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唯一成功的试验品
第632章 唯一成功的试验品“你想多了。”
应雪莲看他一副幽怨的样子,忍不住想笑,但考虑到他的心情,硬是忍住了。
做了一个深呼吸,她还是笑了出来:
“我说过了,研究的方向只是修復受损细胞,绝对不会对细胞分裂起到任何加速的作用。”
隨即她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如果用在健康的人身上沉默片刻后,应雪莲缓缓说道:
“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做支撑,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確切的答案,即使我现在说出一些想法,那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並不能作为准確的结论。”
也就是说,她还是有些想法的—於大章立刻听出她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在自己眼前的,可是一个自带八核处理器的人形计算机。
凭她的智商,只要是认为有可能的事,那就是无限接近真相。
今天刚见面的时候,於大章就注意到了,曲脱脱说的是技术部门已经成立,
一个集团企业的技术部门,说成立就成立了,速度快的就跟开玩笑一样。
於大章好列也在科研团队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他很清楚,这么点时间,连组建团队都不够。
那成立的理由只剩一个:她一个人足以挑起重担。
多学科、多领域、跨界融合,这些她一个人就给做到了。
有些事不能细想,因为越想越嚇人。
“那就说说你的猜测。”
於大章一脸认真地看著她:
“无论是什么样的猜测,你都可以说与学生。”
只要是人就喜欢好为人师,智商175也不能免俗。
在於大章谦卑的態度中,应雪莲也不由得有些飘飘然。
“就算是健康的人,身上也存在受损细胞。”
应雪莲解释道:
“我们每天睡觉,补充蛋白质,实际上就是在修復受损细胞,以此来维持每个细胞正常新陈代谢。”
“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受损细胞过多,你能想到的后果是什么?”
怎么还问上我了———於大章想了一下,隨即回答道:
“亚健康、反应迟钝、生病,甚至是畸形和智障。”
他本还想说下去,却发现自己说的其实都是同一种:细胞问题。
应雪莲听到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人类只生一种病,那就是细胞病,当细胞出现故障时,人体的生態平衡就会被打破。”
“如果受损细胞被外力强行修復,我能想到的,这个人不止是会身体健康,感官也会超乎常人,反应能力也会提升很多。”
说到这里,她的语气越发兴奋起来:
“甚至,智商也能大幅度增加,这意味著在学习、思考等方面都会表现得异常出色。”
这不就是在说我么於大章发现她说的这些,和自己情况完全一样。
感官敏锐的效果很明显,他重生后就立刻发现了。
但却从来没觉得自己智商增加了,倒是后来办案时,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以前不一样了。
“在五十三所的时候,我就感觉你有些不太对劲。”
应雪莲继续说道:
“你跟我的第一天,我就察觉到你完全没有基础,但奇怪的是,每次和你讲解知识,你竟然都能记住,並很快运用到实际中。”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钦佩和疑惑:
“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以前从未见过,即便是我自己,也难以达到你这样的水平。”
其实於大章那时候也感觉自己强的可怕。
以前在警校时,他觉得学习就是受折磨的过程。
可在五十三所那段时间,他是真的学进去了,而且觉得学习也是会上癮的。
那时候他甚至有了往学术圈发展的念头。
“有一点我想不通。”
於大章看著应雪莲说道:
“咱们这边的科研团队是国內最顶尖的,甚至里面有两名双院士。”
“这样的阵容都没攻克瓶颈,那些偷盗研究成果的人却做到了,我不觉得这里面会有运气的成分。”
他眉头微皱,继续说道:
“这种级別的科研项目,对於普通人来说,別说研究了,恐怕连看都看不懂吧。”
最后,於大章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能够比咱们这边的科研团队更厉害。”
这才是最让他费解的。
最早研发出来这些的人没成功,却被半路偷走的人给抢先了。
很显然,自己就是那个试验品,而且是第一个,估计也是唯一的一个。
还有一点也是他没弄明白的,对方为什么最后把他给放了?
按理说,好不容易鼓捣出一个成功的试验品,应该留著继续研究才对,以求复製出更多的成品。
难道是自己跑出来的?
不对。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於大章否定了。
如果是自己逃出来的,应该会有逃出来的这段记忆。
即使是选择性失忆,也不会將这段记忆抹去。
对方良心发现了?
纯扯蛋。
於大章差点被这个想法气笑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权衡利弊。
所以,对方一定是基於某种利益的考量,才会將自己放出来。
就在他恍愧间,对面的应雪莲开口说道:
“你正好说反了,相比科研团队,我倒是觉得那些无法无天的人更容易成功。”
於大章冷不丁没听明白,他想了想,隨即摇了摇头:
“你还是说得详细点吧。”
“你说科研最难的阶段是哪一步?”应雪莲问道。
於大章想都没想,直接答道:
“最后一步,也就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一步。”
在他看来,这都不用想,很多科研都是卡在了最后一步上。
听到他的答案,应雪莲笑了: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不过事实恰恰相反,科研难的其实是第一步。”
“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没有苹果砸的那一下,也不会有后面的一切。”
“所以,最难的是灵光一闪的那一刻,之后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她稍稍提高了声音,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这回明白了吧,最难的阶段我们已经攻克了,那些盗走研究成果的人,只需在我们的基础上继续往下走就行。”
应雪莲嘆了口气:
“而且,我们做实验是有很多限制的,首先就是不能拿人做临床试验,另外,很多违禁类药品也不能用。”
“即使是绝密级別的科研项目,也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
於大章听明白了。
那些偷盗成果的人,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可以隨心所欲、不择手段地去攻克难关。
从科研团队的角度看,那些人是在走捷径。
而自己,就是这条捷径上的试验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实验中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