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当裁判的机会
第465章 当裁判的机会顾昊还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呢,笑着说:“收视率的统计,总不可能是挨家挨户的都做调查,全国有几亿家庭呢!”
周浩然点了点头,“我知道,通过一个小样本取样。”
顾昊意外的瞟他一眼,“嗯”了一声,“小样本取样,海港全市,样本大概有5000个家庭吧。”
“这么少?”
周浩然扯了扯嘴角。
海港全市,少说也有500万家庭。样本才5000个家庭,样本规模才千分之一。
顾昊道:“没办法啊,成本太高!咱们台里购买的是尼尔森的收视率数据,那可是高科技。”
“怎么弄的?”
周浩然很好奇。
顾昊就简单的说了一下。
其实,就是在样本家庭里,安装一个“电视盒子”。这个盒子,可以记录家庭每天都看了什么台,每个台看了多长时间,把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电视盒子连接电话线,通过电缆把数据传回到给尼尔森。
这就完成了对一个家庭的收视率统计。
把5000个家庭汇总起来,就代表海港全市500万家庭的总收视率了。
这种“电视盒子”是高科技产物,成本高,背后还包括着软硬件系统,还有数据分析模型,维护费用极高。
这就必然导致尼尔森的这套收视率统计模式,只能在富裕的大城市推广。
周浩然问:“那些贫穷地方,怎么办?”
顾昊道:“皇冠台啊!”
“嗯,我听说皇冠台,有一个什么媒介调查中心。”
周浩然在中博软件的时候,听法国人说了。
顾昊点头道:“对,就是媒介调查中心,这是国内自己的收视率统计机构。不过,国内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也没有高科技的‘电视盒子’,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日记法。”
周浩然问:“什么是日记法?”
顾昊道:“就是给样本家庭里,发一个‘日记卡’,让家庭用户把每天看的什么内容,都写在日记卡上。通常每15分钟要记录一次,每张日记卡可以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周浩然睁大眼睛,“这也太落后了!”
“是啊,很落后。”顾昊就很不屑,“所以红星台之前也想成立这种媒介调查机构,很多人就没同意嘛。国内没有相关技术,要做收视率调查,就只能采用日记法。都不够丢人的。”
周浩然分析道:“日记法的好处,就是成本低。”
顾昊摇摇头,“成本是很低,可是数据误差太大了,谁知道观众每天记录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万一他们为了应付,胡乱写呢?还有,日记法的统计,迟缓太大了。经常是一周上门一次,收集好日记卡后,还需要做汇总分析。想知道当期的收视率状况,至少得两周后了!”
周浩然恍然大悟的说:“所以一些大城市,采用的是尼尔森的收视率统计,能够做到隔一天就拿到收视数据。很多偏远贫穷的地方,就只能是日记法了。”
“对。”
“这可不行啊!”
“怎么不行?”
顾昊似笑非笑。
周浩然正色道:“数据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尼尔森是外企,怎么能把我国最准确的收视率信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咦?”
顾昊看向他的目光,就惊愕起来。
因为这在他最近阅读到的一份内部文件里,也看到过类似的论调!文件强调,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国内必须有自己的权威的、先进的收视率调查机构。
并要求全国的电视台都予以配合。
所谓的配合,就是给钱。
这种收视率调查机构,赚钱的方式就是卖数据。把收视率数据调查好了之后,卖给广告商。广告商们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来制作广告投放计划。
不过,国内的市场化不够,广告商们也不懂这些东西。
所以国内都是靠电视台来购买这些收视率数据。
现在,包括红星台在内的很多富裕地区的电视台,都是向尼尔森付费买数据。
以后就不行了。
要统一向国营的数据调查机构来购买数据。
尼尔森没了客户,没了收入,也就活不了几年,就该退出了。
顾昊沉声道:“我估计也就这几天了,就会公布消息。皇冠台的媒介中心,会引入一家国际调查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出一家隶属于皇冠台的国内自己的收视率调查公司。”
周浩然笑笑,“市场换技术。”
“对,就是市场换技术。很多行业都是这么做的,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就是……”顾昊就有些担心起来,“这合资公司成立了,有皇冠台做背书,肯定很快就能做大。就怕到时候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故意抬高皇冠台的收视率数据,来为皇冠台吸引广告商。”
周浩然沉声道:“还真有这种可能!”
顾笑道:“成立的是合资公司,但愿外国人能监督好吧!”
“老外是冲着赚钱来的,对他们来说,有奶便是娘!”
周浩然根本不看好。
“谁说不是呢!”
顾昊作为电视行业的从业者,对这样的政策很不满,就觉得太偏向皇冠台了。
周浩然眯起眼睛,“皇冠台这么搞,别的地方台,能同意吗?”
顾昊很无奈的说:“不同意也没办法啊,现在国内就只有皇冠台有收视率调查机构。善文栋前几天还开会呢,都后悔了!”
“后悔?”
“前年,红星台内有过讨论,我们要不要像皇冠台那样,成立一个媒介调查机构,做一些收视率的统计。后来讨论,觉得没必要。麻烦不说,也做不大,还不如直接钱从尼尔森买数据方便。现在看来,这步真是走错了。要不现在红星台也有资格参与合资了,这可是在电视行业当裁判的机会。”
“连红星台都没实力做,那其他的地方台,就更做不起来了。”
周浩然也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顾昊道:“是啊,国家也不是故意要拉偏架。可国家想成立收视率调查的合资公司,国内就只有皇冠台有这部分业务。就只能是把皇冠台的媒介中心拿出来做合资。”
周浩然忽然道:“我有个办法,或许可以确保公平!或者说,至少确保红星台不会受欺负!”
“你有办法?”
顾昊眼睛一亮。
周浩然笑道:“顾台长,之前我们的红星卡项目,做的很好啊!”
“嗯。”
顾昊神色狐疑。
周浩然道:“红星卡的项目,是由一家叫中博软件的公司开发的。这是海港本地的科技公司,几个老总我都认识。做收视率统计,不仅需要软硬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程,就是数据统计。要把海量的数据拉个列表,给统计出来。”
“怎么呢?”
顾昊不懂it,不懂这里的道理。
周浩然笑道:“数据量越大,统计工作就越复杂。全世界能做好大量数据统计工作的公司,一共就那么几家!”
顾昊摇摇头,“你不懂,皇冠台这次找的合资对象,是法国的索福瑞,那可是大公司,是欧洲排名第三的市场调查公司!”
周浩然好笑道:“顾台长,别说是全欧洲第三,就算是世界第一也不行!”
“你在说什么?”
顾昊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世界第一都不行?
周浩然道:“尼尔森是世界第一吧?可尼尔森的数据统计模型,也不可能是他们研发的,大概率就是三个来源。要么是甲骨文,要么是思科,要么是思爱普。以微软现在的业务范围,都未必提供这种级别的外包服务。”
顾昊一脸懵逼。
“但是中博软件可以。”
周浩然笑呵呵的吹牛,说的话半真半假。
中博软件目前还没涉足过数据统计的领域,不过也不难,就收视率的那点数据,做点数据分析什么的太容易了。
就像宋勇军要查生活频道的财务账似的。
又不是什么宇宙级的数据量。
随便编个小程序,就能处理。
就像史余柱似的,他大学毕业后曾考上公务员了,在省统计局工作。有一次进修的机会,听了一个美国教授的课,学习了美国做统计调查的做法……然后就大开眼界。
要么说是人才呢,他回去后,就自己学习计算机、自己开发数据分析软件。
软件开发出来,奇迹就发生了。
他们统计局几十人一年的工作量,他一个人一天时间就全给做完了,把详细、丰富又完整的统计报告拿出来,震惊全省。
然后,他就失业了。
在眼下这个计算机刚刚应用普及的时代里,数字化工作对不懂的人来说,就是高山仰止。对懂的人来说,真是有一种外行欺负内行的优越感。
“你是说……”
顾昊睁大眼睛,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周浩然道:“国家以市场换技术,成立合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安全,把重要数据掌握在国内。可实际上,不管是尼尔森还是索福瑞,他们都要避免不了要采用甲骨文或者其他外国公司的服务。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博软件。”
顾昊深吸一口气,大吃一惊的说:“你是说让红星台这边出面,提议由中博软件参与合资项目里?”
周浩然正色道:“这样有三大好处。第一,这是红星台立功的机会,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第二,中博软件是海港本地的科技公司,跟红星台有合作往来,可以在合资公司里代表红星台的利益;第三,提高红星台在国内电视产业里的行业地位。”
“走!”顾昊毫不迟疑,当即站起来,“咱们去找善文栋谈谈这事!你说的很对,这很有意义!”
……
想推进皇冠台-索福瑞-中博软件成立三方合作的合资公司,这并不容易。
因为中博软件是民企。
那些高高在上的国营单位,看得起外企,看不起民企。
好在,索福瑞出于成本考虑,想要中博软件入局。
现在周浩然又说服了红星台。
由红星台出面号召。
还差一点儿。
周浩然把海港安全局的窦局长给约了出来。
说起了这样一个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项目。
想要确保数据安全,就一定要“可控”。
合资公司的股份,可以是皇冠台45%,索福瑞45%,中博软件10%。
这样一来,中方的总股份是55%。
就可以牢牢掌握话语权。
同时,使用国产自研的数据统计模型,放弃使用索福瑞过去的合作对方甲骨文,也可以更好的防止数据失窃,维护国家安全。
在窦局长这里,周浩然的话很有分量。
他可是计算机行业里的大专家。
虽然两个多没发表过论文了,可“周好人”的大名早就在全球的计算机行业里扬名了。
要说国内有谁能对抗甲骨文,那就一定是他!
“中博软件,是不是就是你的那家科技公司?”
窦局长对他的情况很熟悉。
周浩然坦言道:“的确是我和一些复旦毕业的同学一起做起来的。”
“好的。”窦局长对此很重视,“我会写一份报告提交上去,你说的很对!事关国家数据安全,不容大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