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香港导演会
第331章 香港导演会应付完官样文章后,赵坤少不得还要接受媒体採访。
《黑色通缉令》和《八仙饭店》上映在即,赵坤自然非常愿意接受採访,无非就是各种吹嘘,还聊了一些电影节上的趣闻。
尤其谈及电影节上的版权交易,被他硬生生描述成一出风云际会的商战。
別看香港电影在当下看起来如日中天的样子,其实影响力仅限於大中华地区,李小龙之后就再无出海的能力。
在此期间,虽然嘉禾和程龙联手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黑色通缉令》作为一部纯正的港片,不但为香港电影贏得了第一座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同时还被欧洲和北美疯抢,自然贏得了港人强烈的自豪感。
大堂叔赵新岳一直等到赵坤接受完採访,才终於有工夫拉著他的手,满脸欣慰道:“晚上带著陈虹一起上家里来吃饭,给你们庆功接风。”
事后赵坤才从赵二少的口中得知,原来赵大少一直有意竞选下届的贸发局理事,这次赵坤获奖,倒是帮他製造了一个不错的机会。
估计连赵大少自己都没想到当初只身来到香港,需要他照顾的这个堂侄,在短短一年多后,自己居然倒过来还得沾赵坤的光。
至於没有电影界的人士来机场迎接,经过庄橙的解释后,赵坤才知道是自己多想了。
別看现在的香港电影如日中天,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但香港的电影圈却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號称“华语电影三金”之一的金像奖,一开始是由《电影双周刊》组织一帮电影人创建的。刚开始几届,说实话很不正规,奖项也没啥说服力。
而香港电影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官方组织一一香港电影导演会於89年才成立,第一任会长是吴思远,副会长是徐克和陈欣健。
直到去年金像奖改由香港电影导演会主办,才使得金像奖真正具有说服力。
至於为什么没有人来迎接,很简单,赵坤並非香港电影导演会的成员。
而如今的导演会甚至连个办公地都没有,据说程龙主动出面,正在筹拍一部由导演会的眾多导演编剧,徐克和林岭东导演的动作电影《双龙会》,预计在明年春节档上映,所获得的收益將统统捐给导演会,为导演会购置一栋办公楼。
为此,程龙正在第三届导演会改选时当选了副会长,之后又连任了两届香港电影导演会的会长,之后又被选为永远荣誉会长。
不得不说,程龙对於这种事情一向都很热衷。
至於內地官方机构嘛,庄橙也不知所以,毕竟他现在不是厂公的臥底,和所谓的左派也交往不多。
但原因应该不难猜,无非就是赵坤此次获奖代表的是香港电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黑色通缉令》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和內地不符,肯定不能在內地公映,於是乎便降低宣传调门。
要不然,一旦大肆宣传,內地的观眾看不到电影,又该如何做解释?
就像后世张一谋的《活著》一样,至於葛尤的首位华人坎城影帝更是无人知晓。
而《霸王別姬》则是特例,因为获得了金棕櫚奖,这事太大,这才不得不做出妥协,
允许公映,但之后隨著政策收紧,依旧逃脱不了不禁的命运。
第二天下午,赵坤和《黑色通缉令》的剧组主创一起,一袭盛装前往港督府,接受末代港督的接见。
有点nba总冠军前往白宫的感觉。
所谓接见其实就是作秀,但你又不能不识抬举,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而且在此之前赵坤还专门向学校做了匯报了,得到学校首肯后才去的。
当然学校也大概率向更上面做了匯报。
接见的场面搞的很大,不仅请了很多业內人土,还举行了盛大的酒会。
赵坤自然就是这场酒会的焦点。
除了当初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认识那些电影人之外,他还第一次碰到了香港电影会的首任会长吴思远。
说起来吴思远也是上海人,年纪和大堂叔赵新岳相当,还是一位著名的左派人土,也是第一位进军內地市场的香港电影人。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加入香港导演会?”
吴思远摇晃著手里的酒杯发出邀请。
“兴趣当然有,可惜我不是香港人。”
赵坤客气地拿酒杯跟他轻轻碰了一下。
“这有什么关係,你现在就可以入籍。而且再过几年就要回归了,大家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嘛!”吴思远热切地看著赵坤道。
其实这次赵坤获奖令香港电影导演会很尷尬,一眾香港导演居然打不过一个內地来的小年轻。
而且如果赵坤的拍的是张一谋那种內地题材的电影,或者像侯孝贤拍的是纯正的湾湾电影还好,可人家拍的偏偏是纯正的港片,这让大家都有点无地自容。
既然打不过,就把他拉进来,成为己方阵营的一员,那么大家都与有荣焉。
本来,吴思远觉得赵坤肯定会答应。
毕竟內地自改开后的出国潮盛行,有点本事的人千方百计都想往外跑,就算去不了美国欧洲,很多人对香港也是特別嚮往。
但赵坤却微微一笑道:“您应该知道我还是北电的教师,到目前我不想放弃教师这个职业。当然刚刚您也说了,没几年就要回归了,到时候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说是吗?”
吴思远不知道赵坤是装傻还是故意为之。
虽然97回归,但按照去年公布的《基本法》草案,比如两地往来,还有身份问题都有严格的规定。
毕竟现在两地的差距太大,不可能一下子就放开。
说白了,即便回归后,香港依旧是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其实就赵坤的本意,如果香港电影导演会如果放开加入条件,允许內地导演加入,他当然是很愿意加入的。
但怎么说了?
也许现在有加入的可能,因为香港电影越是繁荣,包容度就越高。
这也是这次他能够获得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原因。
到了回归后,香港电影开始式微,而隨著內地电影的崛起,香港这边的电影圈就愈发保守。
最后发展到金像奖的评选,就有三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导演必须是香港人,出品发行方至少有一家是香港公司,剧组主创团队不少於六人是香港工作人员云云。
如此一来,就能刷掉绝大部分外来的电影人,最大限度保证了奖项留给香港电影圈。
见吴思远不声,赵坤接著又问了一句:“吴导演,如果我是內地导演的身份,能参加香港电影导演会吗?”
“呢·.”
吴思远推了推眼镜,道:“你的情况比较特殊,我需要徵求一下同仁的意见。”
(不好意思啊,今天码的很匆忙,自己也不满意,明天开始剧情转向內地,开启《霸王別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