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437章 敏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7章 敏感

    第437章 敏感
    铝合金材料的研究是碳硅集团以產学研名义与交大两位教授密切合作的项目。
    这种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出是公司最初寻找力劲集团之后就展开的,核心目標便是突破传统铝合金的瓶颈,让它能够適配一体化压铸的工艺创新。
    相较於力劲集团的波折,丁教授与彭教授带领的团队其实相当不负眾望,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性能的挺进,而且,他们推出的是两种合金体系下5个亚型的铝合金,成功让材料流动性提升15%以上,强塑积提高到30%以上。
    传统的铝合金,它在高温下的流动性不足,不好填充大型压铸模具的复杂型腔,最新研发的铝合金优化了镁、锌等元素配比,已经可以把充型速度提升至5m/s,这就接近注塑塑料的流动性水平了。
    通俗来说,新型铝合金既有流动性,结实又不脆,还不用免热处理,压完之后就可以直接用。
    俞兴第一时间过目了实验室提交的材料说明,匆匆略过各种数据之后反覆看了结论,最终便是对新型铝合金与超大型压铸机珠联璧合的嚮往。
    要材料有材料,要设备有设备,虽说力劲那边还在优化,但一体化压铸至少也是能够强上了。
    俞兴儘管高兴,心里也没下完全的论断,毕竟,还牵扯到一个良品率的问题,不过,这种全球独步的工艺確实越走越宽。
    他定了定心神,致电材料实验室,又联繫“碳力公司”,希望两边就著最新的突破进行新一轮的交流与推进。
    很快,联合研討会的时间就定在三天之后。
    12月14日,还沉浸在材料突破喜悦中的俞兴接到idg掌门人的电话,得知他要从临港这边逛一圈,顺便有个值得推荐的人才。
    熊瀟鸽人没到,人才的履歷先发了过来,第一眼就颇有缘分,倒也是一位出身交大的供应链老手,名为宋钢。
    次日,俞兴欢迎熊总的到来,第一时间先带他瀏览碳硅集团的进度,又习惯性的驾驶原型车,为他讲述这段时间遭遇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比如,德国的空悬与国產的深入。
    比如,碳硅与力劲的合资以及铝合金材料的突破。
    熊瀟鸽本来还饶有兴趣,但越听越晕。
    他在换自己驾驶原型车的时候,忍不住感嘆:“俞总,我自詡是一个喜欢研究行业情况的投资人,但你这样的……你真是越来越不网际网路了。”
    俞兴忍俊不禁:“那咱们去隔壁聊也行,隔壁挺网际网路的,这不是真心的向股东匯报情况嘛。”
    “股东是喜欢掌握清楚公司情况的,但碳硅集团这种是真的只能看最终结论了。”熊瀟鸽摸著方向盘,“我现在就觉得能开著车跑还挺让人傻乐的。”
    他继续评价道:“俞总,再过两年,我要是看到你长了半头白头髮,也不会觉得奇怪。”
    俞兴不以为意:“熊总,我有自己独特的放鬆手段。”
    熊瀟鸽颇觉奇异,询问道:“什么独特的放鬆?”
    俞兴略一琢磨,回答道:“我没事就喜欢去k歌,唱唱《假行僧》什么的,特別解压,我觉得这也是『一起k歌』日活相当不错的原因。”
    熊瀟鸽笑了笑:“俞总,有钱人的样很多,你这是最朴实的放鬆了。”
    他回想刚才听到的內容,秉承著来都来了,说道:“那我明天也听听你们一体化压铸的工艺推进?”
    俞兴一口答应下来,又调侃道:“你愿意坐在那里当木头,我是不会拦的。”
    熊瀟鸽没觉得为难,听不懂归听不懂,但听听也是有益的,回头碰见一些见领导的场合,自己挑上那么几句,不也显得很有专业性嘛。
    他对碳硅集团的进度满意。
    等到聊完总体情况,熊瀟鸽提及这次推荐的人选,是自己参与產业投资会碰见的,而在交流和研究之后就觉得这位的履歷和能力都相当不错。
    俞兴听了几句来由,说道:“我昨天一看到名字就觉得有点印象,让人去查了查,我们之前有想挖他来临港这边,但被他拒绝了,熊总,你这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吧?”
    宋钢出身交大,隨后就在通用、福特等车企从事供应链的工作,早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就被碳硅集团筛选到有意的名单里,只是,隨后的沟通遭遇对方的拒绝。
    落有意流水无情,这种事强求不得,再加上碳硅集团的工厂还处於建设期,也就没了下文。
    “咦?是吗?我这倒是没听他提过。”熊瀟鸽有些迷惑的说道,“我有和他聊起碳硅集团的电车项目啊,他的评价还挺高的,然后,我说临港这边就缺人才,他也没有拒绝招揽啊。”
    宋钢主要是在国內的合资车厂工作,涉及的是整车製造和供应链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熊瀟鸽还托人问了问,这位確实有很好的口碑。
    他转著念头,忽然有所猜测:“我不觉得他是和我说场面话啊,也许是你们挖人的时候,碳硅集团还一穷二白,人家自然不愿意来,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他有施展的空间,那自然就能认真考虑了。”
    俞兴认可这种想法,但还是笑道:“那我让人再问问,算了,那我直接给他打电话问问,不过,熊总,以后你就不用这样的来给我推荐了,我们会自己寻找合適人选的。”
    熊瀟鸽有些悻悻,股东也想出份力而已。
    俞兴让秘书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宋钢確实有登上公司的人才名单,这也就可以再问问。
    他又聊到电车三大件的进度,著重提到的是目前进展最慢的电池问题。
    碳硅集团已经就磷酸铁鋰电池的性能標准向寧德时代发出要求,但这方面得到的反馈也就是正在推进,预期还要优化和测试到年中。
    既要符合性能要求,也要符合两家乃至三家的安全標准,寧德时代那边的压力表现出来的也很大。
    俞兴无视了这种几次三番的压力,就一个想法,你是寧王,你不能不行。
    熊瀟鸽听著俞总表现出的些许苦恼,也没什么表示,你是俞总,你就该苦恼。
    两人交流了一番电车的情况以及一些明年的融资。
    最后,熊瀟鸽提起另一位股东:“徐总最近有过来吗?她好像也挺忙,有两次机构会议就没出席。”
    俞兴眼里闪过一丝古怪,摇头道:“她没过来,就是挺忙的,不知道在忙什么。”
    八成是在忙她那个野鸡空头。
    有的投资人在帮忙寻找適合项目的人才,有的投资人……
    俞兴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又转瞬释怀,旁边的毕竟是上等马。
    而且,凡利亚要搞打草惊蛇,或许也能发动发动徐总那边的主观能动性,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
    他在心里记住要向徐总匯报碳硅情况的由头,见熊总已经要靠边停车,想著对方的情况便又发起下午到碳硅数据公司视察的邀请。
    熊瀟鸽自无不可,还提到企鹅微视的变动以及短视频的风向。
    他觉得碳硅数据其实也可以尝试尝试这方面。
    哪怕是熊瀟鸽,俞兴暂时也不打算透露mus的情况,这也是利用离岸公司遥控的好处之一,包括吕海颖等人的上上下下也都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我们还要看看市场的情况,但今年的最新热点在gg营收的开拓上面有了极其可喜的进步,下午的时候让钟志凌给你好好介绍介绍。”俞兴想著熊总的背景,又笑道,“对了,熊总,你在脸书和推特有没有朋友,我这阵子对国外的网际网路公司也挺感兴趣。”
    熊瀟鸽有些纳闷:“碳硅数据要和国外公司进行合作吗?”
    “就是想了解了解,网际网路公司嘛,都有共通之处。”俞兴感慨道,“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太快了,我和碳硅数据都想多研究研究。”
    熊瀟鸽想了想,说道:“我和吉姆比较熟,他很早就投了脸书,现在是脸书的董事,我们会有一些交流,包括投资上也有些合作,他自己有一家布雷耶资本,对国內的市场是比较感兴趣的。”
    俞兴没想到颇为隨意的一问还能问出来这种关係,不由得赞道:“熊总,你不愧是……上等马啊,下次要是有见面交流的机会,记得喊上我。”
    “你是想要什么?”熊瀟鸽思考著碳硅数据的业务,直接询问。
    俞兴笑道:“国內的竞爭太卷了,这么说吧,最新热点下半年的gg营收增长很快,这种增长基本就让碳硅数据今年的盈亏基本平衡了,这是来源於我们在算法推荐上的研究与应用。”
    他不提短视频,现在所说的也是真实的:“我们在考虑类似於最新热点的这种应用也可以在海外试试,但海外市场的投流渠道比较少,我想先摸摸情况。”
    “盈亏平衡了?”熊瀟鸽很惊愕,“最新热点的信息流这么厉害?”
    他看到俞总的点头,心里还是止不住的惊异,就像俞总刚才的感慨,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太快了,而作为深耕移动网际网路的碳硅数据,它的发展又何尝不快?
    哪怕算上三大巨头,碳硅数据在移动网际网路上的发展速度也能摸一摸第一批的边了,而盈亏平衡的意义更是巨大的。
    熊瀟鸽一念及此,给出更具体的东西:“吉姆和我们有个dg-accel华夏成长基金,他也参与了我们风投iv的募资,我们今年一起在美国投了circle的a轮,嗯,circle是一家美国的区块链金融公司。”
    俞兴这才知道“熟”是熟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熊总都已经投了区块链的公司。
    熊瀟鸽思考著说道:“这样吧,俞总,吉姆下次来国內,我让他来临港看看,碳硅数据如果想要做海外市场,或许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他的布雷耶资本。”
    俞兴只能递烟了。
    一位脸书的董事,这是很適合交好的目標,而且有著熊瀟鸽的从中背书,关係与业务处理起来更为方便。
    熊瀟鸽笑眯眯的接过烟,固然见到俞总脸上的惊讶,但自己又何尝不惊讶於碳硅数据在营收上的进步。
    他这天下午参观了碳硅数据公司,进一步了解推荐算法和信息流gg的实践,有一种……碳硅数据窝在临港平平无奇,但確实在深造进步的感受。
    熊瀟鸽算著时间,如果吉姆春节前不来华夏,等过完年,自己可以专门邀请一趟。
    第二天,作为股东,熊瀟鸽列席了碳硅集团的材料实验室与碳力公司的研討会。
    他確实当了个木头人,不太能听懂两边的討论。
    但是,熊瀟鸽怀疑几乎不怎么说话的俞总也是听不懂这些的!
    然而,他正这么想著,却见俞总出声打断。
    “杜总,我听你的意思,你们的压铸机性能差异是和原材料有关?现在更换了就没这方面的问题,那前面批次的材料是用的谁家?”俞兴翻看文件,注意到实时討论里的细节。
    “我们之前用神户制钢的6000系铝板,是用来做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但总是有问题,它会在高压射条件下开裂。”杜耀杰对这个情况的印象很深,“后来我们换了个鞍钢的材料,近期测试就没这个问题了。”
    他摇摇头:“神户制钢的材料一致性可能没达標,实际强度有问题。”
    杜耀杰见俞总若有所思,又皱眉道:“包括我们用神户制钢的钢丝,用它做液压部件,也存在设备故障,那个抗拉强度感觉也不太一致,我们已经要求神户制钢查验问题了。”
    俞兴微微点头,敏感肌又要发作了。
    神户制钢,日本的神户制钢,这不会又是一家有问题的供应商吧。
    他用笔在文件上写了“神户制钢”的名字又圈起来,对於这种来自日本厂商的材料问题有著很大的筛查意愿。
    俞兴伸手示意討论继续,自己也继续充当旁听的木头人,刚才只是过山峰临时过来插个队。
    熊瀟鸽听著俞总的问答,心里已经嘆服了,人家似乎是真懂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