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230章 安寧的八百里秦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0章 安寧的八百里秦川

    第230章 安寧的八百里秦川
    翌日,结束了廷议之后,扶苏来到了咸阳城的一处宅院,这座宅院就是楚王负芻的住所。
    扶苏在田安与王賁,还有程邈的陪同下推开了屋门。
    正是午时,楚王负芻正在用饭,当他见到公子扶苏身后的秦军,嚇得丟了碗筷,想要往案下钻,但桌案太低,他又钻不下去。
    负芻依旧活在咸阳,虽说还有些疯疯癲癲的,但至少还活著。
    两个秦军將他提了起来,他的嘴边还掛著麵条。
    扶苏拿出文书道:“楚地有人作乱,要反秦復楚。”
    闻言,负芻的眼神中闪过一些异样的神采。
    扶苏又道:“为首的是项籍,就是项燕的后人。”
    听到项燕这个名字,负芻忽然手脚乱动,他用楚语怒骂著项燕。
    程邈隱约听懂了一些,確实是很难听的话。
    负芻被王翦抓获,或多或少与项燕有很大的关係,甚至当初项燕还另立楚王。
    这如何不令他痛恨。
    但负芻他自己又好到哪儿去,杀了他自己的弟弟夺了楚王的位置。
    那时楚国內部已混乱不堪,败给秦真的冤枉,甚至自作自受。
    扶苏道:“这里有很多犯人的名字,念在楚王还活著,我將他们交给你处置,只要你能画押我就將他们全部抓到咸阳,这里面有当年楚国典仪宋义,楚国大將军项燕之后项梁,项伯,项庄,项羽,项它,前楚国大司马之后屈甦,屈浚,郑昌,昭睢……”
    隨著公子扶苏念的一个个名字,已有秦军割开负芻的手掌。
    念罢,扶苏道:“只要你按下手印,我就会將这份缉拿文书发布天下,抓拿这些人。”
    负芻似乎也没多想,颤抖著將手印按在罪状上。
    看著这一幕,程邈忽有感慨,这些当年楚国旧贵族,竟被楚王的一个手印给连根拔起了。
    做完这些,扶苏也没再打扰负芻的生活,目前还需要这个楚王继续活著。
    秦廷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主持这些楚国旧贵族,但有了楚王的手印,就更方便了。
    扶苏很庆幸王翦大將军当初將这个楚王抓到了咸阳,真是有了大用了。
    下达缉拿文书的事,就简单多了。
    始皇帝依旧在咸阳北郊的离宫住著,公子去稟报了之后,就回到了丞相府。
    而且公子得到了始皇帝的允许,主持此次抓捕。
    扶苏不用亲自去楚地,而是派出了好几队秦军调动兵马去各地拿人,並且扶苏第一次给赵佗写了文书,让他看好岭南关隘,决不能放过作乱的楚国一系。
    假设殷通真的有贡献,他死后的贡献是巨大的。
    殷通是一个行事极其细致的人,他將往来的每个人都做了记录,並且谁家送了多少,住在哪里都清清楚楚。
    丞相府邸內,张苍又一次来面见李斯。
    皇帝近来多数时候都是不理政事的,有时询问国事也都是询问公子,很少问丞相。
    不过就算臣子们有时一整个月都见不到皇帝,丞相也会每过三五天去见皇帝,偶尔是散心,或者是游猎,或者牧马。
    对李斯而言,这两年是他所过的最轻鬆的两年。
    见到张苍来了,李斯嘴里吃著枣,將眼前的一盆枣放到他面前,示意他拿几颗。
    张苍几拿了三颗,站在一旁嚼著。
    李斯道:“这枣是公子从频阳带来的,嗯……你还记得王离吗?”
    “记得。”
    “他要离开关中了。”
    “去哪里?”
    李斯想了想道:“听说是要去西北,我也听皇帝说起,也不知公子会如何安排。”
    张苍又道:“文书发下去了。”
    闻言,李斯沉默了片刻,吐出口中的枣核,丟入一旁的泥中。
    张苍接著道:“丞相是担忧?”
    李斯道:“很多年前,我常与年少的公子討论治理国家之事,公子常说既一统六国,就要清理彻底。”
    见丞相往一旁的鱼池中走去。
    张苍以前不记得丞相家里有这个鱼池,心中暗想多半是公子喜养鱼,丞相近来也喜养鱼了?
    也不知道丞相从哪里抓了这么多漂亮的鲤鱼。
    李斯继续说著当年的往事,他接著道:“当年我听公子说那些话,只以为公子扶苏年少,还几次纠正公子的话语,並且十分自信的施行后请齐鲁博士入秦,后来淳于越死了,韩终死了,多数人都散了,死了……倒是那个徐福留了下来,成了县令这一次平田氏三兄弟之乱,还立了功。”
    “换作是十年前,我还是会与公子说需要招揽六国旧贵族的人心,但如今来看我老了,当年的齐鲁博士哪怕是六国旧贵族,他们从未谢过大秦,那些成见就像公子说的,永远都抹不去的。”
    “现在轮到公子治理天下了。”李斯的话语一顿,缓缓道:“要死很多人的。”
    张苍也是如此认为,真的会死很多人的。
    公子行事向来严酷,这一次……楚地会有很多人被抓,恐怕会把楚地犁一遍。
    萧何又一次前来探望司马欣,他见到了成队成队的秦军离开了关中,也听说了公子扶苏下发文书。
    缉拿与殷通勾结的楚地旧贵族有数十人,那数十人都是楚国旧贵族中最有名望的一系。
    曹参跟在萧何身后,一起走出了潼关,他道:“恐怕刘季会被牵连?”
    萧何道:“刘季。”
    不知为何,想到此刻的刘季,他竟然气笑了,先前还看到了中阳里送来的书信,刘季还说等刘盈年满十岁之后,送来关中。
    他刘季活得比谁都精,恐怕他知道这件事,迎著秦军进中阳里都来不及。
    萧何掂量著自己提著的陶壶,刘季也不是只有精明,这一次还让人送来了丰邑酒。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萧何还记得每年的深秋到入冬时节,刘季最喜的就是这一口酒水。
    萧何也喜欢这种酒水,自从来到关中之后就很久没喝家乡的酒了。
    回到涇阳县之后,萧何又向几个乡长问询了书舍建设的事宜。
    这才回到了县府內,曹参的心情特別好,这涇阳县真是越建越好了,等书舍建成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去书舍读书。
    曹参近来总是志得意满的,涇阳县的人口如今有一千三百户,比高陵县与三原县都要多。
    当初三县是一起发展的,现在的涇阳县比以前好太多了。
    乌伯正在煮著饭食,他道:“晚些时候就可以用饭了。”
    曹参道:“有羊肉?”
    乌伯咧嘴笑著道:“有。”
    与乌伯聊了良久,曹参端著一碗萝卜与一碗麵来到萧何的屋中,他先是將两盘菜放下,没见到萧何。
    那一壶丰邑的酒水还放在桌上,却没有萧何。
    也不知道人去哪了,曹参蹙眉坐下来,便自顾自先吃了起来。
    正值冬日夜里,萧何走在县里,说是涇阳县越来越好,其实这都全靠迁民之策,越来越多的人迁入涇阳县,这才有了如今的涇阳县。
    但这个县的人依旧穷困,他们有的人连衣裳都没有。
    自蒙恬將军驻守贺兰山以来,越来越多的羊群送入关中,羊毛是过冬最好的皮毛,用它製衣御寒最好。
    县府里的余钱虽说不多,但萧何用粮食换来了十车羊皮。
    听闻萧何是出去买羊皮的,曹参也震惊了,他脚步匆匆走到了县外,见到萧何將羊皮披在一个孩子身上。
    原本这个孩子还在冷风中缩著脖子打著哆嗦,当他披上厚实的羊毛大氅之后,便面带笑容。
    他笑了,孩子的母亲也笑了。
    萧何道:“能换来的羊毛不多,只有十车,各家也分不到多少。”
    闻言,在场的人包括曹参都面带愁容。
    萧何对眼前的乡民道:“我们用羊毛製成大氅卖去咸阳,再换取更多的麻衣与粗布,这个冬天就能熬过去了。”
    关中的冬季很漫长,特別冷。
    也难怪关中人有著窝冬的习俗,今年的冬季冷得彻骨,而刚迁来的民户他们多数都一无所有,仅有的也只有双手与家中的存粮。
    一件羊毛大氅如果成色够好,可以换取数十件粗布衣,麻衣则更多。
    从渭南送来的织机与眼前的皮毛,就是他们熬过冬天的希望。
    萧何听说过渭南的事跡,他也知道当初人们刚迁到渭南时更难。
    有些故事总是会让人们心生希望,只要有毅力就能渡过难关。
    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孝公时期的老秦人,还食草。
    萧何看到织机开始动起来了,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
    身为县令萧何,亲自坐在织机前带著一群妇人一起制羊毛大氅。
    而曹参则带著孩子们正在挑选著羊毛,將成色好的与不好的分开存放。
    县府內,萧县令的屋子还亮著灯,乌伯走入屋內没见到人,却见到放凉的两盘菜,以及一壶放在一旁,一直没有开封的酒。
    乌伯暗想著,也不知道天亮时萧县令会不会回来。
    身为关中的老秦人,乌伯总能打听到很多消息,他知道很多秦军离开了关中是去楚地抓人。
    楚地多半会很乱,但至少这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依旧一片安寧。
    楚地的乱,与这里又有什么关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