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 > 第106章 方腊农民起义?屁的农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6章 方腊农民起义?屁的农民!

    此时此刻,伴隨著秦镇的讲述,问答空间之中的屏幕上,也是时浮现出宋徽宗时期的国土面积来。
    其中,陇右都护府更是特別標註出来。
    陇右都护府,可不是什么一条线的小面积。
    而是青海的整个北部,一直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小部分。
    至少也相当於后世两个省那么大。
    陇右都护府,背面连接西夏,南面连接吐蕃,甚至,还连通高昌回鶻。
    这算得上是宋朝第一次打通了西域。
    也是宋朝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刻,更是整个宋朝国力的巔峰。
    这陇右都护府,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
    而此时,诸天万界,歷朝歷代,无数人看著天穹之上,那屏幕之中,出现的宋朝版图,都不由有些晃神。
    大秦,始皇时空。
    “陇右都护府?原来这就是陇右都护府。”秦始皇看著屏幕上出现的地图,看著陇右地区,同时,也在看整个宋朝的国土面积……
    宋朝这国土面积,说大也不大,还没秦朝大呢。
    但陇右都护府,秦朝確实没有。
    就说青海那地方。
    秦朝还真就没有延伸到那边去。
    那边是羌人地区。
    不是说秦人打不过羌人。
    只是,就目前而言,大秦一统天下,內部情况还没稳定呢,就更別说向外扩张了。
    对外扩张,也得让国力提升起来才行。
    当然,提升国力这种事……
    秦始皇瞥了眼李斯,笑问:“李斯,你觉得,这王安石的变法,適用於朕的大秦吗?”
    “王安石变法?”
    李斯吸了口气,继而眉头紧皱,开始仔细思索起来。
    王安石变法?
    他在脑海中仔细盘算著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內容。
    这一点得益於秦镇,说的很详细,同时,也记得很详细。
    青苗法,向百姓借贷,一定程度上缓解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可以缓解阶级矛盾,同时,也不至於让百姓饿死。
    只要百姓还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造反。
    然后就是免役法。
    这个交钱避免徭役问题……
    怎么说呢……
    大秦的国库肯定会因此充盈起来。
    但是,这样的话,干活的人不就少了么?
    干活的人少了,这阿房宫,驪山陵,长城等,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啊?
    然后就是方田均税法……
    所以,什么田才算好田,什么田才算次田?
    这特么也没人教过他啊。
    当然,这方田均税法確实也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
    最后,他冥思苦想一番,终於道:“可是陛下,大秦,目前好像並不穷。”
    “而且……”
    他说著,又顿了顿,继而道:“这王安石的变法,好像就是从商鞅变法中改变而来的。”
    是的,就拿税收来说……
    青菜的税收,也是按照土地面积,以及人口数量来徵税的。
    同时,废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土地私有化。
    而土地税,会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確定税额。
    光是这一点,与那方田均税法有什么区別?
    “朕知道!”
    秦始皇淡淡点头,其实从王安石变法出来的那一刻,他就感觉眼熟了,很多都类似於秦法的。
    但是,也並不是全都与秦法一样……
    还是有很多,秦法是不具备的。
    “朕是要问你,这王安石变的法,有哪些可以適用於我大秦!”秦始皇再问。
    “这个嘛……”
    李斯沉吟片刻,旋即开口道:“青苗法可以,算得上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阶级矛盾!”
    “嗯!”
    秦始皇点头,示意李斯继续说下去。
    李斯想了想,继续开口道:“免役法不行,大秦还是太缺人了!很多工事,都需要人来修建!”
    秦始皇继续点头。
    李斯又开口道:“方田均税法,秦法本就有,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其他的,如农田水利法,我大秦本来也有类似的。”
    “市易法,这个,也可以有!这而推行市易法后,同样,也可以逐渐降低对商人的管控,商人,的確可以让国家繁荣起来,市易法,是能有效遏制商人的手段之一。”
    “而强兵方面……”
    李斯想了想:“这个,就恳请陛下定夺了。”
    “嗯,强兵方面不著急,那朕且问你,这所谓的学校,有必要设立么?”秦始皇再问。
    “学校?”
    李斯想了想,继而点头:“有必要,很有必要!如果黔首百姓不识字,那朝廷颁布的法令政策,他们就看不懂。”
    “也只有他们看懂了,才不至於被世家贵族给垄断。”
    这想法,其实之前秦镇在说明朝的时候,李斯就有了。
    只不过,当时没有成熟的意见。
    现在,秦镇说到了这公立学校,他瞬间就懂了。
    这不就是全面扫盲的最好方法吗?
    愚民政策的確可以驾驭民眾。
    但皇帝可以驾驭民眾,那些世家贵族,不也可以愚弄民眾么?
    与其让黔首被那些人糟蹋,还不如被朝廷糟蹋。
    所以,这公立学校,是有必要办的。
    “哦?那你说说看,怎么办?如何办?”秦始皇再问。
    李斯直接道:“也如那宋朝一样,从在郡县,设立公立学校,也可以让满十岁的孩子去县级上学,成绩优异,考上了就去郡学上学,最后,同样在咸阳城修建京学,等从京学出来,就可以外放歷练当官了!”
    “嗯……”
    秦始皇点头,旋即又问:“那学科呢?应该都划分什么学科?”
    “这个……”
    李斯一脸的便秘。
    沃日,你杀了我吧!
    特么的,什么都问我。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就设立军事学院,医学院,秦法学院,数学……这个数学是什么?”
    李斯皱起眉,说道最后,忽然说不下去了。
    数学是什么?
    “应该是术数,算术,算经。”这时候,张苍忽然插嘴道。
    “嗯,应当是了!”
    秦始皇点头,术数,他感觉还是挺重要的,这个张苍,好像在这方面,还挺有成就的?
    “张苍,朕问你,术数,都有什么?”秦始皇再问。
    “这个,术数涵盖就比较广了!”
    张苍沉吟半晌,开口道:“从正常的数相乘,一到九,如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三九廿七!此算术从一到九,相乘相解皆有数。”
    “还有就是广纵了!”
    秦始皇心中一动,询问:“何为广纵?”
    “这个广纵,就是算面积的,丈量田亩的,广,是东西的长度!纵,是南北的长度!如:广一步半步,以一为二,半为一,同之而三以为法,其纵百六十步,为田一亩。”
    张苍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解释著。
    看得出来,他很喜欢数学。
    “丈量田亩?既可算大,可否算小?”秦始皇再问。
    “算小啊……”
    张苍想了想,点头道:“方圆之间,可算也!”
    “方圆之间?更小呢?”秦始皇再问。
    “更小也可以,就是,有点麻烦。”张苍皱起眉。
    “如何麻烦?”秦始皇再问。
    “就是,一步半步还好估算,可半步以下,不仅描述起来麻烦,估算起来也麻烦。”张苍道。
    “哦?那可否把一步彻底定为一个固定数?”秦始皇反问。
    “是有固定数,一步就是六尺,半步就是三尺,一尺等於十寸,一寸等於十分!”张苍再次点头。
    这得多亏商鞅当年早就定下了度量衡的尺度。
    一引等於十丈,一丈等於十尺,一尺等於十分。
    这种倍数一样的度量衡,是很容易诞生数学的。
    同时,在秦朝的数学,也比较发达。
    之前张苍说的那些,其实都只能算得上是小儿科。
    是张苍为了让秦始皇能够听懂,才那么说的。
    “如此变好!”秦始皇点头。
    “陛下,您这是要干什么?”张苍再小心翼翼询问。
    “朕要造火器!每把火器的规格要一致!”秦始皇淡淡开口。
    “火器?”
    张苍一滯:“陛下,您知道火器的原理了?”
    秦始皇只是轻笑一声。
    原理什么的,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前段时间,让命人在天下去进献爆炸之物。
    然而,还不等天下的能人异士抵达咸阳。
    在咸阳城內的一些方士,反而找了上来,並且,正好带来了那些爆炸之物。
    经过研究,还真把这能爆炸的东西给捣鼓出来了。
    不得不说,简直神奇!
    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跟张苍说了。
    既然数学比他想像中的精確就行。
    “既如此,数学也可以充当学科,可还有別的什么学科?”秦始皇再问。
    “这个,应该没了吧?”
    李斯想了想:“这什么美术,书画之类的,臣看就没必要了。”
    秦朝就没有什么艺术家,要美术书画?
    这种事情,得慢慢来,等將来有一天,那些人才才会逐渐涌现出来。
    “嗯,从今日起,召集天下学士入咸阳,各方面人才都要有!若还有什么学科,再另行商榷!”秦始皇最终定下结论。
    “唯!”
    李斯领命。
    ……
    同一时间,汉武帝时空。
    “福利院?公学?与后世的学校一样?”汉武帝微微扬起眉。
    既然秦镇都说了,宋朝那什么公立学校,与后世的学校一样,就说明这是个很成功的制度。
    既然这制度这么成功,那完全可以开设学院嘛。
    至於得罪人这种事?
    抱歉,他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
    唯一怕的就是,自己设立了学校,等到將来刘据继位的时候,压不住这些人。
    先皇死后,制度从旧。
    皇帝改革的一切,全都在死后被推翻了。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他不想自己还在的时候,那些人对他阴奉阳违,等自己死后,那些人又开始为所欲为。
    从宋神宗死后,一切变法重新推翻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后来的皇帝能贯彻先帝的意志也就罢了。
    怕就怕出一个不孝子。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下去呢?
    让那些世家贵族担任学校的老师?或者,院长这种的?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也算是自己的徒弟,这就成了所谓的门生故吏遍天下……
    嗯……
    等等……
    不是……
    这怎么越想越怪?
    学校制度,变成了师徒制度,这不还是在开歷史的倒车么?
    一时间,汉武帝也不由皱起眉。
    ……
    而此时,大唐贞观时空。
    “福利院,公立学院?这宋徽宗,到並没有想像中的那般垃圾……”李世民嘖嘖称奇。
    他有想过宋徽宗的情况会被反转,但他没想到,这反转的,有点大。
    简直与他想像中的亡国之君不是一个概念的。
    但话又说回来……
    这公立学校,倒是有点意思。
    学校,就是那种大號的私塾么?
    只不过,是从私塾,变成了公塾。
    所以,是国家去培养那些孩子?
    嗯,科举制本来就是打破世家贵族的垄断。
    如今,又来了个学校制。
    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么?
    不过……
    得罪人又怎么了?
    嘿,不得罪人他还不干呢!
    有本事,你们这些世家贵族,也如那宋明两朝的皇帝一样,把朕弄死啊!
    ……
    同一时间,大宋时空。
    “徽宗朝,大宋版图最大时期,国力巔峰?”赵匡胤惊疑不定看著天穹之上屏幕之中浮现出来的宋朝版图。
    那西域都护府是格外的扎眼。
    打出去了!
    真的打出去了!
    谁说我大宋软弱的?
    谁说我大宋是弱宋的?
    嗯,虽然赵光义这混球让大宋变得软弱,但后世子孙,终究还是有几个硬气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唉……
    不是我的后人……
    唉……
    赵匡胤又嘆了口气。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纯粹就是来看热闹了……
    可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经过变法,此时的宋朝,国力,乃至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是的,国家先后经歷了英宗,神宗,哲宗,一步步的巩固皇权,加强皇权,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曾布手把手教会了宋徽宗高层政治。”
    “宋徽宗就开始启用蔡京童贯这些人。”
    “心腹有了,皇帝说话就好使了。”
    “皇帝说话好使了,干什么就方便了,干什么方便之后,皇权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顶峰。”
    “但不不管怎么顶峰也没用。”
    “蔡京不仅变法,他还把茶、盐、酒等,变成了皇家產业。”
    “也就是说,以后,茶、盐、酒,只能皇家去卖,別人都不行。”
    “就这种垄断,不纯纯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一样的操作么?国家直接垄断了这个行业,汤都不让人家喝一口?”
    “茶、盐、酒,这里面的利润,可比天还大,简直就是妥妥的暴利行业,蔡京不被搞,那就有鬼了。”
    “关键是,不仅如此,在崇寧三年,宋徽宗与蔡京,还把全国的金银矿,冶炼等,也收归国有!”
    “后来,崇寧三年,宋徽宗又废除了科举,也就是说,从这以后,就不用科举选官了,而是从他设立的学校里面选。”
    “崇寧五年,又废除了辟举,这个辟举,就是推荐別人当官,相当於荐举制。”
    “看看,这些,是蔡京与宋徽宗这两个奸臣昏君干出来的人事么?”
    “把金银矿冶炼等收归国有也就罢了,可茶、盐、酒成你皇家的了,我『老百姓』卖什么呀?你这不是与民爭利么?”
    “还有,『几千年』的科举,你说废就废了?这不是在变祖宗的法吗?祖宗之法不可变!科举是华夏的传统,大宋不能失去科举,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是赤果果的背叛!”
    “关键是,废除了科举也就罢了,还连推举当官的权利也废除了?这要我们以后怎么在朝堂上结党营私?”
    “所以说,那些士大夫,贵族阶级等等,能不恨宋徽宗,能不恨蔡京么?”
    “宋徽宗这是在干什么?这分明就是在叠buff!死亡buff!”
    “当然,蔡京的情况也是一样,身为宋徽宗的『走狗』,打压『忠臣』『能臣』的奸臣奸相,最后也逃不过被『正义』的审判!”
    “只不过,此时的皇权,已经达到了巔峰,蔡京,也位极人臣!再加上一个童贯!这个武力值担当,可以说,整个朝廷,就是他们三个说了算!”
    “准確来说,就是宋徽宗说了算。”
    “什么?你不服?行啊,你不服,不服的下场就是……”
    “有个叫陈禾的人,妥妥的守旧派。”
    “他因为弹劾童贯,被贬为信州祭酒。”
    “邹浩,也是妥妥的守旧派,史书上將他称讚为,誓死不与奸臣同流合污,弹劾蔡京后,直接被流放岭南!流放岭南,已经算得上是仅次於抄家的大罪了!”
    “当然,这些,其实都还不算惨,最惨的还得说陈瓘。”
    “这陈瓘,也是妥妥的守旧派。”
    “此人及其厌恶王安石,而且,他还专门写一写作品,抨击王安石,以及王安石的变法。”
    “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四明尊尧集》,里面把王安石,直接说成了一个奸臣,说他不尊重天子,同时,就是因为王安石的学说,国家才有如今这种霍乱!”
    “当然,顺带著,连同蔡京与蔡卞,也一起骂了进去。”
    “王安石是奸臣,那同样的,尊崇王安石变法的蔡京,蔡卞,乃至所有新党之人,全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
    “在史书中记载,就因为这陈瓘这般说,也被蔡京蔡卞两兄弟记恨,得祸最惨!”
    “眾所周知,宋朝皇帝是不杀士大夫的!”
    “但没说不能折磨。”
    “所以,这陈瓘先是被贬,流放远离朝堂。”
    “而到了地方之后,也没有停止对他的折磨,直接让他生活不能自理,当然,不是打断他的手脚,而是没钱!”
    “生病都没钱去抓药的那种,有钱也没人给你卖药的那种。”
    “同时,连他的同僚,同党,党羽等,也都收到了迫害。”
    “关键是,蔡京还把他的好友如何被贬,如何被流放,有些人路上被大虫吃了啊,有些人吃不上饭,只能討饭啊,全家人都被土匪杀光啊,女眷被土匪绑票之类的……”
    “就这种消息,不断传到陈瓘耳朵里。”
    “关键是,蔡京还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因为你的连累,你说你活著的时候,不能照拂朋友,还让朋友因你而受牵连,你这是不义!”
    “当今官家倚重你,重用你,你却抨击当今圣上推行的新法,你这是不忠!”
    “新法有利於国家,有利於百姓,然而,你却公然反对,还做诗集抨击,欲要恢復旧法,让百姓再次进入那水深火热之中,你这是不仁!”
    “你的母亲生你养你,然而,你却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得知你被贬官后,更是哭瞎了双眼,心梗而死,你这是不孝!”
    “就你这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还有什么顏面活在世上?”
    “至此,躺在病床上的陈瓘,终於在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下,彻底嗝屁了!”
    “所以说,在宋徽宗与蔡京的联手下,甭管你是什么牛鬼蛇神,想阻碍变法,就是不行。”
    “当然,也不是说,变法全都是好的。”
    “蔡京也改革了货幣,一个是发行了当十大钱,就是这一枚钱,可以当成十枚小钱来用。”
    “第二个就是,把四川的娇子纸幣引向了全国。”
    “第三个就是,加大食盐的票据化,甚至,这盐票都可以当成第二货幣使用。”
    “改革货幣本身没有问题,但蔡京的步子迈得太大了,直接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经济问题,永远不是没钱印钱就可以解决的。”
    “货幣与商品,乃至其他服务等(如青楼),这两者其实都是平衡的。”
    “但你要是忽然流出了更多的钱到了市场,那这平衡就会被打破。”
    “钱多了,但商品没有增多,商品就成了稀缺货,既然是稀缺货,那人家自然就会上涨价格!”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商品上涨价格,这个商品的原材料,也会跟著上涨。”
    “最后导致,什么价格都上涨,通货膨胀就出现了!”
    “关键是,造大钱也就罢了,还把纸幣娇子引用到了全国,甚至,连盐票都能当成钱来用。”
    “这通货膨胀能不严重么!?”
    “最后没办法,蔡京也只能自己废了这一条。”
    “蔡京的確懂的变法,但他实在是不懂经济。”
    “不是没钱了印钱就能变得有钱的。”
    “想要解决货幣问题,就得让商品相应的增加,否则,通货膨胀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蔡京唯一,算得上是走错的路子……”
    “而至於其他的,其实就没了。”
    “史书上也只能含糊其辞的去说,因为变法的措施不得民心,导致民眾对朝廷不满,最终,导致了方腊起义!”
    “把方腊起义描述成农民起义……”
    “这就是天下的百姓,不满意宋徽宗的腐朽统治的证据!”
    “然而事实上,方腊是个屁的农民!”
    “他有一座漆园,至少也是中產阶级,小地主级別!”
    “农民能有漆园?”
    “他就特么不是农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