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两边交易,老美行为!
第1172章 两边交易,老美行为!“这人看着文弱,却坏得很,前儿个拓跋朗司马追着完颜烈打,他在必经之路上挖了陷阱,上面铺着草皮,拓跋朗司马的战马掉进去崴了腿,差点被乱箭射死,还是宇文述带着宇文无念冲进去把他救出来的。“
而那两名女真本土战神的画像旁还画着个手持令旗的女真谋士,高颎说那是完颜氏的军师完颜谋克。
嗯.是本土谋士,那没事了。
政务厅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苍州北面门户太平关守将沐青林派来的信使。
“拓跋焘让慕容牧川带五千人开垦荒地,种的还是咱们送去的'耐旱谷',说是要在草原上扎下根来。“
苏夜接过军报,上面说鲜卑联盟已经开始在太平关外不远处一处名为天际草原的地方屯田。
“咱们送去的三十架'龙骨水车'派上了大用场,鲜卑人没见过这玩意儿,围着看了半天,还是墨家的工匠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用。”
“现在斡难河两岸的草地上,已经冒出了成片的谷苗,拓跋焘说等秋收了,要给主公送两石新米尝尝。”
高颎笑了一声,补充道。
“照这么打下去,今年冬天草原上的战马就得瘦掉一半。”
苏夜的目光落在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战点上,那些代表战斗的小红点,从狼山一直蔓延到天际草原,像片铺开的血网。
苏夜他们一开始选择扶持鲜卑联盟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北方大草原各处开战,充当搅屎棍,尽可能的消耗北方大草原当中的有生力量,让他们不能联合到一起南下!
如今看来,鲜卑联盟在他们的辅助之下很卖力啊!
至少如今苏夜他们一开始扶持鲜卑联盟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何止战马,完颜氏的盐池被慕容恪围了半个月,现在女真人都得用牛羊换盐,一斤盐能换三只羊。”
“努尔哈赤想从西边的蒙古部落买盐,结果被拓跋恒带骑兵抄了后路,连商队带护卫杀了个精光——这拓跋恒是拓跋焘的堂弟,看着文质彬彬,使柄'流星锤',阴得很,专在夜里劫营。“
高颎拿起笔,在战报上添了句“女真损失战马一万三千匹”。
窗外传来一阵喧哗,是负责押运粮草的兵卒在清点车队。
苏夜走到窗边,见二十辆马车正往城外去,每辆车上都插着面“天云商队“的旗子,车帘下露出的箭杆闪着金属的冷光。
“呵,告诉领队的,过了边境就把速度放慢,故意让女真的游骑看见。”
“最好让他们抢去两车粮草,这样努尔哈赤对鲜卑人得了咱们的好处这件事就更加咬牙切齿了。”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拓跋焘那边还求咱们派些墨家工匠,说是想仿制'连弩车'。”
高颎应声提笔,在竹简上记下苏夜的吩咐,笔尖划过竹片的“沙沙“声,倒像是在为远方的战事伴奏。
“要不要答应?”
他忽然想起这事,抬头看向苏夜。
“派几个脑子好使一点的老工匠去。”
“让他们教鲜卑人做最原始的版本,射程只能到百步,还得用三个人才能上弦。”
“现在女真联盟不是同样正在寻求跟我们的天云商会交易吗?”
“等他们把连弩车造出来,女真联盟肯定会来求咱们买更好的,到时候再抬价,用他们的战马和皮毛来换——既赚了好处,又让两边的仇恨更深。”
苏夜的语气带着笑意,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在鲜卑联盟与女真联盟的边界上划了道线,
高颎把这话记在竹简上,忽然笑道。
“照这么下去,不等冬天结束,草原上鲜卑联盟与女真联盟的精壮就得损失惨重,牛羊估计也得杀得差不多了。”
他看着舆图上那些代表战争的红色标记,从狼居胥山到黑水河,再到斡难河畔,密密麻麻的红点像片火海。
政务厅的铜壶滴漏“滴答”作响,把夜色一点点催浓。
高颎吹熄案上的烛火时,瞥见苏夜还在看着那幅草原舆图,指尖在鲜卑联盟和女真联盟的边界上轻轻滑动,像在抚摸一片即将丰收的麦田。
“等到时候大乾皇朝这边的局势稳定一点,祁州的药师和白虎就该北上草原去'巡巡边'了。”
苏夜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
高颎知道,主公说的“巡边”,其实是去收网。
那些在草原上打得两败俱伤的部落,到时候只能捧着牛羊来求告,而横州的粮仓和军械库,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诱饵”。
随后苏夜又在政务厅当中听了一会儿高颎汇报的情况之后,就直接将事务再次甩给了高颎,自己迅速起身回府。
苏夜此前在卫子夫怀孕之后便出征乾州,这一去便是五个多月,不久之前才回来。
如今卫子夫的肚子已经显怀,逐渐大了起来,苏夜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子嗣自然上心的很,恨不得时时刻刻陪在卫子夫旁边。
苏夜刚踏入府门,就见青石板路上落着几片新扫的玉兰瓣,暖廊下的炭盆烧得正旺,银丝炭的热气混着廊外腊梅的冷香扑面而来,让他下意识紧了紧身上的玄色锦袍。
“主公回来了!”
守在垂门的侍女刚要通报,就被苏夜摆手制止,他踩着廊下的红毡往里走,靴底的雪粒落在毡子上,悄无声息地化成小水点。
转过雕着“松鹤延年”的月洞门,便听见后院凉亭里传来阵阵笑语,像浸了蜜的春水,听得人心里发暖。
凉亭四周绕着圈翡翠色的暖帘,帘外侍立的婢女捧着食盒,见苏夜过来都屈膝行礼,动静轻得像蝴蝶点翅。
“慢点跑!当心脚下!”
孟薇的声音从月洞门后飘出来,带着点嗔怪。
苏夜猛地收住脚,差点撞翻廊下那盆正开得热闹的蜡梅——那是卫子夫上个月刚从云州移栽来的,瓣上还沾着晶莹的水珠。
后院暖阁的竹帘被炭火熏得发烫,苏夜掀开时一股甜香扑面而来。
卫子夫正歪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小腹已经隆起如小山,长孙无垢正用银签挑着块蒸软的梨肉喂她,西施在一旁绞着温热的帕子,绯烟则拿着本《诗经》轻声念着,阳光透过糊着云母纸的窗棂,在她们身上洒下层淡淡的金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