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最强合成旅 > 第403章 打造旅级合同战术体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03章 打造旅级合同战术体系

    第403章 打造旅级合同战术体系
    以王团长,不对,从现在起,应该是王庆瑞旅长,对于陈军的信任程度,陈军也不担心在以后的合成旅的指挥中,会受到干扰而导致指挥不畅。
    搭档王旅长指挥钢七旅作战,陈军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
    已经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陈军顺利拿下合成旅指挥权,成为了未来合成旅指挥所的“三大巨头之一,基本盘算是稳住了。
    老搭档高城的收获虽不如陈军,但也已经是他能力和功绩的极限。
    高城原本是钢七营的副团级营长,这次被任命为了正团级的副旅长,并且还是专门负责后勤的工作。
    军权被王旅长拿在手里,指挥权被陈军拿在手里,后勤被高城给拿在手里,等于关键的位置都是自己人。
    可以说。
    这已经是当前最好的安排,
    没有之一。
    要是能够再把旅政委也给拿下,让旅党委班子的“老大”——党官员,也是由七零二团的老熟人担任,那将会变成完美开局。
    可惜。
    作为钢七营教导员的马天祥,他虽然跟着钢七营吃了几顿大肉,但是终究个人表现实在很一般。
    能够在此次扩编成为合成旅,顺风顺水成为旅副政委,已经是最极限的提拔。
    用脚趾头都能够猜出来,马天祥为了这个副政委,恐怕私底下没有少出力,肯定是付了不少代价才拿下的。
    新的旅政委具体人选是“空降兵”,名单上写着是来自m师的田保国大校。
    王旅长、陈军和高城都不认识他,文件上也没有田保国的详细个人资料,这个信息加起来就这么点。
    搞得还挺神秘的。
    剩下的旅部其他参谋和后勤职务,还有下面各营的营长、教导员和副营长等,也全都被安排了具体的人员。
    原七零二团没被调走的营团级干部,基本上都做了降级处理。
    原来在702团做营长的干部,在钢七旅中只能担任副营长,原本各营的副营长,几乎全都已经被调走。
    各营的军政两级主官的位置,都写成了陈军不认识的名字。
    听起来好像对702团的人不公平,好端端的都被降级了,实际上正好相反,这么安排才是最公平的。
    钢七旅作为战区打造的招牌,第一定律肯定是能者居之。
    哪怕要拼背景,也有能力的人拼。
    原702团的老营级主官的能力,肯定是跟不上合成旅的步伐,能够让他们留下来,一方面是给陈军和王旅长面子。
    另一方面702团有一千多号人要管,留他们下来做副手,协助空降的新营主官,管理起来要更方便。
    上面的营级都只能够降级,最下面的连级就更不用说了。
    哪怕连排的任命文件还没有下来,可用脚趾头都能够推算出来,留下来没走的连长们肯定也要面临降级。
    而这些702团的营连级主官,在这种情况下心里肯定不好受。
    谁也不想降级,谁都想升官。
    可是不好受只是情绪而已,真要让他们离开钢七旅,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恐怕没有一个愿意。
    别人都是挤破脑袋想来钢七旅,他们能留下已经是莫大的幸事。
    主动申请调走?
    傻子都不干!
    ……
    第二天下来了营旅级任命文件,王旅长和陈军等都拿到了不错的结果,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天紧接着又来了命令,连队干部任命文件下来了。
    效率非常高。
    并且是越来越高。
    当时间来到正式筹建的第四天,钢七旅就迎来了第一批外调来“空降干部”,并且还是最关键的那群人。
    以新任旅政委田保国为首的军官团,浩浩荡荡的来了几十个。
    显然他们是在军区进行了集结,甚至可能接受了军区领导的谈话后,专门在今天一同过来报到的。
    而随着政委田保国的到位,加上他带来的那几十名军官。
    以及702团留下来的部分干部,和几乎原封不动的钢七营营部,钢七旅的旅部基本上算是到齐了。
    这样安排也是最合理的。
    先让钢七旅最重要的“头部”到位,各级职能部门都可以开始正常运转,才能更好的组织接收即将到来的大部队。
    毕竟调过来的人员超过三千,没有个可运转的旅部可玩不转。
    王旅长本就是性格豪爽之人,心里头没有什么小九九,更不会搞什么拉帮结派,小团队什么的。
    所以即便田保国一行空降兵,没有为钢七旅做任何贡献,就来吃上了这口肥肉。
    王旅长也没有给他们穿小鞋,更没有故意跟他们阴阳怪气耍把戏,而是真诚的把他们当成了一家人。
    为了表示对他们到来的欢迎,还专程给他们准备了一场迎接会餐。
    尽管场面不盛大,菜品不奢华。
    可是足够隆重。
    而初来贵宝地的田保国等“空降兵”,他们能有资格来钢七旅任职,多多少少肯定调查过过来来历。
    对于钢七营组建初期的“大新闻”,他们也是多多少少知道了部分。
    让田保国等一行人都很清楚,王旅长和陈军这些把部队带起来的骨干,绝对不是那种好拿捏的角色。
    当初某些人犯过的错误,他们不会傻到再犯第二次。
    所以田保国等一行“空降兵”,都是发自肺腑的想和王旅长等人打好关系,为接下来试点合成旅精诚合作。
    毕竟。
    合成旅要是能够搞起来,那他们这群人都能够吃上肉。
    要是最后搞崩了,谁也别想好过。
    没有了孙东平这种桀骜不驯,预谋想要在合成旅里面搞东搞西,所有人都把大家绑到了一条战船上。
    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起来。
    随着作为代理旅长的王庆瑞,和即将走马上任政委的田保国,在会餐上一起举起酒,引领在座众人预祝合成旅圆满,钢七旅领导班子就此正式组成。
    从接下来的第五天开始,一批接着一批的军官战士,开始抵达钢七旅报到。
    有时候来的是个人,有时候来的是一群。
    偶尔还会来成建制的连队。
    为了把这些人及时的安排好,并让他们尽快完成身份的转变,适应新的基地,为接下来训练做准备。
    同时还要接收送过来的装备物资,并把这些物资做登记入库或发放。
    还有各种小事情,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钢七旅刚刚就位的旅部,不得不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
    上到旅长王庆瑞和政委田保国,下到每一个参谋干事和部门科长,每个人都忙得后脚跟着不了地。
    陈军和高城同样没得半分闲,尤其陈军更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用。
    因为陈军不仅要管合成旅的事,还要去时刻关注研发中心实验室那边,确保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开发进度。
    抽空还要打电话给陈老爷子,让他去督促一下大江公司那边。
    给他们加加压力。
    小型无线无人车和小型无线无人机,陈军必须在半个月之内看到实验品,在一年之内看到可量产的成品。
    相当于是和合成旅的进度,必须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同时顺便再打个电话给廖秋雪。
    两人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突破,正处于如胶似漆的恋爱期,哪怕工作再怎么累,每天一个电话少不了。
    有时间就多打会儿,没时间就打几分钟。
    白天各种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就连晚上陈军都还得加班。
    合成旅的人员装备一旦到位,也就是文件中要求的一个月之后,部队肯定就要开始展开合同战术训练。
    能够加入到合成旅的部队和个人,肯定都是各单位的佼佼者。
    基础训练根本不需要。
    陈军要想让合成旅能通过验收,那就必须为合成旅量身定造一套,旅级作战单位专用的配套合同战术体系。
    这年头国内合成旅才刚开始,等于一切都得从零起步。
    上级都不懂,根本没有体系。
    陈军只能自己“创造”。
    而一个合成旅涉及到这么多兵种,不仅每个兵种都要有相对应的合同战术,还要有各兵种之间协同作战的战术。
    这就说明要想完成战术体系,可不是个简单的活。
    难度不比开发指挥系统低。
    更难受的是只能陈军来,就算想请帮手都找不到,不管是高城还是王庆瑞,就算想帮忙也有心无力。
    因为他们都不懂合成旅规模下,合同战术体系该怎么打造。
    所以陈军给了自己一个任务,就是在接下来的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合同战术体系上。
    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他也能做,唯独这件事情非他莫属。
    确定了工作重心,陈军全身心投入。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间。
    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距离战区要求的一个月期限只剩最后五天,部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报道。
    只剩下少数特殊或意外情况的人,现在还在赶来的路上。
    合成旅所需的各种武器装备和物资,现在也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八的进度,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校对检查阶段。
    在这个度过第一阶段的门槛前,合成旅迎来了属于它的第一个新历面。
    2000年已经过去,2001它来了。
    一月一号新历年在中国节日中,远不如春节新年来的那么热闹,可是作为元旦也有属于它的欢乐。
    有节日就放假,有节日就聚餐。
    这也是中国军队的传统。
    所以在迎接新年的这一天,钢七旅全体官兵迎来了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的第一次全旅会餐。
    “传统习俗”大绿棒子少不了,不认识的认识的喝就完事了。
    别看这一场会餐就是过个节,大家好像就坐在一起吃个饭喝个酒,其实对于钢七旅有着莫大的作用。
    喝了酒能够放下心中的戒备,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本身大家来自于各个部队,在这之前基本上都是陌生人,突然之间被调到一起,想要亲如兄弟是很难的。
    不过。
    有了这一次全旅的会餐,战士们喝了酒上了头,平日里很生分的战友,也就变成了勾肩搭背的兄弟。
    而各营的营长在旅长召集下,坐在同一桌上一起喝酒,同样也能拉近彼此感情。
    全旅下面的兵和下上面的干部,都通过这一次会餐拉近的感情,彼此之间关系更加的亲近和熟悉。
    这大大的有利于接下来展开训练时,彼此之间的战斗默契形成。
    合成旅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单位,最注重的就是战士们之间的默契,连队与连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契合度。
    情感的拉近是非常有利的。
    而军队里之所以在禁酒令之前,一直都保持着会餐喝酒的“潜规则”,其实就是为了借这方式快速拉近关系。
    当过兵的都知道。
    平时比较陌生的其他班战友,喝了酒迷迷糊糊之下,就能和对方勾肩搭背,酒醒之后也就成了朋友。
    而平日里训练生活中有小摩擦,感情不和的两个战士。
    正常情况下脑子是清醒的,谁也甩不下那个脸去缓和关系,可是喝了酒上了头,情绪能完全释放。
    也能借着酒意朦胧这个机会,通过一杯酒来顺利化解矛盾。
    而军队执行禁酒令确实是好的,大方向绝对没得错,只是在这方面来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感觉。
    ……
    合成旅上下官兵超过6000号人,经过元旦会餐这一次大聚会之后,总算是有了个“大家庭”的模样。
    在陈军全力打造合同战术体系,没有办法脱出身来的情况下。
    王旅长和副旅长高城与政委田保国,觉得有必要拉近各营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协同训练做铺垫。
    一起搞了个“互帮互助”活动!
    通过让各连之间的战士互相窜门,为对方整理一下营区,或坐下来拉一场歌,又或者搞个篮球赛什么的。
    让各营连之间的上下官兵们,通过这种活动能变得更加熟悉。
    从陌生的战友,变成熟悉的兄弟。
    比如装甲营营长和机步营营长,平日里私下喝过酒吃过饭,对彼此都比较熟悉。
    在两支部队合作展开作战时,两个营长之间的指挥默契度,肯定远远高于两个营长完全陌生的情况。
    所以在这最后的几天时间里,搞搞这种联谊非常有必要。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