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85章 表哥的前途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5章 表哥的前途

    《闯关东》最终落在了李小琳的手里。
    反正李子成和上海文艺没有什么交情,当初之所以投稿,也是因为贝念书的缘故。
    要论感情,那也是从李小琳、贝念书这里论。
    再说了,收穫的平台也不是上海文艺能比的。《伐木人》作为短篇小说,还不用考虑那么多。《闯关头》这样的鸿篇巨作,放在收穫最贴切不过。
    “成子,只要《闯关东》质量过硬,我就做主放到下一期的头版。”
    巴老年纪大了,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些疲惫。李子成和贝念书一见,適时提出了告辞。
    不过临走之前,李子成腆顏跟巴老要了一幅字。
    巴老欣然答应,当场挥墨,送了李子成一句名言。
    【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们这些老人已经隨著歷史的风雨而日渐凋零,掌舵这艘大船的重任,迟早要交到你们年轻一辈的手中。希望你始终铭记《伐木人》中的精神,全心全意地去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这番话说的李子成热血沸腾。
    一直都说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难道真要接班了?
    告辞离去的时候,李子成小心翼翼地捧著巴老的墨宝,已经决定要当场传家宝收藏起来了。
    收穫是双月刊,今年一月份復刊的,所以下一期是在三月份。
    刚刚执掌收穫,李小琳虽然很振奋,但要说一点惶恐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多少双眼睛看著呢,如果她虎父犬女,丟的可是巴老的脸。
    因此为了攒稿,李小琳真是用尽了浑身的本事。不但从上海文艺劫夺稿子,还给以前在浙江文艺的同事打招呼,希望能推荐优秀的稿子过来。
    余樺为何主要的作品都是发表在收穫的?
    就是因为李小琳、程永欣和余樺都跟浙江关係密切。
    “我对《闯关东》有十足的信心,不过小琳姐也看到了,我很忙,如果要改稿的话,可能只好在工作的空閒时间,就怕赶不上三月刊了。”
    李小琳已经了解了李子成的情况,十分决断地道:“没关係,如果赶不上的话,我们就延迟到四月份发刊。”
    这么隨意的吗?
    看到他瞠目结舌,李小琳笑著解释起来。
    “我们收穫是双月刊嘛,第一期復刊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就没有想那么多。这段时间大家討论后都觉得,既然是双月刊,在单数月份发刊总归有些彆扭,早就想要改成双数月份了。”
    “那这样的话,我的时间就充裕多了。反正我在五月之前都会在上海,关於稿子的任何问题,小琳姐如果不方便的话,让表哥跟我沟通就行了。”
    他的提议很好,但李小琳很不满意。
    “呵呵,你这个表哥啊……”
    李子成知道为什么,笑道:“交给我吧。”
    贝念书在一旁稀里糊涂的,一直到告辞离开了还晕乎乎的。
    “表弟,我是上海文艺的编辑,你和收穫的事情让我来负责,这不合適。”
    李子成停下自行车,转头看著他,一直看,看的他头皮发麻。
    “我……我说的不对吗?”
    看著贝念书清澈的眼神,李子成哭笑不得。
    “表哥啊,你觉得收穫好,还是上海文艺好?”
    贝念书情知里面有事,小心翼翼地道:“有什么区別吗?反正都是在一起办公。”
    我一个做表弟的,真是为了你们操碎了心吶。
    奈何这是自家亲戚,李子成避无可避,还得苦口婆心。
    “表哥,咱们就不说收穫是巴老的心血,在国內的文学期刊里地位如何。我就问问你,你是小琳姐招进来的人,从一开始你的身上就打上了小琳姐的標籤。现在小琳姐走了,你在上海文艺不尷尬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贝念书其实也不是蠢,只是作为新人刚刚工作,还处于谨小慎微的阶段,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在他想来,刚刚进入上海文艺工作,还没稳定呢就要去收穫,总觉得好说不好听。但经过李子成的分析,让他彻底明白,如果继续留在上海文艺,他是没有前途的。
    因为他是李小琳的人,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李小琳都走了,別人怎么会提拔、重用他?
    这是办公室政治的基本逻辑,和人性好坏没有关係。
    相反去了收穫,他依旧在李小琳手下。而且收穫草创,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他又根正苗红,前景一片大好啊。
    “我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贝念书很快想通了,对这个表弟更是感激不已。要不是李子成点拨,他还要稀里糊涂的呢,说不定就错失了大好机会。
    递交稿件的事情完成了,还见到了巴老,李子成心满意足,回到剧组终於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
    战斗戏的准备漫长而复杂,一时半会儿没法开拍,但和平饭店的戏份必须得抓紧了。
    和平饭店业务繁忙,虽然必须得配合剧组的拍摄,但时间也十分紧张。
    剧组正式进驻和平饭店。
    许多人儘管考察场地的时候已经来过一次了,但重临这里,依旧还是被华丽和奢华给震撼的不轻。
    至於第一次来这里的陈肖伊,更是双眼放光,连呼吸都忘了。
    李子成没空去管她的感受,喊了王英过来。
    “宋焦英的服装准备好了没?”
    王英拿过一个大箱子。
    “都在里面了。”
    李子成只一看箱子就一清二楚。
    “借用这里的设备,赶紧把服装熨烫出来。”
    那箱子並不是很大,那么多的衣服堆在里面,肯定会有褶皱。
    王英连忙找到陈经理,自行去整理服装了。
    另一边,贝聿成还在照顾庞越。
    “小越啊,马上要拍戏了,怕不怕?”
    庞越人小鬼大,脑袋高高仰著。
    “婶子,不用担心,我肯定比方智丹那个小屁孩表现好。”
    你十岁,他八岁,你骄傲什么?
    不过看到庞越虎头虎脑的,贝聿成算是放心了。叫过来龚雪,吩咐道:“你带著庞越走一走路线,告诉他怎么演。”
    上海这边的剧情,是没有龚雪戏份的。但她是老实人,觉得借著这个机会躲在家里过意不去,依旧跑到剧组来帮忙。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贝念书下班之后往这里跑就行了,两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见她有心,贝聿成乾脆带在身边,从基本的场务开始教她。
    李子成也乐见其成。
    “雪姐,演员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尤其是女演员,年轻时和年纪大时,境况那是天上地下。你要是有心的话,学些导演技术也不错,等將来说不定能开闢新的职业生涯。”
    龚雪本来没有心思,被李子成一说,心里就泛起了波澜。
    相比起剧团的工作,她更喜欢做演员。但她也知道自己的年龄比较大了,入行太晚,就像李子成说的那样,恐怕很难维持长久。
    要是能做导演的话……
    这么一想,她干活的时候就更加用心了。
    和平饭店的第一场戏,是在酒店外面的门口。
    不是按照剧情顺序,而是配合和平饭店的营业。
    拍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妨碍饭店的营业。尤其是门口的位置人来人往的,只能抓住时间儘快完成拍摄。
    “老茂,等下你从车上下来,站在门口的时候,凝视的时候目光里要有回忆的神采。”
    为了这部戏,朱石茂已经被李子成折腾的快要走火入魔了。李子成一讲戏,他就迅速进入了状態。
    各就各位后,李庚下达了开拍的命令。
    一辆汽车从远处开到饭店门口,穿著淡蓝色中山装的许灵均从车上下来。除了简朴的包裹之外,还提著一个篮子。
    篮子里面是茶叶蛋,李秀芝给素未谋面的公公准备的礼物。
    在遥远的林场,茶叶蛋可是很珍贵的东西。甚至那里的人们都不知道鸡蛋还可以这么吃,还是她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做法。
    只做了一次,大家就都喜欢上了。
    李秀芝朴素的想法里,公公应该也会很喜欢。
    下了车来,许灵均被和平饭店的大门所吸引,思绪穿越了歷史时空,回到了他年少之时。
    到了这里,朱石茂的戏份结束,接下来是庞越的。
    庞越已经换上了格子衬衫,外面罩著羊毛衫,下边穿了一条工装短裤。虽然在这个时节很冷,但是为了拍戏,也只能委屈他了。
    换成一般的小孩,说不定会哭出来。但长影的孩子到底懂得什么是拍戏,庞越表现的很自然。
    而他的样子,就是民国时期富家少爷的造型。
    得到命令后,庞越笑嘻嘻地推著和平饭店的旋转门,一蹦一跳地从里面走出来。
    而这一段,就是许灵均回忆的画面。
    等到后期剪辑的时候,李子成会將这一段的画面做旧,显得有年代感。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將画面调成昏黄色。
    许多影视剧都是用这样的办法来表现过去,比如tvb的金庸剧、韩剧《信號》等等,效果非常好用。
    等庞越这一段拍好,饭店门口的戏就全部结束了。
    在李庚的指挥下,剧组將门口收拾的乾乾净净。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仅仅只用了两个多小时。
    陈经理一直在旁边看著,忍不住发出感慨。
    “和平饭店接待了许多剧组,只有你们的拍戏,效率是最高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