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188章 大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8章 大试

    第188章 大试
    韩信跑到自己的住处已是浑身湿漉漉,这里的每个人都有间小屋,小屋连成排只能放得下一张床榻以及一张桌子。
    这里很小也很挤,好在前后都有窗。
    多数从各地来到潼关的人,都在这里从春季住到今年的秋季。
    韩信在这里住了半年了,早已习惯了。
    大雨依旧,韩信换了一身衣衫,坐在窗前继续看著书。
    书中內容说的是有关地理,看著看著韩信不住点头,为將者必须要懂天文与地理,否则如何打仗?
    关中的春季很短暂,从二月下旬开始融雪,到了三月下了几场雨,到了四五月,关中又开始雷雨频频。
    直到六月,关中已是酷暑天。
    许多从各地来关中的人第一次经歷关中这种无处可躲的酷暑。
    潼关城內的每个人都在流汗,就连读书的孩子,都是汗流浹背的结束一天的课。
    直到临近立秋时节,咸阳又发布了政令,本次考试定在敬业渠的西面,已有工匠在建设考场了。
    往后每两年一次考试,满十九岁的学子都可以前来考试,也可以入军中。
    这让前来赴考的人心中都踏实了不少,就算是考不上,也可以去军中。
    再不济继续留在潼关城做杂役,再做两年的杂役有吃有住有何不好。
    立秋时节,酷暑还未褪去,萧何跟隨著司马欣来到考场,帮忙布置这里的座椅。
    萧何正在与曹参清点著座位,就听到司马欣正在与一个姓张的府丞商议著。
    这位张府丞是从咸阳来的官吏,来关中快一年了,这是萧何第一次见到从咸阳而来,让司马欣如此尊敬的官吏。
    司马欣虽说是潼关的郡丞,但他几乎没有朋友,也没见这个人与三五好友宴请。
    每一次见到此人,萧何就注意到这人不是在忙,就是在准备忙碌。
    而这个张府丞是第一个能够让郡丞面带笑意的人,而且他们言语中反覆提及公子吩咐。
    司马欣平日里做事周到且全面,但话並不多,也不会告知谁是公子扶苏的得力臣子,也不会说没有在政令上交代的。
    所以呀,这个郡丞的確能够管好潼关城,因其人行事踏实周到,且说话都是滴水不漏的。
    距离考试还有五天,工匠们在敬业渠边建设了四座巨大的考场,这一次前来考试的人足足有一千五百人,四座考场一共能够容纳两千人。
    大秦的这一次考试其实很简单,人只要到了,符合条件就能进行考试。
    毕竟也不会有多少人,因公子扶苏的一个承诺走几千里地来到关中。
    公子扶苏不会因你出身高低而拒绝考试,能够考试的条件也很简单,其一就是家族中三代人不能是商人,不能是罪犯。
    见司马欣还要留在这里与张府丞商议,萧何就带著曹参先回了潼关城。
    正一路走著,萧何问道:“这些天让你看的书,你可都看了?”
    曹参回道:“都看了。”
    “郡丞说过,这一次考试虽说不论是否参与支教的人都可以参加,但考试的题肯定也是支教夫子所教的学识。”
    曹参道:“如此说来,以后真的唯有受支教的学子,才能……”
    萧何点头道:“没错。”
    曹参看了看四下,见没有其他人听到两人的谈话,又道:“公子真要藉助考试与支教,一统礼教?”
    掌权者的心是很大的,公子扶苏会是第二个嬴政那般的人物,这是一定的,因公子已在这么做了。
    公子扶苏觉得自列国爭霸以来,这天下的诸子百家已够多了,往后也再也不需要诸子百家了。
    如今还留存著的诸子后人,也只有这么几个了。
    这一天,渭南的郡丞司马欣没有回来,直到第三天,距离考试还有两天的时候,这位郡丞才回来。
    潼关城的人们才听说,郡丞在敬业县商议要事,到现在才回来。
    萧何没有问有关敬业县的商议,而是继续帮著整理卷宗。
    这两天,对很多人来说是短暂,对某些人来说是很漫长的。
    对扶苏而言,每天都是忙碌且充实的,治理国家就是这样,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这大秦年年如此,偶尔有水患,偶尔有旱情。
    每年的夏汛春汛,总会有这么几处地方遭大水,人们几乎都习惯了。
    偶尔有一年遭了特大的水患,身为主持赋税与粮食调度的公子扶苏就会给遭灾地区调取粮食与医者。
    丞相府內,王賁已很久没有来廷议了。
    就连始皇帝都默许了这位王太尉继续保持半退休的状態。
    今天王賁閒著也是閒著,就来丞相府转转,他对一旁的程邈问道:“公子近来忙什么呢?”
    “收税呀。”
    程邈很自然地回道。
    “收税?”
    “是的,公子常说赋税乃国之基石,不能有误。”
    王賁頷首。
    扶苏確实在忙著收税,还有些地方的赋税耽误了,或者是有错漏,这都是要纠正的,譬如说蜀地卓氏,卓氏原是赵国的旧贵族,善盐铁產业。
    其家族的赋税就错漏了不少,扶苏可不会在乎他们家將来会出一个叫卓文君的女子而放过他们,该收拾还是一样收拾。
    先夺了他们的家业,敢在大秦的眼皮子底下靠著盐铁业发家,早就看他们家很不爽了,商人就该好好治一治。
    这一次,扶苏终於找到了收拾他们的理由。
    写了一道文书之后,扶苏就让人將文书送去蜀郡,相信不出半月,卓氏家族就会失去所有產业。
    办这件事的人正是冯劫。
    冯劫觉得不守法的人迟早会反秦,在冯劫看来守法就是第一位,不守法就是要处置。
    冯劫有时也有防患於未然之心,他觉得让吏守法更重要,要加大犯法的成本,需要连坐到他家族的后人,尤其是为吏者忽然富有,一旦查出有贪墨之嫌,其家族子弟子女都要被调去苦役。
    为吏者,要加以更重的刑罚,其家族子女因一起拿入牢狱,连发配的资格都没有。
    如此,他家族的子女会劝导,莫要贪墨。
    一旦贪墨,其家族子女定会痛恨家中为吏的人。
    而后,扶苏要准备第二件事,这件事与一个传说有关,这个传说就是荧惑守心。
    传闻中的荧惑守心会在明年发生,扶苏盘算著怎么用浑天仪將这件事转危为安,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天降陨石,会砸在东郡。
    直到立秋的这天,天还未完全亮堂,就有一队队的人从潼关走出来。
    他们要在秦军的看护下,前往考场。
    考场並不在咸阳城內,而是在渭南郡的北面空地上,秦人的工匠在那里建设了一片房屋,用来当作考场。
    而在考场外,写著一条条规矩。
    只要犯了其中一条规矩,就会被驱逐,並且剥夺考试的资格。
    萧何与曹参在秦军的看守下,进入考场,整个考场尤其安静,四周站著的都是秦军,进入这里的人连呼吸都好似要小心翼翼。
    这些秦军而且都是披甲带著兵器的,这里不像考场,更像是刑场。
    萧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位置很小,只能容一人坐。
    桌上放著砚台与笔,还有一张纸张,纸张是泛黄的,且没有写著任何文字。
    直到一张张考捲髮放下来,一张三尺长的纸张落在桌上,纸张上写著一列列文字,一共有二十道题。
    今天的考试是论证,考试的第一个题就是六国旧贵族是否该享有以前的优待,並且继续保持著庶民的区別,请加以论述。
    题目还用了一个请字,萧何想到了司马欣说过的话语,以及他在关中的见闻,关中人信奉劳有所得,並且鄙夷不劳而获,鄙夷商人。
    如果旧贵族依旧享有当年六国还在时的殊遇,他们就是不劳而获。
    萧何当即就开始作答,而四周的人也正在执笔书写著。
    紧接著是第二题,面对反秦人士所言秦法之严酷,该如何劝导,违反一统的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这些题目越是往下看,萧何就越是觉得公子扶苏需要的臣子是什么样的。
    公子是这个国家的治理者,会有这种题目也是理所当然的,理解並且维护大一统的重要性,才能成为国家的臣子。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还是早点去反秦为好。
    萧何执笔已写完了两题,直到第三题,又说到了为吏贪墨与刑罚的事。
    萧何早年前就在县府任职,有时面对县里有些旧人犯了一些小错,只要在法理內,能放过就放过。
    尤其是对好友泗水亭长的刘季。
    萧何是秦的吏自然拥护秦法,公子有言,法不严则国不稳。
    这道题,萧何也知道该如何写。
    而之后的一题,如遇反秦人士想重新列土立国称王,身为吏者又该如何处置。
    萧何觉得这些题,以后一定会被拿出来,告知天下人。
    在试卷上是如何写的,都会被收集起来。
    將来要如何对付反秦人士,你写的,你总不会不认。
    而在考场的另一头,韩信是第一次坐在齐腰高的凳子上,正抖著腿又低著头。
    他面带笑容,执笔正在写著回答。
    这些题对韩信来说似乎很简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