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165章 先见之明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5章 先见之明

    第165章 先见之明
    这位须发已白的岳丈说着好,一边还重重吸了吸鼻子,朝着后院挥了挥手,很快就有了抬出了一个箱子。
    箱子打开之后,金光直晃眼。
    扶苏见到了满满一箱的金子。
    “这是何意……”
    王贲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再一次吸了吸鼻子道:“臣高兴。”
    扶苏道:“宫里什么都不缺。”
    王贲道:“给孩子。”
    “孩子也什么都不缺。”
    “以后有用。”
    扶苏看着这个箱子,迟疑道:“我不能收。”
    “给孩子……臣除了这些金子,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扶苏对眼前的金子实在是没什么兴趣,当年王翦老将军送的金车还在宫里晾着。
    而这些金子,就算是拿回宫里也不知该怎么使用。
    见到公子为难的神情,王贲道:“臣明白了。”
    扶苏隐约猜到这位岳丈要做什么了。
    直到夜里,扶苏回到宫里之后,正在做饭的田安套着围裙,他手里还拿着一个木勺子,脚步匆匆而来。
    他小声道:“公子,王太尉让人送来了三驾小金车。”
    扶苏正在写文书,早该有预料的。
    田安小声道:“公子放心没有声张。”
    扶苏望着外面的夜色,道:“送入库中,对外只说夫人有了身孕,王太尉赐给未出生的孩子的。”
    “是。”田安一边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低声道:“这是渭北送来的消息,王太尉说他顺手拿到,一并给公子送来了。”
    扶苏拿过纸张打开看着,这上面所写的是泾阳君的事,
    泾阳君是当年宣太后时期的秦国宗室,这件事还涉及了当年宣太后与惠文后立子嗣夺秦王之位的争端。
    后来因赵武灵王的搅局,公子嬴稷成了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
    后来泾阳君就被他的兄长秦昭襄王送去了齐国为人质,之后泾阳君又回到了秦国还给秦国带了孟尝君。
    泾阳这个地名来之久远,早在战国时就有了泾阳县,原本的泾阳县并不在白渠边上。
    现在张苍主持了白渠建设,将泾阳县进行搬迁,原本的泾阳县因为田地单薄,人口也单薄,一直以来都是关中的贫县。
    这一次搬迁之后,人口进行了补充,并且还迁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以后该会富裕起来。
    田安道:“公子,这是雍城送来的。”
    扶苏看到了上面的盖印,是雍城的宗室中人送来的,既然搬迁了泾阳县,他们就想要祭拜泾阳君。
    大爷爷嬴傒已过世很多年了,宗室的许多事都无人为首主持。
    信中说了,雍城自发的主持祭祀,不用惊动咸阳的公子与皇帝。
    扶苏收起这张纸,写了回信,道:“让人送去。”
    田安又脚步匆匆地离开。
    田安是一个喜欢做饭的老爷爷,衡最喜欢这个爷爷了,因为他总能吃到田安给他的美食。
    而田安做饭时,自从用了围裙之后便爱不释手了,他太喜欢穿着围裙做饭了。
    扶苏看着儿子此刻正坐在殿门口,期盼着刚刚离开的田爷爷能够回来继续做美食。
    有时,扶苏也担心田安把这个孩子宠坏了。
    现在就让他老人家宠着吧,大不了……等孩子再长大一些了,让他去多吃几年苦。
    大秦的宗室单薄的不成样子了,就连宗室的祖县搬迁了都没人过问。
    就像大爷爷说过的,这秦国的宗室都快死绝了。
    这让扶苏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多少亲戚,父皇多半是孤独惯了,其实扶苏觉得这样也好,可以心无旁骛。
    翌日,当扶苏正在晨跑时,有章台宫的内侍脚步匆匆而来,说是今天休朝了。
    扶苏多问了两句,才知道父皇生病了。
    天还未完全亮,扶苏独自一人走出高泉宫,去了父皇的起居殿。
    殿外,扶苏又一次见到了夏无且。
    夏无且正在给几个医官吩咐着。
    等他吩咐完,扶苏这才走上前,身为家属想要问病情,先问大夫应该是没错的。
    可是转念一想,生病的是父皇,病情能随便说吗?
    见公子走来,夏无且行礼道:“公子。”
    “父皇如何了?”
    扶苏十分自然地问出了口。
    夏无且回道:“正值深秋,天气转暖,是着了凉,无大碍。”
    扶苏行礼道:“有劳了。”
    夏无且笑着行礼,转身就告退了。
    这位太医令笑起来的模样很不好看,他平日里本就是不常笑。
    尽管,扶苏能感觉到对方是带着善意的,可当看到对方的笑容,还是怪渗人的。
    “公子,皇帝召见。”
    扶苏这才跟着内侍走入殿内,父皇正盘腿而坐,一手拿着一卷书,一手搁在一旁的扶手上。
    看着父皇聚精会神看书的模样,一点也不像是着了风寒的样子。
    “无且看过了,休养一天,朕无碍的。”
    扶苏道:“儿臣不放心,想来看看父皇。”
    嬴政依旧看着书,颔首。
    父皇所看的书是纸制书,那就是敬业县出的书。
    一年到头谁不生几次病,而父皇却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年纪。
    尽管听着没事,心中还是有忧虑的。
    嬴政放下手中的这卷书,又问道:“你想要天下人只读敬业县所出的书?”
    “父皇,儿臣从未有想过要禁止天下的学说,建设国家需要人才,儿臣只是想要通过这些书,选择人才,并非说禁止天下学说。”
    “嗯。”
    见父皇只是应了一声,扶苏也不知该如何答话了
    正说着,嬴政又觉得头晕,只能放松着身体,倚着身后的靠背,又道:“李斯一心想要帮你,你莫要辜负了他。”
    “儿臣不会辜负丞相,更不会辜负父皇。”
    嬴政重新打量着这个儿子,他的眼神比以前更锐利,他的言语也比以前更有力了,这已是个掌握着权力,在秦廷有了巨大势力的公子。
    嬴政摆手道:“你且回去吧,朕乏了。”
    扶苏行礼告退走出还带着药汤味的起居殿。
    殿内,风带着新鲜的空气从窗外而入,嬴政呼吸着空气,目光继续看着眼前这卷书,一想到儿子刚面对质问时,平静的神情,便有了笑意。
    烛台的烛火因风吹动有些摇晃,一旁的内侍忙用手护住了就要熄灭的烛火,只是这个做这个动作时,竟看到了皇帝的脸上有了笑意。
    是公子扶苏来看望,让皇帝高兴,内侍心里只能这么想着。
    如今的潼关学城很热闹,扶苏听程邈说着那里的情况,他说每到饭时那些孩子就会跑向吃饭的食肆,那些孩子的肚子明明那么小,他们吃的粮食可一点都不少,潼关的面每天都被吃完,吃到一干二净那些孩子才会罢休。
    司马欣每每提及,都担心潼关城会被这些孩子吃垮。
    这若是寻常人家,真会被吃垮的。
    这说明当初叔孙通收学子要粮食的举动太有先见之明了,当年他若不这么做,当年的敬业县早就被吃垮了。
    扶苏没见到丞相,便问道:“丞相呢?”
    程邈还在嚼着饼,他将饼咽下回道:“这两天都闭门不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些天丞相李斯的确像是闭关。
    “公子,这是叔孙通所编写的试卷。”
    今天来丞相府就是为了等这个试卷了,扶苏拿过试卷看了眼,试卷很简单都是一些诸子百家言论的填空题,都是写了前半句,填上下半句,以及一道论述题,论述的是信陵君与魏王的事。
    这道题是要试一试人们对信任的看法。
    扶苏问道:“只有一张吗?”
    “回公子,大夫子说公子若觉得不够,可以多写几卷。”
    叔孙通是一个文人,他的试卷自然也都是以文为主。
    如果丞相在这里,丞相会希望叔孙通的试卷题目可以更尖锐一些,譬如说团结建设与列土封王的对比,或者是公平制度下的郡县制与列土封国制之间的差距。
    叔孙通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从来都是教他该教的,他擅长教会他的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
    他与李斯是两个极端,李斯是一个能够将教书也用于政治的人。
    而叔孙通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他连出题都是不带私心的,就连出题,都是以教导方向为主。
    扶苏不希望叔孙通这样的好人改变,如果丞相要求叔孙通这么做,这位大夫子肯定会很失望的。
    叔孙通的试卷不能轻易改,这么多年了他老人家为敬业县付出了这么多,现在该是回报他的时候了。
    扶苏对程邈道:“让丞相也出试卷吧。”
    程邈疑惑道:“公子,这卷……”
    扶苏神色平静道:“我何时说过只有一张考卷了,天文,数术,文章论述,治国治民都要考。”
    程邈神色了然道:“臣领命。”
    扶苏还在看着叔孙通的书卷,又道:“告诉大夫子,以后等完整的试卷出来了,我会再亲自去敬业县,问询他。”
    “是。”
    当然之后的人们觉得,只要通过考试就能为官。
    当以前的贫民成为了管着旧贵族的官吏,也不知道他们会如何感想,扶苏暗想着,他们一定还会指着函谷关方向大骂暴秦的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