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803章 晒网专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03章 晒网专家

    第803章 晒网专家
    周家子弟要被拉去新军接受训练。
    在周太后看来,这是非常好的上进机会,是让娘家人融入到皇孙军政体系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后还可以获得张峦政治资源方面的扶持,可谓前途无量。
    但很可惜,周家人那边似乎并不领情……在他们看来,此举乃张家有意报复周家。
    打人了还不算,还要杀人诛心,把人拉到军中去受苦受累?
    我们再怎么训练,也只是外戚勋臣,吃饱穿暖不愁,但按规矩也别想吃得太好,从未想过跟你们张家一样去官场混日子。
    再说我们也不是行伍的材料,怎么就得让我们去军中没日没夜地承受锤炼?
    为了所谓的建功立业,就让我们一大家子承受“灭顶之灾”?
    这也太不是人了吧!
    所以当天消息公布出去后,长宁伯周彧亲自带着人和礼物,到寿宁侯府去赔礼道歉,却没见到张峦本人。
    毕竟张峦还有“大事”要忙,没那闲工夫搭理周家人。
    周彧拜见张峦不得,想把礼物留下,也被张家人拒收,最后只好一脸无奈地回到自己的府邸,却见兄长周寿已早早在家中等候。
    “兄长何故前来?”
    周彧进门后赶紧迎上前,问道:“怎不到正堂就坐?”
    周寿摆摆手,道:“你说为兄因何而来?你孙子,祸害你一家也就算了,怎连我府上人都稍带进去了?屋子里面太热了,咱有话还是外面说吧。”
    “这个……”
    周彧显得很为难,道,“我也正为此事发愁,刚带人去过寿宁侯府……那寿宁侯好大的架子,不肯赐见不说,连礼都不肯收。”
    周寿道:“也不想想人家是什么身份……虽也是勋臣,却是陛下身边不可或缺的近臣,又是当朝阁老,岂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
    “我……”
    周彧多少有些无奈。
    周寿道:“为兄此番前来,是问你安排后辈入军旅之事该如何解决?宫里来人,说是老太太对咱们家的事很关心,还问两家小子伤情如何……你让为兄怎么说?”
    周彧苦着脸道:“张家老大伤成啥样,咱两家也没多少差别。话说那张来瞻也够狠的,不过是小辈之间的争执,他这么快就悍然出手?打完人还让咱两家各自派人去军中供职?这不摆明要折磨咱两家人么?”
    “可老太太不这么想。”
    周寿道,“她对咱们两家子弟进军旅之事,极为看重,一个劲儿催促呢。她还让人叮嘱,切不可错失如此好的机会。”
    “怎么会这样?”
    周彧有些听不懂。
    周寿道:“晚辈后进打就打了,不过是一点争执,但张来瞻入宫去跟老太太见面,当面提及帮周家晚辈进军中供职,还说这支新军有新火器加持,未来可在西北建立功业……
    “我算是听出来了,张来瞻打算利用这支新军,出塞去跟鞑靼人打仗!咱两家的晚辈子侄也要跟着一起去。”
    “啊?”
    周彧大为惊讶,问道,“既然说得这么好,那张家人自己怎不去?”
    周寿显得很无奈,道:“张来瞻两个儿子,一个在帮陛下打理各种事务,另外一个,据说经此一事后,也被勒令进入军中历练。”
    周彧皱了皱眉:“我算是听出来了,张来瞻管教自家孩子,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便打算把孩子打发进军中……哼,他教他自家孩子便可,为何还要拉上咱们两家的子弟?”
    周寿问道:“老太太态度明确,你能反对吗?”
    “要不咱入宫去找找她老人家,求求情?”
    周彧试探地问道。
    “没用。”
    周寿摇头道,“姐姐一早就希望咱两家的孩子有出息,别跟咱俩一样混吃等死……但我总觉得,这事根本就不现实,咱们的孩子根本就不是当兵的料。”
    周彧皱眉道:“那该怎么办?坐视这一切发生?挨了打,还得把孩子送去军中受苦?就为了那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军功?”
    周寿道:“我来就是跟你说,想办法去向张家人赔罪,让张来瞻主动去跟清宁宫那位讲,这事我们周家就不参与了!”
    “对,对。”
    周彧非常认同。
    显然周家人并不觉得自己的子弟能成器。
    侥幸得到爵位,能世代传承下去,就很不错了,还想靠军功在大明朝廷站稳脚跟,甚至充当显眼包?
    算了吧!
    没那么大的头,可戴不下那么大的帽子。
    我们就是想当咸鱼,谁都别阻拦!
    周寿再道:“替你家求情的同时,也顺带帮我家孩子说说!大不了多赔点儿东西!以前咱不是万家的对手,现在更不是张家的对手!也跟后辈提点一下,要是再惹张家人,下次就不是挨打这么简单了!”
    “咱就这么怂了?”
    周彧显得很不甘心。
    “不然还能怎么着?”
    周寿气恼道,“你要有本事,能压得住张家也行!就怕最后人被打了,最后错还是咱的……这不陛下就派人来家中训斥了?
    “就连老太太也不支持咱,认为咱们家的孩子瞎胡闹!谁让张家人……在老太太那儿也那么受宠呢?”
    周彧黑着脸道:“就是啊,宁可信那个认的干侄子,也不帮自家子侄!这老太婆……也是没谁了!”
    ……
    ……
    张峦回到了温柔乡。
    然后把之前没完成的事,一气呵成做完,然后一直忙到天黑,直到祁娘进来把烛台点燃,张峦已经迷瞪了半个多时辰。
    “老爷,醒了?”
    祁娘过去拿起蒲扇,给张峦扇了扇,“浑身都是汗。”
    张峦问道:“我几时睡过去的?”
    祁娘抿嘴一笑,道:“听先前出去的说,老爷睡了有一会儿了。不知怎的,突然就像晕了一般,斜歪在那儿。奴家听闻刚想叫人进来瞅瞅,却听老爷都开始打呼噜了,也就没多加理会,让您多休息一会儿。
    “老爷这两天累坏了吧?”
    张峦显得很尴尬。
    自己明明是为了回来展现男子雄风的,结果半道就这么直接萎了?
    那自己……岂不是很没用?
    难怪祁娘在偷笑呢!
    张峦似乎非常在意男子尊严,涨红着脸道:“都是我家那二小子闹的,我还没回去他就派人去打周家人,为他大哥出气……哼,为了所谓外戚家的威严,连脸都不要了!今天还让我入宫疏通……可麻烦死我了!”
    祁娘道:“老爷辛苦了!府上已经准备好了晚宴,您几时入席?”
    “吃不下!”
    张峦摇头道,“喝点儿清粥便可,最近要尽量吃清淡些。”
    祁娘却道:“二公子不是说过,吃得清淡可以,但一定要保证营养?都是一些比较精致的美食,定能让老爷胃口大开。毕竟这次送来的女子中,有厨艺非常好的,现在您想吃哪里的美食,只管知会一声就好。”
    张峦好奇地问道:“我这是又开了个食肆吗?”
    “老爷要这么想,也可以。”祁娘笑着道,“不过这是为您一人而开的食肆,只要您来了,就得好好招呼。”
    张峦道:“我看倒更像教坊司了!别人都说那是个好地方,但我去的次数却不多,为何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总闷在这里呢?”
    祁娘调笑道:“是不是家没有野香?”
    张峦脸色带着几分尴尬,道:“也罢。这样,给我上火锅罢,我现在吃不进去别的东西,就那玩意儿……芝麻酱一定得有。夏天现磨来得及吗?”
    祁娘扶他起来,笑着道:“老爷想吃,什么时候都有。只是老爷,家里的事办完了吗?”
    “不管了!”
    张峦道,“俩熊孩子,想管也管不住!我只负责安心享乐便可!女儿嫁出去了,未来孩子也不用我操心。我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大不了……再过几年松散日子,将来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
    ……
    新军训练之事进展很快。
    这些新兵都是一张白纸,任由人在上面挥毫泼墨,经过严格训练后他们很快便学会发射火器,并以火器为基础进行排兵布阵,并适当锻炼骑马射击技能,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交战……
    由张延龄制定的详细的训练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王越身为这路人马的总教官,完全是按照张延龄所列方法进行训练。
    连王越自己,都没想到效果会那么好。
    这天朱祐樘又过来检校人马。
    作为朱祐樘亲手打造的军队,他对训练非常上心。
    因为张延龄正忙着新火器的研发制造,所以陪同皇帝观看操演的是王越,王越一边解说,一边跟朱祐樘汇报最新进展。
    “陛下,以老臣所见,若将这路人马调去西北,定可打得鞑靼人落流水。”王越道,“臣有信心能一举平定草原。”
    朱祐樘笑道:“王卿家,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些?”
    王越道:“臣真的有信心,请陛下给老臣一次机会。”
    很多时候,王越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毕竟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年岁已大,可能坚持不了几年了。
    如果按部就班让这路人马发展,等真正训练大成后,他已经作古,那恢复王家的爵位就彻底没戏了。
    朱祐樘道:“火器正在改进中……如果能造出更好的火器,那绝对可以与鞑靼人一战。眼前列装的……还不太够。”
    “这样了……还不够吗?”
    王越诧异地道,“陛下,以臣所见,目前军中装备的火器已足以跟鞑靼人正面抗衡,甚至稳占上风。只要是十倍以内的鞑靼人,都可以将其剿灭。”
    “不够。”
    朱祐樘显得很贪心,道,“如果只是能够以一敌十,风险还是太大了。朕要的是大明王旗所至,所向披靡,如果还是要靠大军团正面会战我们才有机会取胜的话,那也未免太过草率了。”
    王越听到后,不由感觉眼前的小皇帝,似乎比他父亲的野心都来得大。
    不但要平定草原,还要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下完成一切?
    目标定得会不会有些太大了?
    朱祐樘道:“不管怎么说,王卿家辛苦了……你功劳很大。朕已经决定跟朝中人商议,给你一个官职,让你能安心训练新军……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臣谢恩。”
    王越希望得到的自然是爵位。
    但他又知道,如果不能在战场上立功的话,皇帝最多赐给他一个看起来很大但其实没什么用的都督府军职,再或是一个文臣的官职,估计是挂名的巡抚或是兵部侍郎之类的。
    他毕竟做过兵部尚书,现在给他任何官职,都不如恢复爵位来得实在。
    ……
    ……
    王越在朝中替皇帝训练新军之事,逐渐为朝野知悉。
    联想到之前皇帝没有委命三边总制,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皇帝有可能想重用王越,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后给叫停了。
    至于王越训练新军的目的,多数人认为是皇帝打算以此来对草原游牧民族发起反击,而王越有几次进兵草原且取得辉煌胜利的先例,似乎以王越来统帅这路人马,再合适不过。
    只是文臣对于王越还是有比较重的戒备心理,就在于王越这个人平时与文臣并没有过密的交往。
    说白了,王越并不是传统儒臣,更像是一个投机倒把者,文臣那一套体系和逻辑在王越这儿总显得格格不入,没人愿意把王越当成自己人。
    这天早朝上。
    朱祐樘让李荣宣布了一份由张峦亲自草拟的奏疏,请求以王越为兵部左侍郎,协同完成新军日常操练。
    众大臣很疑惑。
    兵部左侍郎?
    这不是张峦自己的官职么?
    难道张峦又想来个撂挑子不管,把自己的官职直接交给王越?而他却躲在后面看热闹?
    刘健走列道:“陛下,兵部不可有两位左侍郎,更何况,目前张学士在兵部任职,也算兢兢业业,何至于要再委派他人呢?”
    这次连朱祐樘都暗自皱眉。
    刘先生,你把我岳父在兵部一天打鱼一个月晒网的行为,说成“兢兢业业”?你不觉得这评价会让人很尴尬吗?
    李荣道:“刘阁老,张学士身体状况不佳,已经许久未曾去过兵部坐班。本来陛下有意让张学士主持日常练兵等事,但可惜条件不允许,如今由王越来替代其完成,无论是陛下,还是张学士,都能放心。”
    刘健问道:“那张学士该如何立处?”
    李荣笑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张学士继续在家养病,待其病愈后,再说其他的。”
    之前是户部右侍郎,现在乃兵部左侍郎,好像张峦就不想在朝中浪费他的时间,更愿意把自己的官职交给别人。
    现在似乎只有阁臣这层身份,没有说彻底撒手,但因张峦本身并没有在阁部中当差,是否假手于人好像没多大区别。
    “刘先生,你认为不合适吗?”
    朱祐樘道,“新军总需要有人负责日常操练等事项,朕觉得,由王卿家去负责,乃最合适的人选。除非有他人能替代此职位……如果诸位卿家还有更好的人选报上来,不妨现在就说明。”
    皇帝懒得说什么“日后再议”。
    你们要是反对王越当兵部左侍郎,就选个更合适的人出来……当然这个人要放弃兵部的很多事务,等于说同时要兼顾兵部和新军两边。
    如果这么想,好像把王越和张峦两个并列为兵部左侍郎,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
    因为两个人……都不太像全职侍郎,更多是混日子的,只是一个负责新军,一个则在家养病。
    其实不管是两个侍郎,还是没有侍郎,效果别无二致。
    因为他们都几乎不会出现在兵部衙门。
    刘健看了看徐溥,意思是你这个首辅要不要出来反对一下?
    此时的徐溥却像是失聪了一般,立在那儿做沉思状。
    旁边自然有人想站出来反对,但现在的问题是……
    皇帝让他们举荐更为合适的人选……本身训练新军这件事,他们就不赞成,如果推荐人出来,等于默认皇帝此举是合规的。
    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掺和,让皇帝直接用非常规的人去训练新军,这样就算回头有了问题,也跟朝臣无关。
    乃皇帝自己胡闹。
    他们甚至可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书写一笔。
    “诸位卿家,没有意见吗?”
    朱祐樘道,“如果没有的话,这件事就先这样吧。另外……”
    到此时,朱祐樘好像终于下定决心一般,朗声道,“皇后已怀有身孕,估计会在今年秋天诞下孩子。朕本不想打扰到你们,但事到如今,朕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就先与你们说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大臣虽然对张家得势这件事有很大的意见。
    但面对皇帝马上要有孩子这件事,他们还是不得不立即做出恭喜的姿态。
    毕竟皇帝能及早诞下子嗣,那意味着皇位将会在皇帝这一脉传承下来,皇位就没有了任何争端,这有助于维护朝堂的稳定。
    毕竟皇帝一直没有子嗣的话,会让下面各大势力的人产生纷争,甚至有的人会做一些盘外招,甚至会有人起心思,揣度皇帝的政策是否会有连续性的问题。
    现在好像就不用为此担心了。
    皇帝这么早就能让皇后有身孕,说明皇帝从身体素质再到生育能力,都毋庸置疑。
    这比先前那位成化帝,就要好很多。
    就娶一个皇后都能这么早有身孕……那有关纳妃的事,似乎可以先消停一下,谁让人家张家就是这么有本事且还有时运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