里的公文包狠狠甩在沙发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他脱下西装外套,给自己倒了一杯伏特加,大口灌下。
这三天,他与卫宏的会谈,完全是一场无形的煎熬。
他拋出了极具诱惑力的合作提案,甚至暗示了市场开放的可能。
然而,卫宏始终面带微笑,不急不躁,只是不断地给他续茶。
“彼得罗夫先生,请喝茶。”
“彼得罗夫先生,您觉得这雨前龙井如何?”
“彼得罗夫先生,今天的点心不错,配茶正好,尝尝看。”
这三天的会谈,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谈判,而是在参加一场由卫宏主持的品茶大会。
每当他试图將话题引向核心,卫宏就会巧妙地转移,將他所有急切的攻势化解於无形几天下来,他只知道他的肚子里面全是茶,都快把他喝瘦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茶这东西,如此刮油。
彼得罗夫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加密號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副国防部长伊万低沉又冷静的声音。
“彼得罗夫?谈判进展如何?”
“伊万,我快疯了!”
彼得罗夫的声音几乎是在吼:“我们谈了三天,对方根本没有鬆口。”
电话那头的伊万沉默了一会儿,显然在消化这段信息。
然后,他轻咳一声,用一种冷静的口吻说道:“彼得罗夫,这说明你的谈判筹码,对他来说还不够有吸引力。”
“不够?!”
彼得罗夫简直要跳起来:“我们可是提供了半个市场!还有我们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这还不够?难道我们要把克里姆林宫拆了送给他吗?!”
“冷静,老朋友。”
伊万劝道,“这证明龙国人想要的东西,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些,他们不缺市场,发动机技术,
他们估计在研发和核聚变相关的。”
彼得罗夫这才冷静下来,他一屁股坐回沙发,灌了口酒。
“和核聚变相关的?”
“那我们还能拿什么来交换?”
“我们得换一种思维。
”伊万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他们现在在下的是一盘大棋,他们想要的是未来,是能够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东西,我们必须找到他们无法拒绝的筹码。”
“那是什么?”
伊万在电话那头说著,彼得罗夫逐渐瞪大了眼睛,原本醉的头脑也很快清醒了过来。
第二天上午。
彼得罗夫再次和卫宏见面了。
“彼得罗夫先生,这杯是普洱。”卫宏微笑著,將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推到彼得罗夫面前。
彼得罗夫没有像往常那样急切地想把茶推开,他忍著不习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没有了前几天的焦躁,
他看了一眼卫宏,然后將杯子放在桌上。
“卫宏先生,普洱味道不错,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
卫宏有些意外,顺著问道:“你要离开了?”
“是的,国內还有些要紧事要处理,我不能再拖了,不过,在离开之前,我必须和您谈一谈,
我相信,这会是您感兴趣的话题。”
“卫总,我知道贵方对於示范堆的合作伙伴有严格的要求,之前我们也因为一些利益,做了不好的事。”
卫宏盯著他,心想你们知道就好,这次来谈判,没有足够的诚意,合作肯定没戏。
卫宏想起周宇的瞩咐,知道对方在没拿出他们想要的东西前,一切都是空谈。
不趁著现在好好宰对方一笔,他都不知道下一次机会又是多久了。
“海参崴。”
卫宏一愣:“什么?”
“如果我们合作,我们愿意拿出海参崴。”
彼得罗夫的话音刚落,卫宏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脸上的平静瞬间被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取代。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彼得罗夫是在用一个拙劣的笑话来试探他。
“彼得罗夫先生,请不要开这种玩笑。”
卫宏的声音变得冰冷而严肃,他將身子微微前倾,紧盯著彼得罗夫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
“海参崴对於你们大毛来说,意味著什么,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彼得罗夫没有迴避卫宏的目光。
“我没有开玩笑,卫总,我知道海参崴的重要性,但我也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
“卫总,您应该知道,海参崴是不冻港,是大毛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出海口。”
彼得罗夫继续说道:“但您也应该知道,从我们大毛的莫市,到海参崴,航线有6000多公里铁路线有9000多公里,这意味著,海参崴对於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负担。”
“我们费了巨大的资源,去维持海参崴的军事部署和经济发展,但它对於我们整个战略布局来说,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彼得罗夫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但对於你们来说,海参崴却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
“它紧邻你们的东北地区,如果海参崴成为你们的出海口,那將彻底改变东北地区的经济格局,让你们的东北地区,重新焕发活力。”
“我们愿意用海参崴,换取你们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和无线充电网络。”
彼得罗夫会这么说,原因在於他们真的没招了。
大毛可以说是苦寒之地,在漫长的冬季,维持城市和乡村的供暖,需要消耗难以想像的能源。
他们长期以来都依赖於石油和天然气。
但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沉没的铁达尼號。
他们知道它总有一天会沉没,但他们无力改变航向。
一方面,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以及来自丑国的限制,让他们能源出口面临巨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传统的化石能源,也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下,逐渐失去市场。
他们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有能力改变。
他们有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但他们缺乏能够引领未来的核心能源技术。
他们就是一个守著金山却无法变现的人。
而龙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是那把能开启金山,让他们改变现有处境的钥匙。
“卫总,您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西伯利亚地区,能够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廉价电能,那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在极寒之地,建立起庞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高科技產业。”
“海参崴確实很好,但它,本来也不属於我们。”
彼得罗夫提醒道。
其实不用他说,卫宏也明百对方的意思。
確实,海参崴不属於他们。
只不过这幸福来得太突然,把卫宏搞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
他就想不明白了,他一个搞科技的,怎么会遇上这种事?!
要是其他单位的人知道了,估计会以为他贪功,在抢活干。
彼得罗夫离开后,卫宏没有丝毫耽搁,立刻驱车前往位於郊区的一栋普通办公楼。这栋楼外观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老旧,但卫宏知道,这里才是龙国最核心决策的神经中枢之一。
没有门牌,没有公司標识,只有紧闭的窗户和严密的安保系统,
他穿过数道安检门,最终进入了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
房间里,一位头髮白、戴著老镜的老人正与一位身著军装的中年男子交谈。老人便是李老,虽已退居二线,但在龙国战略决策圈內仍举足轻重,旁边的中年男子,正是被称为局座的张教授。
“小卫来了,坐。”
李老抬了抬手,示意卫宏入座。
他的声音很温和,但眼神却如鹰集般锐利,
卫宏刚坐下,李老便关切地问道:“是周宇那边出什么问题了吗?试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还是说周宇的研究不顺利?”
卫宏一听,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李老和局座最关心的,永远是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
特別是周宇,李老一直很欣赏他,认为周宇前途不可限量。
卫宏立刻挺直了身子,回答道:“李老、局座,周教授那边一切顺利,腾云的试车准备工作进展良好,我这次来,是因为彼得罗夫。”
听到彼得罗夫这个名字,李老和局座的眉头同时微微一皱。
他们对彼得罗夫有所耳闻,知道他此行的目的。
卫宏没有卖关子,直接將他与彼得罗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从对方起初的不温不火,
到突然拋出“海参崴”这个重磅筹码。
隨著卫宏的敘述,李老和局座的表情从平静,到逐渐出现了几分鬆动。
当卫宏说到“如果我们合作,我们愿意拿出海参崴”时,李老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拿稳,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
而一旁的局座,原本冷静的表情也彻底消失了,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
“海参崴?!”局座的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颤抖,“彼得罗夫疯了吗?!”
李老也顾不上喝茶了,用一种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小卫,你確定你没听错?他真的提到了海参崴?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地方?”
卫宏坚定地点了点头:“李老,我听得清清楚楚,他亲口说的,海参崴。而且他还解释了,海参崴对於他们来说,航线有6000多公里,铁路线有9000多公里,是一个沉重的战略负担。”
听到这里,局座缓缓地坐回椅子上,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平復內心的震惊。
他作为军事战略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海参崴的价值。
那里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不冻港,是通往太平洋的战略咽喉,大毛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在孤注一掷。
“这—这太出乎意料了。”局座喃喃自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我们之前预估,
他们最多会用一些能源资源或者军事技术来交换,但海参崴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李老也陷入了沉思,他用手指轻轻敲打看桌面,发出了有节奏的“噠噠”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这背后,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他看向卫宏,问道:“小卫,彼得罗夫提出这个筹码的背后,有没有什么附加条件?”
卫宏点了点头:“他提到了,他想要我们帮助他们建造可控核聚变示范堆,以及无线充电网络。”
听到“可控核聚变示范堆”时,李老和局座的表情再次变得凝重。
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目前战略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龙国在未来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保障。
“他很懂行。”
局座冷哼一声:“他知道核心在哪。”
李老摆了摆手,示意局座先不要著急。
他看著卫宏,用一种深邃的目光问道:“小卫,你是怎么想的?”
卫宏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李老,局座,我总觉得,这背后有猫腻,海参崴的价值太大了,
大到不像是一个正常的交易,我怀疑,这可能是他们的一次试探,想通过这个筹码,来测试我们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底线。”
“我也有这种感觉。”局座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可能想通过这个筹码,来引诱我们上鉤,然后逼我们在技术上做出让步。”
李老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著。
他知道,卫宏和局座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海参崴——
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他需要更加谨慎地思考,如何在这场博弈中,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然后將其放在桌上,目光望向窗外,似乎在思索著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转过头。
可控核聚变。
大毛目前手上技术,最拿得出手的,除了核潜艇那就是发动机了。
如果说对方也想藉此机会,研发核聚变动力呢?
现在大毛在航天领域的存在感逐年降低,看来对方是想通过与龙国的合作,將核聚变技术应用到他们的航空和航天领域。
“大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世界顶尖的。”
“他们的核潜艇,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两样东西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强大的动力系统。”
李老缓缓说道:“现在,我们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用於地面供电,更能用於航空航天,他们是想利用我们的技术,来解决他们的能源问题,但同时,也在为他们的六代机和空天战机,寻找一个全新的、顛覆性的动力源。”
局座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李老说得对,大毛一直没有放弃对核动力飞行器的探索。”
“难怪,我们之前都还在討论,丑国是否在研究新型的空天战机,现在看来,大毛也有可能在往这个方向发力。”
李老好奇道:“你们之前討论过?”
“对,在会议上討论腾云发动机试车时,顺便討论了。”
“我们当时討论,除了被撞毁的x-73b之外,丑国很可能还有其他的空天无人机项目在进行,
那些项目可能採用了我们未知的动力技术,甚至已经具备了空间作战能力。”
“哦?当时你们有没有想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李老继续追问,
卫宏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当时,专家们都觉得,在不暴露我们的技术和实力的情况下,
很难对丑国的空天项目进行侦察。”
“毕竟,他们的降落地点是最高级別的军事机密,我们的卫星和雷达,都很难捕捉到他们的行踪。”
“但是周宇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
“一个非常规的、近乎天马行空的建议。”
“他怎么说的?”李老和局座的兴趣都被勾了起来。
他们知道,周宇这个年轻的科学家,总能提出一些顛覆性的想法。
“周宇教授说,我们可以不动用任何雷达、卫星,甚至不动用人,来侦察丑国的空天战机。”
卫宏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地解释周宇的方案。
“那具体是什么办法?”
见李老和局座好奇,卫宏当即把周宇的方案说了。
在讲完后,他成功发现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李老和局座脸上的表情,堪称一部无声的喜剧。
“妙啊!简直是天才!”
局座异常高兴,但很快,他又意识到自己失態了,赶紧收敛起笑容,试图恢復严肃。
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
李老终於憋不住了,他发出一声压抑的“咳咳”,然后用手捂住嘴,眼中的笑意根本藏不住。
他看向卫宏,眼神中充满了讚许:“小卫啊,这个周教授—真是个鬼才!我们都没想到这方法。”
“您说的是,在周教授说出来之前,我们也没猜到,周教授说了,这事得让大毛来配合我们。”
“我和彼得罗夫交流的时候,原本想找机会提出来,没想到彼得罗夫回来这么一手。”
李老摆摆手说:“小卫啊,你可知彼得罗夫这是给我们送了一个好机会。”
“或者说,现在彼得罗夫给的机会,更適合完成这个计划。”
“您的意思是说———”
“去海参崴完成这个计划!”
卫宏有些担心道:“这—算是坑大毛人吗?”
局座在旁笑道:“难道你认为,大毛坑我们的次数还少了吗?”
“而且这哪叫坑?这明明是我们正常的科研活动嘛!”
“你呀,就別担心了。”
“你放心,就算他们明知是坑,也会往里跳的。”
“毕竟这里面的冤大头,是丑国人啊。”
“卫总,您是说您要跟我去海参崴?”彼得罗夫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了喜色。
他知道,合作这事,有希望了!
“没错,既然你们拿出了海参崴,那我们去考察一下,也是情理之中,对吧?”
“当然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去准备,卫总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一周后吧。”
“一周后吗?”
“嗯,我这边需要准备点东西。”
卫宏老神在在,神色镇定,没让彼得罗夫怀疑半分。
在他看来,卫宏只是要准备考察海参崴的事罢了。
他根本知道对方心里还有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