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14章 倒反天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4章 倒反天罡

    第114章 倒反天罡
    命题编讲故事,每个考生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讲述。大部分时候,考生们是用不完这些时间的。
    毕竟要在十分钟之內想一个故事,还得有一定的条理,实在是有点难为人。
    但李子成这里是个例外。
    他拿出来的是《忌日快乐》的完整剧本,情节非常完备。哪怕他的语速算很快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到了,他还没有讲完。
    见他不说了,老师急了。
    “后面呢?继续啊!”
    “老师,时间到了。”
    今天为了考试,李子成將李庚的手錶带来了,展示给老师们看。
    “时间到了吗?”
    三个老师面面相,浑然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这么快。
    李子成不管,反正自己的命题编讲故事弄完了,水准肯定不错,还得去准备下一个环节呢。
    “老师,我可以走了吗?”
    “等等——”
    三个老师却不让,唤住了他。
    居中而坐的男老师明显一副心痒难搔的架势。
    “李子成同学,能不能详细讲讲你这个故事的敘事技法?”
    没办法,命运掌握在人家的手里,李子成只能重新坐下来,回答他的问题。
    “我採用的是以时间线为基准的解构主义方法,通过环形敘事中的差异来推进剧情。”
    明显看到三个老师有点憎。
    女老师最先忍耐不住,急急问道:“在你的故事中,具有强烈的剧本风格。那是不是说,你所说的解构主义也是一种电影拍摄手法?”
    李子成信口道来。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希达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在《论语法学》中正式提出。
    解构,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有结构的拆解和重组,以求达到新的敘事方法。其实在我们原有的创作中,就已经大量运用了解构主义的方法。比如倒敘、排比、插敘等等,也可以算是解构主义方法。”
    他慢条斯理地说著,只想著快点回家。时间这么久了,肚子好饿。
    一抬头嗯?
    只见三个老师全都埋头奋笔,比课堂上的三好学生还要用功。
    这是在干什么?
    听到他不说了,另一个男老师赶紧提问。
    “我们注意到,你的故事里存在大量的第一人称视角,还有各种情绪的变化,如果拍摄成电影的话,你该如何呈现这些元素?”
    这不是复试现场嘛?
    怎么感觉更像论文答辩呢?
    不对。
    李子成反应过来了。
    这他喵的是博导在给学生解惑啊!
    “旋转镜头。我会在其中大量运用旋转镜头。每当循环重启时,三百六十度环拍镜头將场景转化为囚禁主角的视觉牢笼,这种带有电子感的镜头语言,暗示著敘事空间的虚擬性特质。”
    明显可以看到,三个老师的脸上满是获取知识的幸福,笔下更是不停,肯定將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了下来。
    “李子成同学——”
    眼瞅著没完没了,李子成赶忙开口。
    “各位老师,我的考试应该结束了吧?外面还有不少考生等著呢。”
    “啊?”
    三位老师这才想起,原来这里是中戏的复试现场。
    可是这种获取新知识、新理念的好机会半途而废,实在是太难受了。
    好在他们很有职业道德,情知李子成说的没错,不能耽误別的考生。
    居中的男老师咂吧咂吧嘴,低声和其他两人交流了几句,再看向李子成的时候,已是笑容满面。
    “李子成同学,你的表现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接下来的命题小品和三试,你都不必参加了。回去之后,安心准备文化课考试就行了。”
    “啊?”
    这回轮到李子成憎了。
    “我后面的考试不用参加了?”
    那个男老师微笑摇头。
    “以你表现出来的水准,老实说,即便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如果你这样的水平还不能进入中戏,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合格了。”
    女老师看向李子成的时候,也是满满的爱才之心。
    “接下来的文化课考试是最后的关卡,你一定要用心准备,千万不要倒在这里。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於紧张,我们中戏的录取分数並不是很高。”
    李子成行礼道谢。
    “多谢您的提醒,我会好好准备的。”
    对於文化课能不能过关,他是一点都不担心。虽然1979年的高考,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
    但难的地方在於录取比例。
    全国共有468万名考生,但仅仅录取了28万,录取率仅为6%。
    可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个时期的高考题目不可能太难。尤其是经歷过后世学业的人,解答这个时代的题目,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省去了两个环节的考试,李子成也是轻鬆了不少,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家。
    结果李庚和贝聿成还没有走,见到他回来了,颇为纳闷。
    “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子成將书包扔到一旁,说了情况,让两人惊奇不已。
    “我儿子就是厉害。”
    贝聿成捏了一把他的脸蛋,满满的都是骄傲。
    她是经歷过影视院校考试的人,十分清楚这种艺考的麻烦和难度。
    结果李子成居然提前过关。
    那不是天才是什么?
    李庚也难得点头,但说出来的话却跟《伐木人》有关。
    “正好矫正拷贝完事了,你也一起,看看片子咋样。要是没问题的话,就要开始包装了。”
    这可是大事,李子成不敢怠慢,跟李庚、贝聿成一起来到了厂里的拷贝车间。
    不但他们一家三口,苏耘、庞学琴、鄂樺、张天民等人得知消息,也都赶了过来,
    “这电影一直都听说怎么怎么好,今儿个正好看看。”
    整理鑑定环节,虽然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做。但最好的鑑定方法,肯定是將电影放一遍嘛。
    於是眾人带著拷贝来到了放映室,成为了电影的第一批观眾。
    两个小时后,放映结束。
    明明放映室里的灯光已经亮起,但苏耘等人全都没有动弹。一个个膛目结舌,显然还没有从震惊当中走出来。
    “几位大爷,片子咋样,你们给点意见啊?”
    其实看这老几位的表情,李子成就知道电影在质量上是成功了的。但取得成就不能光自己觉得,还要听別人吹捧和夸讚才舒爽。
    被他唤醒,苏耘反反覆覆地打量他,
    “那段战斗的戏份,是谁设计的?”
    “我设计的啊。”
    苏耘不信,转头看向李庚和贝聿成,结果这两位也点头,但他更不好了。
    “不应该啊!
    你小子也没有去过战场,怎么就能拍出那么惟妙惟肖的战斗场面来呢?”
    老几位可都是战爭年代走过来的,都亲眼见证过战斗。
    越是如此,看到片中那短短几分钟的战斗戏,越是惊莫名。
    怎么说呢?
    和以往看的战爭片完全不同,
    以往的那些电影,《地道战》也好、《上甘岭》也好,哪怕是动用了五十九万人的苏联电影《解放》,管场面多么恢宏壮观,但看的时候都能明白,这是在拍电影。
    因为真实的战场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战场上,不存在昂首挺胸衝锋的情况,也不会傻了吧唧地高呼战斗口號,军旗什么的也不会隨便竖起。
    生怕敌人打不著你是吧?
    之所以这么拍,往往都是出於宣传的目的,为了表达指战员们的英勇。
    可是在一部主要讲述青年成长和时代动盪、国家与个人关係的剧情片里,竟然看到几乎以假乱真的战斗场景。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观看的时候,看著那近在尺的爆炸、看著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被炸成两截、活生生的人胸膛突然被大口径子弹打出血洞时,全都跟著惊惧和担心起来。
    鄂樺作为编剧,从剧情方面发表了感慨。
    “你的改编很好啊,剧情层层推进,错落有致,没有沉闷的地方,看的让人全心投入庞学琴作为电影的参与者,此时看了全片,也是难掩震惊。
    “当时我就在阳台上这么一站,也没有觉著怎么样。怎么到了你的镜头里,颇有文艺气息呢?”
    李子成哈哈一笑。
    “这不就是电影的魔力嘛。”
    至此,矫正拷贝是没有问题了,只等包装完成,就可以进入发行阶段了。
    李子成满以为这一天很快,结果三天后苏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电影的发行被上面叫停了,让我们九月份带著拷贝进京。”
    难道出现了变故?
    在李庚、贝聿成担忧不已的时候,李子成开口问道:“是不是审查方面出了问题?”
    苏耘这才注意到李家三口情绪不对,不由得莞尔一笑。
    “怪我没有说清楚,不是坏事,是好事。”
    电影发行被推迟了,怎么还成好事了?
    苏耘眉开眼笑。
    “部里说,领导对这部电影很关注,打算亲自看看。”
    李子成更不懂了。
    “领导要看,那不是隨时都能看?干嘛要推到九月份去?”
    “混小子,没事的时候多看看新闻。十月份有什么大事,你不知道吗?”
    李子成懵逼的时候,贝聿成“啊”地一声,脸上儘是惊喜。
    “文代会。”
    李子成登时一个激灵,终於反应了过来。
    第四次文代会要来了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