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77章 李元的犹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7章 李元的犹豫

    第677章 李元的犹豫
    贾母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顺顺噹噹的走了。
    临走前撑著见到了贾敏和黛玉,可见她是真爱女儿和外孙女。
    贾赦还在给贾母守灵时,便拉著贾璉到一旁说话:“你祖母走了,大房也该归位了。”
    贾璉看著他嘆息一声道:“此事需二房主动说,免得外人听了说父亲失了兄友弟恭之道。”
    可能是因为长期閒散的缘故,又或许是年龄大的缘故,贾赦真的不行。
    贾璉之所以没有生气,无非就是看著贾救这么多年一直憋著这口气也就算了,给他留足了脸面。
    贾赦对贾璉倒是言听计从,说的难听点有点怕贾璉,
    “就按照你说的办,真是的,我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贾救絮絮叨叻的去了,继续守灵。
    贾璉作为长孙,自然是要请假在家守灵的,头七肯定是要受够的。
    出於对母亲的感情,贾政提出要守足七七四十九的孝期,对此当著林如海的面,贾赦也没反对,贾璉就更无所谓了。
    虽然皇帝没有明確谁接任首辅,但是林如海退休了,李清很自然的暂代首辅之事,等到皇帝正式下职確认。
    李元没有第一时间下旨明確李清接任首辅,对此李清自然是暗暗叫苦不迭,暗道事情不妙。
    这充分说明了皇帝对李清不满意,所以在犹豫中。
    贾母的丧事办的及其盛大,宫里的太后和皇帝李元,都派人来传旨,给足了哀荣。
    贾老老实实的守孝过了头七,不待他回去上班,李元派人宣他连夜进宫。
    君臣对面,贾璉见礼后,李元迫不及待道:“朕观李如水御下以宽,颇得官员之心,以其为首辅,朝政平稳过渡自然是不难的。”
    说完之后,李元目光炯炯的看著对面,贾璉微微一笑道:“陛下在为难什么?”
    李元正色道:“直隶以及京师周边自耕农不足三成,京师尚且如此,何况天下乎。今京师冬无饿,有去年风调雨顺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官营企业以及各项工程用工,吸纳多数百姓做工,百姓有干活的地方,不至於流离失所,冻毙於道。朕以为,此非长久之道,打击土地兼併刻不容缓。李如水为首辅,恐不能如朕所愿。”
    贾璉知道李元的意思,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默了很久才道:“陛下,臣需要时间好好想想。”
    李元明白此事的难度,所谓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其实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朝廷確实能把钱收上来,但基层的地主和官员,不会乖乖的出让利益,只会更加疯狂的搜刮民间。
    这个国家的构成就已经决定了,打击土地兼併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根本做不到。因为所有的官员,都是出身地主,贾璉太罕见了。
    即便那些依附贾璉的官员,他们帮著打击地主士绅,目的也是为了打击政敌,取而代之罢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贾璉当初的做法,快速的发展工业,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不落后於世界列强,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的一切。
    像印度那样没有一次轰轰隆隆的社会革-命,农耕大国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最多比印度独立后强一点。
    还有就是皇权的缘故,现任皇帝要打击兼併,推进改革,下一任皇帝呢,还能確保他沿著这个路线继续走下去么?
    李元不免有些失望,他是多希望贾璉拍著胸膛表示,【此事交给臣来办】,如此,李元能立刻决定,贾璉为首辅。
    “先生回去吧,这些天居家守孝,朕把先生叫来,未免不近人情了。先生勿怪!”
    贾璉正色道:“陛下如此说,臣不敢当。为人臣者,为君分忧乃是本分。”
    回到家里贾璉躲在书房里苦思冥想没有办法,除非把所有地主打倒,土地收归国有才能做到避免土地兼併。
    但这样做可能天下的官员都不会答应,没有足够的官员执行政策,就是一句空话。
    李元决心要打击兼併的想法是好的,他也看到了问题的要害。关键是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打击兼併要不要顺手造个反?
    总而言之,贾璉的观点是慢慢来,急不得。通过扶持资本来对付地主,时候到了,自然会量变引起质变。
    贾相信,地主老財手里那点钱,肯定忍不住要投入到更挣钱的工业之中。
    思考了很久,贾璉半夜才睡,次日去灵堂给贾母上了香,贾璉便进宫求见。
    李元立刻召见,贾璉便將想好的內容告知,並强调:“昔日先帝欲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之策,中道停滯,臣初不解。后再思之,不外天下官员,皆出士绅——“。”
    贾璉说完之后,李元微微頜首,嘆息道:“父皇所率之深,朕不如也。”
    贾璉这才提出两点,政策上扶持工商业的同时,加大移民力度,充分利用天灾的机会,朝廷出手,强制移民。还有法律上一定要明確,朝廷开发的工程,征地之时地主必须服从,否则严惩不贷。这一条就是利用集权的优势了,不能搞的像印度那样,最大的民主国家,修条路能修十几年还没啥动静。在全世界面前出了大丑。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进入工业化,集权都是必须的,否则各种见效慢的重工业,指望资本家和地主那就是笑话。
    所以,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官营企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主导模式,事关国家战略的產业,绝对不能落入私人手里。
    这一条,也要明確的写入法律之中。
    民间的资本想要从中获利,只能通过参与股市达到目的。
    李元是看不透贾璉的阴险本质的,更看不到如此一个诡异的政策,未来的周帝国会发展成啥样子。
    李元能做的就是借鑑此前的成功经验,遇见天灾,把灾民弄走,缓解人地矛盾。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只是如此一来,李如水为首辅,恐於先生不利。”李元倒是很厚道的提醒一句。
    贾璉笑道:“有陛下在,臣何虑之有呢。再者,臣还是愿意做一些实事。再者,无论如何朝局稳定,才是第一要务。”
    不是贾璉不想做首辅,而是根本不要著急做首辅。
    做了首辅,权力固然大了,但也意味著要被困在京城。
    想要发展,必须要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稳定就很重要了。
    李元送走贾璉后,心里有了主张。既然不著急打击土地兼併,那么李清做首辅倒是最稳当的。
    如今別说天下的士绅,即便是朝廷內外的诸多官员,都很担心贾璉做了首辅,会开启针对天下土绅的政策。
    李清奉旨而来,见礼之后,喘喘不安的站在对面。
    李元直接问他:“卿以为,吏治如何?”
    李清心头狼狠一颤,好久才稳住心神,平稳呼吸后低声道:“人皆有私,官亦然也。故而吏治所求者有三,一曰倡廉,一曰勤政,三曰监督。”
    李元听了微微点头道:“爱卿仔细说来。”
    “倡廉者,顾名思义,廉生公,公生威。故而朝廷倡导之。勤政者,朝廷有法度,官员优胜劣汰。监督者,御史弹劾以微末之事为耻,以打击贪腐为荣。多管齐下,方能有所成效。”
    这番话有点萧规曹隨的意思了,当初林如海上台之初就是这么干的,不能打击兼併,那便整顿吏治,提高效率,打击一小部分贪腐,以做效尤。
    李元听他毫无新意之说,冷冷的看著李清,心里很不情愿让他出任首辅。因为李元知道,李清要是做了首辅,所谓的整顿吏治,多半是打击政敌。毕竟天下官员无不贪者,打击政敌可谓一箭双鵰,对上对下都能说的过去。
    实在是成见太深了,李元看著李清,原本觉得他继任首辅还不错的想法,居然消失了。
    “卿且去吧。”李元摆摆手,示意李清下去。
    李元其实是个还算果断的人,但是首辅的位子太过重要,所以才如此的犹豫。
    贾没有爭夺之心,这让李元不免心里有点失望。在他心目中,贾才是最合適的人选。
    李元这一犹豫呢,事情就这么拖下来了。
    这一拖就要过年了,李元也没心思去想这个,先安心的过个年吧。
    同样是要过年的新华府,李亨的心情却不错。过去的一年內,因为下面的人比较配合,李亨的想法得到了基本执行。
    三个府的殖民地又大了一圈,人口接近六百万,更喜人的是通过连打带拉的手段,本地的土著不断的选择依附他这个新华王。
    得到华人支持的土著,多数成功的定居一地,在北美洲的中部地区,匯聚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上百个,人口近百万,横跨现代社会的多个州。
    学会种地的土著定居下来后,自然就不会再选择迁徙。以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有点离不开华人了。
    吃的自己种地能满足,穿的可以自己种,拿去换华人的布匹。农具也由华人提供,最受土著欢迎的酒水,华人也愿意教他们酿酒。
    之所以李亨能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贾璉既定的政策,一个是殖民地这边真的派人横跨大陆,去到了白人的殖民地,充分了解了双方的人口差距,实力差距。不能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白人的不团结之上,吸纳土著是增加自身实力最快的办法。
    至於土著会不会反噬,谁都没有把握。不过通过此前的观察,李亨为首的新华府官员们,判断双方有深仇大恨,不是那么好和解的。
    白人夺走了最適合居住的地区,对於土著而言,生存空间被挤压的很小了。再不反抗就要灭亡了。
    土著也不傻的,也是知道好岁的。
    当然了,不是没有土著看明白了,两边都是殖民者,客观上都挤压了土著的生存空间,
    现在李亨最大的难题还是平远府的人口来源驳杂,大量的墨西哥因为动乱,选择了北上投靠。
    贪图人口的李亨,不管不顾的先吸纳下来,也导致了平远府的治安问题。
    新年之后,李亨与眾人商议后,明確立国,名日:新华。
    从法理上,李亨这个新华王名正言顺,新金山和开远府都没有反对的理由。
    建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本土的皇帝上奏,再次確定了新华国乃周帝国的潘国,並派使者回京,上贡了一吨黄金为贡品。
    当然这不是白白上贡的,李亨提了很多要求,其中强调了需要大批合格的工匠。
    其次李亨首次宣布了,士农工商四民平等,以及优待军人的国策。
    从这些政策看,李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尽办法爭取所有人的支持。
    新华国也设六部,定都平远府,並整编各府护卫军,统一番號为新华第一、二、三军。
    不能不说李亨还是很高明的,没有搞强制收权那一套,而是採取了先確定大义名分的策略。
    究其目的,还是要一点一点的蚕食新金山和开远府的权利,儘管现在属於事实割据的局面。
    掌握了大义名分之后的李亨,至少在移民分配的问题上,占得了一定程度权利。
    不再像以前那样,薛家兄弟可以不用通报,直接分配移民。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李元还能调动两个府的军队。
    就算是停掉不听宣,你的兵也要来,而不是刚来那会,根本调不动。
    当然了,李亨也看出来了,下面的人还是愿意配合的,只要李亨不过分。
    京城,拖了一个正月的李元,终於下决心確定首辅的人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