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藏巴汗的抉择
第90章 藏巴汗的抉择如何回復?
好问题——·
密宗大师们也都是一副凝重之色,有人甚至挠了挠自己那一毛不剩的光头,对此表示没什么好主意。
“要想推脱,恐怕不易,我们倒不如集结庶民,做好准备,和明人决一死战!”
其中一个大臣表示道,他有坚毅的品性,看上去义愤填膺,咬牙切齿的样子,在藏巴汗面前显示他自己的忠诚。
有人摇摇头,打断他在场的鼓动人心的话语,问道:“要是藏巴汗按你所说的去做,
我们不仅要对付蒙古人,还得对付明人,我们有多少的牧兵可以对抗明人?”
“再说,明人虽然只带了不到三万人,可他们的国內有多少人马可以调用?这一点在场的人都心里清楚,汉人可是多如牛毛,数量多的很。我们这么做,岂不是螳臂当车?”
眾人当著藏巴汗那苦巴巴的脸,纷纷点头表示的確如此,別说是整个大明了,就人口来讲,一个四川就已经碾压他们整个藏地了,这是常识。
他们藏地才有多少个土司?
大明在广西、云贵川一带又有多少土司,何况那些土司中有许多的实力,都还不比他藏巴汗弱,当年的杨应龙可是有十几万兵马的。
藏巴汗愁眉苦脸,恨声道:“难不成我们就此投降?真的在归附秦良玉后,等著她带明人军队进驻三竹节?”
这话一出,密宗大师们纷纷摇头,恨不得把脑袋甩掉。
“万万不可归附明人啊!汗王!”
“的確,此事不能答应,哪怕是打上几场,叫她秦良玉鬆口容我等失去部分土地,屈辱和谈,也绝对不可!”
有一大师站出来,小声的提醒道:“汗王,您要是投降了,恐怕也会遭明人的图谋算计,很可能就会秘密杀害您啊!”
“那是一定的!”有人琢磨著,绘声绘色地恐嚇藏巴汗道。
眾人都表示必须拒绝,这一点上所有人態度一样,几乎是没有思考的,一句接一句的打击藏巴汗想要示弱归附的想法。
要知道啊.—·
大明的度制度对佛教控制极大,从洪武年间,颁布度制度后,他们就清楚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就是针对他们僧人来的东西!
要是密宗的直接控制地“藏地”被大明入驻,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度制度就会在他们青藏地区也同样施行。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这可就大大不妙了!
明朝的皇帝们,肯定会凯密宗的財富,並將之全部抢走!
他们对大明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明朝皇帝一直都很缺钱。
密宗大师们又恰巧很有些財富和土地,属於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总之不可以让藏巴汗归附投降!绝不可这样。
“你们说本汗打不过明人,又不让本汗归附明人,也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好主意?”
藏巴汗怒了,大骂道:“看来—-你们这是想要本汗死啊!”
这话说出口,整个殿內都为之一寂。大师们表情震动,隨即有人立刻表忠心,委屈的说道:“汗王,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可都是为您效劳的,绝无二心吶!”
“是啊!汗王,你若是被害了,我们这些人也是一个都逃不掉,必然难逃一死。”
“的確如此!”
当然了,大师们说这种话自然绝不是事实,至少大明和固始汗在进驻藏地后,绝不可能对噶举派密宗大师们痛下杀手,因为这对二者都没有好处。
这话显然是为了先安抚他藏巴汗情绪来的。
藏巴汗也不是蠢人,而是颇有野心的藏汗,看得出这些密宗僧人大师的算盘,但是他的確是不捨得自己现有的一切,没有退路可走。
凭他的实力,想要和明军作战最后达成分庭抗礼的结果,有体面的和谈,不能说不可能,但显然绝非易事。
谁都清楚,明军的战斗力在自己藏兵之上,何况是川地闻名已久的秦良玉,他真的不敢想像那些白杆兵,会怎么屠戮自己的藏兵。
但即使这样,他也要准备起来,並不打算直接达成最终和谈。
再说了,总不能真把全部力量都对付固始汗吧?多少得为明军这儿侧一侧兵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竹节毫无疑问缺乏兵力的,於是他只能再让眼下这些个大师给他多拉些人马出来。
明军这边屯驻在高原牧野中,静待恢復士气和驻扎当地適应环境,並沿途设立哨位,
看护补给。大军一路还是带了些防寒保暖的东西,例如煤炭和皮质帐篷,三万大军就带了不少,一些战马被明军爱惜的披掛上些兽皮,以免受冻,
马匹现在是大明朝最重要的物资之一,战略物资里头,马匹被朱由检特別標定出来比铁和铜还要重要,与林丹汗的交易从未停止。
崇禎九年到崇禎十年,正好是小冰河期最为酷烈的一段时期,连广东都出现了数日的暴雪。要知道这可是广东!就算是隆冬月份,正常情况下,广东也有十度左右的气温!
秦良玉带其子马祥麟等一眾將佐,绕寨巡视营帐和哨点,她身量较高,比之寻常男子都不会低,一手搭著腰间宝剑,老朽之年仍旧身姿笔挺,走起路来稍有顿挫,但无不妥。
“高山的冬霜,比起时下四川的寒冬,好似也不怎么冷嘛。”
马祥麟与周围人打趣道,他浑身披掛银色白甲,英姿讽爽,在军中有不少追隨。
这话说的情况当然不是事实!
藏地高原,比起石柱,海拔上比那是高了不止一点而已,气温至少要低十四到十八摄氏度,这个低温绝不是开玩笑的。
只不过是他这般打趣,眾人並未揭穿他,因为没这个必要。藏地寒冷,但他们得了朝廷詔令,也是不得不进兵,根本没得退路。
秦良玉扫视牧原,藏地的人口稀少,土地上空空荡荡,连草皮都不多了,很少见到有牧民。
军营到处都是白色一片,倒不是白杆兵有带白色帐篷的习惯,而是下的白霜,覆盖上了藏地高原。
她眉目紧紧皱著,看向身后跟著的所有兵官,沉声吩附道:“晚上务必叫各营夜不收隨身带足炭火,多披一身甲,天气冷,还可套些毛皮袄子。”
“所有营帐,务必要用的上乾柴和焦炭,天气冷的厉害,不可叫兵卒们冻病了。”
各將佐俱都作揖,齐口回了一声道:“提督大人放心,这就吩咐下去!”
秦良玉点点头,她的眉梢都粘上不少白霜,確实是很冷。
朝廷的调令中,並未让她秦良玉亲自来到藏地,是命她的儿子亲往。但作为提督,以她的脾性,怎么可能不出山,帮衬一把儿子。
三万大军在藏地进兵,后方更多的是给大军运输物资的骤马和商队。这些商人们都冻得不轻,都是按照皇商主家的意思办事,现在是路途艰苦,只能多想办法给军马带上吃用。
运输物资的队伍绵延四十里,都牵著牛和马,驮运著粮草、木炭和乾柴。
明廷当然是不愿意在冬天出兵进藏的。
要知道这冬天出兵,除了有降低土兵战斗力,还有冬天运输困难的原因,因为很贵。
冬天出兵多贵啊,而且是藏地这种崎嶇地形,若是兵部自己判断,若无必要,则是绝无可能在这种时候批下这种调兵詔令的。
损耗太大。
但恰恰是这段时间,藏地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朱由检是必须要派一支规模尚可的强兵进藏的。
其他地方的兵员,在高原地区都有高原反应,便只能用川兵来办。
藏地是大明迟早要收復的地区,自从大明衰弱,无法维持地方卫所,这些地方实际上是连羈摩政策都论不上了。
此次重新进藏,也是要从北方给予莫臥儿压力的手段之一。
朱由检考虑的,当然考虑的太远,有没有可行性,再说,总之先解决固始汗进藏的危机才是现今要事。