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西羌(下)
第217章 西羌(下)需知,宋仁宗赵祯可是上界赤脚大罗仙转世,又有文曲、武曲二星君下凡辅佐,西夏李元昊能成为其宿敌,只能说是天命在身,有大气运。
关衙之内,烛火如豆,映得四壁悬挂的舆图微微发亮。
吕尚走入关衙之后,将腰间竹节鞭搁在案侧,目光先是落在墙上的陇右地图上。
图上的秦、渭、岷、洮、迭、文、武、成、康、兰、宕、扶十三州,都是朱砂标记,为秦州总管府所辖。
王烈奉上热茶后,见吕尚盯着舆图不语,轻步上前,道:“使君,夜色已深,偏院已收拾妥当,不如先歇息,有何军务,明日再议,”
吕尚目光从陇右地图上移开,看向王烈,道:“也好,今日劳烦王将军开关,你也去早些歇息吧,”
“是,”
在王烈躬身退下后,关衙之内只剩烛火噼啪轻响。
吕尚并未移步偏院,他端坐大堂,伸手将案上竹节鞭拿起,手掌摩挲鞭身凸起的棱角。
这竹节鞭上有道家高人铭刻的‘三光紫文混合之道’,已成通灵神兵,威力惊人。
更是在吕尚证武学人仙后,气机交感,让这竹节鞭也愈发神异,鞭身不时有雷音震荡。
以至于如今这根竹节鞭,虽未经五行真金锤炼,不是仙道如意神兵,却也有鬼神辟易之能。
吕尚轻握竹节鞭,鞭身发出几不可闻的嗡鸣,与他体内流转的真力隐隐共鸣。
与此同时,他目光再度投向墙上地图,轻声叹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命啊!”
吕尚可不认为陇右羌乱,能真正影响大隋的大一统之势。
毕竟,如今才开皇七年,大隋还有三十一年的天数,有着天命加持的大隋,莫说陇右羌人,就是上界大罗仙,也不能逆这大势。
就是要逆,也要等到大隋完成天命,天子杨坚龙御归天之后。
在这之前,大隋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神仙妖魔都要避让。
孟子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吕尚深以为然。
就在吕尚想着心事时,关衙烛火忽明忽暗,案上竹节鞭嗡鸣渐歇。
“嗯?”
吕尚眉峰微蹙,却是觉察有一股清冽水腥气渗入关衙,隐约有波浪声起伏。
哒!哒!哒!
轻响自阶下传来,吕尚缓缓侧首,只见檐下立着一道身影,青衫如水纹流动,腰间悬着枚巴掌大的玉佩,玉上有微光浮动,映得来人面容忽明忽暗。
那人见吕尚看来,躬身一礼,声音清冽,道:“渭水龙君座下使者玄渊,奉君命特来拜见使君,”
“渭水龙君,原来是渭水故人,”
吕尚目光扫过这水使,神目之下,其本来面目无所遁形,却是一条青鳞鲤鱼,额生微角,显是修行了千年的水族灵物,得天地造化,入了渭水龙宫,得龙君庇护。
龙君使者垂首躬身,道:“我家龙君知使君再临渭水,不胜欢喜,故遣小神前来相邀,请您赴龙宫夜宴,一尽地主之谊,”
武学人仙,神通已经堪比道家地仙、佛家罗汉,渭水龙君虽为八渎之一,神仙品位,仍要以礼相待。
如果说前次渭水相遇,渭水龙君是想与吕尚结个善缘,那这次再请吕尚入龙宫赴宴,就真的是想与他为朋为友了。
面对水使,吕尚沉吟片刻,道:“龙君美意,某心领了,只是军务在身,恐难抽身赴宴,”
玄渊闻言,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枚莹润的玉符,双手奉上,道:“使君多虑了。我家龙君自是知道军务紧迫,故而宴席从简,”
“这玉符可护使君入水不濡,往返不过三四时辰,绝误不了军机,”
吕尚目光落在玉符上,符上流转着淡淡的水光,想了想,道:“既如此,便却之不恭了,”
说着,吕尚起身,将竹节鞭系回腰间,接过玉符,道:“烦请使者引路,”
“诺,”
玄渊躬身应道,转身时青衫微动,檐下竟凭空漾起一圈水纹,一道水径从阶下蔓延。
吕尚踏步其上,只觉脚下微凉,朦朦胧胧间,吕尚随玄渊步出衙署,夜雾不知何时漫上了关城,光晕在雾里散成一片朦胧之色。
其间雾气愈浓,水径两侧渐有微光浮动,细看则是无数鳞虾吐纳珠光,照得前路通明。
玄渊在前引路,青衫飘举,时有银鲤从水径下跃出,尾鳍扫过光晕,溅起细碎的虹光。
吕尚踏水而行,耳畔已不闻关城的甲叶碰撞声,唯有潺潺水响如丝竹,夹杂着远处隐约的鲸吟,犹如置身于千尺潭底。
不多时,雾中现出一道拱门,玄渊侧身,道:“使君,此乃‘界关’,过了这门,便是渭水龙宫了,”
“这便是水界入口,”
吕尚打量了一会儿拱门,随玄渊穿过界关,眼前雾气骤然散尽。
只见一片琉璃般的水域在眼前铺展开,水底并非淤泥,而是洁白如玉的细沙,沙上生着丈许高的珊瑚玉树,枝桠间挂着淡蓝色的水藻,随水轻摇,恍若人间庭苑的垂杨。
远处有宫阙巍峨,墙垣似用月光熔铸,梁柱皆为深海玄铁,其上缠着银鳞巨蟒,蛇目如灯,正静静凝视来人。
“使君请,”
玄渊在前引路,青衫拂过水面,激起一串细碎的水泡,绕着吕尚周身打转。
行至宫门前,早有两列水族侍从躬身相迎。
左边是青甲蟹将,螯足按在腰间长刀上,甲壳上凝着一层水光,映得甲胄如镜面,右边是鲛女,身着珍珠缀成的短衫,发间插着墨色海螺,见吕尚走来,轻启朱唇,声如清泉。
穿过三重水门,终至龙宫正殿,殿中无柱,穹顶嵌着一颗磨盘大的夜明珠,光华流转,将殿内照得如白昼。
殿上宝座斜倚着一位玄衣人,头戴王冠,面容如玉,眉骨微有隆起,一双眼眸流转金芒,鼻梁高挺,唇色似有丹砂点染,两鬓垂下龙须。
见吕尚入殿,玄衣人缓缓起身,身形挺拔如青松,面上带着温和笑意,道:“吕使君,别来无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