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 > 第1810章 胡同的清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10章 胡同的清晨

    全家人听完这个故事,都有点小激动。
    特别是孩子们,眼睛都更亮了一些。
    谁也没想到,何家还有过这种传奇故事。
    何媛都已经想好了,等她空闲下来,一定要画个番外,把她父亲跟敌特斗争的事情,全部画进她漫画里····
    这一晚,何家团聚。
    除了老太太的房间没动,其他人的房间都做了调整。
    像是何雨柱两口子,就把他们的房间,让给了何大清居住。
    房间安排不下了,就直接打地铺,连雨水一家四口,都是没回去。
    其实就是没怎么睡。
    何雨柱要是想着安排几个住宿的地方,还是能安排的。
    但热闹嘛!
    自然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最热闹。
    雨水跟刘婷就扎在一个被窝里,闲话聊到深夜。
    所说也不是别的,就是老爷子给的这笔钱,能用来干啥。
    钱越来越不值钱是大趋势。
    这一点,普通民众可能感觉不明显,但身处何家这个层次的人,都有点感觉到了。
    前面二十年,粮食一直是固定价格。
    这也是普通民众最在乎的东西。
    毕竟只要粮食价格不变,那大家就能吃饱饭,现在的老百姓,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当然,这肯定是苦了种地的农民了。
    但稍微富裕点的家庭,却是发现钱越来越不够用了。
    因为可以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就像是五六十年代,购买台收音机,何家都怕去街道登记的麻烦,一直没买。
    而现在,只要有门路,哪怕你搬一台二十五寸彩电回家。
    附近街坊只会羡慕,而不会想着去街道报告什么。
    这就是社会的改变。
    何雨柱就一直想着搞一台摩托车。
    不过他嫌弃那个幸福二五零模样太丑了,所以一直是在四九城摩托车厂鼓噪。
    他想要的,是九十年代雅马哈那种造型的摩托车。
    当然,不说那些技术难度,就算生产出来了,何雨柱能买的起,也是骑不出去。
    这只不过是一个男人的梦。
    何雨柱的梦,短时间之内实现不了,但何大清的梦却是实现了。
    翌日,旭日东升,彩霞万道····
    其实就是普通的晴天,早晨稍微有点雾蒙蒙的。
    太阳一出来,照在老胡同里,车水马龙,倒是很有一番热闹。
    而太阳一出来,就像是发出了集合令一般,全胡同的老头老太们,也都是搬着小椅子或者板凳,坐到了胡同向阳的一面。
    大家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统一的青灰色袄,耐脏嘛。
    偶尔出现两个袄的,都能吸引绝大多数人的眼光。
    老头老太们会小声的嘀咕,说这个人是干嘛的,家里条件如何,基本上能把每一个过路的人,祖宗十八代都给扒出来。
    这就是四九城老头老太的战斗力。
    95号院四闲人,自然也是抢占了一块风水宝地。
    这就像后世那些大爷大妈,每天抢广场舞地盘一样。
    基本上都划分好的。
    闫埠贵先把自己的小椅子给贴墙放住了。
    地面上四个清晰的椅子脚印,都已经形成历史痕迹了。
    本来紧跟在后面的是回头,帮忙搬刘海中的躺椅。
    但闫埠贵站定了深吸了几口,忍不住就皱眉破口骂道:“哪个王八羔子,一点卫生都不讲呢?
    下回再在这角落里尿尿,我把你东西剪掉。”
    周围一片轰笑,甚至有熟识的老头开玩笑说道:“老闫,人家是让您占便宜呢!
    知道您好这一口。”
    “放屁,我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会那么没素质?”闫埠贵是真发火了。
    他现在问题解决,并且也是退休返聘了,根本就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
    连说话都大声了一些。
    这个年头,小学中学的教育,应该说一直没停,但恢复正常教学也是真的。
    所以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被学校当成了宝。
    闫埠贵按理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但学校因为他在风雨之前,就教过书,所以特意把他返聘了回去。
    也就是闫埠贵现在除了拿一份退休工资,还有一份补贴。
    “老闫,您这话就太过绝对了,您家门口那味道也不比这儿好。”还是刚才那老头,硬是要跟他较这个真。
    说到这个,闫埠贵闭嘴了。
    他种的那些盆栽,有时候,还真用到了农家肥。
    院子里因为乱搭建,形成的逼仄空间,高耸的围墙,···
    每次闫埠贵一浇粪,整个院子都是怨声载道。
    也就是大家都相处几十年的邻居了,不然的话,闫埠贵养的那些盆栽,说不定早就被邻居搬出去丢了。
    事实上,生活在95号院的人,分成三种。
    一种是闫埠贵刘海中这种坐地户,已经把这个房子,当成了自己的了。
    特别是在中院闫解成,也不知道找了什么人,把他那一个小间,三百块买下永久产权之后。
    其他几家老住户,都有这个想法。
    但现在那个‘租转私’已经停了,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还有一部分住房条件不太好的人家,还是等着单位分房,就搬出去。
    哪怕像闫解成那样集资建房,大家也是愿意。
    最后一个是特例,也就是中院老邢,他本来就是借住的儿媳妇家的房子。
    在这个上面,老邢很有数,每次过年,都说要把一大一小两间房子,还给郭家。
    这个肯定得有数,毕竟郭家的事,老邢也是清楚。
    知道郭家在这个上面曾经上过当,所以一直是有警惕心。
    老邢拎着张小板凳,另一边拖着张藤条躺椅。
    等走到闫埠贵身边的时候,老邢‘哼哧哼哧···’几声,对着闫埠贵抱怨道:“我说老闫,多大点事,您吵个啥?
    捡几个废煤球,把这边填上就是了。
    好嘛,老刘在那扶着门框跺脚了,您还在这有这个闲心。”
    老邢自然可以抱怨闫埠贵,跟刘家收钱的是闫家,又不是邢家。
    闫埠贵本来就有照顾刘海中的义务。
    “嘿嘿嘿···辛苦您了,老邢。
    等会我请您抽烟!”得了便宜,自然要说两句好话。
    “得了吧,您那是慷他人之慨,请我抽烟,您身上带烟了么?
    还不是拿刘师傅的烟来装好人!”老邢直接揭破了闫埠贵的虚伪。
    都是老邻居,谁也不计较谁。(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