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三国之家祖是曹操 > 第204章 改元开皇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4章 改元开皇

    第204章 改元开皇
    刘协的离去,代表著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曹轩站在部山祭坛的最高处,玄色龙袍被山风掀起一角,露出內衬金线绣就的日月星辰。
    传国玉璽在掌心沉甸甸的,宛如江山社稷压在心头。
    “陛下,山阳公的仪仗已过洛水。”身为百官之首的荀或来到近前缓缓说道。
    曹轩没有回头,他望著远处洛阳城的轮廓缓缓说道:“废点汉室宗庙,改为魏室太庙。
    追尊先王为太祖,迁神主入太庙居中,追封朕父为思宗,入太庙。
    朕今日初等大宝,先立下第一个祖训吧,凡魏室子孙,若负社稷,若虐万民,当如此案,裂而不存。”
    说罢挥剑而出,直劈面前的桌案。
    礼部尚书陈群高举朝朗声说道:“陛下圣言,当刻於太庙金匱,传之万世!”
    “善,朕的年號可已擬好?”
    “陛下觉著黄初如何?”陈群低声回道,
    曹轩摇了摇头道:“不妥,改为开皇吧,开皇”意为“开启皇道”,朕不仅要承接天命,更要建万世之基。”
    “诺,陛下。”
    “陛下,该祭天了。”左相伏寿捧著玉琮上前低声说道。
    曹轩接过玉琮,扬声开口道:“昭告上苍,汉祚已尽,魏受天命,自今日起,废建安年號,改元开皇。”
    祭坛下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方岁”声。
    祭天礼毕,曹轩踏著刘协方才走过的石阶下山,就像一个新旧时代的交替很快,数十道早已擬好的詔书从尚书省传了出去。
    首先便是曹家內部的安排,丁夫人晋升为太皇太后,居於永乐宫,赐左右女官各十二人,贴身內侍二十名,月供银增为万两,以示尊崇。
    已故的曹轩生母鲍氏,虽早逝未及亲见儿子登基,亦被追封为“孝纯昭皇后”,灵位从祀太届,与追尊为思宗的曹昂合葬於万安陵。
    张蕊入主东宫皇后,居永安宫,为了显示对汉室的尊重,刘安寧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於皇后。
    孙尚香则为华妃;蔡鈺儿为淑妃;育有一子的柳云则破格晋身为德妃,长子曹虎为晋王,无封地。
    曹彰为凉王,封於渔阳;曹植为陈王,封於平原;曹冲为靖王,封於安阳,其她曹氏子孙也各有封赏。
    夏侯和曹仁二人则被封为郡王,继续在五军大都督府掛职,夏侯渊和曹洪被封为国公,至於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代,也个个封侯拜將。
    紧接著是封赏眾臣,荀或拜为“太子太傅”,位列三公之首,封秦国公,总领朝政,赐金五百斤、锦缎千匹;右相伏完拜为“太子少傅”,封鲁国公。
    贾翊拜为“太师”,封齐国公;徐晃拜为“少师”,封卫国公;张辽拜为“太保”,封荆国公;郭嘉拜为“少保”,封荣国公。
    至於程昱、荀攸、崔琰、毛阶、张部、许褚等人,也皆成为了开国国公。
    次一等的郭淮、赵云、蔡瑁、文聘等人则是封侯。
    当然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曹轩的舅家鲍家了,鲍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国公,四个侯爷,令人羡慕不已。
    这一连串的册封,既理顺了后宫尊卑秩序,又將外戚与宗室核心成员嵌入权力中枢,以血脉亲疏为纽带,织就了一张覆盖宫廷內外的稳固网络。
    詔书抵达各府时,受封者或叩首谢恩,或举家欢腾,曹家新朝的根基,在这一道道硃笔詔令中,悄然理入了天下人心中。
    另外便是曹轩早就定好的几个国策,也隨著登基詔书一同颁行天下,桩桩件件皆关乎国本,搅动著乱世后的山河格局。
    第一道国策为“均田劝农”。
    詔书明言,凡战乱中拋荒的无主土地,由官府登记造册,按人口分给流民与退伍士卒,每户授田五十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世代相传,三十亩为口分田,身死则收回重分。
    同时减免新授田三年租税,鼓励垦荒,各地郡守需亲自督查农桑,秋后以垦田数量考核政绩。
    第二道是“整饰吏治”,曹轩下令裁汰冗余官吏,凡年过七十、昏无能者一律致仕;郡县主官需每季度向中书省呈报政绩,由吏部牵头的考功司覆核,贪赃枉法者“轻则流放,重则弃市。
    更首创“科举法”,命各州郡设州学、郡学、县学,凡持有大魏户籍者,皆可考取当地官府所设学堂,以半年为期,半年考核期满,可从县学升至郡学,最后入洛阳太学,培训两年方可授官。
    另设“能吏科”,专选擅长农桑、水利、刑狱的实务人才,破格授官。
    第三个国策则指向军方,各州要严格落实军政分离的国策,將野战军和治安军进行彻底拆分,
    釐清权责,互不统属。
    詔书明確规定:野战军直属中央兵部调遣,编制为“军”“营”两级,每军辖五营,每营定额二千人,配备重甲、强弩等精锐军械,专司对外征战、抵御边患及跨州平叛,其粮餉、军械由国库直接拨付,將领任免权归皇帝亲掌,各州牧守、郡守无权干预。
    治安军则由各州牧守、郡太守直接统领,编制为“队”“屯”,每郡设两队,每队两千人,多由本地丁壮组成,职能限定为缉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看守关卡驛站,若遇小规模叛乱,有权直接平叛,但却不能跨都行动。
    原地方豪强私兵需在半年內进行解散,拒不执行者以谋逆论处,
    第四道詔书则是鼓励工商,詔书中言辞恳切,明確提出“农桑为本,工商为翼”,將发展工商业提升到与农业並重的地位。
    首先,朝廷取消过往诸多苛捐杂税,废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等歧视性法令,凡经商满三年、无偷税漏税者,可获朝廷颁发的“信商”牌匾,凭此牌在各州县关卡可免查验、减关税。
    同时,在洛阳、长安、鄴城等大城设立“市署”,由商部委派官员统一管理市场,规范度量衡,严惩欺行霸市、哄拾物价者,为商户营造公平交易环境。
    最后一道则是“睦邻安边”。
    对北方的鲜卑、乌桓等部族,不再一味征伐,而是允许其在边境开设互市;对南方的孙权、西边的刘璋,则送去书信,言辞恳切地表达“同属汉土,勿再兵戈”之意,虽未真正消弹割据,但至少换来了暂时的安寧,为新朝爭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