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旁观者清嘛
江露露见状鬆了口气,语气轻鬆道:“你说那个项目啊,据我所知还没启动呢。”“本来今年二月就要开的,结果传闻背后的资本——华人文化传媒公司资金链出了问题,项目就一直拖到现在。”
崔然摩挲著下巴沉吟片刻,若真是如此,这倒像是上天送来的空子,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
“我们有没有可能截胡!”
“什么?”江露露眉头一皱。
“我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崔然站起身,將项目书推到两人中间,双手撑著桌面俯身看向她,眼神灼灼,“准確来说,是对这个男主角很感兴趣。”
“非常、非常感兴趣。”
江露露抬眼望向这个向来从容的弟弟,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近乎贪婪的渴望,那是蛰伏多年的猎手终於锁定猎物时的光芒,炽烈得让她微微一怔。
这眼神让她陡然想起他的父亲,那时她还年轻,却在某次父亲迎来人生重要升迁时,见过类似的锋芒。
心底泛起狐疑:这个项目难道藏著什么不寻常的价值?
她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瞼,指尖划过项目书封面:“先坐下。”目光扫过目录,“我得先看看大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江露露有些疑惑,这个项目是个很普通的古装剧,就是一个世家公子復仇记。
在她看来,这个项目除了幕后製作团队堪称“王炸”外並无特殊之处。
虽说班底曾打造《闯关东》《战长沙》《父母爱情》等口碑佳作,但这些作品均为年代剧范畴,团队此前並无古装剧製作经验。
项目虽掛名“山影主导”,实则是东阳正午老板(前山影製片人)借山影招牌操盘。
在当下宫斗、仙侠等题材占据主流的市场环境下,该团队偏偏选择与热门赛道背道而驰的权谋古装剧,其中风险不言而喻。
谁都清楚,当下古装剧市场的宠儿是宫斗、穿越、偶像、仙侠这类带年轻人喜爱属性的题材。
往前倒七八年,口碑封神的歷史权谋剧《大明王朝1566》尚且收视惨澹,连芒果卫视都无力回天。
从製作方看,东阳正午虽是“正剧班底”,但跨界古装权谋剧堪称“新手试水”。
从市场层面讲,反潮流的题材选择本就自带风险,这几乎是行业对项目的共识:叫好不叫座的可能性远大於成为爆款。
江露露指尖摩挲著项目书边缘,眉峰微蹙:“你该清楚,这项目风险有多大。”
“露露姐,我敢打包票,这项目绝对和《千骨》一样,是块藏在沙子里的金矿。”崔然竖起三根手指作发誓状,眼底燃著灼灼火光。
“拿什么保证?”江露露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知道《千骨》还没上映,光靠预售和植入就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吗?”
“当然知道”崔然迎上她的目光,唇角扬起势在必得的弧度,“我们公司把《千骨》的份额放到二级市场,三倍溢价都有的是公司抢著接盘,但露露姐”
他指尖轻点项目书,“有些金子要等潮水退了才看得见。
“那你还说胡话。”江露露指尖敲了敲桌面,语气带了几分不耐。
“我清醒得很。”崔然目光灼灼,“这项目若成不了气候,我甘愿给公司当牛做马。”
“呵,空口白牙谁不会说?”
见他忽然一笑转身出门,江露露挑眉,这臭弟弟怎么说走就走?生气了?不像啊。
片刻后,崔然攥著份文件推门而入,“啪”地將合同拍在桌上。
“露露姐,字我已经签了。”
他指尖划过纸面,“条款里写得清楚:若《琅琊榜》挣不到三倍盈利,我就给公司打工,直到还清所有损失。”
“噗~~”江露露盯著桌上的合同笑出了声。
“你当公司是黑心工厂啊?行了,赶紧收起来。”她指尖戳了戳合同封面。
“真把姐姐当成黑心的资本家了?就算是……那也不是对你”她顿了顿,语气忽然软下来、
江露露直接把这个合同退给了他,如果她真的签了,那她俩的关係就真的变成老板和下属了。
先不说她对这个弟弟的感情,就是按照普通经纪人和艺人关係也不会做这样傻的事。
合同是约束不了艺人的。
千骨作为行业看好的大戏,明年只要这部戏爆了,崔然就可以复製《古剑》男主的热度,成为时下最受资本宠爱的“顶级流量艺人”。
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才是她未来在资本场中博弈的硬通货。
相比较和这个弟弟未来的给资本的想像,合同中这点金额,真不算什么。
娱乐圈当红艺人和经纪人最牢靠的关係,不是合同契约,而是感情。
“露露姐,我建议你能投就多投一点,我们不光能拿到更多的话语权,在发行的时候能我们更有更多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可以和正午阳光加强合作,这对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毕竟影视的核心资源还是在製作端。”
“正午阳光,作为山影的团队,他们的製作水平不容置疑,只要有好的剧本或者作品,做爆款很容易”
他抽出一张纸,飞快在上面画了个简易图谱:“你看《闯关东》班底擅长人物群像,《战长沙》证明了他们驾驭正剧的节奏把控力,现在缺的只是古装题材的经验。
但权谋剧本质是『人心戏』,和他们擅长的『乱世群像』底层逻辑相通。”
他笔锋一顿,重重圈住“东阳正午”四个字“何况这是他们转型市场化的首部作品,必定会卯足劲打磨质量,这是押注潜力股的最佳时机。”
“你想,山影这样的国企,作为鲁省老牌影视公司,性格上肯定偏向保守。”
“从那里面走出来的人,如果不是对这个项目有充足信心,怎么会选它作为鲁省团队转型市场化的开篇之作?”
崔然在心里默默向老乡们道了声歉——毕竟方才那番话,算是从某些层面来了波“自黑”。
江露露前面听得频频点头,听到最后的地域评价,忍不住一笑,冲他眨了眨眼,她清楚记得这臭弟弟的老家在哪。
崔然耳尖发烫,却面不改色地端起茶杯:“旁观者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