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蹭一下星途的热度”
第1054章 “蹭一下星途的热度”“这下好了,以后咱们也不用再靠着老外的供应了。”
一枚小小的芯片,难住了多少产业,现代贸易竞争当中,几乎所有的产业矛盾都来自于芯片的供应问题。
一辆智能汽车身上,差不多需要1200颗左右的芯片,汽车越是智能化,对于芯片的依赖越是严重,仅仅只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国产化的替代就非常有必要。
芯片的供应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国产化若是还不能有所突破,又必将被国际厂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只是流片成功,真正的量产还早呢,不过有个希望总是好的。”
舒服哥嘴上说得谦虚,但是眉宇间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吉利科技旗下的晶能微电子自主研发的车规级igbt芯片流片成功,这是一款相对高端的芯片,填补了国内高端芯片的空白,技术突破也降低了对外的依赖。
吃瓜群众最喜欢调侃的是吉利摸着byd过河,但调侃归调侃,这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经营模式,吉利自打把极克打出名气之后,进步神速。
同byd一样,吉利在自研芯片方向选择的方向也是igbt,而尉来选择的方向则是mcu,两者的区别简单来形容的话,就是igbt相当于汽车的肌肉,而mcu则相当于汽车的大脑。
两者不存在哪个更重要,主要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而已,尉来选择mcu一方面是基于国民技术在mcu方向有着不错的技术储备,另外在算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没事儿,流片成功了就不远了,到时候咱们两家可以在供应商上形成一定的互补。”
头部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如果有核心的供应优势,那就可以在产业链上形成对其他车企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例如说byd与尉来的电池,还有芯片荒时的byd半导体。
按照正常的供应节奏,零部件厂商也是需要其他厂商的订单,但当供应链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吉利之前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车子销量也不怎么样,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话语权有限,发展别的零部件产业,又有些晚了,因此选择在芯片技术上做技术突破。
说起来吉利在芯片方面的布局相当之多,除了晶能微之外,还有通过子公司合股的芯擎科技,另外与地平线签订了战略联盟,今年年初还与积塔半导体签订了cidm芯片联盟。
这个cidm简单来说,就是与积塔半导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汽车电子共享垂直整合制造,另外还通过芯粤能布局sic产能,
“说起来,你小子这些年对半导体的布局也不少啊。”
舒服哥的办公室里,二人泡着茶闲聊,气氛很轻松,完全没有打价格战时的场面,二者是聊聊接下来的合作,吉利今年会主推新能源汽车。
在电池,芯片等等核心的供应问题上,都需要跟尉来有更多的合作,另外吉利的车机系统也是一个问题,没有了魅族,研究院又被小米挖了太多的,吉利在车机系统方面也比较滞后。
除了跟尉来谈合作之外,吉利也跟菊在接触,这事儿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byd在车机以及智能系统方面也弱了一点,因此跟菊也有合作,部分车型也会用上菊的ads智能系统。
舒服哥邀请檀锦程来参观他们芯片的流片,就是想谈谈这方面的合作,吉利一直在优化自己的车机系统,不过像byd一样,部分车型用上别家的车机系统也不是不行。
“可惜还是晚了一些,但是如果太早的布局的话,以我当初的财力,那就干不了汽车了。”
与吉利一样,尉来在芯片方面的布局也不少,方式差不多也是按照自研,投资入股加上供应链的模式,改名后的尉来半导体,地平线,加上其他的一些供应链辅助。
吉利的芯片流片成功,投产也是迟早的事儿,尉来希望提前锁定一部分产能,另外吉利在芯片方面有这么多的布局,尉来也需要这么一个合作伙伴。
比起byd有些封闭的产业链,与吉利合作能够减少一些威胁;当然,主要是吉利身上有太多的弱点,以资本整合模式整合起来的吉利,目前来看十分的松散。
拿智能车机系统来说吧,吉利内部有好至少三个团队,这三个团队各干各的,而最为离谱的是这几个团队之间数据都不互通,在资源上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
这事儿尉来当年也干过,当时尉来内部有一个团队,地平线那边也有一个团队,后来收购魅族之后同样也成立了一个团队,甚至于在橙子科技那边也有一个团队。
搞了一段时间之后,檀锦程发现这么干不是个事儿,效率太低了,于是把几个团队整合成一个团队,同时也对公司供应链进行了改组,之后效率就高了很多,也有了不少突破。
企业大了,运营与资源调和,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儿,吉利现在差不多也是在走尉来之前的老路子,这事儿檀锦程也不好明说,反正等他们感觉这种模式不行的话,就会调整过来。
另外,各团队分开,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虽然分摊了资源,但是团队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正向反馈,如果给团队多一点时间,可能几个团队之间都能取得不错的突破。
可惜,就像是尉来之前布局半导体芯片一样,时间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确实是这样,时间是咱们最大的敌人。”
舒服哥也是很感慨,檀锦程发家的模式基本与他差不多,他是从做摩托车开始的,而檀锦程是从做电瓶车开始的,两者起步差不多。
他也不认为檀锦程的成功是侥幸,国内民营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几个时间节点,一个就是2000年入世前后几年,吉利,奇瑞,byd与长城等公司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起来的。
第二个时间节点就是在2008年前后,经济的快速腾飞,在这一阶段时间也出现了很多民营汽车品牌,发众肽,利帆等等都是这一时间段快速做大做强的。
尉来也是在这一时间段成立的,第三个时间节点就是2015年前后,三个时间节点当中,想要做成功都不容易,但总有那么几家企业脱颖而出。
但不管怎么说,越是往后越是困难,尉来能够在2008年前后的时间节点抓住机遇,快速成长,困难程度不比他们当初难,三个时间节点,真要说起来,2008年前年是最难的。
2000年入世前后,那时候的市场近乎于空白,但凡只要有点产品力的,都不愁卖,哪怕是车子质量再差都有市场,在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市场,其实生意是不难做的。
但是2008年前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社会环境与消费场景的碰撞相当激烈,国产品牌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而2015年前后,虽然环境同样困难很多,但因为有资本的支持,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前后,脱颖而出的车企是国产品牌当中最少的。
“吉利打算把尉来的车机系统用在哪一款车型上?”
吉利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作极大,中高端混动市场的银河系列,微型车市场上的几何系列,已经打出名气的极克系列,另外还有领克系列要发布。
除了这四大系列之外,吉利还在换电赛道上有睿蓝系列,混合动力,纯电,换电三大赛道同时发力,吉利把这一年的新能源计划定义为“蓝色计划”。
虽然吉利对外公布的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只有15万辆,但是檀锦程知道,吉利的野心远不止如此,五大系列,三种供能模式的了车型,一年只卖15万辆,那干脆就别玩了。
而且如果真的只有15万辆的销量预期,根本就没有必要找尉来谈所谓的车机合作。
舒服哥笑道:“打算用在银河纯电系列上,具体的话是今年下半年上市的e8,怎么样?”
选择菊还是尉来,其实吉利也考虑了很久,双方在车机系统方面都很优秀,但几经考虑吉利还是选择了尉来的车机,一方面尉来的车机在纯电方面得到了验证,但是菊的在纯电方面还没有得到验证。
另一方面,尉来也相对开放一些,合作起来他们能够学到点东西,而菊的话,对待合作商的方式更加的严苛,再者就是沟通成本方面,也要低上很多。
“银河e8啊,可以。”
檀锦程沉吟了片刻之后,点头应道。
银河系列的定价,大部分都是20万元以下的,说的是主打中高端市场,但看车型以及定位来说,对标的其实就是秦系列以及星途系列的市场。
10万元至20万元区间的市场,永远是竞争最激烈的。
再说了,吉利这样的企业,肯定是要拥有自己的车机系统,且是必须拥有了,哪怕再烂,其他的只能是辅助,且不会应用于高端车型身上,不然企业的灵魂就没了。
“你跟老王已经把燃油车打得找不着北了,我们也跟着喝点汤,你可不要不答应啊。”
尉来开启的价格战,让超过40个品牌卷入其中,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行业历史地位,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纵观国内汽车史,这一次的价格战都堪称历史第一。
只凭借这一次率先发起的价格战,尉来就足以留名zg汽车史了,甚至于是zg商业史上都足以留名了,全球范围内对于这一将次的大降价都非常的关注。
从目前来看,虽然燃油车以价换量的方式,似乎是压制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因为这个月,几乎所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环比交付量都下滑严重。
尉来不包括在内,尉来一月份以超过15万辆的交付量傲视群雄,星途系列单月交付超过4.3万辆,星河系列交付也超过2.5万辆,这还是他们的产能有限,交付的基本都是库存车。
星途一月份拿下超过8万辆的订单,尉来无法消化掉这些订单,一月份发布的销量快报,也表明尉来的库存周期极速下降,尉来一枝独秀,但后续的交付肯定受影响。
产能爬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燃油车在有一些以近乎腰斩的情况下,销量确定是大幅度上升,不过这也只是落日的余晖而已,当市场已经完全适应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之后,也适应了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一切都将会归于新能源。
吉利一月份新能源汽车只交付了超过一万多辆,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byd同样也受产能的影响,另外特斯拉的降价政策相对滞后,消费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
最为主要的是,一季度的销量旺季要等到三月份。
“这话有些抬我了,大家一起把市场做热而已。”
吉利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投入这么多,也一直在积蓄力量,肯定不是要做一个“喝汤”的,不过檀锦程不在乎,在所有的竞争当中,他从来没有想过把哪一家企业打压致死。
“我们可以给星河e8开放最新的车机系统,这一点没有问题,先试试效果再说,如果效果好的话,后续大家可以继续合作。”
尉来最先进的车机系统,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贯通,能自主应对闸机,环岛,窄道掉头等复杂场景,还支持离车泊入,泊车代驾,远程挪车等智能泊车功能。
而在地图方面,尉来今年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也将逐渐实现无图化,1月15日的庆典上,在技术发布方面檀锦程就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新功能以及未来规划也都有发布。
大部分消费者以及车企把目光集中在尉来的降价上,但其实这些技术突破,才是尉来真正的护城河,真论起打价格战,合资品牌还真不怕尉来。
他们怕的是,尉来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护城河优势,会逐渐侵蚀他们在海外的市场,这一点从出口量方面就表现尤为明显,尉来一月份整车出口量高达3.7万辆,仅比特斯拉少2000辆。
这个增速,让合资品牌感受到了压力,当尉来真正打开全球市场之时,对于这些合资品牌的威胁完全不是当下一个独立市场能够比的。
尤其是尉来今年针对中东,澳洲市场都加大了投入,尉来的纯电车型也将正式进入这些市场,要知道这些没有自己汽车产业的市场,此前基本是日系,韩系等品牌的市场呢。
尉来的价格策略,技术护城河都让合资品牌意识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竞争来了。
“大气;行,认你这个情了。”
舒服哥竖起个大拇指,尉来在对待合作的态度上是他最为欣赏的,似乎在这位年轻人身上有着绝对的自信,开放包容一直是他表现出来的态度。
当电池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尉来从不在电池供应身上做手脚,不会说压着对手的订单,一切都按合同办事,对供应商的技术以及资金扶持,也是国内企业当中最为厚道的。
尉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起来,跟檀锦程这种开放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产业链上,如果只有自己是根本玩不转的。
“说不上,具体的你们是按照怎样的收费方式让下面去具体的谈吧;当然,我的建议是在对待消费者身上,咱们可以厚道一些。”
自从出现极克之后,吉利的骚操作是真的多,星河系列出来的也非常的迅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快速推出银河品牌,并且宣布一年之内将推出三款车型。
这推新车速度,快的让消费者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虽然说新能源汽车新款的推出很快,但也没这么个快法吧。
“明白,具体的收费方式我们会跟进你们的车型的,就以星途系列为准吧。”
对标星途系列,也算是蹭了点热度,如今市场上最热的就是星途系列了,一月份销量排行榜上,星途s01第一次拿下了无定语销量排行第一。
另外排行前三的均为新能源车型,而之前每个月都排在前列的轩逸以及朗逸,均下滑严重,之前一直霸榜的悦驰a1,一月份交付量下滑至1.2万辆,位列第九。
前十当中,仅剩下四款燃油车,并且排名都相对靠后,虽然环比下降了不少,但一月份算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在销量上战胜燃油车了。
星途s01就是热度第一。
“行,没问题,找个时间官宣吧,你们主打,我们来转发一下。”
檀锦程会心一笑,他见过银河e8的外观,这款车型从外观上看起来就不可能比星途s01便宜,不过对方目的就是打着蹭一蹭星途的热度,这无可厚非。
没有合作的这会儿都在蹭星途s01的热度呢,甚至于不少模仿的车型都说,别的不说,老头乐市场上都有小型星途s01了。
当然,这是闪驰自己搞的,收购雷驰新能源之后,雷驰在设计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市场上的山寨车型越来越多了,不过主要还是以山寨自家产品为主。
节约研发成本,盈利当然是主要原因,檀锦程默许这种风格的出现,除了赚钱之外,其实也是为了给尉来车型做做宣传,常识的消费观里,当市面上有厂商山寨你的作品,就意味着这玩意儿火了。
这就像微软默许盗版是差不多了,算是一种另类的宣传方式,闪驰山寨尉来的产品,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能够避免很多麻烦。
至于像其他老头乐车企一样山寨各式各样的豪车,这一点闪驰还是不去做的,其他老头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没那么多麻烦,闪驰则不一样。
“那就2月7日怎么样?”
既然要蹭的话,那就宜早不宜迟,增加了热度的同时还能够带动一下其他产品的销量,mini ev就是最好的证明,被尉来热度带来的mini ev,其单月销量已经能够维持在3000辆以上了。
一月份,mini ev交付3600辆;已经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过3000辆了, mini下一个阶段目标已经是月销稳定在5000辆了。
当然,这与mini的降价以及2023款配置升级有很大的原因,基础版本的mini cooper ev,续航里程提升至400公里以上,配置了led大灯,10.25英寸中控屏,carplay,倒车影像等配置。
而高配版本上,包括续航里程,性能与智能化方面都有所提升,在智能辅助方面主打的也是尉来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起售价方面,mini也要低于smart精灵一些,更具有竞争力。
不得不说,降到20万元以内的mini cooper ev,在小众群体里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在车机以及驾驶体验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拿方向盘来说,燃油版本的mini,很多用户反应很重,毫无驾驶体验,配置也过于的寒酸,但是电动版本的mini,拿用户体验之后的话来说,除了外形以及车标之外,不像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
好的产品力,加上有一定号召力的品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是其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非只有营销,若不是这款车实在过于的小众,相信销量远不止于此。
按照与宝马的协议,尉驰动力对于首款宝马电动汽车的价格策略,在销量提升的情况下,会一步步降低,最大可能会在2025年底将价格下调至12万元区间。
真要论起来,mini cooper ev才是第一款搭载尉来车机系统的其他品牌车型,只不过影响力有限。
2月7日,星期二。
吉利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官宣将于2023年11月份推出的银河e8,将搭载尉来最新的车机系统,之后尉来会以ota升级的方式支持e8车机系统的升级。
在byd与菊暧昧期间,吉利率先甩出了与尉来的合作方案,并且确定了车型,尉来官方账号以及包括李响,檀锦程在内的高管均配合转发。
“好家伙,这两家搞起合作了,这是不给燃油车企活路啊。”
除了官宣合作具体车型之外,两家还就电池,芯片等零部件供应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至2025年,锦新时代为吉利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具体份额不低于其总量的40%。
此外,从2023四季度年开始,吉利将向尉来提供ibgt芯片供应,晶能微,芯擎科技正式成为尉来的芯片供应商。
尉来,byd,吉利,国产新三巨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