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591章 宁可直中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1章 宁可直中取

    第591章 宁可直中取
    裴元听完这个要求,人都麻了。
    好家伙。
    这只要自己敢张嘴,就一下子得罪勋贵宦官,以及大量读书人了。
    这不得被人骂成臭狗屎啊?!
    积庆坊的头一个钉子户,就是英国公的府邸,第二个钉子户就是寿宁侯张鹤龄的府邸。
    除此之外,因为这里毗邻西华门,进出宫城方便。司礼监以及西厂的众多大珰,都把自己的外宅置办在这里。
    鸣玉坊也不好惹啊。
    不少兵部和吏部官员的宅子都修在那边,同样的,也有很多内官看中了这处地方,比如之前被处死的刘瑾,宅子就是在鸣玉坊。
    而且在积庆坊还有个废置的漕运码头,虽说这码头和水道不再承担漕运的作用了,但是却阻碍不了商船往来。这就让这两处紧邻的地方,商业十分发达,娱乐场所极为众多。
    好死不死,正好赶上朝廷举办恩科,四方举子汇聚京师。
    那些会试榜上有名的,还需要调整状态,为接下来的殿试做准备。
    可是那些落榜了的举子们,正是撕卷子狂欢的时刻。
    这些落榜举子一听说,不让他们报效朝廷的狗皇帝,要无故拆除他们又玩又嫖的坊市,顿时都义愤填膺起来。
    这回他们一定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
    不为别的,就为借机发泄心中的不爽。
    恰好划在拆迁区的权势人家见状,自然也趁机推波助澜了一番。
    这次闹出的声势,竟然不亚于当初“梁次摅案”最鼎盛的时候。
    这就让朱厚照感觉很不好了。
    难怪之前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逼事儿最多的六科,竟然眼巴巴的不吭声。
    想必他们也考虑到了这个特殊时间点的诸多因素。
    勋贵外戚和内官,这是皇帝的基本盘。
    举子又是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地主阶层,乃是大明王朝统治的根基。
    面对这样难上加难的局面。
    要么,朱厚照认怂,把自己说过的话吞下去,干脆老老实实不吭声。
    要么,朱厚照就得为了自己的面子,搞得天怒人怨,满盘皆输。
    现在朱厚照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难搞,于是果断选择了甩锅。
    只是这锅,裴元可接不起。
    于是在朱厚照一说完,裴元立刻就道,“此非卑职所长,陛下还是问问别人吧。”
    朱厚照呵呵一笑,淡定道,“别人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未必能和朕一条心。裴卿之前几番献策,都甚合朕的心意,你又何必自谦?”
    自谦尼玛啊!
    裴元只得再次拒绝道,“此事牵扯到皇亲国戚,也牵扯到陛下身边的内官。常言道,‘疏不间亲’,陛下若是不方便问外臣,何不问计于皇庶长子贺环。贺环有小仲达之称,不但擅长谋略,心中也有丘壑。此事定能迎刃而解。”
    朱厚照这会儿也想起来,自己手下确实有个谋略型人才,一直没派上大用呢。
    自从让贺环牵头帮着计典了京中兵马,朱厚照就把贺环这个少有的军政人才,下意识往辅助型方面使用。
    这些日子,因为朝廷不肯开支外四家军的军饷、粮草,朱厚照只能先从自己的内承运库开支。
    以往的时候,内承运库有来有往,开销的量也不大,还能来回拆补一下。
    其中的蝇营狗苟也大多能遮掩过去。
    可是这次供给军用,不说那些常规消耗的军饷粮草了,单纯像样点的赏赐,当这个数字乘以三千四千,都会变得十分可观。
    这下可就给内承运库来了一次要命的压力测试,为此,就连管事太监都上吊了好几个。
    之后,内承运库的掌印太监,一边让人去催收放出去的银子,一边以账目混淆,白银成色存疑,珍宝玩物不易变现等理由试图拖延。
    甚至,还有人翻出来之前张锐举报张永贪污了七千两库银的事情,想把更多的锅扔到死人头上。
    饱受钱粮困扰的朱厚照对此应对很快,立刻就让贺环去内承运库查账了。
    这会儿,朱厚照听裴元再次举荐贺环,不由心中一动,暗自琢磨道,“让贺环这样的人物去内承运库查账,显然有些大材小用了。倒真不如召回身边听用。”
    “至于好用的军政人才,以后再慢慢寻访便是。”
    只是虽这样想,朱厚照对裴元的能力还是很期待的。
    于是他脸上略带愠怒的呵斥道,“朕让你说你就说,东拉西扯做什么?难道裴卿竟无一言要送给朕的吗?”
    裴元见朱厚照这么说,也知道照子哥的心理极限,应该就拉扯到这里了。
    可是勋贵、外戚、内官这些,裴元都惹不起。。
    倒是闹事的举子好收拾一些。
    裴元便主动道,“臣刚才说疏不间亲,并非是有意推诿,而是担心处置不当会坏了陛下的事。而且让卑职一个外臣处理此事,也不免会伤亲亲之情。”
    “倒是应付那些学子的事情,臣还有些心得。”
    朱厚照开始有些不悦,等听到后一句才来了点儿兴趣。
    “那裴卿不妨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裴元道,“举子们辛辛苦苦跑到京城参加恩科,为的是让他们的家族兴旺,长盛不衰,并不是来替妓女出头的。”
    “这些人借机闹事,不过是想借机发泄心中情绪罢了。”
    “既然如此,事情还是要着落在科举上。”
    “若是有办法,将落榜举子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考试上。又有谁会在乎那些即将拆掉的街柳巷呢。”
    朱厚照闻言,不由思索起来。
    他已经听明白了,裴元这是想让他在科举上搞出点动静来。
    裴元刚才的这话,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和科举前途比起来,举子们心中那点儿愤懑和怨气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件事要说难也难,要说不难也不难。
    说不难。
    那是因为朱厚照掌握着殿试的最终决定权。
    虽说殿试不会再往下刷人,参与的总人数也大大减少,看上去只有一个排名的悬念。
    但要是操作的好,也不难吸引到所有人的注意力。
    而且如果在科举的问题上开个小口子放点血,需要为难的就不是自己了,而应该是礼部啊。
    朱厚照想到关键处,正想和裴元深入聊一聊,但顿了顿,终究对之前裴元的挑拨离间有些在意。
    他不动声色的瞥了旁边的许泰一眼,随后换了话题。
    “裴卿这次来见朕,想必是有些要事吧?”
    裴元当即便道,“卑职这次过来,乃是为想陛下举荐一个人才。”
    “哦?”朱厚照来了点兴趣,“不知是何等人才,竟然能让你一个锦衣卫不避嫌疑的跑来举荐。”
    裴元对严嵩的期待不高,自然也不怕在这黑暗森林里给他打坐标。
    “臣举荐的乃是前翰林院编修严嵩。”
    朱厚照脸上的神色,立刻古怪了起来,“翰林?”
    翰林乃是天子的近侍,就算是前翰林也轮不到裴元来举荐。
    再说一个翰林和一个锦衣卫,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关联在一起的。
    裴元解释道,“严嵩乃是江西籍的官员,之前的时候颇为刘瑾不喜,这才称病回乡。”
    裴元留心着朱厚照的神色。
    毕竟提到刘瑾和刘瑾新政那就是在朱厚照的伤口上撒盐,好在严嵩得罪刘瑾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籍贯,想来朱厚照也会对刘瑾这样胡搞有些莫名其妙。
    裴元见朱厚照的神色没什么特别的变化,才继续说下去。
    “臣前些天和严嵩聊过几次,深感此人真乃旷世之才。”
    朱厚照闻言大笑道,“裴卿也对学问感兴趣吗?”
    朱厚照曾经看过裴元写的那几笔烂字,只觉得这样的话分外有喜感。
    裴元却面不改色道,“严嵩和臣讲的乃是整军备战的学问,让臣大受震撼。”
    “哦?”朱厚照来了点兴趣,“裴卿不妨说说。”
    裴元当即道,“严嵩学问精深,不是臣能道其万一的。陛下若能单独召见,细细询问,想必能够大有收获。”
    “这样啊。”朱厚照犹豫了下,向一旁的内官问道,“礼部订好殿试的时间了吗?”
    那内官答道,“后日便是殿试的日子。”
    朱厚照哦了一声,又问道,“那明日朝会要议什么?通政司和内阁可拟定好了?”
    那内官道,“之前,监察御史张景晹上奏,说是因为霸州盗贼猖獗,导致商货不通,京中百姓颇受其困,因此打算在正阳等九门减免入城钱钞。”
    “户部给出的意见是,正阳等七门减十之二,朝阳东直二门减十之三。内阁票拟之后已经同意了此事,另外,为了减少商人负担,还革除了顺天府通州北关巡检司。”
    朱厚照又问道,“还有呢?”
    “顺平、河间、保定、永平等府遭遇水旱不等,地方祈求赈济,并减免来年的钱粮。”
    朱厚照问道,“户部和内阁怎么说?”
    那内官道,“户部已经拟定了减免的章程,内阁未做改动,直接票拟了。”
    朱厚照有些无语道,“这些事还有什么好议论的?明天让陆訚去听听,直接用印就是了。”
    接着,朱厚照转头对裴元道,“那就让严嵩明天来见我吧,我来听听他怎么说。”
    裴元小声提醒道,“陛下,严嵩还未复官,只怕入宫不太容易。”
    朱厚照想了想,笑道,“好办,就让他去咱们以前见面的老地方吧。”
    裴元知道朱厚照说的是哪里了,当即道,“臣一定让严嵩早早去见驾。”
    朱厚照点点头,又笑道,“你回去也不要闲着,帮朕想想鸣玉坊和积庆坊的事情。”
    “若是那严嵩夸夸其谈,不堪大用,朕也不额外罚你,你就去帮朕解决那两个烂摊子。”
    裴元有些蛋疼,这次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只是好在,也不是没有别的收获……
    或许是生怕许泰和裴元的不合,再次挑起外四家军和锦衣卫的矛盾。
    这次裴元告辞时,朱厚照倒是痛快的把他打发了。
    回去的路上,裴元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随即对陈心坚问道,“也不知道上次咱们在崇武水驿遇到的那些举人入京了没有。”
    陈心坚笑道,“都已经走到那里了,就算有可能错过恩科的日子,再怎么也要进京了才死心。”
    “估摸行程的话,应该已经进京了。”
    裴元想了想,说道,“也就是说那十来个举人也在闹事人群中了?”
    陈心坚道,“应该是吧。”
    裴元琢磨了下,这次恩科虽然仓促,录取名额也只有二百多。但是哪怕按照十比一的录取比例,也该有两三千的举子汇聚在京城中。
    这十来个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但是比起那些恩科落榜的,这些因为各种因素没能赶上考试的,才是最不甘心的。
    特别是在知道,受困于同一个驿站的唐皋、黄初、蔡昂,因为搭上裴元的顺风船,不但及时的赶到参加科考,还榜上有名后,这样的不甘心,恐怕会达到极点吧。
    说不定,这些人现在正满腔愤恨着裴元和那三个幸运儿。
    裴元正琢磨着,陈心坚问道,“要不要属下去打听打听?既然陛下已经关注了那些闹事的举子,想必锦衣卫那边已经在秘密探查了。属下可以让人去问问。”
    裴元摇头道,“不用,是谁不重要。”
    裴元见路上行人不多,向陈心坚招了招手。
    陈心坚会意的凑了过来。
    裴元道,“等会儿你就让人出去散播谣言。就说,唐皋、黄初、蔡昂三人之所以能够考取贡士,是因为投靠了我锦衣卫千户裴元。”
    “而且,我还给了他们三个竹签,断言他们是本科的一甲进士及第。”
    陈心坚听完吓了一跳,连忙劝谏道,“千户,使不得啊。霍韬他们这么多人上榜已经很扎眼了,何必再平白招惹麻烦。”
    裴元摇头道,“咱们和那些举人的事情又未公开,以后注意些便是了。”
    “可是唐皋他们,我可真没帮忙。”
    “这三个家伙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去的。”
    裴元脸上带着意味莫名的笑容,“现在,我要下个直钩,就看那人咬不咬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