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瘸腿太子与他的瘸马
第94章 瘸腿太子与他的瘸马李世民闻言,不屑的冷哼一声。
“哼!青雀儿你也太瞧不起你阿耶了,朕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至於兴奋的用不下晚膳?
说!朕命你现在就说!”
长孙皇后与小童们,都一脸好奇的看著李泰的包裹。
李泰无奈,先是拿出去了那份关於下水道改建的策论。
李世民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明沟会导致污水横流,易爆发瘟疫,长安城地势较低,明沟经常淤堵,雨季积水,影响居民生活和房屋安全,会导致白卤之地增加,井水苦咸,而太极宫四周的御渠·:::::”
读到这李世民突然停了下来,拿著策论的手肉眼可见的在微微颤抖。
不止是长孙皇后,李泰也发现了李世民的异常。
长孙皇后疑惑道:“二郎怎么不继续读了?”
“无事,朕突然想起有件政事没处理,观音婢你先看吧!”
李世民將李泰的策论,放到了长孙皇后面前,他独自起身,走到殿门口唤来了王及。
与其耳语了阵,李世民脸色沉重的走了回来,再也不復一开始的轻鬆愜意。
李泰倒也没在意,毕竟竟改建明沟就是个很普通的策论,不值得李世民这么郑重其事。
见李世民突然心情不佳,李泰也不再与他逗闷子,打开了包裹。
包裹中只有四枚模样一致,开口朝前的半圆弧形的铁板,铁板两端还略微上翘。
这东西李世民从来都没见过,他伸手拿起来掂了掂,得有七两左右。
“阿耶今个青雀去西內苑练习骑射,本来相中了一匹非常神骏的白马。
但听那校尉说,这马原是太子大兄的坐骑,因这马有一只马蹄蹄底穿透,有了蹄漏的情况,以后都不能用来骑行了,只能降格行拉运之用。”
听著李泰说马,李世民有些失神,再神骏的马因为蹄子损伤,也不得不弃用,更何况是国之储君了。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不再去想缺腿的太子与他那匹缺腿的马。
“青雀甚是觉得可惜,突然想到前些日子,阿耶在与青雀说吐谷浑的时候,提了一嘴马匹损耗,青雀当时就想了这个马蹄铁出来,图纸交给了工匠后就忙忘了。”
就在李泰搞出蜂窝煤时,庄子里的工匠当时在打的那个小铁件就是马蹄铁,不过最近事太多,
被李泰给忘了。
李世民没有像个土老帽一样,拿著马蹄铁惊呼就这个小东西就能减少马蹄的磨损这种蠢话。
贞观年已经有了编蹄护足,也就是给马穿蹄衣。
取苧麻绳或牛皮条编织成网状蹄套,內衬软草如蒲草,再用蜡浸渍增加蹄衣的防水性,晒乾后就是蹄衣。
此时大唐的军队,长途行军前都要为战马穿戴上蹄衣,日行百里后更换一次,一昼夜需更换三副蹄衣,也能减轻不少马蹄的损耗。
李世民授著鬍鬚,面上还是很淡定的道:“这马铁蹄与蹄衣应该是一个道理,朕大概能猜出这个马蹄铁的用处,青雀儿你可叫人记录过给马匹穿戴马蹄铁之后的损耗?”
李泰点了点头,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著李世民的表情。
“魏王府的侍卫已经试过了,使用马蹄铁后的马蹄损耗至少能减少一半以上,大概六成左右,
以此估算战马有效服役期的年限,能增加一倍,日均行军里程也能翻倍!”
“什么!”李世民瞬间瞪大了双眼,再也装不住见过大场面的淡定神態。
这马蹄铁带来的好处,无论是对马蹄保护力,还是使用后的行军效果,都倍杀了李世民当下的心里估线。
“走!去西內苑,朕现在就要试试这马蹄铁!”李世民急的直接拉起李泰的袖子就走。
李泰无语,他早就说李世民听说了之后得兴奋的连晚膳都吃不下,李世民不信还嘴硬,
这下可倒好,此时天都黑了,李泰练了一下午的骑射,饭也不让吃。
见李世民非要现在就去骑马,李泰劝道:“阿耶,吃了晚膳再去吧,儿肚子早都饿了··
闻言李世民满脸怒,他咬著牙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指不停的点李泰的头。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你可知道这马蹄铁要真能达到你说的效果,明日朕在早朝一宣布,以后你在朝堂上的地位就稳了!”
本来要劝这爷俩用完晚膳再去的长孙皇后,也没张嘴劝阻。
长孙皇后怕李泰心里会认为,她这个时候劝阻是都为了太子。
西內苑。
校尉与教习见这次不止是魏王,竟然还有皇帝,忙磕头行礼。
李泰指挥著掌蹄典事安装马蹄铁。
校尉与教习还以为,皇帝是来检阅魏王骑射成果的。
什么魏王殿下弦鸣如霹雳,矢出若流星,魏王殿下箭无虚发,例不空弦,百发百中、一箭贯双鵰,只要和射箭有关的词,都被他们说出来了。
李世民不喜欢听別人直接夸他,但是很喜欢別人直接夸他的儿子。
李世民听得含笑点头,也没打断他们。
就在李世民亲自试骑的时候,王及办完差事,寻了过来。
李世民见到王及,对马铁蹄的兴奋劲已经过了大半,下了马后,只交代李泰,明日会在早朝將马蹄铁告知群臣,另外对李泰苦练骑射的行为,鼓励了一番。
李世民刚一坐上御,王及便看到了李世民询问的眼神。
“圣人百骑司密探回报,说只有东宫的玄德门外御沟內发现鞋印,且是来回往返,玄德门內也有残余鞋印,说明此人就是今日出入的东宫。
但此人现在还在不在东宫就不好说了,百骑司密探想问圣人,需不需要他们入东宫內调查。”
李世民高坐御上,王及看不见皇帝脸上的神情。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声音冰冷道:“再加派两千金吾卫,在宫外巡查。”
“喏。”
李泰没同李世民一起回立政殿,而是回了武德殿与阎婉用的晚膳。
次日早朝。
百官们在太极殿外,看见匹骏马拴在殿前三层汉白玉丹陛东翼,距殿门仅十五步距离。
即便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他们的马也只能拴在太极殿前,东西广场两侧的首汉白玉拴马桩上。
见状御史台的人眼睛纷纷亮了起来。
终於又来活了,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