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 第1808章 世界的毁灭近在咫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08章 世界的毁灭近在咫尺

    第1808章 世界的毁灭近在咫尺
    这片区域在能量球诞生后的数秒內,已成为一个沸腾的、充斥著致命辐射和熔融岩石的绝对死域。
    地壳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
    巨大的裂缝如同蛛网般蔓延,深达地幔。古老的地质断层被强行激活,积蓄了数百万年的应力在毁灭能量的催化下,开始提前释放。
    沉闷的、来自星球深处的震动,开始迭加在能量球本身的脉动之上。
    第三层涟漪:死亡洋流与次声悲歌(半径:50公里以外,持续扩散)
    虽然破坏力相对衰减,但毁灭的传递並未停止。超强的衝击波转化为在水中传播的、毁灭性的压力波。
    它以水为媒介,速度远超空气中的音速,形成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摧毁性的“水锤”。
    远方的海底山脉被震塌了峰顶,巨大的深海平原被犁出深沟。脆弱的深海生態系统——珊瑚林、海绵园——在数秒內化为齏粉。
    更致命的是次声波。能量核心那超低频的、源於物质强制共振的脉动,以及地壳被撕裂时產生的震动,混合生成了一种能传播数千公里甚至环绕全球的次声波。
    它低於人耳听觉范围,却能与生物体(尤其是大型海洋生物)的內臟產生共振。
    数百公里外,深潜的抹香鯨群突然陷入疯狂,痛苦地翻滚、衝撞,內臟在无声的震动中破裂;迁徙中的鯨鱼迷失方向,搁浅在陌生的海岸。
    这种次声悲鸣,是深渊灾难传递向更广阔海洋的第一个、也是最隱秘的死亡信號。
    同时,被加热到极致的海水(儘管已被稀释)开始形成巨大的上升热流。
    这些“死亡洋流”携带著高浓度的辐射粒子、有毒金属离子(来自被熔解的海底矿藏)以及被粉碎的有机质残骸,开始向海洋中层甚至表层扩散,如同一剂注入全球海洋循环系统的剧毒。
    能量球的存在本身,就是插入地球脆弱地壳的一根烧红的烙铁。它对下方岩层的持续灼烧和施加的巨大压力,终於引爆了积蓄已久的地质怒火。
    大地震的诞生:能量球正下方,地壳的薄弱点首先崩溃。
    一场震级初步估计超过芮氏9.5级(甚至可能更高,因为传统震级在如此极端深度和能量源下可能失真)的毁灭性地震发生了。
    震源深度极浅,几乎就在碰撞点下方。
    这不是板块间的缓慢滑动释放,而是硬脆的岩石圈在无法想像的外力下被瞬间撕裂、粉碎性的能量释放。
    海底的惨状:震中区域的海底如同被巨神践踏,瞬间下陷数百米,隨即又被周围挤压过来的岩层和熔岩抬升,形成扭曲怪诞的新生山脉雏形和深不见底的裂谷。
    地震波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四周扩散,將第二、第三层涟漪造成的破坏进一步放大、复杂化。
    海啸的孕育:这场超级地震瞬间改变了巨量海底地形的体积,引发了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海啸源。
    数亿吨海水被强行位移,一个初始波高可能超过千米(在深海,波高不易察觉,但能量巨大)的死亡水墙开始形成,並以喷气客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的海岸线扑去。
    它的能量,足以淹没低海拔大陆架,深入內陆数百公里。
    火山炼狱的开启:地震撕裂的裂缝,成为了地幔熔岩的快速通道。
    在能量球高温的直接炙烤和地震释放的压力下,地幔物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上涌升。
    超级火山喷发:碰撞点附近,数个甚至数十个巨大的火山口在海底猛烈爆发。
    这不再是通常的海底“黑烟囱”,而是堪比陆地超级火山的毁灭性喷发。
    粘稠的、富含气体的玄武质岩浆甚至安山质岩浆被狂暴地喷射入高压海水,形成高达数千米的熔岩柱。
    海水与岩浆接触的瞬间,发生猛烈的“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爆炸,產生更强大的衝击波和巨量超高温蒸汽。
    有毒云雾:喷髮带出的不仅仅是熔岩,还有巨量的火山灰、硫化物(如二氧化硫,形成硫酸气溶胶)、卤素气体(如氟、氯)以及二氧化碳。
    这些物质被喷射流带入海洋中层,甚至突破海面进入大气层。
    即使大部分被海水吸收,也足以在喷发点周围形成致命的酸性、缺氧、高温的“死亡海域”,並隨洋流扩散。
    “黑烟囱”的末日狂欢:原有的热液喷口系统被彻底激活或扭曲,喷发出温度更高、毒性更强的流体,其中可能混合了被能量球活化或诱导產生的异常放射性同位素,形成新的、更加致命的“辐射热泉”。
    在遥远的海面之上,在遍布全球的海洋监测网和近地轨道卫星眼中,这场发生在星球腹心的灾难,正以一系列令人绝望的异常数据展现其毁灭的轮廓。
    次声波阵列:分布在全球海底的次声波监听站,记录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大、最低频的持续脉衝信號。
    信號源指向那个深海沟壑,其强度和频谱特徵超出了所有已知模型(地震、火山、核爆)的范畴,分析计算机一度因数据溢出而宕机。
    操作员看著屏幕上那代表毁灭的、不断跳动的峰值,脸色惨白。
    深海温度与化学传感器:部署在事发海域数百公里外的传感器阵列,在极短时间內传回了灾难性的数据:水温瞬间飆升数十摄氏度(在深海这是天文数字)、水压剧烈波动、溶解氧含量断崖式下跌至零、辐射剂量率(伽马、中子)飆升超过安全閾值数千倍,同时检测到异常的金属离子(如汞、铅、放射性元素)浓度爆炸性增长。
    数据线在屏幕上不是爬升,而是近乎垂直地冲向代表毁灭的红色区域。
    卫星遥感:光学卫星捕捉到了那片海域上空异常的巨大、持续的白色蒸汽云团(由超高温海水汽化形成),即使在夜间也因热辐射呈现亮斑。
    更灵敏的辐射探测卫星则侦测到从深海穿透而出的、异常的伽马射线和中子流信號,以及大气层中快速扩散的二氧化硫等火山气体成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