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41章 国舅也通倭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1章 国舅也通倭

    第441章 国舅也通倭
    朱雄英满周岁了,不过他现在还只是皇嫡长孙,太子的生辰都不算正经的朝廷大事,更何况还只是皇长孙呢。
    所以自家人热热闹闹的就好,送礼的送礼、祝福的祝福。
    朱元璋没有让人失望,直接取了一枚印章,直接塞到了朱雄英的手里。
    传国玉璽没有找到,所以朱元璋规定的是用蓝田玉刻皇帝印璽。
    不过在印璽之外还有很多的私人印章,那就不算是特別正式的印章了。
    毕竟公章是公章,私印则是私印。
    皆大欢喜,朱雄英『抓”了印章,还抓了宝剑和书本,满堂喝彩!
    马寻好像理解此前说马祖佑抓周的情形了,不过那时候是马秀英將剑和书塞到了马祖佑的手里。
    既然都抓完周了,也到了农历十一月了,马寻就该出宫回家了。
    “舅舅!”还没到门口,常森就跑来了,“驴儿!”
    坐在驴背上的马祖佑开心了,“小哥。”
    看起来常森也是时常去宫里,所以和驴儿也熟悉。
    马寻回府,夫人带著小公爷回来了,府里上下都开心,包括在『客居”的张三丰。
    看著在不断打量自己的马祖佑,张三丰笑著问道,“师弟,要不要令郎今天就拜师啊?准备好茶,如何?”
    马寻脸皮厚,问道,“徒弟给师父倒茶是应该,主要是师父教不教真本事。”
    张三丰严肃起来,“我要是收徒,自然是传授真本事绝不藏私。只是我教徒弟,其他人也不好多管。”
    那这事情暂且別提,还是我跟著您探討一些心得,总不能让我儿子去当道士吧。
    虽然现在还没有三丰派,但是张三丰的一些理念已经形成。
    而三丰派则属於全真道支派体系,门下也出过自宫的狠人。
    看到马寻汕笑,张三丰就非常无奈了,很多事情好像都不如最初的预期。
    探討太极之术,越是探討越发觉得马寻是半桶水。
    想要让马寻帮忙弘教,结果这人嘻嘻哈哈的,没直接拒绝是真,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也需要各种限制宗教。
    收徒呢,结果还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徒孙”。
    现在唯一的收穫就是明年可以出去云游,这也算是不太符合预期的,因为这谈不上是真正的云游。
    马祖佑打量著张三丰,忽然说道,“爷爷。”
    马寻一把將胖儿子捞了起来,轻轻拍了拍屁股,“別瞎说,你姑听著了要骂人。”
    张三丰也哭笑不得,对马祖佑说道,“我可不是你祖父,倒是能当你师父。”
    马祖佑认真了,“宝宝有师父。”
    马寻傻眼了,连忙问道,“你师父是哪个?”
    “师父就是师父。”马祖佑理直气壮,只是可能不大认识人,“师父给吃。”
    麦芽、白等等,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是有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稀罕,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尝到几回。
    刘姝寧就笑著解释,“郭二哥逗他玩呢,说学徐大哥先占了师徒名分。驴儿倒是答应了,自个儿认了好几个师父。”
    马寻更加哭笑不得了,“认了好几个师父?”
    刘姝寧也是被儿子的厚脸皮给嚇住了,“他连华大哥都认师父了,上回还喊保儿师父,保儿倒是应了一声。”
    马寻抱起来儿子,仔细打量著,“你这厚脸皮倒是和我有八成像了,你等著吧。你师父明年回来,看打不打你屁股。”
    旁边的张三丰更加无语了,这就是你想要让儿子拜师的诚意?
    这孩子到底多少师父?
    至於刘姝寧好像理解了,看样子马寻是想要让儿子拜常遇春为师。
    这挺好啊,俩家关係近不说,常遇春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是大明数的著的武力高强的人。
    明初第一猛將可不是隨便说说的,而且兵法造诣也极高。
    在马寻一家子说说笑笑的时候,华高出现了。
    亲儿子脸皮厚,乾儿子脸皮也不薄。
    华荣直接往地上一趴,“爹。”
    马寻看著华高,无语说道,“喊声乾爹就这么难?当著你的面呢!”
    华高还没急,马祖佑先急了,“这是我爹!是我和妹妹的爹!”
    华荣也不含糊,奶呼呼的小娃娃喊了起来,“我俩个爹!”
    这糊涂帐没法理了,不用想也是华高教的。
    不过说起来华荣的胆子確实很大,多少有些混不吝的气质了,这以后怕是个熊孩子啊!
    常茂风风火火的来了,带著弟弟们不说,连媳妇也带来了。
    “你们先去后院说说话。”马寻笑著对刘姝寧开口,“再过一会儿,咱家鱼儿都要哭了。”
    忽然间来了这么多陌生人,小丫头有些害怕。
    刘姝寧自然也没意见,她不用在前堂一直陪著说话,好些都是晚辈呢。
    沐春兴高采烈的来了,“舅爷爷。”
    “春。”马祖佑开心的扑了过去,“宝宝想你。”
    这孩子,见著比他大的就撒娇,
    华荣虽然不太认识沐春,但是也扑了过去,“我也想你。”
    “小弟,你瞧瞧这多好!”华高那叫一个得意,“根儿就跟著他兄长,以后兄弟两个也有照应。”
    马寻开玩笑说道,“你多活几年,看著根儿长大、给他娶妻生子,这不就成了吗?刚六十呢,
    有的是时间。”
    华高有些担心的说道,“我六十出头了,早年身体亏空的厉害,又一身旧伤,就怕哪天起不来。”
    对於华高的这些担忧,马寻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很多大將就是身体亏空厉害,伤病也多。
    华高这样能够活到六十的,就算不是军伍出身,放在普通人身上都能算寿终正寢了。
    邓镇风风火火的来了,也带著媳妇。
    “去里间和你舅母说话。”马寻看著邓镇的媳妇,温和说道,“邓镇是憨厚之人,你俩好好过日子。”
    来拜访的晚辈越来越多,汤和家的、王弼家的,这都是比较亲近的。
    忽然间来了个不速之客,一时间马寻都有些怀疑了。
    作为韩国公世子,李祺看著就是一身贵气,“外甥见过舅舅。”
    马寻笑著点头,“听说你要成亲了?”
    李祺有些得意,也非常期待,“蒙陛下恩准,许我尚长公主殿下。”
    朱镜静,算起来也是门当户对”了。
    一个是皇帝的长女,虽然是庶出,不过她的母亲是孙贵妃。
    而李祺则是韩国公世子,父亲可是功臣排名第一的李善长。
    “倒是很好。”马寻笑著点头,“公主殿下也是我看著长大,甚为贤淑。”
    其实马寻心里头不太舒服,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就是公主,西汉时封的长公主,要么是皇帝的嫡长女,要么是皇帝的姊妹。
    到了东汉之后,『长公主”这个规矩算是定下来了,只有皇帝的姐妹才能称为长公主。
    明朝的长公主是谁?
    是朱元璋的大姐太原长公主,是李贞的妻子曹国长公主。
    甚至现在的朱镜静还没有被封为公主,明朝的公主到现在依然是两个皇侄女福成公主、庆阳公主。
    李善长的家教,看起来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也没什么可说的,歷史上的朱镜静颇受妇德。但是李祺,那可就未必了。
    歷史上的李祺刚大婚不到两个月就被御史弹劾,皇帝生病的时候这父子二人还闹出『六日不朝,宣至前殿,又不施礼”的事情。
    李善长恃宠自纵,李祺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马寻也懒得多说,继续招待著一眾晚辈、客人。
    忙著这些事情,马寻也在想著其他的事情。
    皇子们先后成亲了,皇女们也要开始出嫁了。
    皇子基本上都是纳勛贵嫡女为妃,皇女基本上都是许勛贵嫡长子为妻。
    不对,明初这些公主里头有一个极为特殊。
    那就是马秀英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朱静嫻,她的駙马是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欧阳伦,也是朱元璋第一个正法的女婿。
    走私、骄纵不法,目无法纪,这都是歷史上的欧阳伦做出来的事情。
    这事情不急,朱静嫻算起来是皇帝第四个女儿,现在只是大丫头嫁出去了而已,二丫头都得过两三年再成亲了。
    忙著在家里招待客人、忙著得到儿女的认可,马寻忙的不亦乐乎。
    上朝,那得等大朝仪。
    政事,他现在也就是关心一下牛痘的后续接种安排了。
    他看起来是怡然自得的,小日子有滋有味。
    可是有些人慌了,想要整马寻的黑料、想要將这个討厌鬼赶出朝堂,但是那也得讲分寸,更没想过要將皇后得罪的太狠。
    拿著手里的情报,胡惟庸手都在抖,“这是真的?”
    “真的!”一个官员也心惊不已,“先前我等也以为只是诬告,以为是沿海海商因走私之事而不满进行诬告。哪知查实了,徐国公通倭!”
    胡惟庸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要是抓住其他政敌这样的黑料,不用想的就直接告发,这肯定是被皇帝处死了。
    但是现在抓到的证据是徐国公马寻通倭,要是直接放在朝堂上,皇帝要是不处死马寻就不足以平民愤了。
    通倭、走私,哪一桩都是大罪。
    就算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不处死,也是大概率罢官废爵,圈禁一生。
    马寻倒是真的在搞事啊,刚刚立下治天的大功,现在居然让人抓到了通倭的罪证!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