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704章 东亚武德高地铁证!西辽帝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04章 东亚武德高地铁证!西辽帝国!

    天幕此时。
    背景音乐也陡然而变。
    从之前风雨飘摇的苍凉音乐。
    换成了雄浑激昂的音乐。
    音乐也似乎预示着耶律大石的崛起!
    【辽国旧属的七州十八部的首领纷纷来投,一支由契丹、汉、突厥、回鹘组成的万人军团就此诞生。】
    【耶律大石一方面以辽国的旗号,不断招募草原诸部。】
    【又外交联合西夏、南宋试图孤立金国。】
    【金国意识到了耶律大石的威胁,召集草原各部落讨伐可敦城。】
    【但路途遥远难行,各部不服从金国命令,最终半途而废。】
    【而耶律大石这边,经过几年的发展。】
    【耶律大石意识可敦城资源匮乏,难以支撑大军。】
    【金国又正处巅峰,难以速灭。】
    【便决定向西开疆拓土。】
    【他带领五万军民向西进发。】
    【此后,这段历史记载出现空白。】
    【直到延庆元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
    【汉号天佑皇帝,汉语为官方语言,延续辽朝国祚,史称西辽,阿拉伯文献称之为“哈剌契丹”。】
    【接下来,这支铁骑如风暴席卷中亚!】
    【同年,耶律大石将高昌回鹘纳入版图。】
    【随后向西进军,围攻喀什噶尔时受阻,损失惨重,于是退兵至马拉什。】
    【经过两年征战,成功夺取八剌沙衮,同年改年号为康国。】
    【虽然在西亚发展势头极为猛烈,但耶律大石也没忘记东征。】
    【休养生息两年后,耶律大石发兵七万东征金国,意图复国再造大辽。】
    【耶律大石对手下们说道:】
    【“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苦创业,才成就了帝王霸业。”】
    【“但后代的皇帝们耽乐无厌,不恤国政,导致盗贼蜂起,天下土崩。”】
    【“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
    【“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
    天幕外。
    看到这里。
    历代古人们对耶律大石的评价和态度,已然开始发生变化。
    特别是对于皇帝们来说。
    虽然耶律大石擅自拥立皇帝,甚至当带路党都是逆贼的行为。
    但他又万里远征,延续宗庙社稷却又很好的弥补了他的逆贼行为。
    明朝。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也是一声感慨。
    崇祯自然从史书上学到过耶律大石的故事。
    此时再通过天幕看到,崇祯也是淡然的说道:
    “逆贼就逆贼吧。”
    “能延续祖宗宗庙社稷,比什么都强。”
    “话说,天幕剧透过朕在吊死之后,大明又发生了什么?”
    “大明虽然北方沦陷。”
    “但南京那边,班子还在。”
    “大明依然保有半壁江山。”
    “在朕去世之后,南边的大明忠臣们,为了延续国祚做了什么努力呢?”
    天幕继续。
    【誓师之后,辽军东征。】
    【首先攻克喀什噶尔。】
    【随后进军至和田。】
    【却发现河西走廊已不复汉唐时的水草丰美,而是一片荒漠,无法屯田。】
    【行万馀里无所得,牛马多死。】
    【只能原路返回八剌沙衮。】
    【康国四年,耶律大石继续向西开疆拓土,击败西喀喇汗国,将肥沃的费尔干纳盆地纳入版图。】
    【康国八年,耶律大石开疆拓土至卡特万。】
    【击败塞尔柱帝国及其附属军剌子模的十万联军,将河中地区纳入版图。】
    【卡特万战役中,耶律大石以“新月阵”大破十万塞尔柱联军。】
    【伊斯兰史书惊呼:“东方降下了黑色灾云!”】
    【随后,耶律大石把撒马尔罕改名为河中府。】
    【三个月后,耶律大石西征至乌兹别克。】
    【不久后返回国都巴拉沙衮。】
    【此时的西辽,疆域东至高昌,西至河中,北至瀚海,南至昆仑山。】
    【成为一个庞大的汉制帝国。】
    【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远超同期大宋。】
    【耶律大石的西辽,也就此称为了中亚的惟一霸主。】
    天幕给出了一张西辽的版图。
    可以看到虽然烂地很多,但确实面积庞大。
    且周边势力繁多,能在这么远离故土,又局势复杂的地方建立政权,属实不易。
    网友的弹幕也纷纷飞出。
    《不长记性的挫宋!》
    《驱逐金贼,结果越跑越西了。》
    《打不了金人,还打不了你?》
    《西辽没打赢金军偏师,耶律大石觉得差距太大就没后续了。》
    《东亚怪物房卷不动,西辽在中亚直接乱杀!》
    《真的越往西约虐菜!自古被赶走的民族去西方都是碾压。》
    《确实为东亚武德高地正名了。》
    《要是继续向西一路打到耶路撒冷就神了。》
    《约翰王耶律大石!》
    《可敦城驻屯有两万精兵,战马十二万匹,耶律大石带走了最好的四万匹战马和全部两万精兵。》
    《主要是大辽有祖训,任何情况都不得调走可敦城的士兵,所以兵力保持着。》
    《蒙古高原上的部落更支持契丹人,也算让耶律大石回血了。》
    ……
    天幕。
    【而如何治理这个处于多民族多文化交界的庞大帝国。】
    【大石林牙也很有手法。】
    【在耶律大石的登基大典上,百官惊异地发现:】
    【龙椅上铺着波斯地毯,案头摆着汉字诏书,侍卫手持突厥弯刀,而皇帝本人正用契丹语与汉臣讨论《资治通鉴》。】
    【这正是耶律大石的治国精髓。】
    【他废除人头税,推行“属国自治”,让佛教寺庙与伊斯兰经学院比邻而居;】
    【他保留南面官汉制,又创设北面官管理游牧部族;】
    【甚至发行刻着阿拉伯文、汉文、契丹文的铜钱。】
    【1143年的某个秋日,以汉光武帝刘秀为榜样的耶律大石在遗憾中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在位十二年,庙号德宗。】
    【临终前,他指着东方的天空对儿子说:“记住,我们的根在日出之地。”】
    【而耶律大石此人如何评价?】
    【有人说他是弃国逃亡的叛将,也有人说他是文明传播的使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女真人的刀锋斩断辽国命脉时。】
    【是这个契丹贵族带着中原的科举制度、汉地的儒家经典、草原的军事智慧,在帕米尔高原上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星火。】
    【也将大辽的国祚,延续了近百年。】
    ……
    天幕视频结束。
    弹幕也纷纷飞出。
    《这一生太传奇了!》
    《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百折不挠终成霸业。》
    《对皇帝不忠诚,但是对国家是真的忠诚!》
    《没想到西辽还是个汉制帝国?》
    《耶律大石是翰林出身,信儒家思想。》
    《说汉语,学儒家,也算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代雄主了。》
    《史料里看,西辽自己也很矛盾。辽人少,想回去,土著多,想中亚。但凡辽人思路打开……》
    《西辽史载只有84500户契丹核心人口。》
    《岳飞北伐,曾经有考虑过联合西辽夹击金国,但确实太远了。》
    《真是东亚怪物房,不敢想鼎盛时期的金国到底有多么恐怖。》
    《大石实在是稳如老狗啊,可惜子孙不给力。》
    《中亚那时候很富,近代海运兴起才衰落的,所以西辽也很强。》
    《最精华的费尔干纳和伊犁河谷,都纳入西辽,可以了。》
    《哈哈,大辽愣是从一个东北国家变成西北国家了,就挺神奇的。》
    《何止呢!西辽被灭后,又往西南跑,到波斯湾边搞了个后西辽。》
    《不过后西辽国号都不叫辽了,也不说汉语和契丹语,只是开国的人有契丹血统……》
    而天幕外。
    古人们看完了耶律大石的传奇一生,也是纷纷的感慨。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上耶律大石那波澜壮阔的万里远征,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赞赏。
    “这耶律大石,起初以为他背叛旧主,无非也是个野心家逆贼。”
    “如今看来,倒是小瞧了他。”
    “能在绝境中万里辗转,重建辽国,延续祖宗宗庙社稷,实属难得。”
    “此等坚韧,倒是有几分枭雄气质。”
    嬴政转头看向李斯,说道:“李斯,你看这耶律大石,于艰难中开疆拓土,延续国祚,可算是一代豪杰?”
    李斯微微躬身,恭敬回道:
    “耶律大石百折不挠,率领众人在异域扎根,实乃不凡。”
    “不过,与陛下当年横扫六国、建立不世之功相比,仍有差距。”
    如果说嬴政只是略微赞赏的话。
    在汉末。
    刘备看了可就是眼热了。
    在接连战败,辗转万里,也要誓言光复河山的耶律大石身上。
    刘备仿佛看见了自己。
    “这耶律大石,当真令人敬佩!”
    “先前错怪了他,以为他背叛皇帝。”
    “如今才知他是为了延续国祚,不惜万里奔波。”
    “那漠北草原荒漠,行军是何其艰难。”
    “带着少量子民,前往异域他乡,又是何等恶劣的环境?”
    “他这一路艰难险阻,却从未放弃,最终建立西辽,实在是忠义之士。”
    刘备感慨万千。
    “我刘备一生,也在为兴复汉室四处奔波,屡战屡败,却从未放弃。”
    “今日见耶律大石之举,深感共鸣。”
    “他绝境中再造社稷这份坚韧,实在是值得学习。”
    “而那一场大破十万塞尔柱大军的卡特万战役,想必也是青史留名的大战吧?”(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