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第342章 ,战争贡献债?火烧唐州城,这不是查贪,是镇
第342章 ,战争贡献债?火烧唐州城,这不是查贪,是镇韩信过了一会儿,目光重新恢复了以往的自信和坚毅,握紧拳头,沉声应答。
“大丈夫何患无妻!”
“汉王,我还年轻,有时间继续挑选正妻。”
刘鸿含笑点点头,在覆灭庆国,一统天下的壮志下。
韩信可以抛弃一切,向着这个目标进发。
韩信重新转过身来,望着刘鸿。
“汉王,如今你已经将林婉儿和刘盈带回来,是重返京都,还是在横州督战。”
说到督战,韩信面色有些纠结。
若是上面有人不断进行微操,别说兵仙,全员武庙十哲都有失败的可能。
刘鸿摇了摇头,目光注视着滚滚长江好一会儿。
“不急,我准备前往东夷城,再去北齐,看一下变法的不足之处。”
变法内容都是为大部分百姓利益着想,不过地方能落实多少,这就不知道了。
要是变法内容能实行五成,那这个官员就是合格的,能有七成,那就是能臣干吏,值得提拔。
至于九成以上……算了吧。
二十一世纪都做不到,以教育为例,取消学校补习,让学生睡够八小时。
能真正实行的地方,少之又少。
要是有人探究,那就是别问,问就是地方教育的政策性调整。
韩信神色一惊。
汉王就这么大大咧咧放权了吗?
不过随后,韩信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和恍然。
别说汉王离开半年,哪怕离开一年,汉王也依然掌握着汉国最高权力。
并不因为刘鸿只是大宗师。
而是因为无论是韩信和林若甫,他们是之所以这么大权势,那是因为刘鸿愿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吏,还有将领,都是跟随刘鸿很久的老人,对刘鸿死心塌地。
地方上又有民情大会,除了世家以外的各大阶级支持。
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鸿,声望如日中天,根本就不会在意是否能有威胁他皇权的权臣。
刘鸿对着韩信招了招手,踩着小船,消失在众人眼中。
从横州到梧州,从梧州到儋州,再到胶州。
一路经过十七个州县,变法程度不一。
刘鸿身着布衣,注视着变法一幕幕,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郁。
变法的基础正在不断扩大,农民赋税减轻,心满意足受着麦子,水稻。
十税一的国策下,再加上严防死守地方州县私自增加税收。
最终落到农民身上的负担,基本上就是五税一。
吃饱饭目前来说,还是有些奢望,不过生活水平终究还是好了许多,不至于遇见一点困难,就要卖儿卖女。
资产阶级的工厂厂主,在战争的催化剂下,不断生产着各种布匹,罐头,扩大生产。
州县之中的工人越来越多,在民情大会上成为稳定的分支。
刘鸿对此连连点头。
他推出了先进理论,与此同时将内库三大坊普及,促进生产力发展。
目前为止,先进思想影响着生产力飞速发展。
至于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刘鸿也不知道,庆余年时间线在他造反的历程中,改的面目全非。
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呢,让后来人自行决定吧。
不过刘鸿的好心情到东山路首府唐州,便戛然而止。
唐州的农民依然是背负着沉重赋税,汉国的十税一的确是做了,州县的赋税也没有另外增加。
但是某个天才想出来了战争贡献债。
意思就是汉国和庆国打仗了,要求各大阶级的人,都踊跃贡献,捐出银粮。
你不捐,那就是不爱国!
不爱国,那就不能享受汉国的变法成果,唐州官吏更加心安理得开始剥削。
可你要是捐了,这跟庆国的国债,还有以往的三税一,五税一,没有任何区别。
浑身泥泞,穿着补丁素衣的老农喝了一大碗水,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神色有些愁苦。
望着面前身着朴素的壮年男子。
思索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发问。
“大人,那些官吏整日鼓吹着变法有多好,可我感觉跟在庆国的时候一样啊。”
“听说其他州县的农民活的挺好,可我们唐州没有任何变化啊,或者说我们唐州难道不是汉国的土地吗?”
刘鸿听到老农这么说,脸色都黑了下来,压抑着胸腔中怒气。
什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就是!唐州负责监视的民情大会,钱行,抱月楼都被通通买通了。
要不是刘鸿此次孤身一人出行,恐怕都不知道唐州的变法,竟然可以如此敷衍。
刘鸿勉强笑了笑,递出小块碎银子。
“老丈说笑了,我又怎么称得上是大人。”
老农狐疑地看了刘鸿一眼,随后很肯定摇了摇头。
“大人,你应该就是朝堂派下来的御史吧!虽然你装扮农民,穿着一身素衣麻服,不过到底不像。”
刘鸿本来准备抬脚的动作,停顿了下来,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老农。
“你为何这么说?”
老农掂量了一下碎银子的分量,声音更加肯定了。
“因为大人你问得太多了,我们是不会怎么关心这些政事的,我们只是想吃饱穿暖,仅此而已。”
“更何况,大人你的衣服太干净了。”
刘鸿看了一眼自己衣服,哑然失笑起来。
农民的衣服永远不会干净整洁,它充斥着汗水和泥土灰尘,一直都会打着补丁,缝缝补补。
这是勤劳和忍耐的象征。
老农看着刘鸿没有再继续否认下去,也笑了起来。
他见过很多官吏,这位大人很不错。
没有趾高气昂,讨碗水喝,也知道给很多钱。
刘鸿从怀中掏出一份令牌,扔给老农。
“老丈,有缘再见了!”
随后挥挥手,刘鸿向着唐州城走去。
老农看了看令牌,只可惜不识字,唐州连十税一的国策都能改的面目全非。
至于变法中一年义务教育,又怎么愿意实施呢。
“老李头,还愣着干什么,干活啊!”
村正气急败坏朝着老李头走来,一巴掌拍在老李头脑瓜子上。
“瓜怂,你忘记啦!再过几年又要交战争贡献债了。”
老李头挠了挠头,将令牌递给村正。
“村长,这是啥意思啊?一个人用锄头挖地,还有五条杠。”
村正接过令牌,随意看了一眼,瞬间脸色大变起来。
汉国应龙图案,振翅高飞,栩栩如生,农民在应龙的庇护下,挥洒着汗水,五条金纹交织在农民身上。
“正五品农耕使?老李头,你是从哪里来的,偷这东西可是要被杀头的。”
村长手忙脚乱,如同摊手山芋一样,塞进老李头怀中。
老李头挠了挠头,也诧异起来。
“正五品?还是农耕使?这就是一个壮年男子给我的啊,还对我说有缘再见。”
说完,老李头和村正僵硬在原地。
村正声音干涩。
“你遇见汉王了?整个汉国五品以上的农耕使,还有科研使,只有汉王和内阁才能亲自册封。”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无言,随后陷入狂喜之中。
村正看着眉飞色舞的老李头,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为什么汉王找的不是他呢!
刘鸿来到唐州城,看到城门守卫大大咧咧收取着入城税。
气得直接笑了起来,他汉国早就废除了入城税,促进汉国经济一体,贸易经济发展。
结果这唐州是顶着他的刀,还是原封不变。
刘鸿脸色越发阴沉,写下密信,调集东山路各地郡兵。
大约两万人,向着东山路唐州进发,随后刘鸿才大摇大摆,走进东山路民政使府邸。民政使吴恒,前几年还是个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现在已经是大腹便便的油腻中年男人了。。
因为担任过胶州知州时,以走私而不加赋税,得到刘鸿赏识,升任为三品大员。
吴恒嘿嘿一笑,对着自己小妾,狠狠揉捏了一下胸中丰盈。
直到小妾疼得眼中泛起泪,吴恒才满意地松开手,向着餐桌方向走去。
本应该莺歌燕舞的餐桌,此时那些妻妾躲在一旁,神色惊恐地望着狼吞虎咽的刘鸿。
吴恒本想发怒,看到是刘鸿后,胸中怒火瞬间熄灭,连忙跪在地上。
“臣不知道汉王微服私访,没有及时迎接,请汉王恕罪。”
刘鸿怪异地笑了起来,擦了擦嘴。
“恕罪?当初我是安东大都督时,你可是当之无愧的功臣啊!带着胶州兵坚定不移支持我。”
吴恒没有听出刘鸿语气中的异常,松下了一口气。
颇为骄傲地挺起胸膛,他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情,那就是在范闲和刘鸿的争斗中。
靠着一时热血,坚定不移支持刘鸿。
不过刘鸿接下来的话,立马让吴恒如坠冰窟起来。
“战争贡献债,这个名字取得好啊,范思哲这个户部尚书都应该让你做。”
“不过我不知道,这银两是落在了谁手中,反正朝堂没收到,军队没收到,百姓也没收到。”
“还有负责监督,建言的民情大会,我有点不理解,唐州是有些特殊吗?”
“为什么全是世家大族,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外戚,都混到了一个成员名额。”
刘鸿不停说着,还啧啧出声。
唐州头这么铁,直接随意篡改变法内容,这还是他活着啊。
他死了以后,都不敢想象,这会变成什么样。
吴恒现在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心中不断大骂手底下那群官吏世家。
他三令五申说了多少次。
汉王出巡,在全国微服私访,收敛一点,几个月不赚钱怎么了,会死吗?
结果这群人把他的话,当做放屁一样,就让他背锅。
事已至此,不拿出一些官员当做背锅侠,恐怕是不行了。
吴恒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肥肉不断颤动。
“汉王息怒,臣一定会给你满意地交代。”
刘鸿不可否置,摆了摆手。
“我先看看你准备给我一个什么交代吧,不管这些事情你知不知道,既然已经发生了,你这民政使的位置做不下去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没有能力担起责任,那你也不配成为三品大员。
吴恒脸色惨白了起来,向着府邸外踉踉跄跄走去。
看来这一次汉王真的动怒了。
唐州的民情大会,抱月楼,钱行,七品以上的官员,怕是都要被换一遍。
刘鸿幽幽看着吴恒离去的声音,抿了一口清酒。
脑海中传来震耳欲聋的响声。
“愿为刘氏者左衽!”
因为有这一句话,刘鸿愿意给吴恒一次机会。
要是吴恒把握不住,那就别怪刘鸿无情了,对自己的从龙之臣下手。
吴恒调动唐州郡兵,几乎将抓捕了大量,昔日耀武扬威的世家大族。
大约有上百之数后,才罢手。
吴恒毫不客气霸占了唐州知州的府邸,轻轻抿了一口茶水,身上肥肉抖动不停。
皮笑肉不笑开口。
“诸位大人,你们可别怪我无情啊,死了你们这些人,总比我们全死好吧。”
“吴恒,你背信弃义,别忘了,你家中还有我们送的十几万两银子呢!”
“账册还在我们手中,你觉得你解释得清楚吗?”
一名浑身被捆住的青年,忍不住怒喝出声。
吴恒身后的官员神色阴晴不定起来,他们早就穿一条裤子。
现在想要分割,还在汉王眼皮底子下,谈何容易?
吴恒也收敛起了脸上笑容,将青瓷茶杯狠狠扔在地上。
“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好言相劝,你们最好识相点,自己抗下这些罪名。”
“不要以为我这个民政使是吃干饭,账册我早就掌握在手中,再把库房一把火烧了。”
“到时候你们承担全部责任,准备抄家灭族吧!”
唐州城所有世家官吏惊愕地看着吴恒。
他们没想到这位平日里醉生梦死的民政使大人,悄无声息将他们所有命脉掌握在手中。
吴恒看到众人吃惊的脸色,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好歹是从龙之臣,又没有谋反,汉王不至于把他杀了,或许连大狱都不会蹲几天。
等他出来,掌握着上百万两银子。
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安享晚年,陪着娇妻美妾,绰绰有余。
这群人寂静之后,表示更加恶毒的怒骂。
吴恒不以为意,弱者的哀嚎罢了!
抓起一大把世家大族的罪证。
吴恒向着民政使府邸赶去,汉王时间很急,可不会等他这么久。
大堂之中,灯火通明,刘鸿握着这些罪证,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
吴恒这小子真会耍小聪明,将所有事情推到部分世家身上。
将他和大部分世家,打造成一问三不知的白纸。
这种话,只有鬼才信。
刘鸿随意将罪证扔在地上,对于吴恒的努力并不满意。
“再查,我没这么多时间,在这里跟你耗。”
吴恒脸上露出神秘笑容,很快是消失的一干二净。
恭恭敬敬爬起来,对着刘鸿行礼,仿佛真的想要再查案一般。
唐州城中,猛然燃起一把惊天大火,伴随着噼里啪啦爆炸声响起。
寄存银粮的库房炸了,无数人焦虑得喊叫声四起。
“着火了,库房着火了,快救火啊……”
库房着火,伴随着账册,以往的烂账坏账消失的一干二净。
吴恒停下了脚步,故意露出为难之色。
“汉王,现在库房着火了,怕是世家大族所为,再想揪出贪官污吏,怕是有些困难了。”
刘鸿深深地看了吴恒一眼,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吴恒仗着自己是从龙之臣,再加上刘鸿一向仁厚。
再怎么样,应该也会留吴恒一命吧。
刘鸿躺在椅子上,目光冷厉,幽幽叹息一声。
“看来我的宽容之国,被你当成了软弱了,忘记了我曾经在江北路血洗一众世家大族。”
吴恒心中顿感不妙起来,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汉王,何至于此,此次不过是查贪,那些江北路世家大族可是和你对着干啊。”
“你现在的行为和谋反有什么区别?”
刘鸿看了一眼吴恒。
“更何况,我是汉王!你为什么会傻乎乎地想,在汉国我会对你退让呢?你根本不配!”
“我说你谋反了,那就是谋反了!”
话音刚落,唐州城门被猛然打开。
东山路其余州县的郡兵,在胶州水师提督党晓波的带领下,进了城池。
“民政使,及唐州一众官员谋反,汉王下令通通打入大牢,押送京都,三司会审!”
党晓波大吼一声。
如狼似虎的郡兵查抄唐州所有世家大族,官吏府邸,大商人也没有放过。
基本上是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吴恒望着面无表情的刘鸿,跟记忆中双手沾满鲜血的安东大都督,重合在一起。
猛然惊醒起来,他是怎么会认为刘鸿会心慈手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