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穿越重生 > 重生1983我赶山打猎发家致富 > 第775章 买房买地要趁早 人情往来少不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75章 买房买地要趁早 人情往来少不了

    第775章 买房买地要趁早 人情往来少不了
    清晨,小雪漫天漂浮,地面很快就被铺上一层薄薄的白雪。
    老钱从自个市里的房子驱车匆匆赶来,他和杨立国见过数次,再次相见並不陌生,刚好杨立国烙了饼、煮了小米粥,又炒了土豆丝和豆芽,他就坐下吃了两张卷饼。
    隨之同徐寧將杨立国一家四口送往店铺,留下赵兰和俩孩子在店铺打扫卫生,便带著杨立国去到了金龙家具厂。
    今年初次和张金宝、李凤霞见面,两口子相当热情,又是沏茶倒水、又是抓瓜子和榛子,坐在屋里简单嘮了半个点。
    张金宝表示杨立国饭店所用到的桌椅板凳和台面、厨房的案板等东西,他都已经让徒弟製作好了,虽然用的都是边角料拼凑成型,不是整块、整条木板製作的,但质量和造型完全不输成品桌椅,再说这些玩应都不要钱,正好给徒弟练手用了,两全其美。
    杨立国连翻感谢,李凤霞笑著表示:“杨大哥快別客套了,咱都是沾亲带故的,以后就在市里扎根了,相互帮忙唄。”
    “可不咋滴,我媳妇说的毛病,而且咱们离的不算远,往后有聚餐还得麻烦你啊。”
    杨立国摆手说:“麻烦啥,我就会做点菜,要是让我干別的,我也整不明白啊!”
    10点多钟,张金宝让徒弟把桌椅板凳、案板和台面等东西全都搬到了车上,並且装了四麻袋锯末子和两个木头长箱子的柴火。
    瞅著满满登登的后车厢,张金宝说道:“杨大哥,这些柴火你先烧著,等过两天我再给你送!”
    “成,那我就不客套了啊。”
    隨即,徐寧和杨立国、老钱驱车回到店铺。
    此刻店內已经焕然一新,连墙角积存的脏土都扫乾净了,墙壁也贴上了旧报纸。
    徐寧进屋眼前一亮,张嘴夸了两句,然后就招呼俩孩子出来,一同將桌椅板凳等东西卸下,直接抬进屋摆放整齐。
    原本空荡荡的屋,立刻被桌椅板凳填满了,越瞅越规整、越瞅越有劲儿!
    赵兰忍不住的拍巴掌叫好,满脸笑容的说道:“这回啥东西都整齐全了,再过两三天就能开门做买卖了吧?”
    “那不得挑个好日子啊?”
    杨立国郑重点头:“是得挑个好日子!咱这饭店叫啥名好啊?二寧,要不然你帮大哥起一个?”
    “誒妈呀,我起名可老费劲了,我嫂子……”
    赵兰连连摆手:“我可不行,我哪会起名啊,二寧,这饭店都是你帮忙给张罗的,你就顺便给起了吧,省著我和你大哥成天成宿绞尽脑汁的寻思了。”
    徐寧坐在板凳上翘著腿沉吟片刻,说道:“要我说就起个正常点的名儿,咱也不是啥大饭店,主要做的就是家常菜、价格亲民,要不然就叫杨记家常菜馆?”
    “杨记家常菜馆……好!就叫这个名儿!那咱主营炒菜和燉菜唄?”
    “行啊,这事你是行家,你来决定。但有个事儿,你得放在心上。”
    杨立国凑过来认真道:“你说。”
    “三叔掏钱是把这个店面和后边的房子租下来了,以前这块地方是一个厂子的库房,所以我建议你儘快找人把这两个地方买下来,也別等明年,最好是上半年就把它拿下!”
    杨立国瞅了眼赵兰,却有些为难,因为要买两个房子手里的钱肯定紧巴,为啥?要知道店铺的位置在马路边,面积能有150多平,后边的三间房有90多平,院子有100多平,这种地理位置的房子那是相当昂贵……
    “之前三叔的意思是租……说前期做买卖怕手里紧巴,你不也说不能投入太多么?”
    “我是说过,但啥时候说啥话啊,你们看今年的报纸,比去年多了点啥味道?时髦的味道!这就说明国內正在向著好的方向走啊,等民眾富足充盈,吃穿住行才是消费主力,你手艺这么好,难道没信心在市里站稳脚跟?”
    徐寧苦口薄心道:“不要太保守,我们要跟著国內风向一起走,古代小兵打仗如何能立功?登先!斩將!既然咱没法斩將,那就只能登先,先登上城墙的就能发达!”
    “明白!明白……二寧说的对……”
    徐寧起身去到门外,从车里拽下个公文包,推门进屋说道:“我大哥给你拿了2000块钱,让你买房用的。我再给你拿1000块钱,这3000块钱肯定不够,你再自个想想招儿。”
    “二寧,你这……誒呀!行,我就不装犊子了,这钱我拿了!”
    杨立国心里有很大的压力,这买卖还没开始干呢,就拉下了3000块钱饥荒,还有一系列人情。
    但他现在实力不够,只能慢慢还了。
    赵兰笑说:“强子和淑华有心了,二寧,那你说要是买这个房子的话得找谁啊?”
    “等我大哥回来让他领你们办,好像是得找他朋友叶旭,初三吃饭的时候叶旭跟我嘮嗑,说他有亲戚搁住建局,管的好像就是这片儿……”
    当前买房比较麻烦,一是產权不清晰、二是在城里的人都住单位分的房,或者自个家有宅基地,三是街道管辖和厂区管辖衝突……
    总之要买房需要跑很多单位,搭很多人情。
    “成,等我挣了钱就把钱还你和强子,你现在也不容易,钱的地方比我都多。”
    徐寧笑说:“这点钱对我来说真用不上,我钱確实多,但全都压在货和地皮上了。没事,大哥,你啥时候有啥时候给,我不著急。”
    话是这么说的,但杨立国手里只有有空余,肯定得还啊,这人情可不像別的,而是李福强与徐寧关係好,否则徐寧能借他钱?
    另外原因就是徐凤在市里念书,一日三餐需要在杨立国饭店吃,但一个小女孩能吃多少?
    再说就算她不吃,杨玉生是他三叔、金玉满堂是他外甥,他们也得吃饭啊,顺带著添双筷子叫个事儿?
    临近晌午,杨立国要留徐寧和老钱吃饭,但他俩已经约好了人,便婉言谢绝了。
    燕宾饭店,一个中包厢。
    徐寧、老钱和桌前四人推杯换盏,喝到恰到好处之后,其中一人取出两个档案袋。
    一个是工商的、一个是住建的,签完这两个文件,徐寧就有地皮、能够盖房,大张旗鼓的做买卖了。
    酒局散了,徐寧揉著脑袋笑说:“明天你就去联繫工程队,我再给砖厂的老板打电话,让他派车送砖。”
    “行,钢筋水泥啥时候买?”
    “等砖到了再说,一会咱俩先去瞅瞅地皮。”
    这个地皮在西山街附近,紧挨著和平路,东侧是大商场、南边是农用市场,再往北走两里地就是早市。
    两人来到一片被白雪覆盖的空地,周围没有柵栏隔挡,往里走30多米才有个五间房,门窗破烂、屋顶漏雨……
    徐寧瞅著五间房摇了摇头:“这五间是辫子房啊,等开春都得推倒重建……我寻思是好房子呢,誒,这回又要等两月了。”
    老钱问道:“你之前看的时候不是说有大仓库么?”
    “那个地方太小,我没相中,就让我哥找人又找了这,我哥说地方挺大的,还有五间房,我也没多寻思啊。”
    “那咱接下来咋整?”
    “先不找工程队了,等开春吧。咱俩先跑跑业务,去零件厂和造车厂谈谈,如果有优惠的话,直接签合同,免得夜长梦多。”
    “你咋那么著急啊,现在房子没盖起来,这汽车修理厂就没法整啊。”
    “不是著急,你知道过俩月新车的价格涨不涨啊?如果一台车涨500块钱,那咱就得少挣1000块钱!”
    “你是听著信儿啦?”
    徐寧没装犊子,坦然点头:“嗯吶,既然新车涨价了,那二手车能不涨价么?咱们得利用这个时间段儘可能的多收车,各个单位都要跑,把他们单位淘汰下来的车全收了。”
    “卖给谁想好了么?”
    “肯定有人买,你放心,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发愁买车么?上次我问过吴海泉,他们煤矿运输队每年都得新增10台车,连带著煤矿周边的村屯,保守就有20户要买车干运输的,所以汽车是不愁卖的。”
    老钱点点头:“行,你咋说咱咋干!”
    晚间,杨玉生和徐龙没回来,徐寧回到家时已经是7点多钟了。
    孟紫烟闻他满身酒气,便给他热了点小米粥,其实徐寧並不饿,但媳妇挺著大肚子给端来了,他怎么著都要喝两口。
    “明儿带你和嫂子去医院做检查,咱们8点多钟过去就行。”
    王淑娟已经休息了,她最近腿疼腰疼,听说脚丫子都水肿了。
    所以,次日徐寧领她俩去医院就把情况跟瞿姨说了,瞿姨表示腿脚有水肿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只需注意运动、每顿饭不能吃太多就行了,妯娌俩的状態都很好,肚子里的孩子也很健康。
    三日后,徐寧回到家属楼时,便瞅见徐龙坐在长椅上和王淑娟、孟紫烟嘮嗑。
    “三叔咋没回来啊?”
    徐龙起身道:“誒呀,你可算回来了,三叔直接去立国大哥那边了,让我回来接你们几个,你这是去哪了?”
    “跟几个零件厂的领导磨了会嘴皮子,那走啊,正好过去吃饭。”
    隨即四人乘坐吉普212来到了杨记家常菜馆。
    此刻,菜馆里已经收拾妥当,墙上贴著红纸黑字的菜单以及价格,外窗上贴著『饺子』『炸肉』等字跡,而门头上的木质牌匾也掛了上去,这牌匾是张金宝给製作的,三张榆木板拼凑而成。
    进屋先打招呼,徐寧在屋里逛了一圈,问道:“啥时候开业啊?”
    “正月二十八。”
    “那没剩几天了,食材的採买都定下啦?”
    “嗯吶,市场里找了仨人,我三天两头去瞅一眼,一把一清帐。”
    在杨立国去炒菜的时候,杨玉生问道:“二寧,你让立国把这俩房子买下来?有啥想法么?”
    “咱农村有宅基地,有土地种粮食,但在城里有啥?隨著日子越过越好,发展越来越快,城里的土地也是个坎儿啊!现在单位住房是主力,往后周边农村的人想要进城,他们不也得买房么?再说80年的时候,领导就说过要让住房变成私人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啊,我看过那张报纸,確实说过。恩,现在城里的房子不算贵,买吧。兰啊,如果缺钱就跟三叔说……”
    赵兰切著肉探出头说:“放心吧,三叔,强子和二寧都给拿钱了,应该够用。”
    待饭菜上齐,杨玉生端著酒杯讲了两句,然后便嘮著家长里短,徐龙突然想起个事,说道:“他们俩的入学申请已经下来了,后个就去上学吧。”
    “这么快?”
    “胡志斌一句话的事儿!”
    两日后,徐凤和金玉满堂,连带著杨立国家的俩孩子都去上学了。
    等到正月二十八这日,杨记家常菜馆正式开业,一切从简,只是门头掛了红布,在街边放了八掛鞭和八十八响炮,图个吉利,寓意发发发。
    时间匆匆,二月初二,龙抬头。
    晚间,7点多钟,徐寧喊来老金、老钱、胡志斌,徐龙喊来小杜、严贺和叶旭,杨玉生喊来孙继善一家和几个同事。
    眾人將整个杨记家常菜馆都填满了,期间也有回头客来店里,但瞅见门上掛著的歇业牌子,又瞅见屋里人满为患,便好奇和赵兰打个照面,听闻是家里人聚餐,回头客都说你家亲戚真多、真热闹,赵兰也说了几句场面话,比如明个再来给你打点折扣……
    自开业以来,杨记家常菜馆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因为附近家属楼就有很多,许多都是单身人士、或是不愿意做饭的小年轻过来吃饭。
    短短几日时间的盈利就赶上杨立国在街里大饭店打工一个月了,这钱挣著舒坦么?其实也不舒坦,小饭馆就杨立国自个炒菜,赵兰收拾桌子、迎客、刷碗,全是他们夫妻俩的,所以也是个体力活。
    不过,傍晚时,徐凤、李金玉等人写完作业能帮著上上菜,但赵兰一直拦著不让他们干活,说你们都是大学生,可別干这活了,再耽误学习咋办?
    徐凤会嘮嗑,强调著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將赵兰说的心里挺美。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