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乌龙闯情关
闻言。江枫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瞭然的笑容。
不得不说,舒敏这个经纪人是真对他胃口。
各方面能力不算顶尖,但各方面又会一些。
性格温和,情绪稳定。
最重要的是,在对后续发展规划上面,和他简直不谋而合。
当然,这也是舒敏最厉害的地方。
她有一双能精准捕捉艺人潜力的眼睛。
“好巧舒姐,我也是这样想的。”
江枫笑吟吟地说。
“宋离也好,何书桓也好,都是深情款款的类型,后面我接的剧,也想儘可能往这上面靠。”
舒敏抿嘴一笑,道:“我的建议是,角色性格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跳脱的、张扬的、邪魅的都可以,但他们最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情有义。”
“不单纯是对女主深情,还有对兄弟重义气,对家国有大爱。”
“多演几个这样的角色,你的个人標籤就出来了。平时再多注意一下言谈举止以及採访时候的谈吐,『江枫』的人设就算彻底起来了。”
以江枫现在的年纪,去拼演技、走实力派路线,有点不现实。
倒不是说他的演技不合格。
人们往往会用有色眼镜看待事物。
年轻人经验浅薄,又不是打娘胎里开始演戏。
怎么可能和几十岁的老戏骨们扳手腕?
再加上,他外貌出眾,很容易让人忽略演技,把注意力放在他的五官上。
因此,现在走演技路线,不算个好决定。
顶著一张帅脸,拥有年轻鲜活的身体。
走一条深情儒雅的偶像路线,无疑是最好走又能迅速收穫结果的。
至於会不会被人定义成“奶油小生”。
江枫並不担心。
一来他有金手指在身,日子越长,演技就会越好。
只要不是睁眼瞎或黑子,都不会否认他的能力。
二来,他那一手少林功夫,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
有机会在观眾面前多录几手,没人还会觉得他“奶油”。
再说了。
这个年代,奶油小生也不算贬义词。
营销號怎么形容自己都不重要。
抓住这波势头,扶摇直上才是正经。
还是最初的老计划。
先站稳脚根,获得资源和粉丝。
然后再说转型、拿奖、当影帝。
“舒姐,你有合適的本子推荐吗?”
江枫沉思后发问。
“最好周期別太长,能在明年开年前后拍完。”
舒敏一愣,不解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时间限制?”
虽说製作时间长短不一定代表剧的质量高低。
但一些大製作,拍摄时间相对较长。
况且。
主演按天数计算片酬。
时间越长,意味著收入越高。
江枫这个条件,著实让人摸不著头脑。
“这个……”江枫摸了摸鼻子,“我打听到小道消息,明年下半年会有几部武侠大製作开拍,我想留足时间去试一试。”
“万一能爭取到主演,对我们后面的规划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江枫口中的大製作,正是未来家喻户晓的金庸武侠巨製。
《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两部剧应该都是明年开机。
现在业內尚未明言,只是初步有了筹备的苗头。
他没法直说自己的信息来源,只能暗戳戳的示意一下。
舒敏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见江枫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她也没继续追问。
江枫这人。
短短一年时间就从十八线龙套混到主演位置,还能白嫖一个工作室。
绝不会是简单人物。
他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门路和小道消息来源,倒也不足为奇。
舒敏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仔细看了半天后递给江枫。
“我把递给我们的剧本作了整理筛选,每个剧本的故事梗概和人物性格都有归纳总结,你可以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这里面一些一眼烂剧的,或是人物角色和你严重不匹配的,我都打了叉。再往后一页,是我能接触到的一些剧,如果有你看中的,我也可以去试试能不能谈下来。“
江枫接过笔记本,认真瀏览起来。
说实话,他真有点吃惊。
向向自己递来本子的製作方不在少数。
乱七八糟加起来,有十来个。
一眼看过去,那叫一个眼繚乱。
都市爱情戏、武侠戏、警匪戏、样样都有,
只可惜,正儿八经邀请他当主演的,寥寥无几。
更多的就像是拉他去吸人眼球,增加话题度。
更何况,这里面没有一部经典大作,平平无奇的作品居多。
这种戏,拍了也没意思。
他现阶段的拍戏准则是——江枫出品,必属精品。
往后翻了好几页。
江枫手上动作一顿,目光落在五个字上。
《乌龙闯情关》。
曾几何时,这部剧也是他的青春记忆。
娇俏伶俐的霍水仙,泼辣却深情不悔的许平君。
因流落民间学得一身市井气,油嘴滑舌、吊儿郎当,最后却成就一番大业,开创孝宣之治的刘病已。
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还停留在他的记忆当中。
其经典程度虽然比不上金庸古龙这些大作,却也是一部古装喜剧神作。
有热曲、有热梗、有话题度、有收视率。
唯一值得詬病的,那就是过分魔改歷史,有点扭曲汉宣帝的人物原型。
在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剧本里,《乌龙闯情关》是质量较好的存在了。
江枫沉思片刻,冲舒敏说:“舒姐,这部戏能帮我谈谈吗?”
几经思考下,他选择先爭取一下《乌龙闯情关》。
有情怀是一方面。
另外一点,他从未尝试过古装喜剧这个板块。
如果能够进组,说不定能爆出一些关於喜剧表演方面的属性加成。
一个全面性的影帝,每一种人物形象的表现都应该掌握。
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
多学学,总没错。
指不准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其次。
当演员,很忌讳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区。
那样演久了,给观眾和投资方造成一个固有的印象,自己的戏路也会因此变窄。
例如许多演反派的演员,由於反派演得太过出色,频次太高。
后面不管怎么转型,找上他的依旧是反派角色。
演过冷峻悲情的武林杀手,演过风度翩翩的儒雅公子。
去尝试一下痞痞的中二少年,倒也不错的挑战与尝试。
再说,论深情二字。
“故剑情深”的汉宣帝,怎么也该榜上有名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