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592章 西海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2章 西海道

    神武五年,公元203年,正月。
    随着尚书台核验州郡上计完毕,及州郡赋税依数运至长安、洛阳储存,今时间转眼便至神武五年正月。
    依照旧时规矩,张虞正旦宴请朝廷百官,而相比去年大宴。今岁大宴多了一人,即远征河西、西域多年的大将什翼。
    什翼从神武元年春领兵出征凉州,先是与张既平河西诸郡,时卢水胡叛,再领河西兵马讨平羌胡。后续率数千骑西征,先安西陲敦煌郡,见西域鄯善国反复,在西域原驻兵的引导下,突袭鄯善国。
    鄯善国灭,张虞下诏设郡,令什翼遣使宣慰西域诸国。时西域诸国遣使朝谒长安,什翼又在张虞的授意下,让大部从凉州归中原,而他独率胡骑千人探寻南道回陇右方案,并诏抚南道沿途羌、胡部落。
    前后历经一年多,什翼所率千名精骑一路从鄯善国西归,从且末为起点,经茫崖、勃达岭,后在游牧羌人为向导下穿行于荒漠,艰苦行军至赤雪(今都兰县),因有大片绿洲,及诸多羌人部落,方得到充裕补给。
    赤雪向东赶路,补给便捷,很快便至青海湖。而过青海湖,便是西海都尉兵民驻地,差不多进入唐朝的实控区域。
    一路以来,什翼有上国使者身份,并随行一千精骑,几乎横行西羌界。
    但什翼自知开道重任,遂沿途不断以使者身份,招抚沿途生羌部落,并邀诸羌遣使与他至长安拜谒张虞,准授经商、朝贡。
    而随着张唐在青海的扩张,诸西羌岂会不知唐朝。故羌部为求与中原贸易,纷纷遣使追随什翼,今到了长安便被世界迷住了眼。
    正旦不谈国事,张虞在正月初四理政当天,便马上召见什翼。
    “相比河西道,今西海道可便通行?”张虞问道。
    什翼捧着张虞为他倒着酒,说道:“禀陛下,西海道比河西难行,尤其西段赤雪至勃达岭之间两、三千里之间,乃沙碛之地,行者乏水草。臣出行时为夏季,已无冰雪可饮。三日约能见一湖,需携淡水方可通行。”
    “至赤雪时,绿洲、湖泊充裕,西羌放牧者众,仆问诸部帐落,自西海至赤雪千二百里间,约有上万帐,依一帐五、六口计,西羌部众不下五、六万人。穷尽估算,或能有二十万之数。”
    “但依西羌人言,西海道有至河西道之支道,但仆尚未探明!”
    什翼补充说道:“西海道虽水草不及河西道,但因地域不同,羌胡习性亦有所不同。如河曲之地,土宜麦豆。赤雪、西海之地,气候多寒,唯得芜青、大麦,兼牧牛马;沙碛之地,以肉酪为粮,逐水草而居。”
    “话虽如此,但西海道气候寒冷,汉地百姓难以生活。陇右熟羌、氐人因知耕、牧之法,反而适宜西海道。”
    “恕仆冒昧相问,陛下命仆探明道路,可是欲开疆扩土?”什翼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陇右汉、羌参半,朕虽有心西扩,但却力不从心。今探明西海道,乃朕欲辟近道,以便中原与西域联络,并招抚西羌部落,令陇右再无大患。”
    陇右与西域所联通的道路,大体就河西、西海二道。河西道不用多说,基本是凉州诸郡的范围。后者西海道,因地理环境不及河西,及有羌人阻挡,一直没有被中原王朝重视。
    汉魏时期着重发展河西道,五胡时期由吐谷浑控制西海道。而唐灭吐谷浑后,仅短暂控制一段时间,后来就被吐蕃所攻取。因此对汉人而言,西海道相对是陌生的道路。
    今张虞之所以开辟西海道,可不是闲得没事干,而是希望通过招降西羌,开辟西海道,发展陇右诸郡。
    毕竟陇右诸郡常年动荡,不乏有贫穷之故。如能得到十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市场,对陇右诸郡经济恢复有好处。不仅能与之丝绸贸易,还能让西羌充当二道贩子,将中原货物贩卖至西域及青藏的生羌。
    贸易能让人得到实惠,那么就不太有羌人愿意反叛。陇右凡能太平无祸,大体过上几代人的时间,陇右诸郡里的熟羌、氐人便能被汉化。而陇右太平了,加上草原上鲜卑分崩离析,朔方诸郡的恢复仅是时间性问题。
    至于为何说陇右安稳,有利于朔方诸郡的恢复。
    其实看东汉弃郡的前后便能知道,东汉之所以弃郡,主要是因为羌人在陇右动乱,很容易向东传播,令朔方及草原上胡人骚动。
    如东汉永初羌乱,便是陇右西羌与关北的东羌呼应,其结果便是羌乱波及冀州。或如西汉时,汉武帝之所以收取河西地,其目的在于切断陇右羌人与匈奴人的联络。
    因此陇右对立国于关中的张唐而言,属于是命门的存在,陇右如能安稳,关中便无边患。而陇右想太平,关键在于河湟谷地的羌人。
    想让河湟谷地的羌人安分,便要让他们富足。而想让他们富裕,光靠游牧与农耕不行,还需要贸易。而贸易的话,开辟毗邻西海道上的西羌市场最好。
    “陛下见识长远,仆未能料到!”
    什翼拍了下马屁,说道:“西羌中产有骏马,驼、牛、羊至少上百万口。陛下欲招抚西羌,并与之贸易,臣以为当恩威并行,册封君长,以为羁糜之治!”
    “卿有何见解?”
    什翼说道:“西海至勃达岭之间三、四千里,每姓别为部落,诸羌多达数十部,或白兰羌、或白狗羌、或析支羌。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寡知稼墙。”
    “陛下欲安西羌诸部,可先依部落强弱册封官职,因其俗制法以约束羌人。而为威服西羌,不如遣兵筑城,耕牧一体,自养自足,并令西羌出资轮供。如有寇叛乱,召诸羌兵马平之。”
    张虞思虑说道:“卿策周全,但如卿所言,西羌无徭役,各为生业,今让诸羌出资供给,恐怕不易。稍有不甚,便生叛乱。”
    “若陛下不弃,臣愿率兵驻之,为陛下招抚西羌!”什翼请命道。
    见什翼不辞辛劳,甘心远镇西羌,张虞感叹道:“卿远征四年,奔行不下万里,为朕降服河西,招抚西域,辟西海道,功勋卓著。而今又令卿远征西羌,朕于心不忍啊!”
    顿了顿,张虞补充说道:“今迁賨人至关西以实陇郡,粮资、钱粮度支众多,不宜妄动兵马。故卿可暂至北院为官,册封西羌首领,羁縻治理为先。及天下归一,寻机遣兵入驻。”
    “诺!”
    应了下命,什翼小心翼翼,问道:“臣闻今岁南征曹操,臣能否领兵从征?”
    见什翼求功心切,张虞笑道:“卿不识水情,岂能仓促南征?今卿功绩显著,朕心知矣!”
    “况卿如能在西羌建功,为国朝辟地数千里,降蜀、雍、凉三州边鄙诸羌,何愁无功封爵!”
    新爵制下,张虞先后册封陈国公满宠、夏国公钟繇,遂激起文武建功之心。如去岁以来,请求参加南征的文武众多,希望能立功封爵。今什翼刚回长安,便想要请求南征,可见诸卿对功绩的渴望。(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