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16章 开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章 开机

    “兄弟我以茶代酒敬诸位,预祝我们开机大吉!”
    “乾杯!”
    傍晚,开发区大楼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剧组九人加上联想的小杨,十个人正好坐满一张圆桌,算是剧组的开机宴。
    晚上要开工,酒是不能喝的,赵坤以茶代酒做了开场白,大伙热烈响应。
    “坤导,您就瞧好吧,兄弟们一准不会拉后腿。”赵晓丁嚷嚷道。
    这货有点人来疯,对电影那是真爱,为了帮赵坤拍这部短片,他还推掉了一个gg拍摄邀约,赵坤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小丁,多的话我就不说了,都在茶里。”
    赵坤跟赵晓丁和小陈、老刘等一眾他手底下的兄弟碰了一杯。
    转过身来又敬小杨道:“杨哥,这次得亏您大力相助,感谢!”
    “赵……坤导,千万別客气,我这也是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祝拍摄顺利。”小杨笑呵呵道。
    “借您吉言。”
    小杨能力不错,刚进公司就当了小组长。有学歷、能力强、会来事,是个领导都喜欢,据说王睿的表哥还打算把他提拔为项目经理。
    “坤导,一开始知道你们要拍电影我还挺好奇的,想著到时有没有机会露个脸啥的,可惜没有,还真挺遗憾的。”
    大家都是年轻人,经过几天的接触,少了生疏客套,很容易打成一片。
    “杨哥,如果你真有兴趣,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请您来客串。”
    赵坤隱约记得小杨在联想升职很快,被柳老总相中,作为接班人培养,之后执掌联想大权长达二十年之久。
    如今大家相识於微末,结个善缘,做个朋友,想想未来联想海量的gg费,將来或许还能拉个赞助,植入个gg啥的。
    儘管没有喝酒,饭桌上的气氛依旧很热烈。年纪最大陶经跟小师弟们应和著,心中颇多感慨。
    当年他们也是如此,改开伊始,百废待兴,对电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盼。但是现在,除了少数几位有背景、有人脉的活跃在影坛,绝大部分都默默无闻,有的甚至都已经早早改行。
    他算是运气好的,在津影厂坐了几年的冷板凳,如今调到计生委宣教中心,至少还在从事这个行业。
    他把目光移向正在和小杨勾肩搭背的赵坤,虽然认识不过短短两天,但不难发现这个小师弟很有想法,至少比他见识过的大部分导演系毕业的学生,业务能力都要嫻熟,难得还是一个创作型的导演,也许在不久的將来也会像张一谋那样创造一个草根崛起的神话吧。
    吃过晚饭,夜幕已经降临。
    回去的路上大伙脸上都透著一股兴奋,今晚终於要上真仗了。
    进了办公室,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集中到赵坤的身上。
    赵坤微微一笑,走到中间,清清了喉咙,道:“我宣……”
    “等会儿!等会儿!”赵晓丁突然打断。
    只见这傢伙急匆匆地从包里拿出一块红绸布盖在摄影机上,嘴里还念叨著:“差点给忘了,图个吉利!”
    本来赵坤还考虑搞个开机仪式,拜个神啥的,只是眼下不时兴这个,甚至还会被批判搞封建迷信活动。
    当然这不过就是玄学,你信也罢,不信也罢,说白了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不太合適吧。”
    王睿是党员。
    改开十年,时常会有香港的剧组来內地取景,他们每每到一地,开拍前总会摆个供桌,请神位,摄影机盖上红布,然后一个一个非常虔诚的进香拜神。
    这种都是封建糟粕,国內的剧组还无人敢模仿。
    “我们又不拜神,就是揭个红盖头,跟剪彩差不多。”赵晓丁忙解释道。
    “好,那就图个吉利!”赵坤道。
    玄学这种东西他原本是不信的,但是自从穿越后便有了种莫名的敬畏。
    不然怎么解释呢?
    “我宣布《黑洞》开机!”
    赵坤神情肃然地喊了一声,接著揭开红绸布。
    “啪啪啪……”
    眾人一起鼓掌。
    “好了,大家各自再检查一下,准备开拍了。”
    下午除了排练,包括设备调试,走光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地上都贴满了標记。
    一切准备就绪。
    没有监视器,没有对讲机,赵坤只能站在摄影机边看取景框里图像。
    印表机吱吱呀呀地列印著,王志闻深吸一口气在复印机前站定。
    “大家准备!”
    “《黑洞》1镜1次……艾克神!”
    “啪!”
    王睿一打板,正式开拍。
    先是一个办公室的全景,电脑开著,印表机在工作,墙上石英钟的指针赫然指著三点钟的位置。
    镜头横移,就见王志闻那张疲惫丧气的脸,长长的嘆了口气。
    “卡!”
    赵坤喊停。
    “好,准备下一个镜头。”
    下一个镜头是老王按复印机按钮的特写,要重新调整灯光、机位。
    一旁围观的小杨见状不由道:“原来就是这么拍的呀,我还以为跟之前排练那样一气呵成呢!”
    “电影就是由很多镜头剪辑合成的,我们学导演,主要学的就是构图和镜头语言……”王睿巴拉巴拉给小杨科普了一番。
    也不怪小杨没见识,这个年代大家对电影拍摄普遍都很陌生,以为银幕上演的就是这么直接像流水线一样拍出来的。
    其实像《黑洞》这种短片如果条件允许是完全可以实现一气呵成的,多机位拍摄,同时还需要幕后团队紧密配合。
    现在呢,就一台16mm的摄影机,一个散光灯加一个聚光灯,只能这么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
    话说86版《西游记》区区十几集足足拍了六年,除了创作方面要求精益求精,辗转各地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组只有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时候只能零零碎碎,反反覆覆。
    “导演,准备好了。”
    “先排一遍。”
    为了防止出现失误,节省胶片,每次实拍前都需要排一遍,儘可能地达到万无一失。
    “嗯,没问题,可以实拍。”
    “准备……艾克神!”
    ……
    儘管王志闻一夜没睡,但状態非常好,加之排练多次,早已烂熟於胸,大家配合默契,拍摄极为顺利。
    “卡!perfect!”
    赵坤也很兴奋,嘴里时不时冒出几个洋文单词,在这个年代显得十分新潮。
    “志文哥,幸苦!您先休息一下。下一个镜头保险箱的全景。”
    这是短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灯光阴暗的经理室里,余欢水被关在保险柜里,中景到全景,慢拉镜头。
    这个镜头拍完,就要在保险箱门上挖个洞,拍摄余欢水从保险箱里拿钱的场景,这里一共有九个分解镜头,涵盖了特写、近景、中景和全景所有镜头。
    这时兼任场记和剧务的王睿却插话道:“导演,已经拍完两卷胶片了。”
    “这么快么?”赵坤愕然。
    就见赵晓丁从机器拿出一盘拍完的胶片递给王睿,然后一脸无语地望著他。
    两盘胶片一共就八分钟,儘管每次开拍前都要排练多次,但总归有磕磕绊绊。刚才尽听到赵坤喊:“再来一条!”
    “非常好,保一条!”
    王睿走过来小声道:“悠著点,先洗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赵坤只得无奈点头,拍拍手道:“今天就到这儿,大家辛苦了!后天晚上再继续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