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少府 穷
第105章 少府 穷这么多的人,十人中有一人突破至仙神之境。
投出去万亿,只要有一人突破至仙神之境。
甚至投入的更多,只要有一人成功,那么就都是值得的。
这便是明古的想法,两百多年来,也是这么做的。
耗尽了明家宝库、耗尽了內帑,甚至国库都不放过,包括国运,加上將士用命。
这才造就了如今大乾中,有两位文道达到了大贤巔峰。
数位武道达到了王者境巔峰。
还有数十位人的武道,达到了两三百鼎之上。
不过还是不够啊。
修炼资源不够,还有很多的武將,都是好苗子。
国运更不够,从王者境巔峰、大贤巔峰突破至仙神之境这一关,所耗实在太大了。
等到朱秀英离去,明古又不禁为资源发起愁来。
“少府那边怎么样了?”想了下,他开口道。
“陛下,少府那边一切顺利。”侍立在不远处的魏贤和立马开口答道。
“告诉周忱,今年少府拿出三十五颗神元丹。”明古想了下,平静道。
“是。”魏贤和立马应道,转身去传旨了。
至於周忱的为难,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內厂只对少府有暗中监察之职,其它的一律没关係。
明古在思考著,如何能让少府更强大些。
少府是这两百多年新出现的一个庞然大物。
也是为皇帝敛財出现的机构。
它垄断了粮食、盐、青铜、铁、金、银等各种矿、还有丹药、兵器、茶叶,
等等民生必备物资、战略物资、顶级物资的生產、售卖,以及钱庄。
从无到有,显然这是在割权贵们的血肉。
在之前,这些东西都是权贵们分割的,即便是皇帝、也只是占据大头。
加上强大中高层力量的国家策略,也就放任自由了。
但明古突破至仙神之境后,为了获取更多的修炼资源,培养武將们,只能如此。
少府这个机构,横空出世。
一举成为了真正的庞然大物,直属於皇帝本人的財政、商行机构,联通內帑这也是明古成为了仙神之境,才能这么割全体权贵们的血肉,建造出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加上主要是资助亲王、王者境武將们这些顶层权贵,文官顶层也间接受益,
顶层权贵们这才心甘情愿的配合。
因为少府不需要治世,所以不需要强大的文官,也就不会对大乾国运造成什么负担。
哪怕是童生级別的文道中人,都可以招进来。
武道高手反而需要更多的数量。
严格意义上来说,少府是属於半公半私的机构。
到去年为止,少府人数达近亿,年纯利润达到了四百亿。
也正是有少府这些年的敛財、垄断,才能在两百多年时间內,將朱秀英等人培养到王者境巔峰。
將数十人的武道,培养到了二三百鼎之上。
近而积蓄起了更多的国运,將刘书温、李百长培养到了大贤巔峰,將另外几位丞相,也培养到了大贤中期以上。
这是连环的。
不过坏处也是有不少。
大乾中层,和兵道第四境武將、亲王之外的高层权贵们,相对来说,武道进步速度在慢慢的减弱。
因为少府的出现,受损失最大的,便是他们。
最顶层的亲王、王者境武將、丞相们,这些顶层权贵自家產业当然也损失惨重。
可少府获得的利益,又几乎都借给了他们。
他们当然不会说什么。
低层,这跟低层没有关係。
相反,低层还得到了不少优惠。
毕竟少府垄断那些民生必需物资,价格方面、相对来说,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且稳定,情况优於以前。
可以说除了最顶层的权贵和低层外,大乾的宗室、勛贵、家族等等,还有中层,全部损失惨重。
受益最大的,是顶层权贵,底层分享了几口汤。
对明古而言,这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什么是大事?
让更多的人突破至仙神之境,就是大事。
至於受损失的人,他只能选择牺牲他们而大乾中层、高层的武道力量受损这个问题,还有从而导致以后武道顶层力量减少的问题。
明古也没有办法。
只能寄希望於,大乾以后越来越强大,诞生数量足够多的中层、高层中,再从中脱颖而出一些顶层。
反正,明古是不可能放弃徐到、常玉这些看得见的顶尖人才。
而去选择未知的、將来从中层高层阶段冒出来的人才。
这便是伟力集於个人的超凡世界,资源的划分不能公平公正。
总得有人受损。
低层、中层、高层、顶层。
明古或者说人族仙神运朝,都会选择顶层吃肉,低层喝汤,苦一苦中层和高层。
想吃肉,那就努力,挤入顶层中来,
目前来说,大乾的顶层,第一便是大贤之境的文道。
第二种,是武道境界王者境、且踏入兵道第四境的武將,这种明古会赐予丹药灵源,儘快助其修炼到王者境巔峰。
等到了巔峰后,再给予国运。
第三种,是武道天赋极其优秀,或者有其它非常优秀的特点。
总而言之,就两点。
第一,有突破至仙神之境的希望。
第二,有大作用大乾的,比如丹道、阵道、炼器天赋极为优秀的。
至於亲王们,是唯一的特殊。
没办法,这是亲兄弟,不管是从感情上来说,还是从其它很多方面,明古都得把他们列入顶层。
想了半响,他暗自摇了下头。
少府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经没有其它办法再继续扩大了。
当然,不是无法扩大,而是再扩大,抢占更多中层、高层的利益,对大乾而言弊大於利。
而且大乾的基本盘在这,这个基本盘不是其它的,是每年所能產出的修炼资源。
每年就能產出这么多的修炼资源。
单纯的钱再多,可以买到其它东西,但买不到修炼资源,还是没用。
这跟前世的国家不一样。
前世国家,只要粮食够吃、能满足所有人吃饱就可以了。
在这一前提上,其它的各种物资,都可以无限制造,创造价值、经济,钱这个东西作用性极大,几乎可以任意买无限的东西。
总的而言,供大於求。
可大乾的修炼资源再多,都是不够用的,像是一个无底洞。
求永远大於供。
这个无底洞的存在,导致钱这个东西,有时候太多,也不是好事,会影响民生、影响发展等各方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古这二百多年来,其实始终都是有些矛盾的。
他有过考虑,发展一些科技,比如一些工业之类的,让百姓的生活好一些。
这对大乾而言一点不难,傀儡术要比工业高级多了。
可他不敢。
因为百姓的生活太好了,钱多了,必然大量投入到修炼资源上。
问题又来了,大乾没有无限的修炼资源。
那时会发生什么呢?
钱贬值、五穀上涨、朝野动盪。
而由朝廷强行掌握炼丹技术,不让百姓购买丹药呢?
那会导致更大的乱子。
所以明古只能放弃发展工业之类的想法,从其它方面,让百姓的生活好一些他也算是彻底看开了,这世间的一切、本就不是公平的。
比如每个人的天赋,最是无解。
明古也只能儘可能的去让大乾百姓,生活的更安稳、轻鬆一些。
至於更多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有一个书友说的工业之类问题,解释了,答案是不能,玄幻世界其实就是吃人的世界,因为所有的资源都要供於个人,这是无底洞。
还是平凡世界好,现代世界好,一个人再牛,他能享受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也没有什么无底洞的资源,是所有人疯狂追求的。)
少府想要增收,只能伴隨著大乾的整体发展。
说来说去,问题又回到了田地、五穀上,
因为这是大乾修炼资源来源的大头。
这两百多年,大乾的发展够快了,速度还不断的提升。
目前,比上一年又有增长不少,大乾达到了五十六州,东西十三万里,南北十四万里。
人口达到了九十五亿九千万,耕地面积一千五百五十二亿七千万亩。
国运每年达到了六十七点一三鼎,税收达三百一十亿石左右。
大乾主战军达九十五支,其质量上,近一半多都达到了千山境。
这是国运加持大幅度提升的效果。
每支主战军的战力大增,所以大乾军队才能如此横扫大乾周围百多万里。
每年消耗共859750石国运,地方兵消耗890400石国运。
文官数量达到了一百一十多万人,每年消耗七百万石左右的国运。
宗室一百万石国运左右。
勛贵九十万石国运左右。
督天卫十八万石,內厂八万石,两司各九万石。
少府这个庞然大物对国运的需求不大,五万石左右。
国子监学子共六十万,五千石。
这些一共消耗1107万石国运,合11.07鼎左右。
正一品中。
一位皇后、五位亲王,八位丞相,三十八位国公,五位大將军,每年国运仍是二十万石。
共1040万石国运,合10.4鼎左右。
五十六州,每州平均消耗0.34鼎,共消耗19.04鼎国运,朱秀英减少一鼎,消耗18.04鼎。
今年预计能剩余27.62鼎国运。
看起来多,但这是今年的,以前两百多年可远没有这么多。
而且这些正一品的国运,他始终没有增加,还將其中修炼武道的,多以丹药灵源、换取他们本该有的国运。
正是因此,即便手握少府,明古还是很穷。
也正因如此,朱秀英、徐到、常玉、李书文、李百长几人这些年,才能享受最少百鼎国运,最多几百鼎的国运。
现在还加了冯国、蓝屠,以及老六明严,
没错,老六也於半年前达到了王者境巔峰,不过他的兵道仍是第四境。
他能达到王者境巔峰,更多是得益於他的身份。
同样因此,大乾现在积蓄下了三千多鼎国运。
如今的大乾,仍在快速提升期,仍在提速。
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依旧受限於国土面积,国土面积如今依旧受限於文官数量、质量。
只能慢慢来。
若是有一天,洪荒世界地水火风平息,大环境变得適合人族生存、耕种,
那人族的发展、才將会是扶摇直上。』
明古看了眼遥远天地,忍不住如此想到,
从这天起,黄太后之事彻底结束,明古的日常又恢復到了忙碌中。
绝大部分都是修炼、修炼。
武道境界:初神、初仙(一万零三百鼎之力)
功法:天乾经第六层(25年/4000)
武道神通:天乾拳第四层(入门:225年/450年)追星逐月第四层(入门:
225年/450年)明神双瞳第四层(入门:225年/450年)
兵道:84点【第四境巔峰】(第五境巔峰:48年/1200年)一一94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中等神兵:125年/10000年)帝王冕服(初等神兵:225
年/799年)大乾国璽(初等法宝:225年/1198年)
两百多年过去,明古的境界进步不大。
因为没有吸收国运,没有吸收丹药,功法也才刚刚完善。
前两百年,只靠著未完善的功法,每年平均增加一鼎之力。
这二十五年来,靠著完善的天乾经第五层,每年增加四鼎之力。
修炼速度翻了几倍,吸收丹药的速度、恢復力、持久力、血气的特性威力等等全面增强数倍,甚至是十数倍。
这就是功法的作用。
明古还发现,正如第二行列出的,隨著天乾经第五层完善,他运转天乾经修炼时,第六层的感悟也来了。
只是需要的时间太长。
但他清楚,这是受限於他本身的实力、知识见闻。
等他达到中等仙神之境时,速度必定大增。
兵器法宝行列的天乾斧,是一样的情况,蜕变为神兵后,没有瓶颈,继续孕育继续变强。
但受限於他的实力,所需时间太长了。
如今的天乾斧,可以增强他出手的五成威力,可见神兵的重要性。
帝王冕服、大乾国璽所需时间减少,是得益於他的实力增强。
三大武道神通全部减少了五十年,这得益於明古这两百多年,时常参悟大乾购买的神通,给了他巨大的启发。
加上隨著时间过去,他对仙神之境越发了解,所以才能减少五十年时间。
隨著他实力越来越强,各方面的增长,这个时间一定还会减少。
兵道方面没有异常,依旧的按部就班。
只是为了更清晰明了,他加了第五境巔峰这几个字。
以后就是每十二年增加一倍之力,二百四十年增加二十倍之力,在点数上增加一点,正式达到兵道第五境。
共需一千二百年,达到兵道第五境的巔峰,一百九十倍之力。
对於自身实力方面,明古还真不急。
现在周边没有大危险,当务之急是发展大乾,让更多的人突破至仙神之境。
只有那时,才是明古开始藉助大乾国运,全力修炼的时候。
洪武二百五十年三月,正当明古继续修炼时,內阁丞相们一同找来了。
为了统筹文武,明古改丞相府为內阁,丞相们皆为內阁成员,共同执政。
改大將军府为军阁,以徐到、常玉、李武忠、傅良德、明严为大將军,执掌军事。
“臣参见陛下!”內阁八位丞相一同见礼道。
这八位丞相,也是两百多年来的成果。
李百长、刘书温、胡惟能、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元吉、周忱。
其中夏元吉、周忱二人,都是因为理財能力绝佳,先后担任少府尚书,被明古看重,有意扶持,从而突破的大贤之境,位列相位。
正因如此,少府尚书一职,极为抢手,没有官员不想要的。
但因为还没有出现合適的接任者,所以周忱继续执掌。
“免礼。”明古抬手,语气平静而威严:“何事一同寻朕?”
內阁丞相们一同求见他,两百多年来,次数也很少“陛下,臣等一同前来,是一件大事。
臣等发现,如果再按这般情况扩张下去,恐怕五十年后,大乾就要放缓速度了。”李百长开口恭敬道。
这么多年的君臣,早就彼此了解,陛下喜欢直接简明,朝堂皆知。
明古目光看去,示意他继续道。
“陛下,是五十年后,大乾的钱粮不够了。”胡惟能接话更加恭敬的道。
李百长余光斜了眼胡惟能,心中轻哼一声,面上自是不显,跟其余人一同郑重地点头。
明古心中顿时明了,是他將国库的钱粮,抽的有些狠了。
导致大乾再继续以这样的增速扩张下去,钱粮就不够用了,必然会影响到发展速度。
现在大乾的发展扩张,除了文官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钱粮。
建城需要钱粮,修路需要钱粮,移民需要钱粮,干什么都需要钱粮。
就算是让那还有一千二百万的三国妖人活著,都需要钱粮。
大乾的税收虽然年年增长,但也经不住明古大量的抽取。
李百长、胡惟能说的,不是大乾钱粮五十年后就真不够了。
而是如果再继续这样每年抽取,五十年后就不够用了。
因为五十年后大乾的发展扩张速度更快,需要耗费的钱粮更多。
(第一章,第二章晚点更,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