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法相五阶,盘古逆炼(4K)
赵青心念微动,右手悄然拂过左眼,动作舒缓如拈,又似拂去衣角尘埃。刹那间,无法直视的璀璨光球从她的这只眼睛中跳跃了出来,凭空凝现、投映在了身前十数丈的虚空之中,骤然膨胀成了一轮直径达六七丈的炽烈骄阳,燃烧着、沸腾着纯粹而磅礴的太阳真火。
此乃大日法相!
它并非凭空造物,更像是从另一个维度、另一重宇宙的规则投影中,被她生生“拉”入了此方世界,可以说同时存在于内外双重天地之间,等若于开启了限定式的交互通道。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真实无虚的存在。
火球通体流淌着熔金般的赤红与白炽,太阳之气在狂暴地翻腾、咆哮,钩勒出日冕般的光焰轮廓。
甫一出现,便带着一股焚尽八荒、熔炼万物的恐怖热意,升腾而起,悍然挡在了那倾泻而下的黑雨刀剑之前。
密集如帘的黑雨,撞上那轮浑圆燃烧的大日,如同墨汁泼向熔炉,连一缕青烟都未能泛起便被彻底吞噬、消弥。
洞穿虚空的锋锐意志,被更为浩瀚纯粹的天地阳和之力生生熔炼,如同积雪般消融殆尽!
那致命的森寒,在极致的光与热面前,根本来不及发挥真正的威力,便化作了缕缕青黑色的、带着浓重腐朽气息的轻烟,袅袅升起,转眼又被烈日法相的威能彻底净化,消失无踪!
在持续的攻击中,流火固然不断溃散着,光芒略黯,却又几乎在溃散的同一瞬间,便从核心处重新喷薄、凝聚,维持着那浑圆的轮廓!
仿佛它本身就是一场永恒不息的生灭循环,在毁灭的边缘一次次重铸自身。
金色的日轮悬停在赵青头顶,照耀四方,轻易便将那片笼罩二人的死亡星雨挡下。
她脚下的地面,甚至连一粒尘埃都未曾扬起。
仿佛那足以令启天境下众生辟易的星辰湮灭之威,于她而言,不过是夏日骄阳下蒸腾的些许微尘水汽,拂袖便可化之。
其威如海,其法如狱,却又举重若轻,浑然天成!
不远处,原本被无穷黑雨压制得几乎窒息、气海经络濒临崩溃的唐欣,顿觉身上一轻。
他抬头仰望,只看到了一片无边无际、熔金烁玉般的灼目金光,以及金光之外,依旧如墨汁般泼洒、却再也无法寸进的黑色雨幕,依旧在疯狂倾泻,撕裂空气发出刺耳的风雨锐啸。
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那轮法相所蕴含的浩瀚伟力的震撼交织在一起。
唐欣的神色显得格外呆愣,表情凝固在怔住的状态,甚至没心思去推敲先前那些批评式的尖锐指点,唯余下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近乎本能的敬畏,以及对那更高、更玄妙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意。
他知道,这是赵青出手了!以一种自己完全无法理解、如同神祇般的手段!
绝不仅仅是“点、线、面”的浅层运用,而已然臻至难以想象的玄妙之境,超越了那形而上的框架束缚,其意、其神、其势圆融环中,无滞无碍。
……
“忘己、忘形、忘界,而后天人既离又合……及至形骸之执尽去,乾坤之辨亦泯。界域之壁,皆自心起,能破能立。忘此虚妄隔阂,方知存身之所,不落于内,亦不落外,亦内亦外,非内非外……”
赵青的意念在大日核心处无声流淌,进一步推演完善着法相运用的各种方式。
虽然只是刚刚迈入下六气境,不过靠着浑厚的根基与早已悟透的“离合”之境玄妙,竟成功在清浊始分、三才未立前,便掌握了这一关键手段。
所谓法相,不过是领悟虚实变化之道,炼虚成真的一点应用,生灭循环、物我交融罢了,于她而言早已超脱了刻意营造的层次。
“生、长、化、收、藏”,此为法相修行的五个次第,困扰难住了无数在下六气境中踽踽前行的修者,需要上百年的苦参与感悟方能逐步触及。
可在当前的赵青眼中,它所涉及到的诸多玄奥变化,却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纵然有着内宇宙尚未稳定的限制,也已完全掌握了“生”之阶段的运用,接下来的四个次第,亦只待时机成熟,便能一一绽放。
实际上,生、长、化、收、藏这五化,主要是变化顺序上的先后之别,修行难度倒是差距不大,且并不需要彻底悟通方可晋阶,通常“生”之阶段小成,就已有了初步运用“长”的资格。
达到“藏”境入门却未能把“生”修至圆满者,亦是多有前例。
若以现下显化的大日法相为例,无形藏于炽烈的有形之内,磅礴的有形却始终化育于无形的根本道意之中,有中藏无,无中生有,拒绝单向释放,而是双向流通,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便蕴含了“生”之境的真谛。
具体的来说,投映与维系已尽臻“生”之玄妙的法相,根本无需消耗任何能量,甚至除了要微微动一下念,连精神上都毫无耗损。
实际上,它本质上已成为了天地间法理、诸多元气法则的一部分——而一块岩石放置在地上、一颗星球散发着引力场、电子绕着原子核如云雾般运转,又何曾需要刻意维持或消耗什么?
它们只是遵循着既定的规则,依循着某种层面上的逻辑与惯性,自然而然便可存在。
这就跟此界修行体系中,某些仅需六境即可借本命物运使而出的法相手段,还有另外类似的、也被称为“法相”的场域技能,做出了相当明显的区分,不可混为一谈。
然而,虽说赵青当前的法相,似乎已融入了外界天地的“正常”活动之中,跟放置了一颗实体的微型恒星没什么两样,但它当然也可以被足够猛烈的外来攻击所破坏、摧毁,大日核心亦随之熄灭、消亡。
尤其是,像拓跋无愁的剑意那般,出招时裹挟着元气法则之线构筑的势场。
不同的法则力量互相碰撞时,会侵蚀、会干扰、会令对方的结构变得不再纯粹,产生“稀释”,导致效能衰减,乃至于彻底湮灭。
为了阻止、逆转这一过程,理论上,赵青将不得不额外运使精气神,对法相进行修补,否则构筑大日的元气法则出了问题,她内宇宙中高悬的太阳亦会同步受损。
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的情况,却是她依靠着大日法相内外均笼罩着一层可单向筛选、过滤、转化元气法则的天地胎膜,根本不会被低于一定程度的法则之力侵染,把敌方攻击的这一组成部分从头到尾隔离在外。
也就是说,没了元气法则层级的交互,双方只剩下了朴实无华的能量对拼。
看上去还挺公平,可赵青却真心实意地表示,自己这边其实开了个“锁血挂”:每当太阳法相投映显化而出,它都会连带着生成磅礴之极的内能。
即表面约6000k,核心1500万k的太阳之气,所蕴藏的庞大热量总和。
若是这部分热量被消耗、大日降了温,只要她念头一动,便可刷新回初始的状态。
究竟原因,天地规则、元气法则才是根本,当一方天地的法则被微调、改变,它内部蕴藏的元气就会自动“涌现”出相应的能量,或者说,在能量对拼中拥有等效的“给定”数值——此乃炼虚成真的绝佳诠释。法相的存在本身即是法则的具现,只要维系其存在的根本法则未被击溃,那法则所定义的能量状态,自然可以瞬间重置。
这如同在游戏中修复一个受损的模型,模型数据完好,贴图刷新一下即可。
不过,“生”之阶段的法相,本身固然有着看似“无穷无尽”的能量储备,但输出的功率却并不理想,比下六气境修者的本体要弱得多,像赵青当前召引出的这轮大日,辐射出的光和热,也就寻常七境中品平a的水准。
但它本身具备的总内能,其实堪比数亿吨tnt的当量,换算成“蓝条”或“血量”,绝对是远远超过了任何七境的极限,步入了八境启天的范畴,甚至还能反复刷新——而这不过是赵青内宇宙的一隅罢了。
要知道,她所开辟的内宇宙属于某种近似于“盖天说”的标准模型,半径二十里,对应的是参照七衡六间、直径八十一万里的周天寰宇。
后者的太阳直径1250里,根据2万倍的比例换算,就成了十来丈的小家伙。
类似的,月亮跟太阳尺寸相当,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直径则在50~150里之间,漫天星斗、大星小星,通常是在几里到几十里的范围,亦均缩小到了两万分之一。
而跟日月星辰相比,重浊沉降积成的大地,则要庞大得多,纵横以万里计,代表着更胜前者的可开拓潜能,但它仍算不上“最强”,笼天罩地的混沌太虚,才代表了宇宙的本源所在。
可能量再多,若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亦是徒劳无功,所以针对“生”之阶段的法相,也衍生出了无数种牵引、抽取、利用的繁复手段,把它当成了极为特殊的第二气海。
而到了“长”之阶段,法相的规模便可以调整、放大,衍生出种种变化,不再跟内宇宙中对应事物的大小完全一致,单凭它自身释放出惊天动地的杀伤力,主导战斗过程。
……
显然,无双风雨剑这引动星辰煞气、重塑风雨之质的倾世一击,其力量虽颇为浩瀚,足以瞬间重创乃至灭杀寻常七境巅峰,却绝无可能一击秒杀一个等若八境底蕴、且拥有瞬间“回血”能力的法则造物!
这轮骄阳,在唐欣眼中如同不可撼动的叹息之壁,在拓跋无愁的感知里,却更像一个打不破的、会自动复原的坚硬龟壳。
可对于赵青而言,则仅仅是睁开了只眼睛一般,其精微控制所需的意念集中,大概也就等同于常人眨了眨眼皮。
是那种清晨初醒时,睡意尚存,无意识地将视线投向窗外熹微晨光的一瞥。
眼球的转动无需刻意牵引,视线的聚焦无需额外费力。阳光照在视网膜上,带来关于新一天的讯息——仅仅是存在于此的信息。
同样的,大日法相的升起、灼烧、以及在那亿万黑雨倾泻下一次次自我刷新状态的过程,对于赵青而言,就如同睁开的眼睛承受着穿过眼皮缝隙的光线强度变化。
光强了一些?嗯,外面的天更亮了点……
“待法相五阶臻至‘藏’之领域,便可尝试修成法体道身,将诸多外显之相、元气法则彻底炼入己身,内外混同,不分彼此,每一寸血肉都是如同一片天地,秩序井然,极尽完美……此乃‘宇宙在乎手,万化在乎心’……”
意识流转间,赵青的心神掠过法相“生”之境的诸多奥妙,更深邃的推演自然滋生。
虽因修行进境太快,未曾详细翻阅过主世界关于法体道身的具体凝练法门,但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以她自身对“道”的理解,针对于那近乎“盖天说”版本的内宇宙模型,进一步洞彻推衍,最佳的融合路径已然明晰。
“应该……当属‘盘古式’了?”
赵青内观着那片璀璨却又雏形初显的天地,心中若有所思,相关的典籍记述自然浮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
“考虑到在主世界,虽然罕有盘古开天辟地之类的说法,甚至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曾听闻过‘盘古氏’之名,大抵它现下只是南海之地的区域性神话,可就算内容有一定的编造成分,却也有其起源,相关的根据。”
“或许,这正是契合了六气境的修行精粹,方才演化出了如此传说,为前古大能者对天地万象的梳理、认知,的确有所凭依。”
“而我若要打下修成‘法体道身’、步入下六气大成的基础,却是可以对此借鉴一二,把盘古身化万物的过程来上一轮逆炼,万物归源,重聚真形……正如我现在已初步融合的那样,太阳化入左眼,太阴汇于右目……”
“其实,法体道身的凝练,本就有万千路径可循。主世界浩瀚,惊才绝艳者辈出,自然衍生出无数流派。并非所有人都选择将整个内宇宙的天地万象作为法相融合的根基,也有许多人另辟蹊径。”
“譬如,有专精于太阳真火之道的修者,将内宇宙改造,生生炼出十颗大日恒星,不衍星辰大地,只存十日横空之象,铸就‘十日法体’。相传在夏商时代的十日氏族,便精擅此道。”
“有人截取三垣二十八宿星辉炼入脊椎大龙,每一节脊骨皆蕴一方星域神力,脊柱摇动宛若星河倾覆,号曰‘混星道躯’,亦属上乘之法。”
“凡此种种,皆是大道之下的不同显化。”
“至于如何把内宇宙从标准模型逐步调整到此类异形之象,则需参悟相关的专属功诀,修炼一些被称作‘天道册’或‘天章’的古奥道法——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必须由六气境修者间一对一传授。”
“我手头上的《天兵炼形引气法》,固然有相关的内容,记述了好几门‘天章’,如《玄渊青冥裁天箓》、《皓庭霄度炼真禁》、《紫极璇光淬剑章》等,但仅包括了总纲部分。”
“如果不打算上甚长时间推衍完善,暂时只有参考之效。”
“此外,‘劲力武道’和‘炼气士’这两条路线,在‘法体道身’的修法上其实颇有些差异,这里指的仅是前者的‘筑基’方式,不过既然早就一起同修,也应该设法达成相应的兼容,在剑王朝世界这边,主要看那个便捷实用。”
赵青心中思绪万千,在出手接下了拓跋无愁的这波大招后,她已不再打算让唐欣继续喂招磨炼,毕竟刚突破还得缓缓些,过度激发潜能没有好处。
注意到对方发出古怪的嘶吼声,又将祭出新的剑意,她只是缓步向前,在殿底的石棺地面上轻飘飘地行进,并又截了几缕发丝,随手一抛,在前方投映出了北斗七星充当盾牌;
同时,也把那张代表着外边“福地”权限的金符法契,一寸寸地点亮,勾勒出道图的形神纹路,握在左手掌里,呈投掷之状。
就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似的,数十丈高的紫玉巨树,竟抛弃了它原本沉寂不动的半待机模式,畏缩着后仰尝试远离,可究竟拔不了根须。
只能尽量将体内的紫玉色液体压榨着输出,疯狂灌注入无双风雨剑的身躯。
得到了元气补充的后者,刚要微抬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指为剑,凝聚剑势冲击而至,却不料两颗尺许的星辰飘然飞过,恰巧撞断了几根关键的符线,破招于其尚未成形之际。
“别逃……接受应有的结局吧!”
赵青步履未停,身形仿佛融入了摇曳的树影光流之中,又宛如浓缩了一整个世界的律令与秩序,眸光静悬,好似透过了人与树的外相与本源,直抵其纠缠了数百载的执念核心:
“万念归藏,无常定心!”
伴随着这八个字,她屈指,虚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