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兵
第二十五章 收兵周梦臣此刻深深的怀念自己的大弟子程大位。后悔没有將程大位带过来。
因为计算太繁琐且麻烦了。
因为工艺原因,这些炮看上去样式都一样的。但是真要说,误差是相当不小的。这就增加了周梦臣的计算量。不可能查炮表就行了。
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而且周梦臣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忙的,这些炮手们,包括戚继光在內,都无法感受到周梦臣的思路。只能周梦臣自己来。
这计算速度就慢了许多。
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周梦臣才確定轰击角度与数据。总之,在周梦臣看来慢得要死。要是后世炮兵就这个反应速度,早就被打的找不到北了。
“回去之后,一定要改良火炮,別的不要求,一点要减少误差,保持一批次炮能够通用炮表,否则这日子没法过了。”周梦臣內心之轰恨恨的想道。而今的周梦臣未必敢自称是算学第一了。盖因程大位有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的地步。但天下第二,却是肯定的。
以他的数学水平,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简化之后,还是如此伤脑细胞。让军中其他人根本没有办法学习。
周梦臣想要推广炮术首先的问题,居然是提高硬体水平。
不过,周梦臣看来差强人意的炮击,却要了韃子的小命。
其实,周梦臣的炮击,杀人並不多。只是韃子的炮手是相当精贵的,一顿打击下来,尸横遍野,他们自然没有勇气顶著明军的炮火继续开炮了,同样的还是火炮。虽然韃子手中有这一两百门炮。但问题是,这些炮要了俺答好些银子,一门就要一百两银子。
周梦臣压低的出厂价才七两。某个中间商一下子弄了好几万两银子。
果然,不管古今,军火从来是暴利。
不仅仅是暴利,走私的中间商也是朝廷之中有权力的人,他也不是傻子,卖给韃子一点火炮,搞点钱是一回事,让韃子强盛太多,对他也没有好处。所以对於俺答来说,这些炮,毁了是很难补充的。
也不想全部损失在永寧关下。
等这些炮兵一撤。
对永寧城头的压制就减少了。
对於永寧关头的將士们,只需提防蒙古的箭矢就行了。
有些將士都打疯了,根本不在乎什么蒙古弓箭手。一个个都光著膀子,將手头的各种万人敌,还有火炮拼命的往外面打。
这比得不是精准杀伤,而是火力输出。
是的,承认有一部分蒙古弓手,射得很精准,用步弓在七八十步外,要射左眼就能中左眼,要射右眼就能中右眼。但是这又如何?让他们射,他们能射多少人?而进入城墙下十丈以內的所有敌军,几乎都没有活著回来的。
还有周梦臣。
而今形势一片大好。下面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给周梦臣搬了一张红木桌子。周梦臣手中用削尖的铅笔,与大量的白纸,刷刷计算的飞快,算出来之后,递给戚继光,戚继光立即去对炮手一个个交代。
周梦臣就在好几面盾牌的护持之下,举起千里镜观察炮击结果。隨即记录误差偏差。
当然了,都是估算。
等韃子炮队退了,周梦臣看韃子哪里人多就打哪里,这些小炮攻击的距离不远,大概在一百步到二百步作用。一般炮手能打出一百多丈这炮弹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了。
周梦臣虽然极力控制,但是打得越远,炮弹散布接越来越大,周梦臣的计算从十乘十,二十乘二十,五十乘五十。
其实,以这些炮弹的杀伤力,到了五十乘五十的时候,如果敌人是散兵线,已经没有什么杀伤了。
只是很显然,而今不管是大明还是韃子,都是没有散兵线的概念。
打密集的队列,这杀伤力其实还行。
很快韃子就承受不住。
“噹噹当”的鸣金之声传来过来。韃子大队如蒙大赦,二话不说,潮水一般向后面退了。
周梦臣一时间还有些悵然若失,觉得自己的计算还可以再简化一下,速度还可以再快一点,只是实验品居然走了。不过很快,周梦臣將一个公式抄写在纸上,塞进自己的口袋之中。
毕竟他不仅仅是炮兵指挥官,也是永寧关的主將。
敌人既然退兵,就要立即了解下面的情况,以便再战。
很快下面的情况就报上来了。周梦臣看了有些吃惊,说道:“伤亡五十七人?这有一点不大可能啊?”
戚继光说道:“老师,应该没有问题,我这一段人员伤亡更少,中箭二十三个,中炮三人。被炮打中的自然是死了,中箭二十三只死了六个。其他地方情况也应该差不多的。韃子与我大明比火器,自然是嫌死的慢。”
“当然了,老师用火器之妙,天下无双。”
周梦臣细细思索,发现好像就是这样。
这一战从开始到结束,火器优势一直在周梦臣手中。如果陷入肉搏之中,韃子还没有发挥出人多的优势。但是没有登城成功,只能被动的承受周梦臣炮多的优势。
当然了,如果没有周梦臣在。
这一战,还要打一阵子。
无他,以炮製炮,並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在远程攻击是投石机的时代,早在宋金太原之战的时候,守將王稟就弄出了以砲制砲,但是明代炮战之中,很少有这样的案例,一方面自然是大明火炮压制周边各国。另外一方面自然是炮兵射击不好预判。
如果没有周梦臣,今日一战,定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明的火炮轰击攻城的人马,而韃子火炮轰击城头。当然了,韃子也搞不了什么步炮协同。只是是一片混战。
打上一整日,或者打上数日,也是有可能的。
周梦臣说道:“如此一来,韃子大概不会再进攻了?”
戚继光说道:“那是自然,我细细看来,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左右,韃子丟在城下一两千人,可惜都是汉奸。这人头没有什么用,否则就是一场大捷。即便汉奸在韃子哪里不值钱,送死也不是这样的送法。”
大明最重首级功,只是眼前这些首级的確是有些尷尬。
首先韃子首级不是没有,只是说不多。甚至可以说极少。
无他,游牧民族似乎一直有一个规矩,如果某人战死,有人能將某人的尸体带回去,就能继承这个人的所有財產。包括妻子儿女。这样一来,不到大军崩溃的时候,韃子都会有人拼命將尸体给带回去。
所以韃子首级不好夺。
而更多汉人首级,更是一个尷尬事情。
首先大明官方从来不承认有这么多人出关投虏,更不承认韃子麾下有这么多汉人协同作战。这是对朝廷统治的否定,是打朝廷的脸。反正上上下下,似乎对俺答麾下的军队成分毫无在意,统一称为韃子。
如果周梦臣夺回去这么多汉人首级。兵部就要给说法了。將这层遮羞布给扯掉。
周梦臣在兵部混过,太明白兵部內部的心思,这首级功是绝对不记的。当然了,可以从其他方面给下面一点补偿,却不能与正经的韃子首级相比。毕竟韃子与朝廷打了几百年了,在女真没有崛起之前,韃子首级功从来是最贵的。没有之一。
但是周梦臣还要多一个心眼。
因为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因为他不是明面的规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潜规则的改变,只需要有权力就行了。周梦臣不会忘记严嵩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