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归乡路(下)
第531章 归乡路(下)归乡路遥遥,来时万里关山,归时孤身一人。
云海下的世界再美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乡。
其实关于沈复兴的独自回返,留下的三人也有过一场辩论。
尤是胡适之带头对狂妄且不知的武夫沈复兴一通批评,差点将他打入旧军阀旧封建思维的代表人物。
特别是沈复兴自来到华盛顿之后半点没有不适应,倒是时常用那些嫌弃的目光看向在他眼中高高在上的人或事。
若是连如此文明发达的国家在你眼中亦是如同粪土,那家乡的那些土坯房,真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年轻人太狂。
狂过胡适之!
宋子文更是坦言:“古今未有之人,我本想说他无知,可偏偏这武勋盖世的维安却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见识。”
“我又想说他不通政治,却能签下这九条合约,远超我等想象,甚至委员长都忍了那《租借法案》的税务稽查。”
“我还想说他狂妄自大,可我却看不到他的倨傲之色,那日机场接风,偏偏对那些留学学子格外上心,似乎在他看来,知识才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
此话一出,胡适之很不满意,颠来倒去,你宋子文这是拿我跟沈维安比较,恶心我呢?
倒是王宠惠力压三人,为沈复兴的此行盖棺定论:“武夫已经做了武夫该做的事情,胡适之,吾等读书人,是不是也该做一些读书人该做的事情?”
只这一句,便让宋子文含笑撤离辩论,自是要看两位文科生如何博弈。
可不曾想,胡适之一听到武夫与读书人,便立刻偃旗息鼓。
便是读书人这三个字,让胡适之有些破防。
少年时,他受到传统儒家教育熏陶,曾自制孔子神位焚香跪拜,视孔子为精神偶像。
不少人在他留美后转向批判程朱理学时,将此事拿来说道。
此事在新文化运动中尤甚!
胡适之自辩聚焦批判宋明理学,而非孔圣本人。
在民国29年,他发表《说儒》开始重构儒学观,开始重回本土文化,那时他已经年逾40,不再是那个受杜威实验主义影响的年轻人。
如今年过50的胡适之听到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回望自己半生,除了革新文学,整理国故,便是那本《哲学史大纲》让他尤为满意。
可生不逢时,外敌入侵,山河破碎。
这种情况下,读书人三个字的含金量便越来越高。
先不去说什么文天祥之类,饶是能为张居正那般续上国祚,他也是想的。
只是这次两国碰面,他胡适之只是拿着那令他蒙耻的【远东恶魔】四处演讲,却是愤恨满腔学问与战略无用武之地。
再想到当年给委员长写信,【抱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放弃东三省为最高牺牲,为国家争取五十年和平建设时间】。
此事再想来,只是羞愧。
早年间,胡适之求学时的导师杜威乃是与张伯伦一个路数,主张和平、国际法、集体安全。
不能说错,毕竟这在当时的欧洲乃是主流。
否则那挥舞着【厕纸】回到伦敦的张伯也不会得到如同英雄般的待遇!
现在,胡适之奔走于全美各大高校,累计接近400场演讲,让民众看到了一个正在抵抗邪恶侵略的英雄国家形象。
自认为竭尽全力的胡适之,自然想不到自己数年奔波,竟不及武夫数日之功。
这场辩论,便以此作为结束。
更加务实的法学文科生,狠狠敲打了务虚的文学文科生。
事后,宋子文将此事告知在巴西休整的沈复兴,后者回电:无须分个高下,两者之间只是方法论的差别,而不是价值观上的分歧。
回完电报,飞机再次起飞前往喀麦隆,戴高乐已经等候多时。
飞机上,小满对着飞机上的大包小包,正在一个一个贴着标签,有委员长夫人的首饰、护肤品与衣物。
也有各个大佬的雪茄与香烟,各位大佬夫人的首饰与护肤品。
别的数量可能不多,但尼龙丝袜与雅诗兰黛的护肤品、口红竟然装了许多箱。
倒不是沈复兴非要如此,只是这次赴美,光是宋子文个人收到的要带些“洋货”回去的电报就不计其数。
物资匮乏!
沈复兴在华盛顿博弈期间,宋子文早就安排好了这类物资的采购,反正沈复兴乘坐的飞机不过海关,也没人敢查。
整到最后,小满在标记有王宠惠的箱子上找到一封标记给沈复兴的信。
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沈复兴,替我归乡。
很显然,法学大师、民国外交部长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前进四】。
第二天
飞机便在喀麦隆短暂停机加油,立马飞往布拉柴维尔,那里是如今法属赤道非洲的首府。
乍得、喀麦隆、刚果等地在1940年8月下旬相继宣布效忠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整合下变成了法属赤道非洲。
特别是去年年底,加蓬被自由法国攻占,将整个赤道非洲的基地连成一片。
戴高乐更是在布拉柴维尔成立帝国防务委员会行使政府职权,努力让自由法国在同盟国中展现出自己的力量。
他与沈复兴一样,一切为了光复故土,一切都为了战后的秩序重建。
飞机在布拉柴维尔军用机场降落,沈复兴老远就看到了那个鹤立鸡群的男人。
如今的局势,罗斯福与丘吉尔对戴高乐拉起的【自由法国】旗帜很满意,但对他这个人不太满意。
亡国之人,安敢称兵?
可偏偏,戴高乐就是那个油盐不进的人!
走不回的故土,那就打回去。
丢掉的殖民地,那就抢回来!
如此简单
在你们眼中,巴黎沦陷,国家投降。
可在戴高乐眼中,那只是被侵略者暂时窃取被维希暂时出卖的国家,他是一定要拿回去的。
只要他还能站起来振臂高呼,法兰西便没有亡。
也正是这样的心气,让他在开罗遇到了同样的男人,沈复兴。
如今,两人再次见面,脸上竟然都挂着一抹笑意。
好陌生,好熟悉。
“沈,你终于回来了,丘吉尔差点就要掀开你的天灵盖,想看看你是怎么说服罗斯福的。”
戴高乐张开双臂,欢迎这个从华盛顿凯旋的同志。
志同道合!
沈复兴同样张开双臂:“让我们一起战斗吧,我们都在踏上各自的回乡路,也踏在各自的复兴之路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