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 304.第304章 友好合作第一步

底色 字色 字号

304.第304章 友好合作第一步

    盛大的宴会上,灯火辉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朱棣身着华丽的锦衣,端坐在主位之上,笑容就没有断过。
    因为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
    从小到大,加起来的赞誉都比不上今天。
    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使者们,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紧紧地围绕在朱棣身旁。
    他们个个巧舌如簧,嘴里吐出的尽是阿谀奉承之词。
    这些恭惟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犹如悦耳动听的乐章,不断地奏响在朱棣的耳畔。
    此时的朱棣,不过才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仪表堂堂,英姿飒爽,举手投足间皆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
    所拥有的强大实力更是让人既羡慕又敬畏。
    只要与朱棣攀上关系,便能得到无尽的庇佑和好处。
    若是能与之交好,即便再过数十年,按照朱棣的年龄,依然会是一座坚不可摧的靠山。
    在这热闹非凡的宴会之中,有一桌比较特殊。
    虽然只是在角落,不过酒菜明显档次更高一些。
    政哥、老刘家景帝和武帝、杨广父子、老李家几口、老赵家、和老朱家围坐于同一张桌子前,正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着天下大事。
    老朱不经意间扭过头去,目光恰好落在了笑得合不拢嘴的朱棣身上。
    看见朱棣满脸得意之色,嘴角几乎咧到了耳根处。
    老朱就感觉自己脚底痒痒:“哼!咱发现,老四最近有点飘了,等会儿得好好教训教训他,用咱家的鞋底子给他降降火才行!”
    一旁的朱标听到父亲这番话,连忙出言劝解道:“父皇息怒,今日是四弟的主场,乃是这场宴会的主角,您多少还是要给他留点面子呀。”
    永乐朱棣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意,酸溜溜地嘟囔道:“想我活了这么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可从来都未曾像今日这般被如此众多之人围着拍马屁呢。”
    万朝朱棣也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嘛,遥想当年我率军打进应天府之时,那场面虽说也是壮观无比,但与此番相比,却是远远不及!”
    政哥仰头闷下一大口酒,砸吧砸嘴后缓缓说道:“想我嬴政一生纵横天下,扫平六合,统一天下之时,召见那些亡国君臣,没见谁给过我什么好脸色。倒是在前两年,朕与皇后订婚之后,皇后她倒是有幸享受过这般待遇。”说完,政哥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温柔之色。
    此时,杨广随意地扫视了一圈周围,轻描淡写地开口道:“我唯一一次感受过这种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就是我当年将那一迭厚厚的欠条全部撕碎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闻言,当即端起面前的酒杯,哈哈大笑起来:“老杨果然是个豪爽之人!我就喜欢像老杨这样直爽的朋友,来来来,咱们俩干一杯!”说罢,便举起酒杯向杨广示意。
    一旁的朱元璋见状,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没错,老刘说得对啊!想当初老杨要是没被那帮家伙灌趴下,咱几个高低得拉着他当场结拜兄弟不可。”
    贞观李世民很赞同:“表叔,侄儿敬你一杯,当初要不是那百万石粮食,贞观大唐不知道饿死多少人呢。”
    杨坚语气不善:“真是我的好儿子,看来就我没有得你的好啊。”
    傲娇的杨广闻言,笑容凝固,马上低下头干饭。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朱棣忽然发现原本围坐在四周的各国使者们纷纷摇身一变,竟都化身为了一个个巧舌如簧的媒婆。
    来自得意志的使者满脸堆笑,谄媚地凑到朱棣跟前说道:“陛下,我们那儿可有一位与您年龄相当的女子,那可是生得肤白胜雪、貌若天仙,而且这姑娘还是个学富五车的大学霸哦,若是能入宫成为您的德妃,简直再合适不过!”
    朱棣愣愣的看着对方。
    我不就是说了一句未婚,你就上赶着介绍对象。
    紧接着,来自米国的使者不甘示弱地挤上前来说道:“依小臣看,还是我们米国大统领的千金与陛下最为般配!”这位使者同样笑得一脸灿烂,活脱脱就是一个专业媒婆的模样“当皇后可能不太合适,米贵妃肯定没问题的。”米国的使者眼睛一转,开始牵红线。
    朱棣听到“米妃”二字时不禁一愣,眉头微皱道:“米妃?朕似乎从未听闻过有此封号啊。”
    米国的使者嘿嘿一笑,胸有成竹地回应道:“陛下,这世上本无不可为之事,既然没有此封号,那咱们大可以新设一个嘛!您想啊,大米、小米皆是百姓生活之必需,不可或缺,足见米之重要性。如此一来,册封米贵妃为众贵妃之首也算是实至名归呀。”
    朱棣闻言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喃喃自语道:“竟还能作如此解释?真是令朕大开眼界啊!”
    这场热闹非凡的宴会终于落下帷幕。
    宴后,房玄龄等一众大臣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相关事宜,并迅速拟出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呈给朱棣御览。
    这份计划书中清晰明了地介绍了各国目前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可与之展开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向。
    朱棣翻阅着计划书,砰砰砰就是盖章。
    不一会儿功夫,便签署下了数十个合同。
    看的房玄龄等人眼皮直跳,仿佛看到了之前的朱明。
    唯一好一点的是,朱明连大印都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着盖就行。
    远在万里之外的约翰牛和高卢鸡却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他们的海上力量几近崩溃,先前牢牢掌控在手的大片区域如今已无力维持统治。
    众多殖民地纷纷瞅准时机宣布独立,一时之间局势变得异常紧张混乱。
    约翰牛和高卢鸡个个焦头烂额,虽心急如焚但却深感力不从心。
    面对这般困境,两个内阁只得匆忙下令全力以赴投入到各类战舰的生产制造当中,期望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重振昔日雄风,恢复原有的强大实力,从而得以继续推行其殖民统治政策。
    这一切都被朱棣看在眼里。
    朱棣自然不会白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他心中已然谋划好了一盘大棋——趁着对方自顾不暇之际,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汉语,争取让后人少一门主科。
    这一日,天空湛蓝如洗,海面平静得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连一丝微风也未曾拂过。
    约翰牛近海那片海域上,原本空荡荡的海平线上突兀地冒出了一艘庞大而威武的无畏级战列舰。它犹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冷光。
    仅仅过去了几分钟时间,另一艘更为巨大的战舰又赫然现身于人们的视野之中。这艘新出现的战舰体型之巨,简直超乎想象,其高耸的舰桥和粗壮的炮管让人望而生畏。
    随后的短短一个时辰内,更多的战舰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
    它们一艘接着一艘,迅速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装备精良且武装到牙齿的强大舰队。
    这支舰队浩浩荡荡地在海面上破浪前行,所经之处掀起阵阵滔天巨浪。
    当第一艘战列舰刚刚露出身影的时候,负责监视这片海域的约翰牛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情况,并立即将相关情报传递回国内。
    然而,这些战舰出现的速度实在太快,仿佛是从天而降一般。
    等到有关消息被送到约翰牛内阁的办公桌上时,已经有上百艘各式各样的战舰横亘在了这片原本宁静的海域之上。
    内阁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讨论着当前严峻的局势。
    “不用想,肯定是朱棣干的!“其中一名官员咬牙切齿地说道。
    “没错,这种战术跟当时的战斗记录中描述的一模一样,他们总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敌人面前,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另一名官员附和道。
    “可是如此巨大的战列舰,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一直潜藏在海底深处应该很难被发现才对。难道他们动用了某种我们至今尚未掌握的神秘技术吗?“有人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或许吧,连这种战列舰都能生产,说不定对方真的掌握了我们未曾接触过的技术。”
    面对来势汹汹的战舰,约翰牛不禁陷入了沉思:“对方显然来意不善,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可恶,以前都是我们去别人那里,想不到现在轮到自己了。”
    “史密斯先生,我们的战舰,现在生产出来多少?”
    史密斯站出来报告:“目前还是之前的战舰,各个造船厂都在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赶工,但建造一艘战列舰并非易事,即使一切顺利,新的战舰预计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之后才能让新的战舰成功下水并投入使用。“
    这个消息无疑给在场的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冷水。
    “两三个月?时间太长了,等到那个时候,恐怕黄菜都要凉透了。”有人不禁感叹道。
    众人摇头,心中暗自担忧起来。毕竟时间不等人,如果不能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局势只会变得越来越不利。
    “仅靠我们现有的战船,绝对不可能是对方的敌手。而且就算是造出来,恐怕也无法改变眼前的形势吧。”另一个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有人提议道:“要不咱们派个人前去跟他们谈判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半天后。
    李景隆等人来到一间豪华无比的会议室。
    约翰牛的就交流团热情的迎接。
    交流会刚刚开始的时候,约翰牛依然保持着他那一贯的高傲姿态。
    交流团团长微微抬起下巴,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李景隆等人,冷冷地说道:“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来这里撒野,公然违反规定,我劝你们还是赶紧离开吧,否则后果自负!”
    听到这话,李景隆二话不说,当即站起身来,转身就要离去,并丢下一句硬气十足的话:“好啊,既然如此,那我就在船上等着瞧好了。”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朝着门外走去。
    这下子,约翰牛的交流团队全都傻眼了,我踏么是这个意思吗。
    我就是装一下而已。
    你不配合也就罢了,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脸色有点挂不住,但真的不能让李景隆等人离开。
    约翰牛人连忙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急匆匆追赶上去,一边跑一边喊道:“李大人,请留步,请留步啊!刚才嘴没把门,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呀!”
    最终,在约翰牛人的苦苦哀求下,李景隆总算是停下了脚步。
    昂首挺胸地重新回到了会议室,然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条件一一摆了出来。
    其实在出发前来这里之前,房玄龄等智囊团成员仔细商讨过对策,并且深入研究分析了对方可能能够接受的底线。
    所以此刻,他显得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李景隆当下狮子大开口,直接在这个基础上翻了十倍。
    谈判嘛,肯定不是一下就能完成。
    李景隆也没觉得对方会同意。
    果然,约翰牛愤怒的咆哮:“不可能,如此苛刻的条件,我们是不会答应的!”
    “大家都是文明人,讲究以理服人,火气不要这么大,淡定淡定。”
    第一次交流不欢而散。
    当天晚上,海上出现一场盛大的烟晚会。
    吓得不少人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
    便找到李景隆
    这一次态度明显有了变化,语气也不如之前那么强硬。
    摆出一副一切都好商量的样子。
    李景隆见状,也微微松口。
    双方在不断的来回试探。
    交流会中断了好几次,有几个地方,双方一直都没有谈好。
    郑和将约翰牛狠狠的收拾了一顿,约翰牛上下终于认清现实。
    达成友好合作。(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