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 第638章 灌溉之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8章 灌溉之论

    萧玉吃过晚饭后,端著盏参茶,走进了房间,只见段融又坐在了案前。
    她缓步走近,將参茶放在了案上,此时见不仅那泛黄的册子摊开在案上,而且段融还铺了纸笔,一边看著那泛黄的册子,一边写著什么……
    萧玉不免好奇,就凑近瞄了一眼,隨即便是眼睛一亮。萧玉没想到段融的字,竟如此峻拔挺峭,而且笔端所致,儘是飘洒写意的自然俊秀之气,可谓满篇锦绣。
    萧玉不禁叫道:“夫君,你的字几时写得这般好了!?”
    段融的笔端微微一滯,扭头看向萧玉。
    他现在的书法意境,的確好得离谱,不仅在技巧上炉火纯青,在意境上更是宛如羚羊掛角,隨意施为,儘是风流。就这篇字,若是在神云府那些附庸风雅的紈絝子弟那里,估计能被炒成天价。
    萧玉好奇地看著段融,说道:“夫君,我记得在贤古县时,你的字可是没这么好呢。”
    其实,段融在贤古县时,就已经通过吞噬器灵,在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了。这些年来,隨著他武学修炼的精进,加之他炼化了上百种驳杂的意境,不仅武学,在书法上他也不觉间贯通了。信笔挥毫,都堪称惊世之作。
    在贤古县的时候,说到底他和萧玉也是江湖人,是很少做什么附庸风雅的事,段融也一直没怎么展示过他的书法。
    不过,段融画技不错的事,萧玉是知道的,她至今还保留著段融画她妹妹萧白鮫的画,宛如真人现前一般,那画上也题著几行诗句。
    萧玉对於段融书法的认识,就来自於那几行诗上的字体。
    但此时,段融在书法上的造诣,显然远高於那时,一望之下,便觉那种充盈的意境扑面而来,肃杀中夹杂著生机,凛冽而生!
    段融知道他专注之下,不觉已经將意境灌注在笔尖,引得萧玉诧异,便说道:“这些年的修炼,在武学上颇有进益。书法和武学在意境上,有同源之处,就不经意间也有了变化。”
    萧玉见段融写得那字,不觉越看越喜欢,便笑道:“夫君,待你閒暇了,能否写幅字赠於妾身呢?”
    段融道:“自是可以。一天给你写一幅都行。”
    “妾身先行谢过。”萧玉隨即蹲了一礼,道:“那妾身不打扰夫君了。”
    而后萧玉起身,深深地看了段融一眼,便款款而去。
    段融看了萧玉离去的背影一眼,便端起案上参茶呷了一下,继续奋笔疾书起来。
    他要自己將凝结洞冥的整个过程写一遍,再对照吕荫麟的笔记,看有无紕漏。
    翌日一早,萧玉端了参茶和点心过来时,便看到了那案上有厚厚一迭纸,全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而且许多地方都有涂抹、批註,而段融正在那一一对照著翻开。
    萧玉昨夜也起来了数次,她早已经知道段融彻夜未眠,她本来是过来,想劝段融吃些东西休息一下,但一看段融那般专注的样子,终於还是將话给咽了下去,放下参茶和点心,便默默地退了出去。
    如此直到上午巳时,萧玉正在墙角菜畦那里浇水,段融忽然缓步从厅上走了出来,他看著在那浇水的萧玉,微微一笑,眉心红光一闪,下一刻,便如鬼魅般,陡然出现在了萧玉的身后。
    萧玉背对著厅口,压根没发现他。
    段融轻咳了一声,萧玉才拿著水瓢转过身来,她见段融正在那里,阳光正照在段融的脸上,便灿然一笑,道:“夫君,你几时过来的?悄没声息的。”
    段融笑道:“我出去一趟。”
    萧玉问道:“夫君要去哪里?”
    段融道:“去见老祖一趟,应该很快回来。”
    萧玉道:“是去问那黄册子里的问题吗?”
    她见段融这几日都在苦读钻研那册子,自然能猜到。
    段融道:“正是。”
    萧玉道:“你去吧,夫君,早去早回。”
    段融笑了一下,隨即御风而起,掠过屋顶,飞入了山谷里。
    他走入山谷,刚走到吕荫麟的洞府口处,正欲问候,便听到吕荫麟那有些沉闷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进来吧。”
    段融走入洞府深处,只见吕荫麟在墙边的蒲团上盘膝而坐,方才似乎在练功呢。
    段融目色一动,隨即跪倒道:“弟子打扰老祖练功了!?”
    吕荫麟道:“不妨事。我这功练不练都一样。这元婴境初期已经困了我近千年了。”
    吕荫麟的语气平淡,但段融也能品到那淡淡语气背后的苦楚。
    吕荫麟道:“起来说吧。来见我何事?”
    段融隨即起身,向盘坐在蒲团上的吕荫麟抱拳道:“老祖的那本笔记,弟子已经看了一遍,有些疑问,想细问老祖。”
    吕荫麟闻言,脸色顿时有些阴沉。
    现在距离他上次给段融那本笔记,不过就六七日而已,段融就过来,大言不惭地说要问疑问。吕荫麟是觉得那本笔记,起码得研读一个月,才有资格问疑问。
    “走马观的看,作用可不大。”吕荫麟的语气显然有些不悦。
    段融自然听得出来,他只是抱拳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很是谦卑。
    吕荫麟轻嘆了口气,道:“你且说说看吧。”
    “是。”段融这才抬起头来,说道:“请问老祖,若是不衝破心魔,或是心魔未能彻底衝破乾净,会对凝结洞冥的第二道关口和第三道关口,有何种影响?”
    吕荫麟微微一愣,段融所问的绝不是泛泛而问的问题,而是吃透笔记內容后的深思。只此一问,他对段融就已经改观了。
    吕荫麟目色一动,隨即答道:“衝破心魔作为凝结洞冥的第一道关口是有其深意的,这也是前人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只要是凝结洞冥,无论是第二道关口,以意境本源为引,领悟法则之力,还是第三道关口,以法则之力凝结出洞冥,都会有心魔浮现。在关键的节点,扰乱心识。”
    “因为凝结洞冥,乃是由凡转圣,掌握法则之力。”
    “法则,乃是道体之用,万物之母。以此为基,才是真正的步入修行。在此之前,即便是气旋境大圆满也只是武者而已。”
    “在这个关口,心魔便会无孔不入。诸多的魔境和惑业在修行人领悟法则之力时,都会现前,以干扰其心识,让其领悟失败,甚至走火入魔。”
    “也因为此,修行人在凝结洞冥时,第一道关口就是破除心魔,而且要彻底破除乾净,稍有遗留,在凝结洞冥的关键时刻一定会浮现。不要有侥倖心理,这一点毫无例外。”
    “记住我的话:心魔不除,道之所不载也。”
    段融怔怔地站在那里,许久说不出话来。
    他苦读吕荫麟那笔记册子时,就不免有疑问,册子里竟將心魔的种类,列举的那般分明,而且近乎穷举,当然他就起疑,就算要破除心魔,难道要如此穷尽吗?
    此时,听了吕荫麟的拆解,他终於懂了。
    段融抱拳道:“感谢老祖释惑。越是领悟法则和凝结洞冥的关键之处,反而越是魔境趁虚而入,浮现的地方。故而,心魔若不能除净,第二道关口和第三道关口,是不可能通过的。”
    吕荫麟目色讚许地看著段融,道:“领悟得深,吃得透。正是此意。”
    吕荫麟给段融那本册子就是要让他彻底领悟凝结洞冥的过程,其实有一点吕荫麟一直没告诉段融,那就是越是段融这种,堪称元婴境苗子的修行者,偏偏在第二道关口,领悟法则之力的时候,最容易出状况的。
    因为他要领悟的往往是极具成长性的法则之力,而这种法则之力也最捉摸不定,心魔若不除乾净,在此时就会非常危险。
    这也是一般的修行者和元婴境苗子的修行者的差別。
    一般的修行者所领悟的是有缺陷的法则之力,对他们而言,最危险的乃是第三道关口。
    而对元婴境苗子的修行者,最危险的却是第二道关口。
    吕荫麟看向段融,道:“可还有疑问?”
    段融面色冷峻,淡淡问道:“请问老祖,在第二道关口,也就是以意境本源为引,领悟法则之力,有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意境本源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只要有此光芒就代表摸索的方向是对的,应该以此深入下去,而且距离领悟法则之力已经不远了。”
    吕荫麟目光深邃,不免讚许地看向段融。
    只看段融问的问题,就知道他到底有没有仔细研究那本笔记。能聚焦真正的问题,就说明他吃透了笔记。
    若是问了半天都问不到点上,只在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地方磨蹭,吕荫麟就准备赶他离开,让他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再来请教。
    但是,段融一开口的两个问题,全都打到了核心之地。也只有这样的问题,吕荫麟才有兴趣回答。
    吕荫麟道:“那是触法则之芒。意境本源开始散发触法则之芒,就是意境將要叩开法则之门的徵兆。”
    “法则乃是道体之用,堪称变化无方,眾妙之门。”
    “意境亦然,也是变化万千,只以剑意为例,这九州大地,绝不会有两种完全一样的剑意,就如同这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而变化万千的意境,乃是通往变化无方的法则之门的园小径。而这园小径乃是纵横交错,衰草离披的。”
    “在这摸索中,你如何能判断出自己摸索的方向是对的?当触法则之芒出现时,就说明你摸索的方向是对的。”
    段融听著吕荫麟的讲述,不由地心中万千翻腾,因为他越听越感觉,好像吕荫麟对於触法则之芒的拆解,跟那五色如意珠所散发的那淡淡的光芒越来越远了。
    因为照吕荫麟的说法。那触法则之芒,是第二道关口时,在从意境往法则之门摸索中,慢慢才会出现的。
    但他灵明识海里的那五色如意珠,在他气旋境第一重的时候就开始散发那淡淡的无法感知的邪性光芒,那又是什么说法呢?
    段融脸色有些凝重,便开口问道:“请问老祖,那触法则之芒,有何特性呢?我怎么能判断意境本源所散发的是触法则之芒?还是出现了什么邪性的事?甚至是心魔浮现呢?”
    段融的问话问得很巧妙,从吕荫麟的角度看来,完全不觉得突兀,甚至觉得段融又问到点子上了。
    吕荫麟果然目色讚许地看著段融,赞道:“问得好,此正是要点。笔记里我並没有写明白。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触法则之芒,有个特点,那就是你的神识是感知不到的,但是內视之目却能看到。”
    吕荫麟说到此处,段融的心不由一紧。因为吕荫麟所说的,正是和五色如意珠所散发的那淡淡光芒的状况是一样的。
    吕荫麟继续说道:“这说来也有些邪性。但若是细想,也不难理解。因为意境本源所散发的那触法则之芒,其实既不是意境,也不是法则,而是意境和法则的一种中间態。故而,有些邪性也很正常。”
    吕荫麟说到这里,段融几乎可以断定他灵明识海內的那五色如意珠所散发的就是触法则之芒,但是你为何那玩意在气旋境第一重就开始散发触法则之芒呢?
    他都没开始凝结洞冥,它触哪门子的法则呢?
    真是邪乎啊!
    段融目色微微闪动,隨即问道:“老祖,既然触法则之芒是意境和法则的一种中间態。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修行者还未进入凝结洞冥的状態中,那意境本源就自发地散发出触法则之芒呢?”
    吕荫麟闻言眼色古怪地看了段融一眼,脸上浮现出一抹不耐烦的神色。
    要不是段融前几个问题,全都如百步穿杨一般,每个问题都直击核心,他还真不想回答段融这个跟眼前修炼毫无相关的白痴问题。
    吕荫麟冷道:“理论是存在的。不过,老夫活了一千多年,还未见过,也未听闻过。这就好比在田里种庄稼,都是从河里汲水到自己的地头浇地灌溉。但是你的那种情况,就如同是河里发大水了,水满为患,满溢而出,將河水两岸,所有的庄稼都灌溉了一遍。”
    “我们都是在凝结洞冥的第二道关口时,从意境摸索到法则之门,才会產生触法则之芒,这就是好比是从河水里汲水过来,灌溉自家特定的地头。但是你说的那种,是意境本源近乎圆融无缺,能和任意的法则之门相应,故而它隨时都会散发触法则之芒。”(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