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226章 会回来的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6章 会回来的

    第226章 会回来的
    项羽想到了另一件事,有个叫张良的人,秦军依旧在追查,而且追查至今。
    何况是一个博士的命案,秦军自然是要追查到底。
    项梁带著几人来到一处路边的破屋子居住,看著侄儿取来了乾燥的木头生火取暖。
    到现在,项梁也想不明白,参木是一个行事极其心细的人,他杀了韩终之后怎么会留下线索。
    秦军说是有人告发,那是谁告发?
    有谁知道是参木杀了韩终?
    但秦军得到告发之后,很快就在会稽县抓到了参木,並且在同时就拿住了殷通,並且得到了殷通得到收买,窝藏凶犯参木之事。
    当年皇帝东巡死了一个秦的博士,这自然不是小事。
    但秦军查了这么多年一无所获,怎么就忽然找到了会稽郡,並且这么快就拿住了参木。
    这一切离奇的让项梁想不明白。
    首先可以排除两个侄儿,他们根本不知道韩终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是参木杀的。
    项伯就更不知道了,他当初就不在彭城。
    项梁心中越发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他不知对手是谁,是如何在背后查问到这些的。
    更来自於会稽郡的那些人,他们很快就会供出叔侄几人,之后秦军就会在各地搜捕他们。
    夜里,当两个侄儿都睡下之后,项伯道:“我再让人去找找张良,他是我的好友,想必可以收留我等。”
    项梁缓缓摇头,看著光火不语。
    至於项伯所言的这个张良,项梁知道只是项伯他自己將张良当作好友而已,张良要是將项伯当作好友,当初就该来楚地相会,岂会屡屡推辞。
    这个张良是指望不上了。
    参木被抓与秦军搏斗至死,没有说出叔侄几人的下落与干係。
    並且因他在集市中被杀,给了叔侄几人逃出会稽郡的机会。
    自那之后,会稽郡的城门就没有打开过。
    相较於,楚地笼罩著作乱的阴云,而张良在蜀中依旧岁月静好。
    此刻的蜀中,张良吃著稻米饭,眼前是一碗笋乾燉腊肉。
    这是张良与矩的一顿饭。
    “今年关中又考试了,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先前我在潼关到了傅籍的年纪,就去了西北入军,结束军役回来之后,觉得自己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考试之后我发觉我太平庸了,我就不適合考试,我適合教书。”
    闻言,张良又低声道:“你只是不想再走一遍蜀道。”
    矩道:“太累了,我都打算在这里成家了。”
    “好啊,看上谁家姑娘了。”
    “这里的姑娘可都心喜韩夫子,韩夫子怎不成家?”
    张良正要开口,矩又道:“也对,夫子的家事……”
    张良神色状若轻鬆一笑,道:“其实过去这么多年也无妨,只是不想成家。”
    矩又道:“唉,成家之前我还是要回家一趟的,带姑娘回去一趟。”
    其实矩真的是在蜀中有一个喜欢的姑娘,这里的蜀中人是很喜关中来的支教夫子的,至少张良能够感觉到这里的人对他非常尊敬。
    矩打算先与这个姑娘在这里成婚,而后带著这个姑娘去一趟关中。
    在张良与蜀中乡长的主持下,矩与一个蜀中姑娘成婚了。
    蜀中的成婚规矩与习俗在秦律上也有变化的,据张良所知比之以往更简单一些。
    双方的身份经过乡嗇夫核验之后,颁发了巴蜀的婚书,这婚书是受秦律保护的,聘礼三十钱。
    並且將江原县的这个婚事上报给了成都郡,登册造案。
    竹簧笙是人们办喜事时常常会用到的民间乐器,民间不能私铸编钟,也不可能使用编钟。
    因此他们所用的多数都是像竹簧笙这样的乐器。
    此地的县令为证婚人,如果矩拿不出三十钱,也可以用两束火麻来当作聘礼。
    江原县的乡民其实都知道各自家里过得如何,大家的贫富水平也差不多。
    不过在河边,还有巫祝吟诵著婚歌。
    严格的秦律与蜀地的习俗似乎是在这一刻结合到了一起。
    矩成婚的三天之后,他就要带著结髮妻子,一起回一趟关中。
    张良送这对年轻的夫妻走入巴蜀山中,他们顺著山路一路前往关中。
    看到坐在脚边的熊猫目光看著矩走远的方向,张良拍了拍它后背道:“走吧,他会回来的。”
    那肥硕的熊猫就跟在张良的身后,落后半步的安静地走著。
    这头熊如今与张良生活了很多年,如今十分亲近。
    这头熊越来越能吃了,每天要吃好多竹子,为此张良每天打扫家里,都忙得够呛。
    有时,张良也会十分倦怠地任由这头熊,將家里折腾得乱糟糟,会想养什么不好,养一头熊,又能吃又难养。
    当矩离开之后,张良又开始了独居生活,解决饮水问题就一个人去河边打水,將水挑回家,家边种了一些菜,还有县令给的稻米,也足够吃的。
    至於那头熊,它只要钻进山里,就有它吃不完的竹笋。
    独居的生活是寧静的,张良除了每天教书,余下的多数时光都在独处,一个人翻看书籍,一个人用饭。
    到了黄昏时分,张良一个坐在熊猫的身边,给它抓著虱子。
    其他的小熊猫在家里住了一阵子,偶尔它们也会来看看,但並不常住。
    张良耐心地给这头熊猫抓著虱子。
    夕阳下,晚风吹过时,巴蜀大山上的树木沙沙作响,夜风冷了一些,张良才觉得天气就要入秋了。
    今天张良早起时看了看县里张贴的布告,原来今天是白露时节。
    公子扶苏为了让人们习惯这二十四节气,让各县將每个节气都张贴了出来。
    县令刚走出县府,见到了张良笑著道:“韩夫子。”
    张良行礼道:“见过县令。”
    双方道好之后,县令递给张良一道文书。
    其实近来楚地出了不少事,许多文书都送到了蜀中,就连这个县令都知道有个窝藏罪犯的郡守殷通。
    殷通正在被押往关中。
    据说殷通交代了许多蜀中的旧贵族,现在楚地各郡都在抓人,与殷通有关的楚地旧贵族多数都要被抓到咸阳问罪。
    张良看罢文书,神色平静道:“没想到楚地会有这种事。”
    县令又道:“近来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主持国事,殷通的事是在告知天下各郡县。”
    文书写得很仔细,並且將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写明白,起因是死了一个齐鲁博士韩终,秦军一路查到了会稽郡。
    “我就先教课了。”
    县令回过神,又收回了文书道:“我要將文书告知各个乡长。”
    张良行了礼就去教书。
    有关楚地的事,可能与项梁有关,或许与其他人有关,又或者是与其他的反秦势力有关。
    但对丞相李斯或公子扶苏而言,这是一个瓦解楚地反秦力量的好机会。
    抓了一个殷通,恐怕也会牵连很多楚国的旧贵族。
    张良走到了书社中,一群孩子早就坐在这里了,放下了心中的心事,开始了今天的讲课。
    矩离开蜀中之后,过了一个月又回到了蜀中。
    他还带来了不少布绢与麦子。
    这让张良想起矩的爷爷是当今的秦大匠青臂,別看矩平日里很简朴,其实他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矩回来之后,熊猫也活泼了不少,来回不断走著。
    因在以前,矩每天都会给这头熊去挖最嫩最好的竹笋,这如何不让它想念。
    在江源县书舍的边上,矩用竹子在这里搭建了一间屋子,这里就是他的家。
    当矩带著一袋麦子来看自己,张良道:“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矩回道:“我打算以后留在蜀地,我不想走了。”
    “是家里不好吗?”
    矩摇头道:“我回到关中时,那里正在考试,今年从各地来了许多青年翘楚,我的兄长们都十分优秀,有领兵的,有继续为工匠的,还有在关中为吏的,只有我最平庸,对我而言教书是最简单的事,我与爷爷说了,我要在蜀中教一辈子的书。”
    “你父亲呢?”
    “他在监造长城,也有好几年没有回家了……”
    矩有一个大家庭,他的爷爷有很多儿子,也有很多孙子,这个家因青臂为公子扶苏造了潼关城而显贵。
    但他的这个大家庭都在为秦而效力,他们父兄都在各地有各自的事要做。
    张良听著他讲述这个大家庭聚少离多的家事。
    “我爷爷总说,等大秦的事忙完了,等国家建设好了,我的父兄们也都会回来的。”
    张良笑著没有回应他的话。
    矩看向正在与乡里的人讲话的妻子,他又道:“韩夫子,我觉得我教一辈子的书,这个国家该可以建设好了吧。”
    张良看得出,这个孩子很热爱大秦,热爱他的关中。
    是啊,关中对他来说是个很美好的地方。
    “不知道啊。”张良看著岷江的水流淌而下,低声道:“可能要用几代人吧,秦一统六国用了几代人,现在的国家比当年的秦国大得太多了。”
    矩道:“公子曾有言,人生其实是很漫长的,所以呀……在我小时候公子就听公子说过,其实不论庶民还是贵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极其沉重,谁敢说一个人的人生,不值一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