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剖析与新方向
第445章 剖析与新方向纵观国內院线行业,传统院线也好,数字院线也罢,围绕院线打造的配套產业,无非就几类。
常见的就是,提供演员的经纪公司、生產电影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的影视园区、偏后期製作的製片公司或製片厂、发行电影的宣发公司、上映电影的影院公司、销售版权的版权运营公司。
这是影视行业的七大领域,也是国內目前一部电影从生產到销售的全產业链。
比起好莱坞那边的產业链还很薄弱,少了西方市场的各种周边產业和各类影视金融產业。
不过隨著国內的不断发展,在当下行业基本盘上扩大產业链的规模,指日可待。
只看眼下的七大领域,其中经纪公司和影视公司最是繁华,这两类企业相对来说容易发展,是为行业底层建筑:
而中层建筑的製片公司、版权运营公司,则在业內较少,比起底层建筑更难发展,前者需要技术与经验,后者需要广泛的人脉才能运营下去;
再看上层建筑的发行与上映,那这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来的,该层面已经脱离了资本家钱多钱少的范畴,因为发行与院线牌照需官方审核,而且每年还有固定名额,一般人玩不转。
如果说以上六大领域,在资金充足、有文化背景、有实力运作的情况下,加上点运气,也许能打个通关的话,那最特殊的影视基地园区,就有点另类了。
影视基地园区的资金投入与运作上的复杂性,还有基本盘规模,可以说六大领域加起来也够不上影视基地园区这一產业的尾巴。
从这一情况与行业结构上来讲,影视基地这类產业是绝对的行业顶层,院线这重资產领域在它面前也不够看。
然而,业內却很少將这一產业跟影视行业掛鉤,谈起行业发展形势,几乎没有它的相关话题。
原因只有一个,全国范围內,唯一有盈利的影视基地,只有横店。
这般情形,足见这所谓行业顶层建筑的窘境,有多么的尷尬。
明明投入最大,数十亿不嫌少,数百亿不嫌多,却是看不到盈利的未来。
这也是国內大型影视城、大型影视基地很少的原因。
除了横店之外,当下称得上大型影视基地的產业,也就华影集团新建的首都飞鹏影视城。
除此两家外,国內再无第三家。
换而言之,整个影视行业目前真正意义上实现闭环的企业,就华影集团这家央企,和横店集团这家民企。
若是拿尽皆拥有闭环產业链的好莱坞八大来对比,华影和横店就相当於华国影视两大。
如此一比较,国內影视行业与好莱坞的差距,就很清晰明了了。
一国之行业,还比不了一个地方產业圈。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华逸尘表示,他安华要做国內第三。
暂且不说跟好莱坞八大比,好岁也能让国內行业更有经济活力,亦是让安华体系往產业闭环的大方向发展路线走一走,以此为目標前进。
大方向的事暂时不论,而可预见的行业情况,也是他要走这条路的一个重心之一。
“传统院线在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让行业有了中心点,让製片公司和导演们都明確了发行电影要去找电影厂要龙標,上映电影要去找国营院线拿许可。
行业结构得以清晰,不再是一头雾水,不再是到处奔忙找人多是一场空的局面。”
自安静中传来了声音,让眾人抬眉看了眼华逸尘。
他们隨后又低眉下去,一边翻阅文件,一边听华逸尘说话。
“按理来讲,院线是凌驾於製片公司和导演之上的,从行业结构就看得出,一部电影想要上映,院线说了算,始终占据主动权。
下位者有求於上位者,这样的情况是不太可能形成圈子的。
圈子是什么,牢固的利益网,才能叫做圈子。
而对於上位者来说,下位者想拋弃就拋弃,想放弃就放弃,谈不上牢固的利益网,又何谈所谓圈子。
放眼当下,这就不可能形成所谓京圈、上海圈等等等等,这不合行业发展逻辑。”
眾人色,不明白华逸尘到底要讲什么,但说的这些话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尤为深刻。
“所谓的圈子,对於圈內的人来说还不错,资源渠道在內部循环,隨便拍部电影出来也有好的宣发和好的排片。
然而,这样的封闭圈子,想要加入新鲜血液几乎不可能。
因为圈子的体量有上限,代表资源与利益有定数,新进一个人就註定要分同圈人的利益,那圈子內的老成员们肯定不同意。
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就靠那些老导演的作品,跟不上时代的作品,这也代表上层建筑的院线,它的发展上限同样就有了一个定数。
所以,传统院线註定被淘汰。
即便没有国家参与来推动数字影院的发展,数字影院也迟早有一天把传统影院给替换掉。
因为传统势力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圈子,发展到一定体量就发展不起来了。
想要突破这个体量继续发展,上层建筑就要损失利益分享给圈內的人,但这不是资本能干的事,能干损己利人的事的人也不是资本了,更不会搞出来如京圈这样的圈子。”
眾人缓缓点头,虽不知华逸尘为何说这些,但这几番话也是让他们有所受益的。
“如今数字影院才刚刚开始搞大发展,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如果不考虑好未来的走向,那么数字电影行业的以后同样会走上传统电影行业的老路。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利益圈子,固步自封的让资源渠道在內部循环,对立於源源不断涌入行业的新人。
资源被一个个圈子垄断,新鲜血液无论怎么干,前路始终有一道道的南墙。
上层建筑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只享受著眼下看起来稳定的利益循环。
中下层上不得上,行业就会走向颓势。
行业走向了颓势,上层建筑的利益也会减少,再次陷入如当下传统电影发展不起来所以要被取代的情况,也是个怪圈。”
听到这里,眾人把文件放下,抬起头来看向华逸尘,认真听讲。
华逸尘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道:“这个情况的本质,无非也就是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就那么几个。
好电影有票房,影院能赚钱,院线能生存,那院线代表的上层建筑们,自然就有了绑定导演来形成圈子的理由,也是利益需求。
上层建筑去依附中下层建筑求生,不说这情况该如何评价,只从行业结构上来讲,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发展现象。
就像县、市、省、国,国若要依附省来搞发展,那这不就乱套了?国家结构稀碎,发展得好才怪。
同理,行业结构稀碎,前方的发展之路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结合上下文这么一听,在场的眾人大概听明白了华逸尘讲这些话的意图。
“所以,追溯根源,也就是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少,才引发了传统行业一系列的病变的发展情况。”黄文魁道:
华逸尘看著黄文魁,笑著说道:“不是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少,是那些掌握资源的圈子不接收能拍出好电影的外人。”
眾人恍然,觉得此言精闢,一语道出了行业真相。
华逸尘低眉,看了看文件道:“传统的影视资源蛋糕该分的已经被分的,新的数字影视资源还没发展起来,想来就算发展起来了,也会像我刚说的,行业总体会走向老路上的那个怪卷。
我们管不著別人,但我们又打破这个怪圈。
想要打破这怪圈,只能靠我们自己,也就需要提前规划一番,未雨绸繆。
而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就需要能拍好电影的导演,需要源源不断的好电影。”
眾人轻点额头,继续聆听华逸尘的下文。
“安华有三大优势,一个是商圈联动型发展模式,一个是安华的专利,一个是重资產產权,我称这三大优势为浮动优势、竞品优势、资產优势。
商圈联动的发展模式,是可以复製的,同行以及以后入行的资本不傻,眼看我安华靠这样的模式做大做强,打响了品牌,那照葫芦画瓢来搞这个產业就是了。
所以,这个浮动优势迟早会没。
安华的专利,用不了多久就要公开商业化出去,这也是领导们想要看到的,垄断专利不可取,分享出去带动行业发展才是专利存在的根本目的。
到时候同行人人都有光影效果了,我们的这个专利优势,面向市场也没了独特性,也就失去了在商业上的优势。
重资產產权优势,我安华所有门店都有產权,不必隨房地產的增值而日益加重的租金而担忧。
但这部分优於大部分同行腾出来的可发展资金,又被我们供给了商圈联动上的发展投入。
这就相当於,这份优势在於內部循环,对於跟同行们的竞爭来说,这个优势可以忽略办安茜缓缓点头,说道:“我们安华的三大优势,过个一两年或许会不復存在。”
眾人神情一紧,被老板和老板娘这么一说,感受到了点形势的严峻。
“影视基地,工业化的影视基地,全国独一无二的工业化影视基地。”华逸尘连说了三个“影视基地”,著重的语气让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在他的身上。
华逸尘接著说道:“开大门面向全行业,不仅能吸引各路导演和剧组前来入驻,也能从中接触到了优秀的数字工业电影方面的人才。
而其中的优秀电影,不管是安华拿去独立发行,还是作为安华上映的片源,都將是我安华独一无二的优势。
重点在於,导演、製片公司等中下层链的存在,要依赖我们的工业影视基地提供工业化的製片標准与场地,而不是我们去依赖中下层建筑去发展与生存。
行业结构的正確確立,那我们作为上层建筑的前路才能一片坦途,发展才能永无止境。
上层建筑能持续发展,才能把越来越庞大的资源通过影视基地分享下去,带动中下层链的產业与人逐步前进。
中下层链能够持续发展了,那把成果匯聚並反馈到我们上层建筑,那我们才有继续向前发展的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如此一说,几番话想要表达的自的全通了。
黄文魁、罗钟斌、蒙小芸等人尽皆一副明悟的脸色,神色间又有受益匪浅的通透表情。
“我一直坚信老华你的眼光,想要我们怎么做只管说。”罗钟斌道。
黄文魁点点头,表示与罗钟斌的话同感,说道:“按这份文件上说的,安总以一部电影、一个剧组班子作为实验对象来搞影视基地的话,投入应该不是很大,可以一试。”
安茜授了授头髮,说道:“得益於企业国奖跟华总的十大青年两项荣誉,湖南那边的政府是会对我们有所优待与优惠的,不然我和华总也不会在现在考虑这个庞大的东西。”
“那这更好了。”汤凯年道,“实验性的投入將大大降低,这就不是可以一试了,必须搞起来,从专利的角度上来讲,若是能有个工业化的影视基地及配套场景和设备,我安华信息有把握搞出3d的光影技术,再次搞一个独一无二的专利出来。”
听此豪言壮语,华逸尘、安茜及在场眾人尽皆微笑,目光都透露著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情况都了解了。”华逸尘放眼眾人脸上,说道:“团队由哪些人去,你们两边公司的高管们商议、自荐都行。
因为是要常驻,暂时不知要待多久,我和安总也就不好定人,总归是要自愿,点到谁如果不愿意那也尷尬。
你们代表两边公司,召集下面的人开个会,好好说明一下,到时候给我和安总一个名单,我和安总再召集愿意去的人开会决定一下。”
“好。”眾人点了点头。
安茜看向罗钟斌,问道:“杨宇他们在等著吗?”
“在,就在接待室。”罗钟斌。
“那先散了吧。”华逸尘起身道,“老罗和汤工,跟我和安总去碰个面,技术方面我们是外行,你们也去听听是个什么情况。”
罗钟斌和汤凯年站起身来,跟著华逸尘和安茜离开了办公室,其余人各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