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战略调动
第588章 战略调动按照常理来说,张鲁哪里来资本朝着蜀中扩张?
汉中固然是天险之地,坐拥四塞,但体量实在是太小了。
汉中平原的耕地面积大概只有成都平原(即蜀中三郡)的两成,关中平原的一成。
人口方面,即便是眼下的关中地区,人口依旧在汉中之上,只是很大一部分的人口不在曹操的掌控之中,而是受制于韩遂、马腾等西凉军阀,以及关中各地的坞堡豪强。
经济方面就更不提了,关中凋零,蜀中敌对,失去了贸易之后,汉中的经济并不算好。
以刘封估计,汉中至多不过养兵五到七万,可需要防备的地方却很多。其东面需要抵御上庸的威胁,北面则是关中的压迫,南面有米仓诸蛮,西面则直接受到蜀中和陇右的进攻。
即便这四个方向上的守备兵力降低到最少,张鲁所能抽调的机动兵力也只有两到三万人。汉中军的战力在整个东汉末年都属垫底,只能与刘璋时期的蜀军菜鸡互啄。
张鲁又有什么资本敢插手蜀中?
别的不说,光是赵韪的军队就足以在野战中完胜汉中军了。
刘封的目光不由的落在了汉中的北面,莫非张鲁是投靠了曹操?
刘封能够想到这一点,倒不是多智近妖,而是现代人的大局观和历史经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从刘封的角度出发,他往往会着眼于全局,而并非是一个点,况且熟悉三国的他很清楚汉中政权从上到下都是亲近北方曹操的。
因为和刘璋之间的血仇,张鲁本人对汉室后裔并不感冒,甚至还有很深的隔阂。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一直都在积极拉拢汉中张鲁,可张鲁的反应却极为冷淡。
反倒是张鲁听说了曹操席卷关中之后,准备南下汉中时,连打都没打,他就决定直接投降了事了。倘若不是张鲁的弟弟张卫不甘心,坚决主战,曹操立时就能兵不血刃的得到一个完整的汉中。
从历史结果的角度来看,张卫曾经的努力险些拯救了大汉,却最终败给了天命。
因此,刘封很轻易的就怀疑到张鲁和曹操之间的勾连了。
如果张鲁的确和曹操走到了一起,那么汉中将无须再面对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如此一来,张鲁可以调动的兵力最少能够增加五成以上,必要时甚至能翻倍。
那汉中军可机动的兵力当高达三、四万之众,难怪张鲁如此自信,居然敢染指三蜀门户了。
刘封这边该怎么应对汉中的变故,他心里也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只是具体策略,还得看汉中那边的应手来进行确定和变化。
不过一些预备工作却是已经可以做起来了。
“孝则,你记一下。”
刘封将顾邵从外间唤了进来,随后开口吩咐道:“传我命令,令高顺为主将,都本部人马即日北上襄阳,随后潜入上庸郡中。又令庞统为参军祭酒,参赞军机诸事,治谋献策。再令上庸太守杜袭总督大军粮秣军需,当清点仓禀,使粮食军械,转运不绝于道。待吾令至,克日进伐汉中。”
说到这里,刘封停顿了一下后,沉吟片刻,随即接道:“若是汉中有变,可自行相机决断,事后补奏。”
顾邵听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刘封。
不想蜀中诸事尚未平息,自家主公居然还是放不下汉中。
“再制一令。”
刘封却是没注意到顾邵的小动作,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令贺齐所部即日入蜀,一月之内,于江州集结会师。”
刘封将高顺先安排至上庸。
经过这大半年的时间,上庸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秣军械,再加上之前的战事中,并没有给民众和当地的设施造成什么损坏,因而也能轻易的征发出一两万人的民夫。
这些基础结合起来,即便西进之路极为困难,但也能够支撑得起一两万精锐打一场半年时间的战役了。况且一旦上庸开战,襄阳战区贾逵的力量必然会对其进行支援,能够坚持的时间只会更久。
若是张鲁真的敢继续往葭萌增兵,那刘封真不介意直接掏了他老窝。
至于曹操方面的威胁,今时已不同往日。
之前刘封还会担心曹操倒向袁绍,可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就连刘备军的军械装备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别说刘封的嫡系部队了。
另外,交州方面的归顺,也为刘备、刘封父子带来了丰富的海贸产品,以及大量的稻米。
交州大部分郡县都有着很高的温度以及丰富的降雨量,绝大部分田地都是一年两熟,四分之一的田地能够做到两年五熟,而在交趾、九真两郡中的红河平原,那更是能出现一年三熟的奇迹。
这两年,刘封又不断的对交州加大投入,输送了大量的铁质农具、曲辕犁以及耕牛等农具、农力过去,蒯越在当地还兴修水利,疏通江河,使得整个交州的粮食产量激增三成。
自今年秋收起,交州每年能够转运至北方的粮食当在两百万五十万石以上。
其中两百万石是赋税,剩余的数十万石则是刘封以将军幕府的名义,在交州民间采购的余粮。
这些余粮采购中的大部分会以北方特产的方式输送过去,诸如白、雪盐、香油、铁锅、布匹之类的拳头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贸易份额,而剩余部分则会以五铢、金银等财货结算。
因此,虽然多征收了数十万石的粮食,可给刘封幕府以及百姓增加的负担并不大,相反还促进了南北经济的联系,增加了交州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
此外,扬州、荆州、交州的镇压行动大获成功,不但安定了东南后方,增加了产出赋税,同时也让在南方平叛的数万精锐部队得到了解放,连同在山越、荆蛮、百越之中征发的精锐青壮一并北调,直接让刘封手中的机动兵力扩充了数倍。
眼下刘封手下的正规军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且待遇大幅度提高,即便是普通士卒的月俸也已经增加了到了两百钱,半匹粗布,一斗粗盐,两斛粮食。
年节时期还有额外的赏赐,数量不等。
不过有一点却是与其他军阀不同,刘封军在出兵作战时,往往严禁随意犒赏士卒。
原因自然是源于刘封本人的态度,他坚定的认为出兵犒赏会导致军队养成恶习,晚唐、南北宋的教训可是极为深刻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别以为这个俸禄就少了,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当世最高的军俸了。
原来的时空中,曹魏鼎盛时期,也就是曹睿当政的时候,曹魏中央禁军底层士卒的年俸也不过是数百钱,两匹粗布,以及二十四至三十斛粮食罢了。
想要养家,粗盐还得靠士卒自己去采办。
这也是为什么曹魏士卒每次动兵都要大肆犒赏的原因,实在是平时工资太低了。可就这待遇,却已经是横扫整个三国了,除了诸葛武侯时期的蜀军外,吊打季汉和东吴军队的待遇。
至于后来的大晋,作为功盖曹魏的大一统王朝,它的禁军待遇居然比起曹睿时期还要微薄,也不知道这些禁军会不会后悔当年帮着司马家夺了曹魏的江山了。
这可真正是我扶你上位,你拿我节流了。
如今刘封军有摧锋军、挽澜军两个甲级军级作战单位,另有贾逵、高顺、周瑜、贺齐、蒯越五个乙级军级作战单位。前者满编为三万人两千人,原三万人,如今各自多配备了一个山越营两千人,合计六万四千人
后者则是两万人的规制,合计十万人。
水军又有九个校尉部,合计五万四千人。
再加上诸葛亮、陆逊、庞统、吕蒙等独立别部人马,也有数万之众,再加上许褚所领的六千刘封亲军,全军合计二十六、七万众。
除了这些精锐的野战军外,尚有数万规模的郡县兵马也都建立了起来,其中大部分在荆南四郡和交州诸郡。
之所以有这样的考量,主要还是因为荆北、扬州本身就有大量的野战军坐镇,并不需要太多的郡县兵。而反关荆南四郡、交州诸郡以及会稽南部、豫章郡等地,地偏人远,仓促之间又不及调兵,还是需要配备一定的郡县兵,维持当地的治安和稳定。
否则若是出了什么事情都要从中原调兵,道路又那么远,实在是不太划算。况且郡县兵的待遇比起野战军来可是又要下降一个档次了,除了年节的赏赐外,基本上也只够郡县兵本人吃个饱饭,每年发放两套军装,开销要比野战军小上许多,这些养兵的消耗甚至都要比多调几次兵马来的少。
拥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即便在蜀中投入十万之众,刘封却也不再像前两年那般畏惧曹操和袁绍合流的压力了。
除了军队力量的激增外,刘封军在地理上的优势也愈发凸显了起来。
在襄阳一线稳定了之后,刘封军在中部战场可以集结力量坚守襄阳,极大的改变了原本腹心空虚的危险状态。
整个长江如今都置于了刘封军的掌控之下,刘封军本身又有大量的水军,往来支援变得极为方便,兵力机动不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要远胜袁绍和曹操方面。
上庸的入手,使得襄阳的侧翼安全得到了巩固。
葭萌关的入手,又锁死了汉中军乃至曹军入蜀的通道。
即便蜀中打的热火朝天,只要葭萌关被刘封军掌握在手中,张鲁、曹操就只能望蜀兴叹,却无法越雷池半步。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葭萌关,还是襄阳,都是易守难攻之地。
刘封可以以少量精锐坐镇这两处,然后视情况变化机动兵力。
在这样的战略态势之下,战争的主动权会毫无疑问的掌握在刘封手中,而看似进攻一方的张鲁、曹操,实际上却是毫无半点战略主动权,很容易就被刘封牵着鼻子走,甚至找到破绽一击毙命。
至于中原战场,虽然豫州地形平坦,一马平川,且战术宽度极广,很容易遭到敌军的偷袭攻击,徐州也是易攻难守之地,且宽大的正面无险可守,只能依托少数丘陵地带和坚固的城池进行设防。
但刘备父子也在这里囤积了大量的精兵强将。
光是刘备所部在徐州和豫州就有十余万众,刘封也将最精锐的摧锋、挽澜两个军六万四千人布置在了豫州平原,这里面还包括了刘备父子六成以上的精锐骑兵,以及九成以上的具装骑兵。
别说曹操了,就是袁绍全军而来,恐怕都奈何不了刘家父子。
这还没算如今驻扎在夏口的周瑜所部。
两万四千人的周瑜所部如今承担起了战略预备队的重要职责,它既能顺着沔水北上驰援襄阳,又能顺着长江直下,然后经合肥、寿春增援豫州,同时也能朔江而上入蜀,可谓是定海神针。
也正是有周瑜的存在,哪怕意识到曹操掺和进了汉中和蜀中的事情之中,刘封依然毫不犹豫的将高顺所部调入上庸,又立刻下令贺齐所部入蜀。
况且必要时刻,还可以下令蒯越所部的剩余兵力,并交州、荆南的部分郡县兵北上。
这些兵力或许野战能力有些薄弱,但作为守备兵力却是绰绰有余的。如此一来,又有两三万人的生力军即刻可以投入战事。
这么算起来,刘封手里还捏着足足五六万人规模的预备队没动,信心自然十分充裕。
从刘封做好入蜀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担心曹操和自己翻脸了。
此时此景,好似荆州之时,但其实内里的情势变化极大。
襄阳城下时,刘封还不得不接受了曹操的战略讹诈。
可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曹操还想在益州上复刻荆州的胜利,那恐怕他会相当失望了。别说了讹诈三蜀之地了,即便是靠拢他的汉中想要安全入袋,也都得问问刘封答不答应了。
若是曹操识相,或者能够压得住手,那刘封即便如今实力大涨,暂时还是不想同他撕破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