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青囊医书之都市医仙 > 第155章 蒸蒸日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5章 蒸蒸日上

    泽生堂製药有限公司上半年经营总结会上,海外销售总监朱总匯报完海外销售的进展情况。
    接著国內销售总监小於,將投影仪接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走到前面用雷射笔在投影仪的幕布上画著重点,很兴奋地说:
    “这半年我们的国內销售额增长非常迅猛,尤其是几款抗消化道肿瘤新药的上市,市场反响非常好。
    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增速还会继续上升。一直到明年年初,增速才会放缓,但增量还会继续攀升。
    去年年底预测今年全年的国內销售额达到二十亿,按照现在的销售数据看,三十亿也属於保守估计,明年可能达到五十亿以上。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生產能力似乎还没適应这种快速增长,如果销售继续增长,明年年底可能会出现產能不足的情况。”
    生產王总监紧接著补充道:
    “是的,唐总。我们现有的工厂已经基本没有扩展空间了,设备利用率也接近极限。
    如果要扩大產能,必须儘快做出决策,否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订单交付。”
    唐泽仁看了看新入职接替邢娜大部分工作的副总裁黄总,又看看財务总监问道:
    “前段时间让你们討论的事怎么样了?”
    財务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地说:
    “从財务角度来看,无论是新建工厂还是收购现有工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们现在也没有目標標的,等確定標的后才能评估两种方案的財务可行性。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底子太薄,发展太快导致资金一直都是捉襟见肘。
    如果按目前情况看,不管採取哪个方案,公司的现金流压力都会很大。”
    唐泽仁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大家的匯报都很清晰,问题也很明確。我们即將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產能瓶颈,必须儘快找到解决方案。
    现有工厂已经没有扩展空间,政府那边也没有明確答覆,是否再能给我们一块地皮,所以看起来得走出西川另开闢一个根据地。”
    说完看向副总裁黄总。
    黄总一入职唐泽仁就交给他一个任务,选择合適的地方建新厂或者是看看有没有合適的药厂考虑收购。
    现在看唐泽仁看向他,赶忙说道:
    “按唐总的指示,我在海滨市考察了一下,不管是哪个方案,我们都需要融资,会后我再向您单独匯报!”
    小於语气有些急切地说:
    “唐总,我觉得收购现有工厂可能是更快的解决方案。新建工厂从选址到建设再到投產,周期太长,恐怕赶不上销售增长的速度。”
    生產总监王总点头附和:
    “於总说的有道理,收购现有工厂可以快速获得生產能力。但问题是,现有工厂是否符合我们的生產標准?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可能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和时间。”
    財务总监接过话头说:
    “从资金角度来看,同等规模情况下,收购现有工厂的初期投入肯定比新建工厂要低。
    但如果改造费用过高,总体成本可能会超出预期。新建工厂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我们可以完全按照国际標准来建设,长期来看可能更划算。”
    唐泽仁双手交叉,目光深邃地扫视了一圈说:
    “大家的意见都很有参考价值!確实,收购现有工厂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但改造的难度和风险也不容忽视。
    新建工厂虽然周期长,但我们可以从头开始,打造一个完全符合国际標准的生產基地。
    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才能做出最合適的决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黄总这边的进度也要加快,你负责整体的协调和推进,具体方向和收购標的,我们这个月底就要確定下来。
    接下来,生產部和財务部联合成立一个专项小组,详细评估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资金投入、时间周期、改造难度等。
    於总,你们销售部也要提供更详细的市场预测,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產能扩张的节奏。”
    会议开完后,黄总和唐泽仁匯报完自己的想法后,行政兼人力资源李总监又单独找唐泽仁匯报工作。
    李总监一进来先匯报了一下食堂和班车的问题后,又说道:
    “近期人员严重不足,也是制约產能的一个因素,如果真的像於总说的那样增长下去,可能还需要再增加两千人左右。”
    唐泽仁微微点了点头说:
    “於总那边的预测应该也是保守预测,海外部的朱总那边也有了重大进展,所以现在就按照今天会议討论的这个情况做人力资源的准备工作。”
    李总监又说道:
    “最近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虽然影响不大,但我不知道对公司会不会產生不良影响,所以向您匯报一下!”
    唐泽仁点了一下头,示意她继续。李总监接著说道:
    “因为咱公司的待遇在整个中都市都是数得上號的,咱这边的人员一直都很稳定。但最近一个月,咱这边有接近三十多人离职,各个岗位的都有。
    我看了一下,就是上次我给您提供的那些一直评价比较低,只拿百分之八十基本工资的原製药六厂的老员工。
    我让人事专员问了一下,说是被松岛製药高薪挖走了。我不明白松岛製药这是什么意思,咱甩不掉的包袱他们反倒当成了宝。”
    唐泽仁笑了笑说:
    “这不挺好吗?生產部门一直不是都想將他们优化了,就是顾及公司的形象才没实施,自己走了对咱来说也减轻了负担,我觉得挺好的!”
    李总监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唐泽仁说道:
    “他们走了倒是没什么,毕竟这些人都是老员工,对咱工厂的工艺都很熟悉,我是担心会不会將咱公司的一些秘密泄露出去。”
    唐泽仁冷笑一下说:
    “这些人在这里都是混日子,虽说都是干了十几年老员工,其实什么也不懂!也不肯学,就是耍嘴皮子骗骗人还行!
    他们要是真的能掌握我们公司的关键技术,那我们的关键技术也太廉价了。任何技术都一样,不努力的人永远只能是懂个皮毛。”
    李总监点了点头说道:
    “那倒也是!”
    唐泽仁话锋一转说:
    “但我们也不能什么也不做,你和法务那边协商一下,看看能不能起诉这些人和松岛製药?”
    李总监摇摇头说:
    “咱对基层管理者和非关键人员都没有签订保密协议,即使起诉也是败诉!我觉得没必要。”
    唐泽仁笑了笑说:
    “那就赶快和所有员工都签订保密协议,即使明知败诉也要和他们打官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嘛!”
    李总监马上明白了唐泽仁的意思,知道就是做个样子给对方看看,让对方以为占了大便宜,好好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宝贝”。
    同时也在员工中释放一个信號,如果还有想走或者松岛想要的,那就赶快离开,等所有人都签订了保密协议了,在想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因为经过这两年的薪酬改革,凡是有特殊技能或者工作非常努力的员工,收入都上升了一大截,有的甚至翻了几番。
    那些对公司不满的,基本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还抱著那种大锅饭思维的老员工,收入不增反降。
    这些员工一直也是他们比较头疼的,能自己离职对大家都好。
    半个月后,黄总手中拿著一份详细的財务分析报告,有些犹豫地说:
    “我们分析了一下,从资金的角度来看,收购海滨市的这个现有工厂是更优的选择。我们可以快速扩大產能,缓解即將面临的產能压力。
    新建工厂如果必须按照咱现在工厂的標准。资金投入太大,建设周期也太长,我们等不起。”
    唐泽仁这几天也完全想明白了,他双手交叉,目光坚定地说:
    “这个我明白,但我们必须从长远考虑。泽生堂的目標不仅仅是国內市场,我们要走向全球。
    新建工厂虽然前期投入大,但现在朱总那边的进展也很顺利,欧美市场的销量马上就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既然决定要做就一步到位,不能因为眼前的资金压力,就放弃对高品质的追求。”
    黄总嘆了口气说:
    “这个我也知道,但现实是,我们的资金链並不充裕。如果新建工厂,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推进。
    而且,现有的工厂已经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內销售的药品放在新工厂,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唐泽仁摇了摇头说:
    “我们要对消费者负责,无论是国內还是国外,泽生堂的產品都必须保持最高標准。
    其他企业可以把最好的东西出口,但泽生堂必须一视同仁,绝对不走他们的老路。
    收购现有工厂虽然能快速解决问题,但改造的难度和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因为改造不彻底而出现问题,反而会得不偿失。”
    黄总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那就按您说的办,我现在就准备和海滨市协商投资建厂的事,但是资金方面您是不是考虑一下如何解决。”
    唐泽仁点了点头说:
    “也別只盯著海滨一个地方,其他地方政府也谈谈,谁给我们的条件最优惠,我们就在哪里投资。”
    黄总有些无奈地说:
    “没有过硬的政府关係,这几个发达地区的条件都大同小异。”
    唐泽仁也点了点了头表示理解,但中都市这边能提供的都提供了,要是再扩建工厂只能是去其他市。
    他还是更想在其他地方建厂,因为辐射的市场区域不同,可以节约一大部分的物流费用。
    邢娜虽然不上班了,但还是无法彻底放下工作,唐泽仁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问最近公司的情况。
    唐泽仁也很详细的和她“匯报”了一下,邢娜一直对唐泽仁不愿意进入资本市场耿耿於怀,看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於是问道:
    “那上市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我就觉得这个方法最好!又能解决公司的资金问题,咱的身价也能翻几十倍,不知道你哪那么多担心的事!”
    唐泽仁微微摇摇头,很冷静地说:
    “我最近也了解了一下,上市確实能带来资金和资源,主要是风险太大。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对泽生堂的控制权。”
    邢娜很不以为然地说:
    “可这是大势所趋啊!有了资本的支持,泽生堂可以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你不是一直想成为代表中国中药製药企业的行业巨头吗?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方式。”
    唐泽仁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
    “泽生堂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它是我实现梦想的桥樑,我不是单纯的想做大企业,更想传承中医药文化。
    我不能让它沦为资本的棋子,尤其是外资。一旦上市,股权分散,外资可能通过二级市场逐步渗透,最终掌控泽生堂。
    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也无法承受的代价。”
    邢娜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继续劝道:
    “你太保守了!现在的市场环境,不进则退。能做到咱这个体量的公司,哪有不上市的?如果泽生堂不抓住这个机会,未来可能会被其他企业远远甩在后面。”
    唐泽仁看著窗外说:
    “我更看重的是泽生堂的长远发展。资本可以带来短期利益,但也可能摧毁我们的根基。泽生堂的核心竞爭力在於它的品质和信誉,这些不是靠资本堆砌出来的。”
    邢娜嘆了口气,语气中带著无奈:
    “看来咱俩现在是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你总是那么看重传承和稳定,而我更倾向於抓住机遇,快速扩张。”
    唐泽仁微微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
    “我也知道你的想法,但泽生堂的未来必须由我们牢牢掌握。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都会坚持这一点。
    我看你也別总纠结这个事了,现在没太多事,你要不也上个emba什么的,好好学学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不想上课,在家自学外语也行啊,以后咱要全世界各地的跑,自己会点儿外语也方便一些!”
    邢娜白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地说:
    “又嫌我没文化!学那些干嘛,我都快三十了,学这些还有什么用!”
    唐泽仁知道邢娜误会他的意思了,赶忙解释道:
    “我不是看你无聊嘛!找点儿不累的事乾乾,省得总是胡思乱想!”
    邢娜撅了撅嘴,还是生气地嘟囔道:
    “你就是嫌弃我!去了几次日本就嫌我土里土气了吧!”
    唐泽仁知道邢娜的妊娠综合症又开始犯了,很无奈地说:
    “你看你,又来了!”
    接著凑过来摸著邢娜的肚子说:
    “行了,不说这个了,让我看我闺女今天乖不乖!”
    邢娜每次让唐泽仁摸自己的肚子,心里就感觉很甜蜜,所有的不愉快也都烟消云散,笑了笑说:
    “我在家闷了一天了,陪我出去溜溜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