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三国:为兴大汉,只能出将入相 > 第十八章 兵者,诡道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八章 兵者,诡道也

    只可怜这些兵士和数百良驹,皆因主將无能,白白丟了性命。
    吃了这么大的亏,盟军诸將谁还敢上前一试?
    袁绍久坐难安,四周无人应答,其弟袁术也因私心不肯派出纪灵等大將前去拼杀,各路诸侯之前损失不少中坚力量,都已不愿再將麾下大將折损。
    气势低迷,倘若再不拿出应对法,到时吕布下令让虎牢关大军主动出击,一退再退,战况只会更加不利。
    “盟主,孙太守求见。”
    又一阵急躁的脚步声中,一传报士兵再次急匆匆入帐稟告。
    “嗯?”
    听得『孙太守』三个字,袁绍眉梢一扬,略感意外,隨即挥手示意让对方將人引入帐中。
    没过多久,就见甲冑齐整的孙坚昂首阔步走进帐中,来到袁绍面前,一拱手抱拳行礼。
    但没等到袁绍问话,袁术却不乐意了。
    之前孙坚合同外人,利用他这个主子的名声,拿下汜水关,搞的他在诸侯面前丟了面子,这气可还没消呢。
    “文台,不在后方守关,来前线所为何事?”
    斜眼看著孙坚,袁术语气冷森,明显是颇有微词,又道:“莫非你是觉得汜水关无险,还是说我盟军前锋非你莫属不可?”
    看吧,就是在內涵你孙坚现在可真能耐啊,立功你跑最前面,啥都想自己来做。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你这么想站前面,要不乾脆袁家的家主也给你当算了?
    “末將不敢。”
    被袁术讽刺了一句,但孙坚並没有回嘴之意。
    毕竟袁术是他的上司,再怎么不满他的作风,也不可当面违逆。否则一个『大不敬』的罪责就可以定他孙坚的罪,牵连整个孙家。
    “都先冷静。”
    急著用人的袁绍受不了这种气氛,直接出言打断双方对话,虽表面古井无波,但內心的焦急难以言表。
    言尽於此,袁术哪怕再不满孙坚之前行径,但看在袁绍是盟主,又是他兄长的份上,也只好作罢。
    没了人捣乱,袁绍面色稍显凝重的看向孙坚,单刀直入问道:“文台来此,是打算为先锋,前去与吕布一战?”
    说这话的时候,袁绍这看孙坚的眼神都是极度不自信,打心底里觉得哪怕是孙坚也不可能有这种实力。
    “非也。”
    诚然,孙坚也得承认自己不配。
    来时他也看到外面吕布马下那几位將领的尸体,还有哪些被西凉铁骑踏成一团碎肉的士卒。
    这般悽惨无比的情况,足以说明吕布和西凉铁骑的霸道。
    因此!孙坚更是坚定非那个方式外,难以和吕布为敌!
    “盟主。”
    神色郑重无比,孙坚肃然开口:“吕布驍勇,其西凉铁骑凶悍无敌,若是正面抗衡,唯有一败。”
    “但后方的谢中郎已想到一妙策,若用此法,定能叫西凉铁骑有来无回。”
    “还请盟主准许。”
    !!!
    经孙坚这一提醒,这才想起在后方的谢伊。
    “谢中郎又有良策啦?”
    听到这句话后,本该阴鬱的袁绍面色转喜。
    之前谢伊的作为,袁绍可不会忘。
    同样的,孙坚也十分感谢谢伊的计谋,不仅提早告知险情,还助他拿下汜水关。
    现在谢伊又献策,邀他兵马一起合力,孙坚自然是迫不及待,主动前来为他带话。
    “良策怎讲?”
    袁绍当即追问。
    “呼……”
    深吸口气,孙坚面色严肃,“仅需盟主向后退兵十五里,退居两关之间,另派人马交於谢中郎指挥即可。”
    换人吗?
    临阵换將,此举让袁绍不禁抚须沉思。
    “好!”
    略一斟酌,袁绍点头同意。
    西凉铁骑加上吕布,一时无法稳妥拿下,强攻必定加重损失。
    既然如此,且看这谢伊还有何妙计,若是可行,倒也是一举多得。
    “眾將士听令!”
    袁绍摆手,对眾部署吩咐道:“即刻起依谢中郎之计,迅速调集人手,依次有序后退十五里扎营退守。”
    “是!”
    眾人纷纷躬身应诺。
    隨后由各路诸侯统领兵马,迅速撤往后方。
    很快,整座营寨便开始撤军,西凉铁骑和虎牢关內大军只以为敌军被他们杀怕了,不敢再战,正在退往后方休整。
    虎牢关高台上,董卓正眼一瞧敌军正在撤兵,脸上露出笑容,对身旁的李儒问道:“文优,吾儿奉先之勇,汝觉得如何?”
    一旁的李儒捋著鬍鬚,神色凝重,並未即刻迎合董卓的夸讚,只能委婉劝道:“相国,吕將军之武勇,举世共睹,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锐不可当。”
    “贼军此次撤兵,看似仓促,实则疑点重重。”
    “兵法云,兵不厌诈,未可仅凭此举判定敌军怯战。”
    城楼之上,细细听完李儒劝诫,董卓微微点头,但也没有正面表示认同。
    虎牢关与汜水关相距三十里地,通行道路仅是两关之间的一条道,左右两边都有较高坡度,行军不宜翻越。
    但同样的,因左右两侧地形並不高,不够隱秘,自然不可能堂而皇之设置伏兵。
    “文优所言不无道理。”
    有所思的董卓手撑台边,目光依旧注视著远处袁绍军队的撤退,缓缓道:“贼军虽退,但確实不可轻敌。”
    “但我观汜水之道两侧平坦无碍,贼军若想设伏兵必早被探马发现踪跡。”
    曾经常年打仗的董卓有自己的见解,分析的鏗鏘有力,不无道理。
    不过,经过前些日子汜水关失守一事,李儒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再三考虑后,微微欠身,再次进言:
    “相国,汜水关之失,便是轻敌所致。”
    “如今联军虽退,却难保他们不会故技重施,虎牢关虽险,但任要牢记前车之鑑。”
    !!!
    谈到之前华雄被设计谋算,董卓神色一凛。
    汜水关的惨败仍歷歷在目,就算他生性自负,不愿轻易承认自己的判断可能有误,可在事关成败一事上,董卓也不可能意气用事,果断大手一挥,道: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加强虎牢关各处防御,各营將士不得懈怠。另再加派探马,务必將联军的一举一动都探查清楚。”
    “相国英明。”
    李儒暗自鬆了口气,躬身领命退下。
    这样也算好了,就算不能看到汜水关那头的情况,但能让董卓提高警惕性,也不失是一种提醒方式。
    只不过,董卓始终对李儒的话有些不服气,毕竟刚才他是亲眼看到敌军慌乱的撤离,所以內心一直抱著一丝倔强的態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